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美男,可以美得象潘岳那樣的深沉,也可以美得象裴楷那樣的澄澈。
然而無論什么樣的美,都得有人懂得欣賞才行。
兩晉南北朝,是一個特別注重美的時代,那時候人們對美的追求,是發自內心的,是不受拘束的。
在中國歷史上,那真是一個特別的時代,在此之前,或者之后,幾乎再也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允許人們這樣自由追求美了。
兩晉南北朝時的人物,能夠得到大眾的喜愛的話,一定得具備這么幾個條件。
第一就是得帥,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光帥還不行,因此,第二點,還得有才華,潘岳,裴楷,他們的走紅,都是這樣一套模式。
這種才華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文章好,也可以是口才好,但是一般來說,口才好更容易被大家接受,你想,現代的人,有幾個可以放著電影、電視不看,反而去讀書的?放到古代,也是一樣的道理。
不過這個口才,可不是現在搞辯論會那個樣子,在魏晉時期,口才好不好,關鍵看你會不會清談。
有必要解釋一下,什么叫做“清談”。
“清談”是魏晉時期社會上興盛的一種文化習慣。所謂“清談”,是相對于俗事之談而說的,有時候也被稱為“清言”。當時的社會名流們聚在一起,聊點什么呢?既然是名流聚會,一定不能談世俗的話題,因此一定不能談及國是,不能言及民生,誰要是談什么治理國家啦,強兵裕民啦,誰的政績顯著啦,就會受到挖苦和諷刺。這就好比現在,如果有一群人興致勃勃地談論生命與哲學的問題,突然有一個人開口談論股市走向,一定會招來別人的嘲笑一樣。因此,概括地講,不談俗事,專談老莊和周易中的玄理,就稱為“清談”。
既然“清談”的內容,都是老莊之說和人生的玄理,不是社會名流和比較文化的人,是不可能參與到其中的,因此“清談”被時人認為是高雅之事,風流之舉,吸引了上流社會的普遍參與。他們在一起討論爭辯,各抒己見,擺觀點,陳論據,以駁倒他人為能事。
簡單介紹一下“清談”的具體方式。
既然叫做清“談”,那么這種文化活動的主要形式,就是說話了。但是具體來講,清談又有幾種方式。
一是兩人對談,也就是所謂的主客對答。其中一個人先對某一個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發表自己的見解,謂之“主”;而另外一個人則要對該問題提出不同的見解和質疑,謂之“客”。主客雙方,互相質疑對答,這就是“清談”的主要形式。這種形式,比較象現在的大學生辯論賽。
另外一種形式,是一主多客或一客多主。不過主客雙方都以一人為主,其余的人則可以插言。這個比較象舌戰群儒,又象是下象棋,有下的,有圍觀給人支招的。
第三種形式,是“自為主客”。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形式,當別人對某個問題都無高見可抒時,某人就可以對此問題自己設疑,自己解答,以發表他的高超的見解。這個,比較象時下培訓師的伎倆,提出一個問題,吸引眼球,然后兜售營銷或者管理的理念。
由此可見,“清談”不是簡單的說話,它是一種辯論的演講。它和現代演講的共同之處是,要有新異的觀點,這就是所謂“見人之所未見,言人之所未言,探求義理之精微,而達于妙處”。若只是步人后塵,拾人牙慧,沒有新穎的觀點,就不會有大量的聽眾。
不過,一場好的“清談”,固然要求理論觀點標新立異,同時必須有高超的語言技巧來表達觀點?!妒勒f新語》中講到,有一次,劉惔到王蒙家“清談”,劉惔走后,王蒙的兒子問他爹道:“你和劉惔,誰贏了?”王蒙說道:“韻音令辭不如我,往輒破的勝我?!薄绊嵰袅钷o”,這說的是語言的優美動聽,是“清談”的形式;而“往輒破的”,說的是理論上的切中肯綮,是“清談”的內容。由此可見,內容和形式,在清談中同樣重要,缺一不可。
魏晉時期,那些知名度超高的帥哥,他們的帥,或多或少都帶些超塵脫俗的清氣,這跟他們往往因清談而得名,關系是很大的。竹林七賢之一王戎,他弟弟王衍、還有前文中寫到的裴楷等人,皆是如此。這一篇要談的,也是一位因清談而得名的帥哥。魏晉時期的帥哥,我已經寫了不止一位,但是這一位的帥,實在與眾不同。他帥得讓人自卑,帥得讓人心碎。其他那幾位,帥得要了別人的命;而他呢,卻帥得要了自己的命。
這個人,就是衛玠(音介)。
衛玠字叔寶,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他老子衛恒,前文已經寫到,乃是西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他爺爺更加有名,就是《此座可惜》的主角衛瓘。河東衛家,差不多祖祖輩輩都是帥哥,因此,衛玠的帥,顯然有其歷史淵源。
人的容貌,伴隨著成長,可能有各種各樣的變化。有的人小時候丑,大了變帥;有的小時候帥,大了卻變丑;從小到大都帥的,不是沒有,不過比較少見,衛玠恰恰就是這么一位。
衛玠五歲的時候,就已經帥得很離譜了。其實,小孩在四五歲的時候,就算是長得好一點,跟普通的小孩相比,能有多大的區別呢?可是衛玠就是從小就與眾不同。用《晉書?衛玠傳》里的話來講,就是“風神秀異”。風神這種東西,已經不是簡單的五官搭配的問題了,那一定得有學養、氣質、閱歷這一類的東西作為基礎才行。
衛瓘在世的時候,見人就說:“衛玠這孩子,與眾不同??!可惜我年紀大了,恐怕見不到他以后出息的樣子了?!焙髞硇l瓘被司馬瑋殺害,而他這個異于常人的孫子,也差一點就一起掛掉了。要不是因為湊巧,頭天夜里他吃壞了肚子,生病住院,衛玠就沒有成名的機會了。
現在具體說說衛玠的帥。
據說,衛玠十來歲的時候,有一回坐著羊車出去逛街。我們知道,女人逛街,多半為的是看衣服和首飾,而男人肯去逛街的話,那便是衣服亦看,女人亦看了。身材火辣美女,往往可以吸引到方圓百米以內男人的目光。可是,你有沒見過哪個男人形成這種效應的?
當時,路上的人看衛玠,就是這效果。
十來歲的年紀,還是個孩子。可是就是這么一個孩子,他坐著羊車,左顧右盼,神采飛動,讓那些走路的,全都忘記了走路這回事。用《晉書》里的原話來說,就是“皆以為玉人”。
跟“玉人”類似的形容,大家已經見過,那是用來形容大帥哥裴楷的??墒桥峥m然夠帥,卻也沒帥到十幾歲時,就讓男女老少見而忘情的地步。有些人干脆跑回家去,把老婆孩子、親戚朋友都叫了來,大家一起欣賞衛玠坐著羊車逛街,那種盛況,一定超級壯觀?,F在,恐怕把所有港臺明星都集中起來,供人瞻仰,也引不來那許多的目光。
有一位個性牛人,我會在后面《伐樹而去》一篇中詳細寫到,他就是王濟。其實,讀過《王濬樓船》的,對他應該不陌生了,王濟這人,鬼主意特多,他跟他老子王渾這倆人,為了爭奪滅吳一役的功勞,沒少刁難王濬。說起來,這個王濟。跟衛玠還有親戚關系。其實這好理解,魏晉時期是一個特別重視門第高低的時代,在選官用人上,國家推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在人們的婚娶大事上,講究的是門當戶對。
門當戶對,這不是什么新鮮玩藝,可是在中國歷史上,恐怕沒有哪個時期,會象兩晉南北朝的人們,把這種品級觀念演繹到如此極端的程度。有一個著名的典故,說南朝梁時,梟雄侯景向梁武帝蕭衍請求跟王家或者謝家結為婚姻,以鞏固自己在梁朝的地位。侯景是前東魏名將,一生征戰無數,投降梁朝后,梁武帝對他有不小的期望,指望能夠借助他的力量收復江北。然而即使如此,他仍然對侯景說道:“王、謝門第太高,不如退而求其次,向朱、張以下門第試試。”可見在那個時期,能不能跟某些高門通婚,連皇帝說了都不算,門閥士族制度的厲害,見識了吧?
當時的河東地區,門第最高的兩戶人家,便是王家和裴家。門戶都高,離得又近,這兩家結為婚姻,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了。王濟是衛玠的舅舅,他當時已經名滿天下,擔任著驃騎將軍的官職。王濟這個人,雖然不算太帥,可是也“俊爽有風姿”,再說,王濟也不是靠臉蛋吃飯的,人家靠的,是人格魅力。王濟平生,很少夸人,可是每次見到衛玠,都會忍不住嘆息道:“珠玉在側,覺我形穢?!弊屚鯘@么一個人當眾嘆息,自慚形穢的,我的天吶,那得是何等樣人啊。
有一回,王濟跟人聊天時,談到他的這個外甥,評論道:“與玠同游,冏若明珠之在側,朗然照人?!蓖鯘菢拥拿?,常將自己視作光明之源的,他平生的格言便是:我走到哪,就亮到哪。能夠讓王濟把自己說成是被珠子照亮的暗物,衛玠的風神,不敢想象。
衛玠長大一些之后,受社會風尚和親戚朋友的影響,開始接觸老莊學說。書讀得多了,他漸漸開始愛上清談這項目了。根據前面的介紹,清談這項活動,其實極其耗費腦力,不但要辯倒別人,還得推陳出新,大腦隨時處于急速轉動狀態。有時候談到高興處,身體隨之起舞,因此還得耗費一定的體力。
衛玠從小體弱多病,自從愛上清談這東西,臉色更加蒼白了。他娘因此經常告誡他,不要搞這些東西,小心把身子累著了。不過衛玠的清談實在是好,加上人長得實在是帥,因此名聲很快就打出去了。每到良辰吉日,親戚朋友都要請他去講上一段。衛玠推卻不得,只好去多少講一點,可是每次他一開講,就別想隨便結束了。大家聽得如癡如醉,聽完一段,還要再聽,于是每回衛玠回家時都是筋疲力盡的。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