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短工
(1)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姐姐宋蘋操實心在三仙莊給找好的一處閑宅子,自搬進去住著,沒旁事了,宋松便會到甫臨城里打短工掙錢養家去。
若跟旁人談說起來,宋松感覺這是沒法子的事。雖說他是金光村里為數不多的黨員之一,但當初他是主動退出拆遷動員小組的,宋鳳成聽從他二大爺“老油條”的意見,就是開工建筑回遷樓房了,也沒安排他再進村委里跟著混日子掙錢去。“鬼不沾”么,更不樂意叫宋松跟著他沾光撈錢花了,當初宋松可是直面跟他提出辭職的,“老油條”爺們不照顧他,他感覺更沒有義務伸手拉他一把了。家里的地沒了,一下子沒了換零花錢的來項。手里呢,還不能斷了錢,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樣樣不能少嘛。再說是,月月上學呢,斷了誰也不能斷了她的零花錢。
宋松在莊稼行里是好手,叫他像城里人那樣干其他的工種去吧,進廠里干個電氣焊工啦,或是干個車工、鉗工啦,他不會,現學去,他拉不下老臉。既然是這樣,他只能跟在旁人的身后,隨大流去做短工了。
甫臨城里的短工有固定的集合場所。那就是在“匯通天下”農貿市場西側門的一處空地上。
每天的早晨,太陽還沒從東面冒出來呢,這里便集合了四下里來的人。他們穿的多是粗布衣裳,即便是大熱天,也沒有穿短袖的。而到了像現在這樣的大冷天,也沒有穿厚厚棉襖棉褲的。不穿短衫,是為了防止像干收割麥子這樣劃破人手臂的農活,而不穿厚厚的棉衣棉褲,是為了防止干下蹲或是站起而撐破衣服的重活。再說是,手里干起活來,就是不穿棉衣棉褲也不會覺得冷。
他們站在空地上,有專門的工頭招呼著,排成或長或短的隊伍,等待需要用工的雇主來選拔。
像眼下的日子,來雇短工的雇主,多是建筑上的正式施工隊。哪天缺少人手了,便開一輛大卡來找臨時干活的人。往往是那來車一停,雇主還沒跳下車呢,那專門的工頭便搶著上前商談上了。
“師傅,哪里的干活?”
“哎喲,是王頭呀,行啊你,手下的驢越來越多了。”那車上伸出一戴眼鏡的說。
“聽聽馬隊長,您老嘴里積點兒德吧,我領的可是活生生的一群人……”
“干嘛,我說的哪地兒不對啦,你帶領的不就是一群毛驢么?我就是來雇傭毛驢干活的。”
“小心他們聽見了您老的話,他們背地里罵您。”
“嘁,罵我也不怕,誰叫他們干的就是這樣活呢。”
“得咧,您老別扯了,說說您今兒要多少頭吧?”
“得,這話可是你說的,你自己都說論頭了,他們罵的話也只能罵你了。”眼鏡哈哈笑著說。
“行啦行啦,您快說今天要多少人吧?我手下的兄弟們可都等不及了。”
“老規矩,要十個。”
“工錢呢?”
“老例子,八十一天,中午管頓飯。”
“得咧,老規矩,王頭手下的弟兄們,要身強力壯的十人,照例收繳五塊錢的管理費,樂意去的上車走唻!”
宋松雖然來得早,但這樣的好事他攤不上。他來的時間短,還沒有固定的工頭看上他。往往是,每天他被雇上的時間要拖后。時間拖后,雇主出的價錢就少,雖然下午收工晚,干的活不少,給的工錢照舊少。但他也沒辦法,可又不敢晚來,每天都是天不見明,他便趕在了來的路上。他早早出自家門的另一個原因,是住得遠。確是,來甫臨“匯通天下”農貿市場,自三仙莊始需繞行大青山,可比直接從金光村來遠多了。
宋松總覺得,他干短工,總像村里人嘴里說的那老話: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