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下定決心寫下這篇文字,因為我實在是不忍我的一些想法悄悄溜走。
容我筆拙,我實在想不出一詞來臨摹詩人的一生。志摩出生于光緒二十二年農歷十二月十三日酉時,即1897年1月15日。他的家庭是一個很富裕的家庭,祖上經商,是當時海寧地區可數的富戶,所以幼年的志摩,在我看來,大抵是幸福的。
志摩天性聰穎,活潑好動,五歲便隨秀才孫蔭軒啟蒙入學。當時的私塾教育,大家是大概了解一點的。在那種枯燥、束縛之下,是兒童都會厭倦,更何況是志摩呢?所以在我想來,童年的志摩在上著不得不上的學,他的苦惱也僅僅于此。但他更像一匹不羈的野馬,隨時準備沖破韁繩的勒索。而這根韁繩便是徐申如,志摩的父親。
再為大家構造一下志摩當時的生活環境。清末,志摩出生的頭三年爆發了甲午中日戰爭。當地的農民仍舊很貧苦、很愚昧。當地信奉佛教,時有“提香拜佛”等請愿活動,場面十分殘忍。而志摩的家庭環境是相當好的,所以志摩體驗到了家門內外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這便在他心中種下了同情、平等的種子。但我想,年幼的他還不至于為此苦惱和奮斗,他畢竟只是個孩子。為中國奮斗將是他以后的事情。當然,他的家庭是個封建家庭,有著封建家庭該有的禮教。用“嚴父慈母”來形容很是貼切。這便是我為何道其父是“勒緊他的韁繩”。所以志摩和他的母親的關系一直很好,以至他成婚當晚仍執拗的和母親同宿一床,卻終于和他父親翻臉鬧僵了。
童年的志摩大抵是在一帆風順的航行。到1907年,他進入了開智學堂。這是一所廢科舉后的嶄新學堂。我認為,這便是少年志摩求學的起點。在這里他終于沖破了枷鎖,他充分享受新世界的曙光,他讀孫中山,他讀民報,這里才是他馳騁的的草場!1910年,志摩上了杭州府中。他結識了郁達夫,他敬佩他的梁師梁啟超;他開始探索這個世界,他愛文學,他愛天文,他也愛科學。他曾嘗試寫小說,也寫過《雷錠與地球之歷史》。可以說,這時的志摩是一匹撅著蹄子撒歡的馬,在尋找自己的方向......
有這樣一匹千里馬自然有一位識馬的伯樂。歷史將這個角色賜給了張君勵——志摩的校長。這位張校長與其說是來當校長的,倒不如說是來給自己的妹妹張幼儀物色夫婿的。張幼儀可謂門庭顯赫,他的祖父是清廷高官,他的父親是受人尊敬的名醫,又是字畫的收藏家;二哥是中國**魁;四哥是中國銀行總裁。所以說當張校長發現了自己的學校有這樣以為才氣甚高、眉清目秀、門當戶對的妹婿之后,甚是歡喜。于是主動聯系徐家聯姻。徐父自然是喜出望外。于是當1915年志摩中學畢業,徐父便逼志摩結婚。這便拉開了志摩的青年感情時代。當然,志摩并不愿意與這個封建社會熏陶出來的女子結婚,也為此與其父多次糾纏。但最終,羽翼未豐的志摩認輸了。因為徐父請出了志摩的祖母,而志摩很愛他的祖母。
就這樣,志摩老大不情愿的與一個叫張幼儀的女子結了婚。當時辦的婚禮是西式婚禮,著實將老家海寧的百姓驚炸了鍋。志摩跟幼儀是沒有感情的,至少在他們是夫妻的時候。結婚當晚,人們準備熱熱鬧鬧的鬧洞房的時候,卻發現志摩人不見了。最終在他母親的房間找到了他,他已在床上睡著了。
描述志摩與幼儀這份感情的時候,我很為難。因為志摩沒錯,幼儀更沒錯。這事要擱在其他人身上,沒準早就偷著樂了,最不濟也湊合著過了。可偏偏他是志摩,他接受了新思想,,他愛自由,這也正是他偉大的地方。志摩與幼儀相敬如賓的過了一陣日子,便匆匆打包行李。他要去上海浸信會學院,開始他的大學生活。這時的幼儀是非常感傷、凄然的。可以看出來,她是愛志摩的,并且一直到志摩死后,她仍恪守著許多不屬于她的責任。好一個可歌可泣可憐的女人!但唯獨志摩不愛她,只因為她是封建的女子!志摩走時對幼儀說:“多看看書,多練練字畫。”
志摩到了上海,隨后發現這里并不是讀書之地,轉而到天津北洋大學,后北洋大學并入北京大學,他也隨之進入了北大。當時的北京并不太平,志摩寄居在他的老鄉——軍事理論家蔣百里家里。他們在一起無話不談,很快便成為了忘年交。蔣百里是梁啟超的學生,而志摩從中學起便敬佩梁啟超。蔣百里便為其引薦,使志摩成為了梁啟超的學生。又由梁啟超介紹,志摩結識了很多有頭有臉的人物,這里單說一人——林長民。因為他有個女兒叫林徽因。
林徽因和志摩的感情故事大概更為人熟知,林徽因最后拋棄了志摩,嫁給了梁思成。
由于在求學路上,北京已經滿足不了志摩,于是在蔣百里、梁啟超等人的鼓勵下,志摩決定赴美留學。他起先進入的是美國克拉克大學,主修歷史。由于成績突出,轉入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并在此獲得了碩士學位。他漸漸迷上了羅素,便又追到倫敦,找尋羅素去了。可是陰差陽錯,羅素正巧到中國講學。志摩沒有拜訪到羅素,但在英國卻遇到了另一個人,正是林徽因。林徽因當時只有17歲,在倫敦一所女子中學讀書。她長得好看,又有中西兩方面的文化修養,于是志摩一見鐘情的愛上了她。她倆在月下漫步,于花下交心,他倆雙雙起舞,他倆共研詩文。但我們要知道,此時的志摩已經有妻并且已有一子。林長民看到他倆一起,非但不加干涉,反而戲謔道:“我看你們才是天生一對哩!”這無疑更是迷惑了志摩,使他忘了自己的妻兒,奮不顧身跳進自己編織的夢中。而幼儀在家何曾忘記過志摩,正當志摩與林徽因在情意綿綿時,幼儀因為想念風塵仆仆的趕到英國。幼儀自幼受中國傳統教育,所以一直恪守為婦之道,在家一直孝敬公婆,撫育兒子積鍇,可謂盡心盡責。但時常掛念此時正在外風流的丈夫,終于在家人的支持下,幼儀遠赴重洋,到了英國。但這時的志摩,心里只住著一個林徽因。當時志摩已經進入了劍橋大學,幼儀也隨著去了,住在沙士頓。林徽因與其父親仍舊住在倫敦,于是志摩與林徽因便通信聯系。夫婦相處,幼儀與志摩相聚不久后,便感到體內有生命在跳動。于是便滿心的歡喜的將自己懷孕的事情告訴了志摩。志摩只拋下一句“把孩子打掉......”幼儀的心冷了。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志摩突然說要帶一個女同學回家。幼儀察覺到要與志摩的新女友見面了。實際上那女孩并不是林徽因,只是志摩下的一個圈套。那個女孩有著一對三寸金蓮的小腳,穿著一雙繡花鞋,目的就是誘出幼儀說一句:“小腳與西服不搭調”。志摩借題發揮:“我是西服,你便是小腳,我們不般配,還是離婚吧!”
不久后志摩便不辭而別,去尋找一個泡沫般的夢,扔下懷有身孕的幼儀在異國他鄉。好在幼儀的二哥張君勵在法國,收養了幼儀。幼儀到巴黎后,志摩來了一封信,說著些“自由離婚,止絕痛苦,始兆幸福”之類的話,這在我看來對幼儀,是很殘忍的。偏要說這對封建社會的舊禮教有巨大的沖擊,我倒也同意。不過對幼儀的傷害,不免太大了。志摩瞞著父母,終究離了婚,并在各大報紙發了通告。效應如同他結婚一般,這次在國內,又驚炸了鍋。
而林徽因這邊呢?她隨父親回國后,正忙著和梁啟超之子梁思成相親呢!梁思成其實很早就和林徽因訂了婚。這件事情林長民知道,梁啟超知道,單單就是徐志摩不知道!眾所周知,林徽因最終選擇了梁思成。林徽因之子梁從誡在《倏忽人間四月天》里這樣寫道:“母親后來說到,像她這么一個在舊倫理道德教育熏陶下長大的姑娘,竟會像有人傳說的那樣去同一個比自己大**歲的已婚男人談戀愛,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這便讓我感到無比的懊惱與憤怒了!我們可愛的大詩人哪!苦戀著一個從未愛過自己的女孩!為此拋妻棄子,無法自拔!
但因此而同情志摩也大可不必。此時志摩還未回國,仍不知情。而志摩新的偶像羅素先生已經回到英國,志摩便登門拜訪。志摩在英國,與狄更生,韋爾斯,魏雷,卡因,傅來義等都成了志摩的摯友。志摩隨后回國,終于得知心愛的林徽因要和最敬重的梁師之子成親,志摩只剩無盡的痛苦和悲哀......
林徽因婚后,隨梁思成赴美留學,志摩和林徽因的聯系也幾乎中斷。他心亂如麻,但不久后的泰戈爾訪華,給他送來了生命中第三個也是最后一個女人——陸小曼。
陸小曼是當時的北京名媛,繪畫、唱歌樣樣拿手。但可悲的是他的婚姻也是由父母包辦的,嫁給了王庚。王庚是一名軍官,事業心極強,也負責任,也愛小曼。無奈王庚不懂女人的心哪!他只是以為愛小曼就要物質上滿足她,他的確做到了。但小曼追尋的更多是心靈上的交流。說到心靈方面,那志摩是老手了。由于小曼婚后整日郁悶,王庚事業繁忙,陪小曼散心的任務王庚便托付給了志摩,(他倆是朋友)這樣一來二去,加上志摩剛剛失戀,兩人便有了感情。這次瘋狂墜入愛河的不單單是志摩了,小曼也真心實意的愛上了志摩。她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自己已經有了一個愛她的丈夫,她打掉了肚子中的孩子,她在家中給志摩寫信,在家吵鬧,只是為了要離婚,然后嫁給志摩。最終在胡適等人的周旋下,王庚退步了。志摩得到了小曼以及世人的嘲笑和不解。梁啟超曾對志摩說過:“況多情多感之人,其幻想起落鶻突,而得滿足得寧帖也極難。所夢想之神圣境界恐終不可得,徒以煩惱終身已耳”。
志摩婚后和小曼住在上海,這時他除經辦新月書店,主編《新月》雜志,兼任中華書局編輯外,還在大學執教多門課程。即便如此,婚后的經濟問題還是出來了。因為小曼是社交名媛,所以開銷向來很大,后許多惡習也未改掉。而之前因為和小曼結婚的緣故,志摩已經與父親反目。這便使他經濟更加拮據。從某種程度上說,正是小曼,正是這種拮據,喪了志摩的命。之前也有說過,志摩覺得上海不是讀書的好地方,胡適等好友也多次邀請他們到北平。無奈小曼留戀上海的生活,志摩只好先期到了北平。之后志摩只有北平、上海兩頭跑。還是因為經濟原因,志摩愛上了不花錢的飛機。終于有一次在上海,志摩惦記著徽因的報告會,急著趕往北京,白搭了一架張學良的飛機,誰料中途失事,飛機撞上了開山。
志摩死了,享年36歲。
志摩走的很唐突,無一點預兆;志摩走得很詩意,讓人想起了伊卡洛斯......
縱觀志摩的感情生活,一個是愛他、他不愛的幼儀;一個是他愛、不愛他的林徽因,最后與陸小曼雖彼此愛慕,婚后卻有諸多煩惱!
可憐的志摩,一生在追尋自由的愛情,最終卻讓愛情誤了性命。
當然,誰也不能抹殺他在新詩上做出的巨大貢獻!他創辦了新月社,團結、聯合了沈從文、聞一多、郁達夫等一批著名學者。可謂是中國新詩的鼻祖人物!
志摩以殤,后人當攜他未完成的志愿,繼續往前。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