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人們喜歡把楊柳稱為“春柳”一樣,人們也習慣把竹子稱為“冬竹”。歲寒三友——寒梅、冬竹、雪松;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青青翠竹,居于君子高名。無論是春夏秋冬,無論是風霜雨雪,或靜處于原野山嶺的片片竹林,白云為伴,山水為鄰;或獨姿于庭院屋旁的幾尾綠竹,清風弄影,明月相伴。那蔥蔥郁郁的竹葉,那四季茂然的綠色,滋潤著我們的心靈,優雅著我們的品性,詩化著我們的人生。
冬天里的幾竿翠竹,依舊是盈潤青翠、清秀俊逸,更加地瀟灑飄逸,淡雅清素,它帶給人生機盎然的春意,帶給人隨遇而安的感受,你只須在它面前佇立幾分鐘,就會不由地產生豐富的聯想。
冬至那天,我來到長島公園,幾間綠色圍住的屋子,它們的庭前屋后都圍著枝干筆直的翠竹,一叢叢茂密的細竹,一株株稀疏的粗竹,那被綠竹圍住的小屋如靈逸之地,雅致之屋。霎時間,仿佛飛越時空,穿過依依古道,我走進了宋時東坡先生那蕭蕭翠竹的居室,似乎看到經歷了官場浮沉、人生起落的蘇軾,以竹為伴,臨風而立,聽他吟唱一曲以清瘦翠竹驅走功名利祿的江南絲竹清歌:“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
走進曲徑通幽的小竹園,四周半人高的圍墻上,種植著一株株細矮的小竹,幽竹青青,那嫩綠竹梢,高過我的頭頂,整個人幾乎被竹子包圍著。悠忽間,恍如隔世,遠離紅塵。幽居深山,清風明月,仿佛聽到王維在高聲吟唱:“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長島歸來我還沉浸于幽幽的竹子的意境里,似乎還是沒有盡情領略夠竹子的風姿。在一個周末的午后,驅車來到南門郊外的金蓋山,那里的山上是一片茂密的竹林。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步行而上,修竹夾道,右邊是山坳,青翠欲滴的竹林,碧海茫茫;左邊是山坡,山石間,巖石處,長滿了一株株高大挺拔的翠竹,微風過處,那竹竿巍然不動,卻聽到了竹葉們相互摩擦的“沙沙”聲。那情形不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你東西南北風”的真實寫照嗎?
古人喜竹,栽竹種竹,詠竹畫竹;今我愛竹,賞竹話竹,思竹念竹。青青翠竹啊,你雖沒有寒梅的清香,也沒有青松的巍峨,但你是人間長翠的知音。你虛心勁節,雋秀挺拔,具有正直、高潔的品格;你剛柔相濟,形神兼備,又有深沉、濃厚的涵養。你恬淡雅致,淡泊寧靜,卸落一身浮華與噪動;你隨遇而生,隨遇而安,感受繁華歲月中的淡泊心境。
青青翠竹啊,你不嘩眾取寵,更不盛氣凌人;你不圖華麗,你不求虛名。你是學者,你是君子;你是雅士,你是勇者。你心無雜念,你一塵不染;你樸實無華,你自然天成。你雖不偉岸,卻很俊秀;你不繁華,但很精練;雖不多彩,卻翠綠欲滴;雖不富貴,卻昂首挺拔。
當我們走進竹林,面對攜天地之靈氣,在幽篁深翠里的那片片絕塵遺世的清竹,我想,我便已經融入了這一方脫俗、風雅的世界里。
國人對青竹的愛慕和青睞由來已久,與竹相伴,與竹為鄰,觀梅賞竹,便成為人生一大樂趣。如今的公園沒有竹子是不可想象的,凡是庭院家居沒有竹子似乎缺少了什么。人們為什么這樣喜愛竹子,我想一定是因為它的風格,它的風姿,它的風采,給人啟迪,讓人敬佩,令人愛慕。今天,做人應該怎樣?竹子便是我們最好的榜樣。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