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里有三位權威人物,就是如來、玉帝和太上老君。這三者有各自的代表性,如來是佛教界的最高權威,玉皇大帝是天庭的最高統治者,太上老君是道教的創始人。為了方便讀者對全書的理解,有必要對他們基本情況作簡要介紹。
如來意是乘真如之道而來,亦可謂如實而來。佛教供奉多佛,因此如來并非專指一佛,如釋迦牟尼佛,即稱為釋迦牟尼如來,阿彌陀佛,即稱謂阿彌陀如來等。
《西游記》中的如來是把釋迦牟尼和阿彌陀合二為一的。書中介紹了如來的身世,他是孔雀所生,鳳凰是他祖父母,大鵬金雀是他舅舅。書中是這樣敘述的:因有三個毒魔,乃獅王、象王、大鵬,將唐僧、八戒、沙僧捉去,悟空又打不贏這三妖魔,只好來請如來。如來道:“自那混沌分時,天開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與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親處。”行者聞言笑道:“如來,若這般比論,你還是妖精的外甥哩。”如來道:“那怪須是我去,方可收得。”行者叩頭,啟上如來:“千萬望玉趾一降!”
孔雀大明王菩薩乃是如來的母親,一頭四臂,手中持蓮花和孔雀尾。身著白僧衣,頭戴纓絡,耳垂寶珠,臂戴鐲子。乘金色孔雀,盤腿坐于蓮花之上。
其實,佛教中的釋迦牟尼和阿彌陀并非為一。
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是種族的名字,牟尼,是圣人的意思。降生于公元前623年5月望日,80歲涅槃,即公元前543年,5月望日夜半入滅。按佛歷計算釋迦牟尼降生到現在有2631年(623+2007+1=2631)。與孔子(公元前552年——前479年)基本同時。與老子(公元前600——500年)基本同期。
相傳是古印度北部迦比羅衛國(今尼泊爾南部)凈飯王的太子。因他看到印度四個階級的不平等待遇,十分不滿。又看到人的生、老、病、死的痛苦情形,看到出家修士的快樂,于是出家,經過長期修行,終于悟道。以后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傳教。他的弟子極多,傳有500人,著名的有10人。涅槃后逐漸被信徒神化。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拿摸)梵語音譯,尊敬之意,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梵語音譯,意譯是無量光明,無際光明。因他能接引一心念他名號的人往生西方凈土,又被稱為接引佛,所以現在佛教信徒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他是佛教凈土宗崇拜的主要對象。
玉皇大帝,他的全稱是天金闕至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大帝,亦稱玄穹高上玉皇大帝,簡稱玉皇大帝或玉帝。
玉皇大帝的身世,《西游記》里也作了介紹,齊天大圣大鬧天宮,挑戰皇權,一籌莫展的玉皇大帝奈何不了悟空,只好請如來幫忙。悟空見如來,怒氣昂昂,厲聲高叫道:“你是那方善士,敢來止住刀兵問我?”如來笑道:“我是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尊者,南無阿彌陀佛。今聞你猖狂村野,屢反天宮,不知是何方生長,何年得道,為何這等暴橫?”大圣道:我本——
天地生成靈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水簾洞里為家業,拜友尋師悟太玄。
煉就長生多少法,學來變化廣無邊。因在凡間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瑤天。
靈霄寶殿非他久,歷代人王有分傳。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
佛祖聽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你那個初世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當人子,不當人子!折了你的壽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頃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大圣道:“他雖年劫修長,也不應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與我,便罷了;若還不讓,定要攪攘,永不清平!”
書中說出了玉皇大帝有22680萬年的歷史了。
相傳玉帝生于丙午年正月九日,是光嚴妙樂國的王子。后舍棄王位,在普明香山中學道修真,經歷了3200劫,才成金仙,稱為清凈自然覺王如來,再經億劫,又成玉皇,道教認為他是執掌天道最崇高的神,猶如人間的皇帝,因而稱為玉皇大帝。
說到玉皇大帝,我們不能不提起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即是瑤池王母,也稱西王母。原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后被道教說成掌管女仙名籍的神仙領袖。瑤池,古代神話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昆侖山。
傳說漢武帝曾經向其受教命,她把3000年一熟的蟠桃賜給武帝。故《西游記》中,便設計了她每年擺一次蟠桃會,悟空因蟠桃園歸他管,蟠桃樹由他栽,卻沒有資格參加蟠桃會,而大鬧天宮。
太上老君,即春秋時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號聃。楚國苦縣歷鄉曲仁里人。
傳說任東周官員,后棄官過函谷關,著《道德經》。
道教在形成的過程中,將其學說中有關道、自然無為、道法自然等內容加以引申,作為根本信仰和制定教理的根據,因此,老子被奉為道教的始祖。他被稱為太上老君,大約在魏晉南北朝時。
《西游記》里還有“過函關,化胡為佛”的話,意思是,老子晚年曾經度函谷關入秦西行,不知所終。
佛教傳入中國后,曾經與道教互相爭斗排斥多年,因此,東晉道士王浮著《老子化胡經》,稱老子后來去了天竺,成佛后又教化釋迦牟尼,以此證明佛教系由道教派生,來揚道抑佛。胡,我國古代時北方及西域各國或各少數民族的稱呼。
傳說老子看到周王朝的衰敗,他決定出走了,要遠走高飛了。
老子要到秦國去,到西域去,就得經過函谷關。函谷關大概在今天的河南靈寶縣,后來關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縣。這里兩山對峙,中間一條小路,因為路在山谷中,既深又險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樣,所以取名為函谷關。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