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道德經(jīng)》筆記⑼(原創(chuàng))
注:本范本《老子注釋》系復旦大學哲學系《老子注釋》組注
原文: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允【銳】之,不可長葆也。金玉盈室【滿堂】,莫之能守也。貴富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譯文:
執(zhí)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磨得很鋒利,銳勢難保長久。金玉滿堂,就無法守住。富貴而又驕傲,自取禍患。功業(yè)完成,就要含藏收斂,這是合于自然的道理。
注釋:
① 持:執(zhí)持。
② 揣而銳之:揣,讀(zhuī)捶擊鍛磨。把鐵器打磨得銳利。
③ 咎:咎,讀(jiù),是過失,災禍的意思。
④ 遂:成的意思。
心得筆記:
一,持盈保泰之道: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的含義應該是:執(zhí)持達到盈滿的那些人,你們該收手了。(不如適時停止)
人生登頂是為了更美好地活下來,執(zhí)持盈滿之時,應該尋求“泰”意即“平安的境地”。就是守住已成之業(yè),安享一種平安祥和的狀態(tài)。
“執(zhí)持盈滿”是大多數(shù)人共同追求的境地;然而,歷史,社會,現(xiàn)實永遠只有少數(shù)人能達到;而能完成“持盈保泰”的人,那更是少數(shù)中的少數(shù)。
首先,當你無論是功業(yè)“執(zhí)持盈滿”之時,還是金玉“執(zhí)持盈滿”之時,亦或富貴“執(zhí)持盈滿”之時,你都到了一個事物由“盈”至“虧”的轉化關口。此時,你若不知收手停止,那么繼續(xù)“大盈”之時,你便會“大虧”。
其次,當你“執(zhí)持盈滿”的時候,懷有覬覦之心的人,就會不聲不響地潛伏在你的周圍,會隨時實施等待你的破綻而出擊。正所謂“富在深山有人知”,那是你的富有,時時有人惦記。
再其次,天下人的美酒天下人喝,人間的龍椅人間人人來坐。你的“執(zhí)持盈滿”的結果就是,不是大佬來收拾你,就是小人兒來算計你。
最后,如果你僥幸,或在功業(yè)上,或在金玉上,或者于富貴上,有一二“執(zhí)持盈滿”之時,忘記了修身養(yǎng)德,而又不能含藏收斂,甚而以致驕傲跋扈,那么你就會自取禍患,自毀盈滿,自斷身家。
二,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持盈保泰呢?
老子給了我們可以行諸于世的答案,那就是:
㈠是“止”的哲學,就是老子的“不若其已”的應用。
古時,周穆王乘八駿之馬,欲與武事周行天下,其臣子祭公謀父做《祈招》之詩,以勸諫周穆王,穆王聞諫返國,得免于禍。相反,春秋戰(zhàn)國之時,楚靈王,一意孤行,滅了陳、蔡之后,又想快速滅徐。數(shù)九寒天兵屯乾溪,不聽臣子鄭丹以《祈招》之詩進諫,結果國中空虛政變,楚靈王最后只能自刎于申亥之家。
㈡是“退”的哲學,也就是老子的“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功業(yè)完成,就要含藏收斂,行身退之道,這是合于自然的道理。
當年闔閭論破楚之功時,準備首賞孫武。孫武對伍子胥說:“子知天道乎?暑往則寒來,春還則秋至。王恃其強盛,四境無虞,驕樂必生。夫功成不退,將有后患,吾非自全,并欲全子。”歷史的結局大家都知道,孫武飄然而去,隱匿終老;伍子胥飲劍自刎。讓人感嘆的是,尺蠖雖不能有所作為,但卻懂得退亦是進之道;英雄雖可以謀劃江山,卻不知以退之道來保全自身。
今之人“執(zhí)持盈滿”之際,為求“保泰”,也有取之于民而又還之于民的。如比爾蓋茨在退休前,捐出580億美金的善舉,還有邵逸夫在大陸捐建各種教育項目的做法……這不過都是,自散家財,不求盈滿,消弭禍患的聰敏之舉,這些人確實是真正地參透了“天道”—興衰更替的自然之道。
癸巳年春天梅已香寫于學易齋
作者:筆名梅已香,號文溪君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