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回家的路上車輛很多。到處都是游走著的汽車尾氣還有發動機的轟鳴聲,就像是一只蒲牢突然蹦了出來,竭力嘶吼著。遠處是幾座荒山,山上種著幾棵樹,還有一堆墳頭,想來是沒有錢買墓地,只得埋在這種沒什么“蔭庇”的地方,死后飽受風吹雨打。再遠一點的地方就是灰色的天空,就像隔著窗紗看到的白紙一樣。
我突然不想回家了。我想去小時候住的院子看一看。表哥的后事聯系得差不多了,大概下午就可以火葬了,在這之前,我還有兩三個小時時間,可以去一趟。我好像聽到了夏日傍晚的蟬鳴,還有耀眼的星星和表哥給我折的紙青蛙,那些模模糊糊的東西不知是記憶還是幻想,總之,在這一刻,就這么清晰地映在我的腦海里。我又想起了兩天前表哥告訴我的那個故事。
“晚唐時,周寶在涇原做節度使。他是在踢了一場球之后走馬上任的。”表哥的聲音很虛弱,但我聽出來,這個故事就這么開始了,“涇原節度使的官邸在薛舉城。這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城池。城里的一切都是四四方方的。這兒總能讓人聯想起長安。因為它們都是四四方方的。周寶以蔭封為千牛備身,被天平節度使殷侑任為部將。從此遠離京城,很少回到長安。所以剛到薛舉城的那一天,周寶很不適應。他給了守門將領通行的文件,那人只喏一聲就放他進來了。沒有想象中的畢恭畢敬,周寶很失望,但想到自己祖孫四代為官,不管怎么說,風度還是要的,也就沒罵那守門人,只身帶著球進了城。
“薛舉城地上鋪的石磚都是標準的正方形,邊長是二十五厘米,誤差在小數點后第三位。據城里人說,這是為了防止敵軍挖地道進來。用上標準方磚的話,敵軍若想進來,就一定要把磚打碎,而這么標準的方磚,除了強盛的唐王朝,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造出來。只要不能還原,等那些巡邏的士兵們路過,往那一片四方的灰色世界里一望,立馬就能看見有一塊兒不一樣的,敵軍的行動也就暴露了。至于這個磚的造法,那也是大有講究。要用上好的石灰,摻上包子鋪里放了七七四十九個時辰的豆沙(一點也不能多,一點也不能少,因此造磚廠往往開在包子鋪的旁邊,以制取上好的石磚),再扔在盛滿了豆蔻少女發絲的罐子里熬制七天(那種發絲最有韌性,熬出來的磚塊可以彎成九十度),最后把那一整罐東西放在爐子里烤,這樣燒出來的磚塊都不用切割,只需從罐子里拿出來,那便是一塊標準的二十五厘米的磚塊了。至于薛舉城的城墻,有五十多厘米厚,更是牢不可摧,磚塊的長寬比都是一比零點六一八,也就是黃金比例,這樣防御能力更強,實在垮了攻擊力也不弱。
“關于薛舉城里的磚塊還有一個秘密,那就是在磚塊不露出來的一面上(或許是底面,或許是側面)都刻了‘薛舉’兩個字。這樣當城里人來回走動的時候,或者是毛賊們攀巖走壁之時,抑或是敵軍來攻城的時候,他們的腳步,拳頭,炮火就會全部打到‘薛舉’的身上。這是高宗的主意,據說是為了紀念他在此處的巨大勝利,同時也為了讓那個曾經俘了他三員大將的薛舉永世不得翻身。高宗想把這座城市建成僅次于長安的第二大城市,讓路過這里的每一個行人都能夠踩在‘薛舉’上面,但后來還沒等建成,太宗就即位了。太宗是古往今來最負有盛名的皇帝之一。所以他一上任就叫停了薛舉城的修建。但這并不意味著他不恨薛舉,只是他有著更聰明的辦法。太宗即位的第二天,就宣布統一全國的制磚標準,所有的城池建設用磚必須是二十五厘米見方的磚塊,而這種磚塊,被統稱為‘薛舉磚’,每個磚塊的大小,是一‘薛舉’。就這樣,太宗沒費多大力氣就完成了他的復仇計劃。自此以后,全天下人都踩在了薛舉的頭上。直到薛舉城完工的那一年,全國已經制造了幾千萬萬塊薛舉磚。那一年,長安城有三萬萬薛舉大,薛舉城,有四百萬薛舉大……”
表哥講到這里,臉上布滿了“幽冥”,我看他不太對勁,就讓他先休息一會兒。但他不愿意,仍然講著:“總之,周寶剛上任時,薛舉城就是這樣。諾大的城池,卻只有一片荒蕪。除了地上數不清的‘薛舉’之外,就只剩下了遠處的幽冥。周寶望著遠方,似乎腦子里的思緒也被那片幽冥融化了。也就是從那時起,周寶開始覺得,自己似乎是曾經的薛仁越——那個被天下人踐踏的薛舉的次子。”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