公元前二四四年,廉頗避難于魏國,燕國在趙國東北騷擾不已,趙悼襄王初即位,年輕氣盛,令李牧率兵反擊燕國。
公元前二四三年,李牧攻取燕之武遂(今河北徐水縣西)、方城(今河北固安縣南)。
時值秦國兼并天下,連年出關東征,關東六國疲于奔命,勉力支撐,鄰與秦國的韓國、魏國,大片土地被秦國吞并,魏國、韓國被迫屈服。
再向東,就是趙國。
趙王遷二年(公園前二三四年),秦大將桓攻取趙之平陽(今河北臨漳縣西)、武城(今山東武城縣西),殺趙將扈輒,斬首10萬。
趙王遷三年(公元前二三三年),秦大將桓又帶重兵攻打趙國。
廉頗遠遁他鄉,趙奢早已離世,趙國大將僅存李牧,抵御秦國,責無旁貸。
李牧為大將軍,發兵進擊,大破秦軍于宜安(今河北高城縣西南),桓兵敗。
秦法,主將喪師辱國,身負重罪。
秦大將桓懼怕秦王殺頭,心一橫,你要我的頭,我可不想給,怎么辦?
能戰則戰,不能戰則守,不能守則走,不能走則降,不能降則死爾。
思前想后,秦大將桓終下定決心,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秦大將桓棄軍、潛逃。
李牧這一仗,消滅了多少秦軍?
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但能打到敵軍統帥棄軍潛逃的份上,秦國的兵力損失難以估量。
這一窩心腳,踢得秦王直不起腰了吧?
秦王暴怒,以金千斤,邑萬家購求桓(齒奇)(又稱樊于期)之首。
叛我大秦,雖遠必誅!
進攻,進攻,進攻!
秦國攻伐不止。
秦再度出兵攻趙之番吾(今河北平山縣)。
你敢破門而入,我就關門打狗!
痛揍!
李牧又打得秦國大敗而逃。
趙國不好惹啊,不是怕趙王,實在是這個李牧難對付哪。
唉,我被李牧踢了一窩心腳,頭上又挨了一板磚,肚子疼腦袋脹,提及李牧兩個字就渾身哆嗦。
好吧,緩一緩,將養一番吧。
趙王遷七年(公元前二二九年),秦國大將王翦率兵大舉進攻趙國,率上黨兵卒直下井陘(今河北井陘縣),楊瑞和率河間兵卒進圍趙都邯鄲。
秦國又來了。李牧,你帶著司馬尚,上!
公元前二二八年。
趙國北部代郡,大震。
這還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連年戰爭,儲備消耗一空,地震后荒野遍布、顆粒無收。
這仗,還怎么打?
大王,停住,一定要挺住。
我們困難,秦國也不見得好到哪里去。咬咬牙,挺住了,我們趙國就還是趙國,秦國把我們能怎樣?
挺住啊,大王,我和司馬尚一定能頂住秦國的。
趙國,真不好對付哪。
國家都窮成那樣了,戰力還如此強悍!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好,正面戰場上勝不了你,那我們就開辟第二戰場。
第二戰場,可不是西西里。
我們照瓢畫葫蘆。
當年,長平之戰相持時,廉頗全線防守,秦軍進展不利。最后,略施反間計,趙王換上了趙括,四十萬大軍不就全被坑殺了么?
好。
這個,趙王寵信又貪財、好色或喜歡收集古董、字畫甚或有其它愛好的人,是誰?
郭開?
什么愛好?
就喜歡錢財么?
好辦。
大王,現趙國國內糧食短缺,代郡又發生了大地震,人心慌亂,當此之時,李牧大軍西進則威震天下,東退則……
東退?
退下來干嘛?
我又沒命令他們后撤啊。
大王,趙、韓、魏三家分晉時候,可也沒有晉侯的王令啊。
哦,你的意思,李牧要兵變,取我而代之?
大王,李牧防守代郡時,先王的命令可進不了那里的。先王撤了他的職,第二年要啟用他,他閉門不出,抗拒王令。此人,見利忘義,又極會籠絡軍人,他要振臂一呼,大軍回撤,只怕這大好河山不會再歸大王所有啊。
不至于吧?
大王,齊國的田姓是怎樣登上王位的呢?前線軍內線報,李牧已將前線軍隊中所有高級將領全換上了他的親信。只怕秦軍一退兵,李牧就返身動手啦。
哦,軍人政變。
快刀斬亂麻,立即派宗族趙蔥及齊將顏聚取代李牧。
什么?大王要臨陣換將?
不,不行,絕對不行!
趙蔥、顏聚不明敵情,一定會被王翦一網打盡的。
趙國,不能再打敗,萬一戰敗,國家就要滅亡了啊。
你敢不遵聽王令?
不是不聽,是聽不得。此,亂命也!
什么?李牧拒不交權?
大王,他,真的要造反哪。
好,郭開,你帶人犒軍,趁他不備,殺了他!
謹遵王命。
一代名將,未死于陣前,倒反遭奸人毒手。
千百年后,仍令人扼腕嘆息、噓唏不已。
三個月后,王翦大破趙軍,殺死趙蔥,俘虜了趙王遷及顏聚,攻取邯鄲。
趙國滅亡。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