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們是一對情侶,一定要在熱戀的時候來一次愛情海群島,
將最誠摯的愛寄存在這里,因為這里有一片能夠深植愛情的沃土。”
多年以后,我才深刻明白這句話。
“喜歡么?”
“什么?”
“天空之城”
“嗯,喜歡!”
“帶你去?”
“哪里?”
“天空之城,去看看真正的天空之城!”
“啊!?”
“現在就走!”
其實,在那一刻,我仍然希望,在天空之城,在那里,她可以回心轉意。
“那里是被上帝拋棄的領域,自然的恐怖與眾神的憤怒在這里集結,飛越濃重的黑暗,在縱橫飛嘯的電光中,穿過閃電的回廊,突破生與死的界限,命運之門再次敞開在少年的面前……那兒是寂靜的天堂,只有機器人值守的空中都市,植物和遠古生物的家園。”
那一刻,我的腦海里彷佛出現了宮崎駿的《天空之城》里的畫面。
奇跡會出現在天空之城么,我不知道。
所有去過天空之城的人,莫不為之震撼,我也無法例外。那天,站在天空之城下面,雖然之前已經見到太多的天空之城的照片,但是在希臘游的最后階段看到真實的它,依然忍不住熱血澎湃。
在許多的描繪它的精彩筆墨之下,我忍不住感嘆自己的語言是多么的蒼白和無力。
METEORA(邁特奧拉)位于希臘東北部的帕薩里亞地區,198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幾百萬年前的地殼運動和海水沖擊,造就了許多拔地而起的幾百米高的巨石山巖。
公元11世紀,隱遁俗世的修士陸續來到這個地區,用繩索,吊籃和木梯,艱辛地進入石壁和石頂的天然洞穴中遁世修行,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公元14世紀,著名的阿塔那西奧修士來到這個修道院聚集地,在巖頂開始建立修道院,并且將此地命名為METEORA,意為“懸在空中”,這就是著名的“天空之城”。
由于巖頂修道院交通困難建造不便,有些歷經幾個世紀才完成,極盛之際,24座修道院聳立其地,剎是壯觀。15世紀中期隨著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入侵,眾多的東正教徒為了逃避伊斯蘭教的迫害,陸續遷移到METEORA進行隱世清修,METEORA逐漸名聞天下。
今日的METEORA已經不再只是苦行者的天空,更是旅游者朝拜的勝地。
空曠的山谷,成片的郁郁蒼蒼,明凈的天空,拔地而起的巨石巖柱,壯觀的巖頂修道院,封閉而神秘的修行者,構成了這個與世隔絕的清凈世界。
作為當年主要交通工具的繩索和吊籃,大部分也已經被20世紀開鑿的石梯所替代,游人熙熙,更不復當年的安寧。
然而我早已沒有心思去細細體會,我僅僅覺得與我們長居的喧囂都市相比,它不失其莊嚴,肅穆和明凈,依然讓我們心思空靈,觸動我們心中深處的某個角落。
“這里,就是天空之城了。”
“原諒我!”
“什么?”
“請你原諒我。”小雨也沒有心思去品味天空之城的大器了。
“其實,無所謂原諒。我們不是有言在先么,來去自由。”
“可是我。。。”
我不想聽,直接打斷了她:“不,你不欠我什么。”
她又是一臉沉默。
我們漫無目的,也沒有心情地步行在開放的6座巖頂修道院中,GREATMETEORA是其中最大的一座修道院,海拔高達600多米,極盡雄偉,而修道院內的教堂,更堪稱教堂文化之精華;15世紀的珍貴壁畫裝飾其中,雕嵌精美的用具點綴其間,而那張珍珠鑲嵌的院長寶座,更是豪華到了極致。
然而,這些往日應該相當震撼的場面,卻在此刻失去了分量,我只是恍惚地注意著跟在我身旁的小雨。她也不時四處打望,神情恍惚。
繼續向上,還得爬不少臺階。我在下面抬頭往上看,直覺得修道院高聳入云端,身在其下,感覺它鋪天蓋地地壓下來,讓人無處躲藏。
裝吊修道士和食物的麻袋和繩索依然可見,讓人恍惚錯覺還處在那個年代。奇怪的是,這里的習慣卻有別于其他宗教場所,女士可以穿裙子進入,穿褲子的,卻不管長短,都需要圍上圍裙。
進去以后,里面設置齊備,規劃整齊,廚房,會議廳,博物館,儲藏室井然有條,讓人忍不住贊嘆古人何以在此艱險之地造此勝地。早就聽說這里有個著名的藏尸室,刻意回避不去看。不經意看到幾個人在對著一個小洞拍照,難耐好奇心排隊擠過去一看,赫然全是排放整齊的骷髏頭!
烈日炎炎,步行去的第二座修道院看似很近,卻是頗有一段距離;氣喘吁吁地走到那里才知道這個修道院那天關門。在修道院門口的大叔指導下,走向第三個修道院,走了一半卻又迷路,只能返回。大叔看著一臉無辜樣的我,只能再指點我走大路去另一個修道院。烈日下又暴走了許久,才到了第4個修道院,已然筋疲力盡。
唉,有時候,有時候
真是一切都有盡頭
相聚分離,都有時候
為何還不愿放手。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