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在關中長大,那兒,本是小麥產區,日常生活的主食,自是以面食為主。
午飯,一般是面條,早飯、晚餐,常年不變的是稀飯加饅頭。
稀飯,常用苞谷糝、小米、面粉熬煮。鍋里的水燒開了,家里的主婦左手持了碗,慢慢地倒入苞谷,或者小米,甚或面粉,右手呢,須將飯勺在鍋里來回的攪動,不能讓苞谷、小米或面粉沾了鍋底。鍋下的灶膛里,木柴噼噼啪啪的自燃,火力太小,鍋前的人就暫時的丟下飯勺,坐在灶前,右手握了風箱的拉桿來回活動,左手就將柴禾移到爐火的中央,爐火燃得紅熱,那人卻丟了風箱,起身持了飯勺在鍋里攪動,待到爐火減弱,廚房里就溢滿了稀飯的香,地里勞碌了一晌的農人,進了自家大門,聞得稀飯的香氣,肚里的饑腸更加的轆轆,卻又為自己有家而倍感溫暖。
饅頭,多為小麥面粉制作。
農家自制的酵面用溫水泡了,耀州瓷盆擦的干干凈凈,面粉倒了進去,填了水和酵面,和面的人左手把了瓷盆的邊,右手將面粉和水不斷地混攪,待到盆里的面粉、水揉成了面團,再將濕的面巾蓋在面團上,瓷盆上又蓋了鍋蓋,和面的人就可忙其它的事情。
行家的和面人,面團揉好后,手上幾乎不沾面粉。就連瓷盆的四周,也少見面斑。面團,也是白白光光的。
此所謂和面的最高境界:“三光”——面光,盆光,手光。
弦外音:我們是一個良善的民族,“三光”,用來形容和面。可不像那慘無人道的侵略者,那“三光”,卻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傷害啊!還是主席說得好:落后要挨打,一定要自強!
要是新手,面團粘了就再加面粉,盆里的面粉散開不成團又加水,不斷地加水加面,終成了“水圍城”,本蒸一籠的面不得不分兩籠蒸。這時候和面的新手,臉上的表情必是訕訕的。要是新過門的小媳婦第一次在婆家蒸饅頭,作成了“水圍城”,以后難免要被婆婆、小姑子低眼下瞧的。
醒得三五個小時,小小的面團已膨發成原來的兩倍大小,表面布滿了氣孔,手指輕輕一戳,立就扎進面團,手指莆一離開,面團立就恢復原狀,這個時候,就可將面團揉搓成饅頭:將面團從瓷盆里挪到大案板上,兩只手使勁的揉、壓、搓,再接著,還是揉、壓、搓……
關中有句俗語:“打出的媳婦揉出的面”。前半句,我不敢茍同,后半句,確是真理。只有反復的揉搓、翻壓,面粉和水方能完全的混合,如同南方人作年糕,要不斷的用木樁錘砸米粉團子,只有反復的揉、搓、壓、捶,面粉或米團子的分子才能發生奇異的變化吧?
汗水做出的饅頭、年糕,味道,確實筋道。
習俗,傳承了千百年,總是有些道理的。大家都知道那樣做,是對的,可真要習作之人講清道理,并不是人人都能的。
揉搓到位的面團,切成幾個小塊,小塊再揉成蘿卜粗細的條狀,分成茶碗般大小的疙瘩,一個個面疙瘩又分別揉搓,丸成半球形狀,放在案板上,再醒一次。
鍋里水燒開,蒸籠底層各各抹了植物油,初具形狀的面團子均勻地放進蒸籠,一屜屜寶塔般層疊了,扣了蒸蓋,大火汽蒸,水蒸氣彌漫了廚房,火調小,蒸得半個小時,尚未揭鍋,廚房里就被饅頭的面香彌漫了。
一屜屜的饅頭下了籠,須冒著熱汽將饅頭個個翻一次,否則,饅頭底會粘在蒸籠上。
好的熱饅頭,稍用力擠壓,兩面幾乎要擠到一起的。
男主外,女主內,千百年來老祖宗傳下的規矩,卻已不合時宜。
女的,也要出外工作。
廚房里的分工,界線不再那么明確。
大老爺們,也要進廚房的。
老婆既要上班,還要帶孩子,做飯嘛,就沒那么多精力。被逼無奈,我,大老爺們,進了廚房。
做飯,也不是那么難嘛。
面條,做得,蒸饅頭,現在,也不在話下。
何況,做面食,大老爺們有的是力氣,蒸出的饅頭,更加的有味道。事情,都是手底下做出來的,而不是嘴巴上吹出來的。
上次回家,蒸了兩鍋饅頭,個個都有形有樣,越看越喜歡。
瞧著自己蒸出的白光光饅頭,要我不佩服自個,真的,好難。
準備蒸第三鍋,老婆下了班,在面里加了油,手上三繞兩彎,饅頭就成了花卷。
花卷,兒子最喜歡的。
上班后接到老婆電話:瞧著你蒸的饅頭,喜歡的不得了,忍不住多吃了一個,害人哪,我可正減肥呢。
她,是在夸我,還是在抱怨?
租住的房屋,房主不允許做飯,擔心油煙毀了他家的新房。
不炒菜,總可以了吧?
老婆擔心公司食堂里的飯菜不合口味,在網上郵購了電磁爐:加班誤點了可以煮面條啊。
也就只能煮個面條,要蒸饅頭,是沒有可能的,這兒,連蒸籠也沒有。
暑假里,兒子要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呆幾天。他,要想吃饅頭了,怎么辦?
好像是,沒有辦法。
自從進了廚房,自然而然地也就喜歡看介紹飲食的電視,“舌尖上的中國”幾乎一期不落。一期節目里介紹新疆維族人做羊肉餅(他們喚作烤馕):面餅上放了灑了胡椒粉、鹽末的羊肉,再加一塊面餅放于羊肉上,兩只面餅捏到一起,就做成了生的烤囊。火堆上架了平底鍋,鍋底上鋪滿了沙子,沙子炙熱時,將生的囊放上去,馕上面再加一層厚沙,火堆里抽了柴火放于馕上,半個小時左右,香醇又美味的烤囊就引得你食欲大開。
兒子,也喜歡吃這邊的羊肉。
這般做烤囊,也不用動炒鍋。
好,就這樣辦,返回基地時要經過敦煌,那里,缺水干燥,可這種能做烤囊的黃沙遍地都是。
現在嘛,當務之急是找一個可以盛黃沙的器皿。
可是,電磁爐與火燒的平底鍋畢竟不同。火候掌握不好,萬一做出的烤馕硬得咬不動呢?
沒關系,就將烤囊切得碎碎的,放在開水里燒煮就成。
那不就是,家鄉的羊肉煮饃么?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