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七歲的我們,頭頂的天空是青色的,充滿無盡可能,帶有向上的活力和生長的張力。
這是個可以失敗的年紀,這是個可以后悔的年紀,這是個可以悲傷的年紀,但,這絕不是個可以絕望的年紀。
因為我們還小,還很年輕,頭頂上那片青色天空,有無盡延伸的希望。
一
這個時代,似乎只屬于我們90后。
80后太老,00后太小,只有我們,正值青春年少,血氣方剛。
因為是在和平穩定的年代,所以缺少了見證歷史的厚重感,因為普遍生活水平提高,所以缺少了飽經風霜的滄桑感,因為遠離戰亂饑荒的歲月,所以缺少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責任感。
只是多了一份懶散,多了一些輕狂,多了一部分矯揉造作。
然后有太多太多人說,這一代人,擔不起責任。
怎么會呢?我們只是太年輕,只是生活太一帆風順,只是閱歷過淺而已。該懂的我們終究會懂,該來的它終究會來,該擔起的責任我們推卸不掉。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他們又不是我們,怎么會懂我們卑微的樂趣和渺小的夢想,怎么會懂我們偏執的姿態和輕狂的行為,怎么會懂我們每個夏至未至時若有似無的感傷?
年齡再大閱歷再豐富又能怎樣?他們,畢竟不是我們,終究不懂我們。
我知道,他們過的橋比我們走的路多,吃的鹽比我們吃的飯多,懂得的道理一堆一堆的,隨便一拋就可以砸暈我,但請不要倚老賣老,青春不可復制,那些教條式的經驗,我們未必用得上。
二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行事,有時真的會高處不勝寒。
由青春通往未來的路,還是要自己探索的好,旁人的指指點點再具權威性也不過是促使你“紙上談兵”的誘因。
三
盡管這個時代屬于90后的我們,但不可否認,90后正在漸漸老去,無論是年齡還是心理。
與此同時,一個叫作“00”后的群體正慢慢興起。
不是么?最大的90后如今已23歲,最大的00后不過13歲而已,他們比我們年輕,比我們朝氣蓬勃,未來比我們充滿無盡可能。
盡管我才16歲,在同年級的人中還略顯稚嫩,盡管有很多人在看了我的容顏及文字后不住感慨,年輕真好,盡管我臉上身上沒有時光劃過的痕跡,但我總覺得我老了,內心已千瘡百孔滿是蒼夷。
很快很快,還有兩年。還有兩年,我就十八了。我就是個成年人了,就不能再以未成年為借口推卻那些我不想做的事情了,就不能矯情地對自己說我還小還年輕,就不能自以為是地認為我的未來充滿無盡可能。
很快,我們的時代,將被翻過。
四
班主任說,為什么我一進教室都會有一種“你們比我還老”的錯覺。
我只笑笑不說話。
對啊,為什么呢?
為什么我只有十六歲,卻有著六十歲的擔憂?
是害怕失去吧?害怕我們華麗麗明閃閃的青春轉瞬即逝,畢竟塵埃落定,歸于平靜,是一件太可怕的事。
五
如今我國判斷人才的標尺,只有一個——高考。
盡管它不見得有多完美,也不見得完全能籠絡到所有人才,但是中國人多人雜人心不齊,除此之外,再沒有其它辦法選擇人才了。
而高考選拔出來的人才又大多高分低能,不然就是心高氣傲,擇業高不成低不就,為改善此類現象,提高人才素養,于是出現了一個名詞——素質教育。
對此,我只是傷感又慶幸。
失落是因為我們這一代已深陷“應試教育”的車輪之下,無緣再沐浴到素質教育的恩澤,在將來走向社會時,可能會因為高分低能而被拒絕,也可能會因為心高氣傲而屢屢離職。
慶幸是因為我國即將出現一小批精英人才,他們會把我們偉大祖國建設的更好,至于為何是一小批,那是因為素質教育在為少年們提供寬松自由生長環境以使他們充分發展的同時,也磨滅了他們的競爭意識,使之懶散,不思進取,而高考的門檻一直存在,能順利跨過的是極少極少數——不僅需要很強的自覺性和自制力,還需要很強的社會生存能力和豐富的學術知識,而那就不叫人才了,叫精英,可以以一戰百的那種,我相信那群精英,會帶領我們走向更新更現代化的未來,然后我們這些老一輩幸福地失業。
“素質教育”盡管有弊端,但終究是好的,讓我們熱烈歡迎它的到來,為下一代也為祖未來。
六
我突然在想我們這一代算不算得上是生不逢時。
不過,哈哈,每個時代的人都會覺得自己生錯了年代,但每個時代里都會涌現出一小批精英人才。
Believe in yourself,good luck!
七
我很討厭高考,真的,因為它,我們被縛在條條框框里,我們許多渺小的夢想未曾萌芽就被扼殺,因為它,成績好才是真的好,成績不好那就什么都不是了。
對于我來說,我個人不覺得我需要仰望那些成績好的人,他們除了學習什么都不會,連玩也不會,但當他們驕傲地從我面前走過時,我真的憐憫不起來,或許在大眾眼中,我才是卑微又可憐的。
我拿青春賭明天,這就是那些優等生的做法吧?
而我們這些前途灰暗的差等生,一面自怨自艾又一面自以為是地認為“我的青春很精彩”。
“如果沒有高考制度,那么北大的校園里,就再也沒有寒門學子”。
忘了這是誰說的話,我每次想到,內心總會微微一動
盡管這個世界不完美,規則有時不能戰勝潛規則,風骨有時不如媚骨,盡管成績如此差的我縱然傾盡一生也無法進入北大,但是,但是我還是希望,優秀的寒門學子不因門弟之別而與北大絕緣,我還是希望,和我一樣懷著北大夢的學子,可以在北大的校園里漫步,我還是希望,北大是所有人才的搖籃而不僅僅只是富家子代集聚的場所。
縱然高考有萬千種不好,但它有這一條優點就足夠了,它使絕大多數學子站在同一平臺上競爭,不分家世背景。
八
我覺得我前途灰暗,因為我不大可能考上二本,而借用我爸媽的話:考不上二本還有必要再學么。
SO我將來可能流落街頭四處游蕩,哈哈,這世界又將多一個女混混。
那也很好啊,我可以自由地寫作和說話,最好像三毛,做個流浪作家。
只是當作家,哪有那么容易啊。
I want to know what my future will be how
but no one can answer me
九
I really very sad。
Because I don’t know what to do。
我跟我死黨說,其實我很向往北大的你知道那里是文藝青年理想的最佳歸宿。
結果他一拳把我拍醒說,你該吃藥了。
對啊,我該吃藥了。
十
我慢慢地不想再相信了,也慢慢地看不清了。
那些用來當作跨入名校階梯的分數,除了掛在脖頸用以彰顯才華之外,還有多少實際用途?
而我又實在不能故作憂郁狀:好累,感覺不會再愛了。
我還是卑微中帶著一點點點期盼地,愛著生活,盡管它很不愛我。我心中還有一些許的奢望,奢望它可以在疲憊之時偶爾望望我。
可是路還是要走的,日子還是要過的,我姑且就相信了哲學上所說的:事物的發展是前進的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你只看到我糟糕的成績,卻沒發現我靈動的文字,
你有你的大眾觀,我有我的文藝范,
你否定我的名次,我決定我的去向,
你嘲笑我只會埋頭苦寫,不配去北大求學,
我可憐你只會死記硬背,滄為學習機器,
你可以輕視我的夢想,
但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
寫作注定是孤獨的旅行,
路上少不了眾人的不解和輕視,
但那又怎樣,
縱然萬人阻擋也要堅守信仰,
我是我,我為自己代言。
-仿寫 代言體
后記:盡管我成績不好,可在學習中還是得盡力而為。我可以對不起自己,但不能對不起父母。很快,高二的下半學期就要到來,很快,高三就要到來,很快,我的高中生活將成為歷史。真的,很快很快。
-20131218
我想知道未來我在哪里,做著怎樣的工作,誰在我身邊??墒?,誰知道呢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