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的唐僧。
唐僧一次路遇強盜,那賊哪容分說,舉著棒,沒頭沒臉的打來。長老一生不會說謊,遇著這急難處,沒奈何,只得打個誑語道:“二位大王,且莫動手,我有個小徒弟,在后面就到。他身上有幾兩銀子,把與你罷。”那賊道:“這和尚是也吃不得虧,且捆起來。”眾婁羅一齊下手,把一條繩捆了,高高吊在樹上。可見唐僧也會說謊。
推卸責任的唐僧。
一次悟空遇到一伙強盜,蕩的一棍,把一個打倒在地,蕩的又一棍,把第二個又打死了,唬得那眾婁羅撇槍棄棍,四路逃生而走。這長老甚不忍見,即著八戒:“快使釘鈀,筑個坑子埋了,我與他念卷倒頭經。”三藏恨恨的道:“猴頭過去!等我撮土焚香禱告。”這是三藏離鞍悲野冢,圣僧善念祝荒墳,祝云——
拜惟好漢,聽禱原因:念我弟子,東土唐人。奉太宗皇帝旨意,上西方求取經文。適來此地,逢爾多人,不知是何府、何州、何縣,都在此山內結黨成群。我以好話,哀告殷勤。爾等不聽,返善生嗔。卻遭行者,棍下傷身。切念尸骸暴露,吾隨掩土盤墳。折青竹為香燭,無光彩,有心勤;取頑石作施食,無滋味,有誠真。你到森羅殿下興詞,倒樹尋根,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僧人。
八戒笑道:“師父推了干凈,他打時卻也沒有我們兩個。”三藏真個又撮土禱告道:“好漢告狀,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悟空聽了很不高興刀:我老孫實是不怕,玉帝認得我,天王隨得我;二十八宿懼我,九曜星官怕我;府縣城隍跪我,東岳天齊怖我;十代閻君曾與我為仆從,五路猖神曾與我當后生;不論三界五司,十方諸宰,都與我情深面熟,隨你那里去告!”三藏見說出這般惡話,卻又心驚道:“徒弟呀,我這禱祝是教你體好生之德,為良善之人,你怎么就認真起來?”行者道:“師父,這不是好耍子的勾當,且和你趕早尋宿去。”那長老只得懷嗔上馬。
孫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師徒都面是背非,依大路向西正走。
唐僧師徒到了朱紫國,聽說國王生病,悟空為了弘揚佛法,揭了國王求醫皇榜告示,,上了寶殿,唐僧迎著罵道:“你這潑猴,害了我也!”行者笑道:“好師父,我倒與你壯觀,你返說我害你?”三藏喝道:“你跟我這幾年,那曾見你醫好誰來!你連藥性也不知,醫書也未讀,怎么大膽撞這個大禍!”行者笑道:“師父,你原來不曉得。我有幾個草頭方兒,能治大病,管情醫得他好便是。就是醫死了,也只問得個庸醫殺人罪名,也不該死,你怕怎的!不打緊,不打緊,你且坐下看我的脈理如何。”長老又道:“你那曾見《素問》、《難經》、《本草》、《脈訣》,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這等胡說散道,會什么懸絲診脈!”
沒有廉恥的唐僧。
唐僧師徒到了比丘國,悟空了解到比丘國王,昏暗無度,聽信妖魔讒言,為了醫治自己的病,竟要用1111個小兒心臟作藥引,便做法使一股陰風將小兒刮走。妖魔見沒有小兒的心臟,就唆使國王用唐僧的心臟代替。唐僧聽說那國王要取他的心臟,三藏戰兢兢的爬起來,扯著行者哀告道:“賢徒啊!此事如何是好?”行者道:“若要好,大做小。”沙僧道:“怎么叫做大做小?”行者道:“若要全命,師作徒,徒作師,方可保全。”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愿與你做徒子徒孫也。”行者道:“既如此,不必遲疑。”教:“八戒,快和些泥來。”那呆子即使釘鈀,筑了些土,又不敢外面去取水,后就擄起衣服撒溺,和了一團臊泥,遞與行者。行者沒奈何,將泥撲作一片,往自家臉上一安,做下個猴象的臉子,叫唐僧站起休動,再莫言語,貼在唐僧臉上,念動真言,吹口仙氣,叫:“變!”那長老即變做個行者模樣。這里可見唐僧的人格了。
曾產生過動搖的唐僧
唐僧師徒出了比丘國,行了二十多里,唐僧緩觀山景,思緒萬千,忽聞啼鳥之聲,又起思鄉之念。兜馬叫道:“徒弟——
我自天牌傳旨意,錦屏風下領關文。觀燈十五離東土,才與唐王天地分。
甫能龍虎風云會,卻又師徒拗馬軍。行盡巫山峰十二,何時對子見當今?
行者道:“師父,你常以思鄉為念,全不似個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憂。古人云,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三藏道:“徒弟,雖然說得有理,但不知西天路還在那里哩!”八戒道:“師父,我佛如來舍不得那三藏經,知我們要取去,想是搬了;不然,如何只管不到?”沙僧道:“莫胡談!只管跟著大哥走。只把工夫捱他,終須有個到之之日。”這里可見唐僧也曾經產生過動搖之心。
此外,唐僧還有好哭的特點,當然唐僧的哭,有真哭和假哭之分,我們且不管他怎么哭,或者哭的目的是什么,從唐僧的眼淚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他的人格來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