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道德經》筆記(11)(原創)
注:本范本《老子注釋》系復旦大學哲學系《老子注釋》組注
原文:
卅輻(fú)同一轂(gǔ),當其無,有車之用也。埏(shān)埴(zhí)而為器,當其無,有埴器之用也。鑿戶牖(yǒu),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器的實體)之以為利,無(器的空處)之以為用。
譯文:
三十根車輻安在一個轂上,要有輪子當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黏土放入模型中制成器皿,要有器皿當中的空處,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要使得房子中有了空處,才有了房子的作用。所以,因為“有”(器的實體)才有了物的被利用,而“無”(器的空出),使物發揮了作用。
注釋:
?、?輻(fú):車輪中連接軸心和輪圈的木條。
?、?轂(gǔ):車輪中心的圓孔,即插軸的地方。
③ 無:指器的空處。
④ 埏(shān):以土和泥,揉和。另一種意思是制陶器的模型。
?、?埴(zhí):黏土。
⑥ 鑿戶牖(yǒu):門窗。
心得筆記:
一,“當其無”的含義和重要性:
“當其無”的含義,就是在當中空的地方。
老子用了三個并列關系的例子:輻與轂,埏埴,戶牖與房子,來說明“當其無”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十根輻安在一個轂上,要有輪子當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
揉和黏土放入模型中制成器皿,要有器皿當中的空處,才有器皿的作用。
開鑿門窗,要使得房子有了空處,房子才有它的作用。
無論是房子,車子或器皿,讓他們發揮作用的都是“當其無”意即“中空無物”之地。
由此推出“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钡牡览怼Rf明的是,老子在這里所重點強調的第一點是:“無之以為用”的道理,那就是,是“無”(器的空處),使物發揮了作用。老子強調的第二點是:要“有”和“無”同觀,就是因為“有”,才有了物的被利用,因為“無”,使物發揮了作用。
二,中空無用,無用之用的大用,無為而無不為的要妙。
大師南懷瑾說:“便是中空無物,所以才能支持多方面的效用。同時也使多方面的力量,歸到中心點而返還無用之用的大用,無為而無不為的要妙。”
中空無用,無用之用卻是大用。這樣的應用在歷史上很多。
南宋的畫家馬遠,人稱馬一角。關于這個別號馬一角的來歷,說起來有一個故事。據說當年皇帝招聘宮廷畫家,出了一個題目叫“深山藏古寺”。一般應試者,都畫上了廟宇,寺院,有幾個聰明的畫了深山老林里隱隱露出的寺院一角。而馬遠連寺院的一只角都沒畫,只畫了山下的小溪,一個老和尚在泉邊汲水,背后是彎彎曲曲無盡的山路。正是畫面上形式的“無”(沒有寺院,連寺院的一角都沒有)才有了內容上的“有”(深山藏古寺的含義)。而馬一角也正是從內容上取了一角,而不是形式上的一角,而由此成為一名宮廷畫家。
我曾今寫過一篇論文叫“沈從文《丈夫》中的妻子形象”。特別在里面論述了沈從文在塑造妻子“老七”這個形象上,用了一種中國繪畫中的“留白”藝術技巧。在“言不盡意”的“留白”處理中,使得“湘西世界”的“花船”上的**,所糅合的湘西貧困農村中的妻子的特定角色,有了更廣泛的,更特別的歷史含義,以及人性美丑的另一種旋律。
“淡極始知花更艷”,在淡而無味無墨的作家畫家筆下,所綻放的是深沉含蓄的文思鮮花。
實際上,我在這里談的“中空無用,無用之用的大用”只不過是文學藝術一角的應用,真的是冰山一角。遠不及老師(網易竹翁博客)的“無用之大用”談的好。老師說:“然天地有用,全在天地之間的虛無空間,道之有用不在文字,而在文字表達的虛無大道……人之有用,全在那虛靈無相的心。”
三下面我再來淺析一下“無為而無不為的要妙”。
治理國家,需要用人。美國之所以獨大,與它的人才戰略有重要的關系。除了吸引人才之外,用人之道,也非常重要。諸葛亮說:“非得賢難,用之難?!?/p>
用人之道,在人之長短取舍中,更在用人者的無為而無不為的要妙中。
春秋戰國時代,魏文侯欲吞并中山之國,用了樂羊子這個人,而樂羊子的兒子樂舒正好效命中山國國君。魏文侯和樂羊子約下斧鉞之寄,必取中山。然而,樂羊子因子在中山,而一再寬延進攻中山之國的期限,僵持數月,待中山國國君將樂舒烹羹送給樂羊子以后,樂羊子才攻下中山國。凱旋之際,受魏文侯親自捧殤一飲的樂羊子,足高氣揚,面有得意之色。
魏文侯又命左右贈與樂羊子兩個貼上封條的箱子。樂羊子回家打開,大吃一驚,兩箱之內全是群臣奏本,俱言樂羊子反叛之事。樂羊子這才明白自己能夠打下中山國,都是因為有了魏文侯的信任和支持。魏文侯的不信讒言,不因讒言而有所舉動的“無為”之舉成就了樂羊子的“有為”,也成就了魏文侯自己的“無不為”。后來,魏文侯以靈壽之地,封樂羊子為靈壽君,卻罷其兵權,理由是“樂羊子不愛其子,況他人哉?”實則從國家安全上考慮,令其(樂羊子)“無為”,而成就自己的另“有所為”。魏文侯的此等做法,正是深諳了“無為而無不為的要妙”之舉!
癸巳年春天梅已香寫于學易齋
作者:筆名梅已香,號文溪君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