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孝惠帝元年(公元前195年),朝廷下令諸侯國相國必須由朝廷任命,曹參被任命為齊國丞相。
曹參擔任齊國相國時,齊國擁有七十多座城池。天下大亂剛結束,民力疲憊,齊國君王悼惠王又年輕無治國經驗,而曹參年富力強卻是馬上拼殺出來的戰將,于治國理論、經驗、手段全一無所知。
碰到自己不懂、不會卻又急需解決的難題,怎么辦?
一種人,不懂裝懂,打腫臉充胖子,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是也。
第二種人,不懂,卻也不過問,在其位不謀其政,手下的你們,愛干嘛干嘛。我只拿薪水,不問業務,當然,如有例行孝敬,卻也不能少了我應得的那一份。
第三種,不懂,但我愿意學習,我虛心請教真懂的人。誰,碰到新事物,又是生而知之者的?
五大三粗、知之殺人放火的曹大將軍要治理國家啦。
我不急,他,著急,也真的頭疼。
怎么辦?
開會。
集思眾議,大家坐一起,有什么好的辦法、經驗、創新什么大,放開了說,知無不言、言者無罪。
馬上得天下須武將,治國安邦卻要文臣。我是武將,不懂,你們齊國這些儒生,整天讀書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好,現在,你們放來了說,誰說的有道理,就按誰說的去辦。
開會,很實在,也很民主,這么多的人,總能有好的辦法吧?
可開會,民主是民主,可也有一樣弊端,我說我的,你說你的,我的有道理,你的好像也沒有錯。你說王府不應壟斷鹽鐵經營,他說王府投資的高速公路收回成本就應撤掉收費站,還有的說王府這些工作人員不能泡澡堂子,去那種地方,影響王府的臉面,更甚者說像我這等的在政府里工作的人應該公布收入,以免有行賄受賄之嫌,特可笑的還有人建議王府里的工作人員開會期間一律都應吃自助餐。你們說的輕松,可坐在中間位置的人,就像被一圈人圍了團團轉,眼花頭暈的,更沒了主意。
開會,也不成。
怎么辦?
相國啊,我齊地也有高人哪,真的沒主意了,找他商量咨詢一下嘛。
高人?
會算卦,還是會變魔術,抑或是會點氣功,要不就是專用芒硝給人包治百???你不會給我介紹的是包治難言之隱的廣東老軍醫吧?
不是,這個人,好談論治理國家、安平天下的大道理,聽者無不敬佩,嘆為天人。
真有此高人?請來何妨。好,你們帶著厚禮去蓋公家,就說我曹參曹大老粗請他商談治國大事。
曹大將軍,治國之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我給你講個故事,你就會明白治國的大略。
一個故事,我就會明白治國的大略?你,莫不真是無所不敢的廣東老軍醫?
長安城西邊豐樂鄉有一個人姓郭,被鄉里人稱為郭橐駝。他得了脊背彎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彎腰走路,就像駱駝一樣,所以鄉里人輕蔑地稱呼他“駝”。橐駝聽了卻并不生氣:“這樣叫很好啊,給我取這個名字確實恰當。”于是他干脆放棄了原來的名字,也自稱起“橐駝”來。
郭橐駝以種樹為業。長安城里經營園林觀賞的富豪人家和種樹賣果盈利的人,爭搶著迎接和雇用郭橐駝。郭橐駝種的樹,即或是從別處移植而來,也沒有不成活的(他移植樹,還不用給樹掛吊瓶打營養液)。經他手栽種或移植的樹,都長得高大茂盛,結果實早,而且果子又大又多。別的種樹人暗中觀察、揣摩,以他種樹的方式栽種果樹,栽種出來的樹卻和他的不能相提并論。
鄉里人很奇怪他種樹的神奇,總以為他有什么神秘訣竅。他卻很謙虛,慢悠悠的回答:“橐駝我并不能使樹木活得長久而且長得更快,只是能順應樹木的天性,不打亂其自身的習性罷了。大凡種植樹木的方法是:它的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勻,土要舊的,筑土要緊密。這樣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動它,也不必擔心它,種好以后離開時不再回顧。栽種時就像對子女一樣細心,栽好后就像丟棄它一樣。那么它的天性就可以保全,它的本性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所以我只不過不妨害它的生長罷了,并不是有什么能使它長得高大茂盛的訣竅;只不過不抑制、減少它結果,也并不是有什么能使果實結得又早又大又多的訣竅。
別的種樹人卻不是這樣,種樹時樹根蜷曲,又換上新土;他培土的時候,不是過緊就是過松。如果有與這做法不同的,又愛得太深,憂得太多,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離開之后又回頭去看看。更過分的做法是掐破樹皮來觀察它是死是活,搖動樹干來驗察土的松與緊,這樣樹的天性就與實際情況一天天地相背離了。這雖說是愛它,實際上是害它,雖說是擔心它,實際上是仇恨它。所以他們都不如我啊,其實,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卻有當官為吏的更好奇:“把你種樹的方法,轉用到作官治民上,可以嗎?”橐駝說:“我只知道種樹的道理而已,作官治民不是我的職業。但是我住在鄉里,看見那些當官的喜歡不斷地發號施令,好像很憐愛百姓,而百姓最終反因此受到禍害。早早晚晚那些小吏跑來大喊:‘長官命令:催促你們耕地,勉勵你們種植,督促你們收割,早些煮蠶繭抽蠶絲,早些織你們的布,養好你們的小孩,喂大你們的雞豬?!粫捍蚬恼芯鄞蠹?,一會兒鼓梆召集大家,我們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飯去慰勞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們人丁興旺,人心安定呢?所以我們既困苦又疲乏,如果是這樣,它與我種樹的行當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曹大人,我也只種過樹,沒治理過國家,不過好像治理國家和種樹,沒有大的區別,都是需要清靜無為哪。
高,確實高。你的意思,我治理齊國,就要順應民俗、民意,不能逼著老百姓去做特別不樂意的事。譬如除夕,齊國政府里的工作人員歷來放假、準備年貨,我要是逼著他們上班,他們雖也不敢跑回家,可難保不背地里可勁地罵我,再說了,我也想除夕休息哪。還有這王都廣場的橋,那是國庫出錢修建的,老百姓過橋要交三個銅錢,可要是我在除夕、初一、二、三的免幾天收費,少收不了幾個錢,可在老百姓的心里就樂開了花:王府心里還裝著咱老百姓哪。再說說這齊國都城里的房價。都城里,什么都方便,鄉下人誰不愿進來呢?可戰亂后大量涌入的流民,總得有地方住吧?王府賣了一部分地,開發商蓋了房賣給流民,一舉三得哪:流民有了房子,開發商賺了錢,政府也有了收入??蛇@房價,卻被炒得奇高,就連我大漢帝都長安城里的侯爺、富商也都來臨淄城里炒房啦。那些有錢人買了房,又不住,也瞧不上房租那點小錢,晚上黑燈瞎火的小區比比皆是。話又說回來,蓋房,本為解決流民住宿問題,可房價那么高,流民還是買不起、沒地方住哪。
房子的事,可真是讓人頭疼??晌衣犝f,京城里的侯爺、富商來臨淄買房子,卻是擔心朝廷又要加量發行五銖錢哪。
大量發行五銖錢,跟房價有什么關系?
曹大人,朝廷給你們這些衙門里辦差的發放俸祿,要么是大米、小麥、絲帛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要么是黃金、白銀這些硬通貨。市場上流通做買賣的,用的卻是五銖錢,而老百姓給王府繳納賦稅,卻不要五銖錢,而要實實在在的黃金、白銀。大人,老百姓平日里手邊沒有黃金、白銀,要納稅,只有到官府指定的銀廳去兌換,市場上流通的五銖錢少,老百姓兌換銀兩用的五銖錢就少,市場上流通的五銖錢多,兌換同樣銀兩花費的五銖錢就多。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五銖錢與銀兩的兌換比率由銀廳說了算,而銀廳的兌換比率可不是空穴來風、隨意指定,那是根據市場上的銀兩、五銖錢比率來計算的。大人,朝廷要多發行五銖錢,帝都里那些侯爺、富商早早就得了消息,他們擔心手里的五銖錢越來越不值錢,可不就跑到臨淄來買房子?
富商擔心五銖錢不值錢,可以理解??珊顮攤?,有很么擔心的?他們拿著國家俸祿,有特供,還要擔心這個。
大人,那些侯爺,拿著國家的俸祿,數量是有限的。哪個侯爺,沒有自家的生意?誰,會嫌棄錢財扎手?就是官府專營的鹽鐵廳的頭面人物,又有哪一個后面沒有侯爺給撐臺?
那你的意思,朝廷再多投五銖錢,臨淄的房價,還真不好控制?
正是。大人,朝廷也有朝廷的難處。要不,蕭何丞相那么精明的人,怎會不斷地向市場投放五銖錢?
再有難處,可也不能這樣的大量發放五銖錢哪。不穩住房價,臨淄城里這些流民就不好安撫,弄不好要出亂子的。
大人,要安撫流民,卻并不難。
怎能不難?流民,哪里有錢買房子哪!
大人,完全可以用國庫里的錢蓋廉租房啊,讓流民住進去,每月交房租,來錢是慢點,可也能控制住流民不鬧事啊。要是王府將維持社會穩定的經費拿出一半來蓋房子,那些流民斷不會吃飽了沒事干去滋事。當然,王府不可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錢,那就慢慢的蓋,今年蓋多少套,明年蓋多少套,以至于后來十來年都要計劃好。將流民登記造冊,按年齡、家庭人口數量等排列先后,一撥撥地徐徐入住,不就安撫了嗎?
那先分到房的,是安頓住了,可沒有分到房的,不還都是危險分子么?他們,會不會不斷地去京城上訪?
大人,您多心了。只要你將廉租房建設計劃公之于眾,并籌集足夠的資金嚴格按照計劃執行,流民定會服服帖帖。為何?流民,也是人,而人,永遠生活在希望里。你能讓他們看到希望,他們絕對會安分守己,絕不鬧事。畢竟,鬧事的成本風險其實也蠻高的。
好,這個辦法好,如此以來,臨淄的房價定可穩住。
不見得。
怎可能?你說只要建設廉租房,房價就可穩住的,現在,有怎說不可能?
有一個前提。大人,要想穩住臨淄的房價,你必須頂住來自京城各個侯爺、富商的壓力。
你想哪,這些侯爺、富商已在臨淄買了天量的房子,如果你大量地建設廉租房,必然壓抑了臨淄的房價,他們,賺不到錢,還能不給你施加壓力?在會稽、邯鄲,他們都沒有開始建設廉租房哪,就是開建,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做樣子給朝廷看,大家都明白,不建廉租房,你好、我好、大家好。
老百姓沒地方住,怎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大人,房價高,京城的侯爺、富商得利,臨淄城里的王爺不斷地賣地就可擁有大量的金銀財寶,就是你、我,那些開發商每開發一處小區還能不贈送一、兩套房產?你愿意到手的房子價錢跌下來么?況且,到時候,你手里不是擁有兩三套房子,而是二百、三百套房產,你忍心看著房價掉下來么?
你錯了。老子槍林箭雨中跌打滾爬出來,可不稀罕什么二百、三百套房子,老子就是要穩住臨淄城里的房價。
誰,老子也不怕!
謝過大人。如此,則臨淄百姓幸甚,齊國幸甚。
臨淄的房價能穩住,那會稽、邯鄲的房價能穩住么?
絕對不行!
為何?
那兩地的官員都是一級、一級地從下面提拔,他們要不賣地賣商品房,就沒有財政收入,沒有財政收入上交中央,他們就得不到提拔。大人,道理其實很簡單,官員,都是削尖了腦袋向上爬的。
老子不稀罕,愛提不提,不拔就不拔。我先穩住臨淄的房價。戰場上命都可以不要,現在還在乎提拔不提拔的。
扯淡!
臨淄城里的房價,穩中有升,但不像會稽、邯鄲的房價一天天風箏般地往上竄。
曹大人,心里,真是裝著咱老百姓哪。
曹參在齊國任相九年,用黃老之術,無為而治,國治民安,齊民稱之為賢相。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