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進文學社,梁曉波看到里面坐了百余人,可見文學還是很有市場。大家正交頭接耳探討著,講臺上一個個子瘦高,臉面白凈的學生正在講話,他的顴骨和梁曉波一樣高,旁邊站著一個頭發卷曲的矮胖學生,眼鏡跨在大大的扁平鼻子上。向人打聽才知是社長杜清和副社長韓光啟。
魏明宇也坐在里面,夾在兩個其貌不揚的女生中間,大約才女都是這個樣子。他胳膊下壓著一本書,看側面,寫著《中國現代小說選讀》。可以看出魏明宇已經參透《古文觀止》,走現代小說路線。
看見梁曉波走過來,魏明宇微微一笑,這笑容比《古文觀止》更難琢磨。魏明宇先入文學社的,多了幾分持重和老成,梁曉波新入行,恭敬聽著。
梁曉波旁邊是個喘著粗氣的男生,臉上洋溢著文學家靈感迸發時的激動。他手里拿著一本《紅樓夢》,書名下面用紅筆注著:又名《石頭記》幾個字。他不時問梁曉波是否看過四大名著和《隋唐英雄傳》,并說他和社長杜清是老鄉,杜清一旦創作遇到瓶頸期都求教與他。
梁曉波入社較遲,沒機會領會文學社的宗旨和內涵,與魏明宇這種元老級社員更是沒法比。社長杜清正在講自己在文學方面的建樹。
“這么多的社員一定能給我清風文學社注入新的血液,文學應該是全人類的精神追求,就拿我來說吧,”杜清看了一眼下面的社員接著說:“我喜歡寫,枕頭底下壓了好多文稿,我數過了,足足一百零三頁,正聯系出版,大家馬上就可以看到……”底下的人或崇敬或不屑。
“另外這是我前不久寫的一首詩《故鄉的云》,大家不妨聽一下,有些地方還須大家共同探討。”
梁曉波不禁想起了費翔和《冬天里的一把火》。
“那片故鄉的云幺,總是牽動我久違的悵惘——離家的游子,不羈的流浪。”杜清念道。
講臺底下人聲鼎沸,梁曉波只聽到這幾句。杜社長還未滿足,覺得大家一定沒聽明白,曲解了自己的藝術,便示意安靜下來再讀后面的點睛之筆。
是誰還在繼續千年的絕戀
我那把油紙的小傘
擋不住風起云涌......
本想自己的代表作品定會引起大家的共鳴,卻不料掌聲并沒有預想的那般熱烈。這年頭搞藝術的人不少,懂藝術的人卻不是想象的那么多,杜清便向天津衛的評書藝人一樣給大家留了個懸念。
“下節課有更好的東西給大家。”
“什么好東西?”幾個狂熱的文學追隨者忙不迭地問。
“下次你就知道了。”社長說。
社長見大家意猶未盡,高興之余,拿出一個女生寫給他,表示崇拜的信問大家要不要聽。
“要——”魏明宇吼得最響。
大家在社長的自我陶醉中結束了第一節課。雖說梁曉波反感他的自戀,卻一想,搞藝術的本來以怪人居多。喜歡自我陶醉的社長莫非也有些真才實學,所以,第二天他還是懷著獵奇的心態走進文學社。
(2)
文學社“二進宮”,梁曉波看到魏明宇腋下換成了一本《世界文學史》,封皮已掉了,用一張土黃色的牛皮紙做成了新封皮,顯得古色古香。書頁像南方流行的小吃“春餅”一樣卷曲起來,像是此前花了不少心思研究過。
第二天,社長杜清果然沒有再講他的發家史,作為對上次懸念的解答,拿來一沓書。
“這是我們自己花心思編寫的,以便啟迪你們的寫作,因為你們是文學社的社員,所以優惠些,每人只收十元。”矮低的副社長說。當然,所有與錢有關的事一般都是副手出頭。
講臺底下又是一陣人聲沸騰,當文學遇上金錢時,大家自然不能平靜。
梁曉波不想看這些學生習作,以為文字拙劣,不可取,但也不好不要,拿了一本,隨手翻翻。第一篇寫春的,叫《春天的遐想》,實際上叫“春夢”更確切一點,作者韓光啟。梁曉波抬頭一看,副社韓光啟正在給一個同學闡述他對文學的理解。
“實際上這是一種后現代主義的寫法……”韓光啟濺著唾沫說。
“大詩人雪萊是這方面的高手,詩歌有好多寫法,古典,現代,和后現代,我個人比較傾向于第三種......”
因為實在無聊,梁曉波只好看看韓光啟的“后現代主義”詩歌。其中有一句“婆娑的露水在輕輕滴搖曳,likeanbeautifulangel.”梁曉波看了三遍實在搞不懂其中的意思,無奈只好翻頁,幸好下一篇不是梁曉波讀不懂的“后現代主義詩歌,是寫人類共同的精神追求——愛情的言情小說。
題目很有意思:《你的床,我的江湖》。開頭也別具一格:“某某某一直想有次驚為天人的艷遇,他很想要一次,清新脫俗的,不俗氣的出軌......”
看得出作者是一名早熟的男生。張愛玲曾說:“出名要趁早”,莫非上床也要乘早。作者如此少年老成,想必是已享盡風華雪月,梁曉波至今還沒有品嘗過愛情的甜蜜,更別提偷食過禁果了,自然不能理解《你的床,我的江湖》這篇大作的思想內涵。
梁曉波無心再看,他最后得出結論:這些故作深沉的詩歌無非就是作者將自認為華麗的詞匯堆積起來的,連自己也弄不出其中的意思。
為了避免被“婆娑的露水”攔住的窘境,梁曉波決定退出文學社。
在梁曉波看來,文學本來就是自由和隨性的。文學愛好,全憑興趣,不必弄得跟六方會談一樣正式,在文學社搞和在宿舍搞倒沒有多大區別,重要的是你心中有文學。
有一次,胡文對學生說:“學校有個作文大賽,大家推舉一個人參加。”
“梁曉波”零星的幾個人叫起來。
梁曉波心跳加快。他回頭看到魏明宇嘴角掛著詭異的笑容,那笑容既是對梁曉波的嘲諷,也是對幾個不懂欣賞的推舉者的嘲諷。
晚上,魏明宇拿上自己的習作,親自找到胡文老師。
梁曉波被魏明宇頂替,未能參加作文大賽,心里憤憤不平。
幾天后,魏明宇拿著作文競賽三等獎,逢人便說自己的作文遺失了一頁,大家都明白后面的潛臺詞了:要是不遺失,作文怕要和《吊賈誼賦》一樣刻在校門上了。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