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定。
身為皇上的劉邦犒賞大臣,先封大功臣二十多人,蕭何、韓信、曹參、張良、陳平、樊噲、彭越、周勃、張耳、韓王信、盧綰、陳豨、黥布、酈商,夏侯嬰、灌嬰……
功臣那么多,一下子封不完嘛。也是啊,公司從幾百人發展到壟斷全國,手下這些帶兵的,哪個沒流過血?沒流過血,也出過汗的,那汗水,可不是一身又一身的么?
好吧,大家都擺一擺自己的功勞,我聽一聽,再慢慢封賞。
我殺了那么多敵人,
我攻占了那么多地方,
我捉過幾個王,
我逮到幾個相,
我為前線送過糧食,
我給前線運過兵器,
……
大家都有功勞,這,可怎么分封哪。
哦,我想起來了,那個誰,我們從彭城撤退時候他不是離開老子去回老家了么?
拉出去,砍了。
還有,楚漢在滎陽爭執時候,那個誰誰不是棄我而去投靠過項羽么?
拉出去,也砍了。
還有那個誰誰,也給我砍了。
我這雒陽南宮旁邊的道路上,那些將領坐在沙地上干嘛呢?怎東一堆、西一堆的整天喋喋不休?
陛下不知道嗎?這些人在密謀造反呢。
子房啊,你把話說清楚。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他們,怎會再愿意提著腦袋去造反啊?
嘿,這個道理很簡單。陛下你出身老百姓,靠著這些人奪取了天下,四海之內為你獨尊。陛下身為天子,封賞的都是蕭何、曹參這些熟悉、玩得來的人,誅殺的都是你平日里所怨恨的仇人。這些刀頭舔血的軍人,害怕陛下不能盡行封賞有功之臣,更擔心因為原先的小過失而被陛下誅殺,他們就抱團取暖,一心想著再次造反,妄想僥幸保住性命罷了。
子房啊,事情這么復雜啊?你可得想個好辦法讓他們不要造反啊。你看,我這千辛萬苦地才坐上皇帝寶座,真要讓人給搶了,還真舍不得了。
陛下平日里瞧著不順眼,朝里武將文臣都知道的,能讓陛下有切齒只恨的,是誰?
這個嘛,排在第一個的肯定是雍齒,那家伙跟我自幼相識,原來關系也不錯,可自從我起兵反秦,他好幾次在大庭廣眾下侮辱我,讓我很沒有面子,我想殺了他泄心頭之憤,可雍齒那家伙,卻也有真本事,功勞大,我一時還不能痛下狠心哪。
這就好辦了。陛下,請趕快封賞雍齒,文武百官見雍齒這種人都得到了封賞,明白大王有功必賞,有過不糾,人心就安定啦。
好。來人,封雍齒為什方侯,全國公告。還有,蕭丞相,你帶著一幫子御史,連夜排定武將文臣的功勞名次,我要及時封賞那些為我大漢立過汗馬功勞的功臣。
來,來,來,大家喝酒,不醉不休。
好,好,好,喝酒,痛飲,雍齒也能封侯,我們還有什么可擔心的?
帝國已建立。
可一個帝國,能沒有都城么?
都城,設在哪里?
這是一個問題,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都城,應設在關中。這話,是一個叫劉敬的人說的。
劉敬,自有他的道理:關中,能興秦,就能興漢。秦國,統一了中國,他們的國都,怎不選在其他地方?
關中?秦王朝是興了,可不也很快就被我滅掉了么?那個地方,真的可做我大漢首都?
可跟著劉邦打天下的一大幫子老弟兄,都是關東人,真要把都城選在關中,回老家一趟,還不要費九牛二虎之力?
楚霸王也說過: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
陛下,我們覺得,都城應該選在雒陽。洛陽東面有成皋,西面有崤山、澠池,背靠黃河,面向伊水、洛水,它地形的險要和城郭的堅固足可抗擊外敵侵襲。
這事,有點難。子房,你看,該怎么辦?
這個嘛,洛陽雖然險固,但它中間的境域狹小,不過幾百里方圓,土地貧瘠,四面受敵,這里不是用武之地。關中東面有崤山、函谷關,西面有隴山、岷山,肥沃的土地方圓千里,南面有富饒的巴、蜀兩郡,北面有利于放牧的胡苑,依靠三面的險阻來固守,只用東方一面控制諸侯。如果諸侯安定,可由黃河、渭河運輸天下糧食,往西供給京都;如果諸侯發生變故,可順流而下,足以運送物資。這正是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劉敬的建議是對的。
好。立即起駕,國都關中。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