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林寺
寶林寺是一個大的寺院,院內有五百多和尚,寺院也很壯觀。先看山門:八字磚墻泥紅粉,兩邊門上釘金釘。迭迭樓臺藏嶺畔,層層宮闕隱山中。
萬佛閣對如來殿,朝陽樓應大雄門。七層塔屯云宿霧,三尊佛神現光榮。
進入山門,只見兩邊紅漆欄桿里面,高坐著一對金剛,裝塑的威儀惡丑——
一個鐵面鋼須似活容,一個燥眉圜眼若玲瓏。左邊的拳頭骨突如生鐵,右邊的手掌瞇俸賽赤銅。金甲連環光燦爛,明盔繡帶映飄風。
到了二層山門內,見有四大天王之相,乃是持國、多聞、增長、廣目,按東北西南風調雨順之意。
進了二層門里,又見有喬松四樹,一樹樹翠蓋蓬蓬,卻如傘狀,忽抬頭,乃是大雄寶殿。那長老合掌皈依,舒身下拜。拜罷起來,轉過佛臺,到于后門之下,又見有倒座觀音普度南海之相。那壁上都是良工巧匠裝塑的那些蝦魚蟹鱉,出頭露尾,跳海水波潮耍子。
唐僧師徒正往三門走去,見一道人走來,問明情況,隨及到方丈報道:老爺,外面有人來了。那僧官起身,換了衣服,按一按毗盧帽,披上袈裟,急開門迎接,問道人:“那里人來?”道人用手指定道:“那正殿后邊不是一個人?”那三藏光著一個頭,穿一領二十五條達摩衣,足下登一雙拖泥帶水的達公鞋,斜倚在那后門首。僧官見了大怒道:“道人少打!你豈不知我是僧官,但只有城上來的士夫降香,我方出來迎接。這等個和尚,你怎么多虛少實,報我接他!看他那嘴臉,不是個誠實的,多是云游方上僧,今日天晚,想是要來借宿。我們方丈中,豈容他打攪!教他往前廊下蹲罷了,報我怎么!”抽身轉去。長老聞言,滿眼垂淚道:“院主,古人云:庵觀寺院,都是道僧的館驛,見山門就有三升米粉,你怎么不留我等,是何道理?
原來這里常有一些行僧來這里,借住宿之機,干了很多壞事,所以這里的院主拒不接受外來的僧人。
悟空知道后,以武力相脅,寶林寺的和尚沒有辦法,只好答應唐僧師徒住下。
唐僧就是在這寺院里,夜夢烏雞國王喊冤,后引出了悟空降妖救國王的故事。
九、光祿寺和智淵寺
唐僧取經的途中有一個車遲國,這國王和三個仙長有親,只因這二十年前,民遭干旱,天無點雨,地絕谷苗,不論君臣黎庶,大小人家,家家沐浴焚香,戶戶拜天求雨。正都在倒懸捱命之處,忽然天降下三個仙長來,俯救生靈。三個仙長的大師父,號做虎力大仙;二師父,鹿力大仙;三師父,羊力大仙。三位師父呼風喚雨,只在翻掌之間,指水為油,點石成金,卻如轉身之易。所以有這般法力,能奪天地之造化,換星斗之玄微。君臣相敬,與他們結為親也。
這國王因聽三位大師的話,崇道殺僧。當時車遲國的僧人求雨,并不靈驗,幸虧三位道人拯救,這才求得雨水,從此國王信道滅僧。
唐僧師徒得知此事后,悟空與那三位仙長比法,結果斗敗三位大師,原來三位大師,一個是黃虎,一個是白鹿,一個是羚羊,多年成精。國王這才醒悟,國王為了感謝唐僧師徒,教太師將其安排住在智淵寺,吃在光祿寺。
從此國王三道歸一,也敬僧,也敬道,也養育人才。
可惜的是書中沒有對光祿寺和智淵寺作簡要的介紹,這兩寺的具體情況我們不得而知。
十、靈感大王廟
唐僧師徒離開了車遲國,不久到了通天河。這通天河是一條“經過八百里,亙古少人行”的河流,河岸山崖有一座靈感大王廟。
這廟里既沒有什么神,也沒有什么佛,而是一個妖怪。只因這靈感廟“感應一方興廟宇,威靈萬里佑黎民。年年莊上施甘露,歲歲村中落慶云。”。
這妖怪既做好事,也做壞事。他每年要吃一對童男女,這百戶人家的陳家莊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
這年又排到陳澄、陳清兄弟倆,陳澄今年六十三歲,只有一個八歲的女兒,叫一秤金,陳清五十八歲,只有一個七歲的兒子,叫陳關保,都要祭祀妖怪。
唐僧師徒路過這里,暫住陳澄家,聽說了此事,悟空和八戒變成童男女,要為陳家莊除妖。
原來感靈廟的妖怪是觀音菩薩蓮花池里養大的金魚,因每日浮頭聽經,也修成手段,跑出來害人。后被觀音菩薩降服帶回南海。
菩薩雖好,可是菩薩疏于管理,以至于家中的玩物出來害人,卻沒有一點責任,這里赤裸裸暴露了菩薩神仙的特殊地位。
十一、金光寺,光祿寺和伏龍寺
唐僧師徒來到祭賽國城內,看見一座山門,門上橫寫七個金字:“敕建護國金光寺”。師徒們進得門來觀看,但見那——
古殿香燈冷,虛廊葉掃風。凌云千尺塔,養性幾株松。滿地落花無客過,檐前蛛網任攀籠。空架鼓,枉懸鐘,繪壁塵多彩象朦。講座幽然僧不見,禪堂靜矣鳥常逢。凄涼堪嘆息,寂寞苦無窮。佛前雖有香爐設,灰冷花殘事事空。
三藏心酸,止不住眼中出淚。眾僧們頂著枷鎖,將正殿推開,請長老上殿拜佛。長老進殿,奉上心香,叩齒三咂。卻轉于后面,見那方丈檐柱上又鎖著六七個小和尚,三藏甚不忍見。及到方丈,眾僧俱來叩頭問道:“列位老爺象貌不一,可是東土大唐來的么?”行者笑道:“這和尚有甚未卜先知之法?我們正是。你怎么認得?”眾僧道:“爺爺,我等有甚未卜先知之法,只是痛負了屈苦,無處分明,日逐家只是叫天叫地。想是驚動天神,昨日夜間,各人都得一夢,說有個東土大唐來的圣僧,救得我等性命,庶此冤苦可伸。今日果見老爺這般異象。故認得也。”
原來祭賽國本是西邦大國,當年,四夷朝貢,南月陀國,北高昌國,東西梁國,西本缽國,年年進貢美玉明珠,嬌妃駿馬。可是好景不長,有人偷了金光寺寶塔的寶貝,從此,外國不再朝貢,那國王昏君不察事由,怪罪金光寺來,將寺里的三輩僧人打死二輩。
唐僧曾經立誓見寺燒香,見佛拜佛,遇塔掃塔,到了金光寺當然不能例外,于是帶著掃帚掃塔。掃到10層,實在掃的無力,就叫悟空代掃最后三層。當悟空掃到最高層是,逮著了兩個妖怪,一個奔波二霸,一個是霸波兒奔,一個是鲇魚怪,一個是黑魚精。都是亂石山碧波潭萬圣龍王差來巡塔的。
因為萬圣龍王得了一個花容月貌的公主,招了一個很有能耐的駙馬,前年與老龍來此,顯****力,下了一陣血雨,玷污了寶塔,并偷了舍利子佛寶。
唐僧為了救金光寺和尚免遭拷打,利用向國王送通關文牒時,把兩個小妖帶到國王前,講明情況。
國王知曉情況后,令光祿寺負責接待唐僧師徒。
在悟空、八戒和二朗神等配合下,將萬圣龍王打死,那駙馬被二朗神的神犬把頭血淋淋的咬了下來,那公主也被八戒筑倒在地。為了證明自己的站功,他們將老龍婆帶到國王面前見功。
得了寶貝,掃凈妖魔,金光寺和尚從此得到了解脫。
那老龍婆向悟空求饒免死:如今寶貝已經被你奪來,弄的我夫死子絕,婿喪女亡。好死不如賴活,但留我命,任你們處置。
悟空取了鐵索,把龍婆琵琶骨穿了,叫她專門護衛寶塔,成為金光寺專職保安。
自金光寺重新獲得了寶貝,寶塔霞光萬道,瑞氣千條,祭賽國也國泰民安。國王高興,即令金光寺換字號,將此寺改作伏龍寺,敕建護國伏龍寺。
十二、小雷音寺
長老策馬加鞭忽然到一座山門前,見“雷音寺”三個大字,慌得滾下馬來,倒在地下就拜,行者笑道:“師父莫惱,你再看看。山門上乃四個字。”長老戰兢兢的爬起來再看,真個是四個字,乃“小雷音寺”。三藏道:“就是小雷音寺,必定也有個佛祖在內。經上言三千諸佛,想是不在一方。似觀音在南海,普賢在峨眉,文殊在五臺。這不知是那一位佛祖的道場。古人云,有佛有經,無方無寶,我們可進去來。”行者道:“不可進去,此處少吉多兇,若有禍患,你莫怪我。”三藏道:“就是無佛,也必有個佛象。我弟子心愿遇佛拜佛,如何怪你。”即命八戒取袈裟,換僧帽,結束了衣冠,舉步前進。古
方入到二層門內,就見如來大殿。殿門外寶臺之下,擺列著五百羅漢、三千揭諦、四金剛、八菩薩、比丘尼、優婆塞、無數的圣僧、道者,真個也香花艷麗,瑞氣繽紛。慌得那長老與八戒沙僧一步一拜,拜上靈臺之間,行者公然不拜。又聞得蓮臺座上厲聲高叫道:“那孫悟空,見如來怎么不拜?”不知行者又仔細觀看,見得是假,遂丟了馬匹行囊,掣棒在手喝道:“你這伙孽畜,十分膽大!怎么假倚佛名,敗壞如來清德!不要走!”雙手輪棒,上前便打。只聽得半空中叮當一聲,撇下一副金鐃,把行者連頭帶足,合在金鐃之內。慌得個豬八戒、沙和尚連忙使起鈀杖,就被些阿羅揭諦、圣僧道者一擁近前圍繞。他兩個措手不及,盡被拿了,將三藏捉住,一齊都繩纏索綁,緊縛牢栓。
原來那蓮花座上的佛祖是個妖王,眾阿羅都是小怪。
是天神亢金龍星宿將角尖兒,順著鈀合逢口插了進去,悟空將金箍棒變做一把鋼鉆,將他那角尖上鉆了一個小孔,把身子變成芥菜籽兒,拱在那鉆眼里,待星宿拔出角兒跟了出來。
悟空出了金鈀后,多次與那妖王搏斗,不能取勝。最后是請來了東來佛祖才將那妖魔降服。原來這小雷音寺的妖怪是東來佛祖面前司馨的一個黃眉童兒。
小雷音寺是一個假寺院。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