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川滇藏三省交界的地方,金沙江順著山勢,從北向南在群山的腳下奔騰。在這片流域的河谷地帶,有無數座大大小小的山林,這里地域廣闊,人煙稀少,溪曲縱橫,植物茂盛,是各種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天堂。
在金沙江的西邊,西藏的東南部,有一座在地圖上找不到名字的山,這座山的半山腰,有一幢用圓木搭建的房子。屋里住了三口人,女主人的名字叫曲珍。另外兩個人,一個是曲珍的兒子澤仁,另一個是澤仁的妻子桑姆。曲珍是這座山林無可厚非的主人,因為他們是這座深山老林里惟一的人家,十多年來一直過著清貧而安寧的生活。但是曲珍五十歲那年,情況發生了變化,一只從遠山躥來的小黑熊,擾亂了山中的寧靜。
那是一個初夏的上午,曲珍家的院壩里突然雞鳴狗吠。曲珍站在窗口一望,一只渾身沾滿泥土和雜草的小黑熊,正在壩子里襲擊曲珍家的雞。曲珍喂養的這些雞,不同于內地漢人喂養的雞,這些雞遺傳了野雞的特點,不但跑得快,而且還會低飛,經過兩三次的撲騰,全部從地面上,飛到了院中兩棵高大的核桃樹的樹梢上,這些雞原本就是在樹枝上過夜的。曲珍家養的狗奇奇看出這只小黑熊已經筋疲力竭,它剛才去撲雞時,跌倒后爬起來很費力。奇奇于是沖到小熊面前,準備向它發起致命的攻擊。
曲珍抓起一根木棍,從屋里跑出來,當她舉起棍子準備驅趕小黑熊時,小黑熊露出乞求的目光。曲珍的心軟了,看小黑熊的模樣,它一定走了不少的路又饑又渴。曲珍喝退了奇奇,到屋里拿出幾個元根,拋到小黑熊面前,小黑熊一口一個,吃完后又望著曲珍。曲珍只好又返回屋里拿吃的,她邊走邊說:
“可憐的小東西,它還沒長大,怎么能離開媽媽呢?”
第二次曲珍不但拿來元根,還拿出來一大碗糌巴,仍然被小黑熊吃個精光。奇奇在一旁看小黑熊吃得香,不由妒火中燒,又拚命向小黑熊狂吠起來。小黑吃飽后,不理采奇奇,站起身子向曲珍望了望,還晃了晃它的短尾巴,然后放下前掌,慢慢向山林中走去。
澤仁不在家,游走在外收購藥材和皮毛,并以此作為生計。每隔一段時間,澤仁都要乘牛皮筏渡過金沙江,把自己收來的蟲草、貝母、麝香以及狐皮和水獺皮這類物資,運到巴塘去買。桑姆出去放羊還沒有回來,曲珍想問她以前見過這只小黑熊沒有。小黑熊的突然造訪,勾起了曲珍多年的心事,這座山林早年是有黑熊的,曲珍一家和黑熊雖互有戒備,但一直相安無事。有一天曲珍的丈夫無意間把山林中有黑熊的事,告訴了住在金沙江邊的朋友,沒想到朋友帶人上山射殺了黑熊,發了一筆意外的橫財。由于山上沒有了熊,不久曲珍的丈夫上山挖藥材時,被一只突然躥出的豹子咬死,這件事成了曲珍心中永遠的傷痛。很多年都沒有見過熊了,這只小黑熊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呢?難道它是從靠近金沙江一帶的山林中過來的?曲珍知道金沙江邊的山林中,是黑熊出沒最多的地方,離這里只有幾十公里的山路。
第二天小黑熊又來到曲珍家的院壩中,奇奇仍然朝小黑熊狂吠,但院壩中的雞已經不再亂叫,因為小黑熊并沒有襲擊它們的意思,這些雞也樂于站在遠處看熱鬧。小黑熊的精神比昨天好多了,它瞪著奇奇并不害怕,因為自己即便是小熊,它的個頭也比奇奇大,它前掌銳利的爪子,還有口中的牙齒,仍然使奇奇不敢輕舉妄動。
曲珍聽見奇奇的叫聲,剛走出房門,小黑熊就奔到她面前,抬起頭望著曲珍。曲珍知道它又來討東西吃,沒辦法只好拿出元根來喂它。小黑熊吃元根的速度明顯沒有昨天快,還剩一個元根沒吃完,抬頭望著曲珍不吃了。曲珍笑了笑說:
“你這小東西,還會擇食呀,你也不小了,雖然還不能捕捉大的獵物,但山上有野蜂的蜜,有昆蟲和螞蟻,還有各種野果,你應該學會自己找吃的,我那有哪么多糌巴來喂養你。”
小黑熊不懂曲珍的話,仍然期盼地望著她。曲珍無奈又從家中捧出核桃,放在院中的一塊青石頭上,核桃的殼很薄,小黑熊不用使勁咬殼就破了。小黑熊前掌的爪子真厲害,它配合著嘴,把殼里的核桃仁吃得干干凈凈。吃完后還叭嗒著嘴巴,似乎覺得如此的美味,為什么只有一點點。
三天后澤仁回來了,聽到小黑熊的消息后,非常地高興,他告訴曲珍阿媽,這頭小熊肯定來自金沙江邊的山林中。因為幾天前,金沙江對岸乘牛皮筏過來幾個捕熊的獵人,在那里開槍打傷了一頭大黑熊。獵手們追了十多里才找到受傷死去的黑熊,還在現場發現不少小熊的腳印,因為天色太晚,才沒有繼續追下去。這頭小黑熊一定是從那里逃過來的,如果能活捉這只小熊,賣給那些人,定能賣個好價錢。
曲珍聽了澤仁的話很不高興,這頭小黑熊剛失去媽媽,決不能干這種喪天害理的事。曲珍警告澤仁,不要把山林中有小黑熊的事,到外面去宣揚,只要她還住在這山林中,就不準任何人來傷害小黑熊。為了表示對小黑熊的尊重,曲珍給小黑熊取了一個名字——烏達。從那以后,經常能在曲珍家的門前聽見“烏達,烏達”的呼喚聲。小黑熊也頗通人性,沒幾天它就知道自己的名字叫烏達。
奇奇剛開始對烏達很反感,但看見主人曲珍喜愛烏達,為了討好主人,奇奇也對烏達另眼相待。不久奇奇和烏達不但能和平相處,而且還成了朋友。每當烏達來到曲珍家時,奇奇都要上前和烏達親熱地玩一玩。曲珍雖然喜歡這憨態可掬的小家伙,卻并不放縱烏達,也不準烏達在自家的院中待得太久,喂烏達吃的東西也很有節制。曲珍要烏達學會自食其力的本事,因為在曲珍的心目中,烏達將是這座山林未來的主人。
2
曲珍居住的這座山,在西藏東南部的群山中,既不算高也不算大。山上的樹木種類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成垂直分布。山頂生長著高大挺拔的云杉和紅杉,杉樹林的下面是成片的青岡林,其間夾生著灌木和雜草,青岡林的下面是曲珍家的耕地和牧場。曲珍在這片土地上種青稞和元根,也在這片土地上放牧牛羊。曲珍家有兩匹馬幾頭奶牛和三十多只羊,維持著三口之家對運輸、奶制品和肉類最低的需求。
曲珍家后面的山林也是動物的樂園,天空中有尋獵的老鷹,山林中有野雞和馬雞,地面上常見馬鹿、野山羊、獐子和麂子出沒,還有遍地奔跑的野兔。烏達的到來,打破了山林中的均衡,雖然烏達還沒成年,但各種野獸都對它敬而遠之,小心的提防著它,久而久之烏達就感覺這座山林是它自由自在活動的天堂。但烏達并沒有把自己當成天堂的統治者,烏達的心中還有一個神圣的主人,那就是曲珍。烏達的媽媽被打死前,烏達受到媽媽的庇護,在山林中為所欲為,它以為媽媽就是山林之王。媽媽死后烏達失去了依靠,為了逃命只能在群山峻嶺中東躲西藏,幸好遇見曲珍,有了主人的照顧,才讓烏達轉危為安。烏達幼小的心靈中,就懂得了強者為王的道理。
烏達經常光顧曲珍的家,使曲珍家喂養的雞失去了應有的警惕,當其中一只雞漫不經心走到烏達的面前時,烏達的前爪毫不猶豫按住那只雞,抓到口中就將那只可憐的雞撕成兩半。烏達的行動感染了奇奇,它也撲過去逮住一只雞,學著烏達的樣子,拚命撕咬起來。曲珍家的雞本來就毛多肉少,要不然它怎么能飛起來?那兩只雞頃刻之間就被烏達和奇奇連肉帶毛吃光了,只在地上留下被抓掉的雞毛和一些血,烏達吃完雞后,連灑在地上的血,也用舌頭舔得干干凈凈。
這一次烏達的舉動激怒了桑姆,因為這些雞是她喂養的,桑姆喂這些雞并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報警的。住在山林之中,難免會有野獸來襲,這些雞不但會飛而且還會叫,它和狗一起組成了第一道防線。尤其是晚上這些雞棲息在高高的樹枝上,如有野獸來襲擊牛羊,它們就會哇哇亂叫,野獸怕驚動了人,只好逃之夭夭。烏達不但吃了桑姆的雞,而且還教唆奇奇也吃了一只,桑姆找來一根木棒準備痛擊烏達。不料曲珍卻在一旁開了腔:
“桑姆,饒了它吧,烏達能自己抓雞吃,并非是一件壞事,它本來就是野物嘛,沒有野性怎么生存?有了這次教訓,這些雞輕易也不敢再接近烏達。你把奇奇懲罰一下就行了,它可是我家養的看院狗。”
但桑姆并不打算過分懲罰奇奇,因為奇奇是她從娘家抱來的狗,澤仁經常不在家,有奇奇作伴可以減少很多寂寞。有的時候奇奇還可以幫她放羊,平時也是奇奇保護這些雞,才使它們免遭狐貍和山貓的偷襲。尤其是山貓既能爬樹,又擅長在樹上跳躍,如果沒有奇奇的保護,在沒有雞舍的環境中,雞就是飛到樹枝的頂梢上,也難逃山貓的利爪。但奇奇還是受到了懲罰,曲珍兩天沒給它喂食物,當奇奇餓了的時候,狗碗里就只有它吃雞時散落的雞毛,曲珍要奇奇明白,它隨便捕雞吃是要付出代價的。
曲珍家的側面,有一條小溪,雖然水量很小,但終年流水不斷。小溪流到山腳的小河里,小河一路奔騰,匯入波浪滔滔的金沙江中。曲珍家的人和馬牛羊都是吃小溪里的水,烏達來后也是吃小溪里的水。但烏達天性喜水,小時候曾被媽媽帶到金沙江戲過水,對江河有特殊的感情。烏達順著小溪找到了小河,這一下烏達高興了,小河有六七米寬,有激流淺灘,也有較深的小潭。小河里有從金沙江游來的魚,在水中來回穿梭覓食。以前這些魚都歸機靈的水獺獨自捕捉享用,烏達到小河后,天生的捕魚技巧不亞于水獺,只要烏達來小河捉魚吃,水獺只好躲得遠遠的,免得自己也成了烏達的美味佳肴。
有一天烏達在小河里遇見一群逆流而上,到上流產卵的魚,這些魚被一處小小的瀑布擋住了去路,魚群高高躍出水中,向上流沖擊。烏達高興得手舞足蹈,它來到瀑布的下面,在空中或水中一陣亂抓亂撲,七八條魚成了它的腹中餐。烏達吃得太飽,竟躺在河灘上曬起了太陽,直到夕陽西下,才慢慢回到山林之中。
自從能捕捉到魚,烏達對曲珍的依賴開始減少,但它還是隔三岔五來到曲珍的家,想換一換口味。烏達從不過分挑食,什么元根、核桃、糌巴、奶渣它都吃。幾個月下來,烏達的個頭長高了,身上的毛色黑得發亮,連一向和烏達平起平坐的奇奇,也常對烏達搖動尾巴,開始討好起它來。
烏達對奇奇的態度也非常友善,因為在這個山林中,烏達不能只為了解決食物,這里沒有它的同類,烏達需要有一個伴,一個和它一起玩耍,彼此又不會傷害的伙伴。烏達選擇了奇奇,同樣的理由,奇奇也選擇了烏達,它們在一起打鬧,在地上翻滾,玩得不亦樂乎。但烏達在曲珍面前卻不敢過分放肆,它從來沒有跨越過曲珍家木屋的門檻。曲珍的木屋有兩層,樓下關牲畜,樓上才住人。那門檻仿佛是它和人的分界線,烏達不知道這黑洞洞的大門里面有多少懸機,它只是預感到不能隨便跨進去,進去了可能會永遠出不來,烏達對人類還是保留著本能地警惕。
3
金色的秋天很快就過去了,天氣漸漸變涼,寒冷的嚴冬就要來臨了。烏達很容易在山林中找到自己前輩過冬時使用的洞穴,因為同類的氣息會在洞中存留很多年。經過一個秋季的儲備,烏達長得膘肥滾圓,皮下已經長了厚厚的一層脂肪,這為烏達的冬眠創造了條件。
天空開始下雪了,山頂上積起厚厚的白雪,小溪凍了冰,小河中到處是冰花和冰棱。林中聽不到鳥類的叫聲,地上不見奔跑的野兔,雖然雪地上偶爾也留下野獸的足印,但一切活動都是悄然地,沒有聲響地在進行著,整個山林里一片寂靜。
曲珍的家整個冬季也沒什么活干,人和牲畜過冬的食物早就準備妥當。曲珍一家人圍在火爐前,一邊捏著糌巴,一邊喝著酥油茶。曲珍想起了烏達,十分牽掛地說:
“二十多天沒看到烏達了,不知烏達現在怎么樣了?去年的冬天它還是和媽媽在一起,如今只能孤零零地躲在洞穴中。幸好烏達以前在小河中捕食了不少的魚,要不然這個冬天它是熬不出來的。”
當山頂的積雪融化,大地開始回暖,烏達鉆出了洞穴,它感到肚子餓得難受。烏達想尋找食物,它首先想到曲珍,于是拖著疲軟的身子,向曲珍的木屋走去。烏達還沒走到院壩,奇奇就沖了出來,圍著烏達不斷用鼻子在它身上聞。烏達此時沒心思和奇奇玩,它需要先填飽肚子。奇奇好像很理解烏達的處境,又沖回院子里拚命地叫喊,提醒主人烏達來了。
曲珍看見烏達非常高興,這一次她一點也不吝嗇,用兩大碗青稞面攪拌一大盆切碎的元根,讓烏達飽餐了一頓。曲珍知道剛經過冬眠的烏達,需要及時補充營養,才能迅速恢復體力。烏達的到來要吃掉曲珍家不少的食物,澤仁和桑姆心里雖然很不高興,但是礙于母親的威嚴不好發作。曲珍知道兒子和媳婦的心事,因此在播種青稞時,特別多種了好幾畝。曲珍還計劃多種點元根,她想通過自己的勞動,用增加的食物來喂養烏達,好讓澤仁和桑姆無話可說。
當春天來臨百花盛開的時候,山林中的野蜂到處采花粉,準備養育它們新的蜂王。野蜂在樹上建的蜂窩引起了烏達的注意,有一天烏達爬上大樹,取下蜂窩瓣開蜂巢,舔食里面的蜂蜜和幼蟲。盡管野蜂拚命向烏達發動攻擊,但烏達的皮毛太厚,野蜂對它的攻擊不起作用,野蜂的巢穴還是被烏達徹底催毀。無處安身的野蜂到處亂飛,發現在山下放羊的桑姆,于是紛紛向桑姆襲來,桑姆措手不及,臉上被野蜂蟄了好幾個大皰,痛得回家呻吟了一個晚上。當桑姆發現這禍根是由烏達引起的,于是對烏達更加地痛恨。
藏族人都喜歡喝青稞酒,曲珍家也不例外,特別是澤仁,每天都要喝上一大碗,才能過足酒癮。在西藏只要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釀造青稞酒的作坊。如果嫌自家釀的酒不好喝,就可以把青稞送到作坊去加工,曲珍家喝的青稞酒,就是作坊釀造的。有一天澤仁騎馬到山下的作坊,取回他剛釀出的酒,還馱回一大袋冒著熱氣的酒糟。澤仁把裝酒糟的袋子從馬背上卸下來,順手放在院壩的石頭上,就忙著進屋喝酒去了。
等澤仁喝完酒,想起放在院壩的酒糟時,出來一看裝酒糟的口袋被掀翻在地上,里面的酒糟所剩無幾,地下一遍狼藉。澤仁怒從心上起,他知道這一定是烏達干的好事,追出家門不遠就發現烏達醉倒在地上。澤仁見阿媽不在家,這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跑回家中取來一根木杠子和一圈牛毛繩,用繩子把烏達的前后掌綁了個結結實實。
澤仁找到正在放羊的桑姆,兩人來到還醉酒不醒的烏達身邊,用杠子穿過烏達的四肢,抬起烏達就往山下走,他們想先找一戶人家把烏達關起來,然后再伺機把烏達賣出去。然而這一切都沒有逃過奇奇的眼睛,當澤仁和桑姆把烏達往山下抬時,奇奇明白烏達的末日快到了,它立刻向屋后的一側奔去,它知道這時候誰能夠救烏達。
曲珍正在地里勞動。看見奇奇拚命地嚎叫,曲珍知道家里一定出了事,跟在奇奇后面就往山下跑。到了家門口奇奇并不進去,仍然順著小路向山下跑,曲珍只好緊跟在奇奇的后面。當曲珍跑到一處陡坡時,她突然發現澤仁和桑姆抬著烏達在下面艱難地行進。曲珍這下明白發生了什么事情,她用特有的女高音,對著山下大叫起來:
“澤仁,快停下來!澤仁,快停下來!”
澤仁和桑姆聽見曲珍的叫聲,心里涼了半截,知道這一次的行動又打了水漂。本來烏達就重,他倆抬得正費勁,索性把烏達往地下一丟,抽出木杠就坐在上面休息。烏達被這一摔,酒也醒了,它睜開眼睛,見四肢被縛不能動彈,就哇哇地亂叫起來。曲珍氣急敗壞跑到澤仁面前,憤怒地望著兒子,澤仁知道惹惱了母親,只好裝啞巴。曲珍見烏達在地上來回地翻滾,仍然解不開繩子,于是彎下身子,來到烏達面前。烏達看見曲珍,明白自己的救星到了,乖乖躺在地上不再亂動,讓曲珍解開繩子,翻起身子就向山林中狂奔。
經過這次教訓,烏達有了明顯的防范意識,它到曲珍家的次數明顯地少了,見到曲珍雖然搖頭擺尾表示親近,但不再主動找曲珍要吃的。烏達還不能算是成年的大熊,它到曲珍的家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想和奇奇一起玩耍,烏達覺得奇奇不是人類,沒有人類那么危險,也沒有人類那么復雜的思維。
4
幾年以后,烏達成熟了,它的身高和澤仁差不多,但體重比澤仁足足多了一倍還不止。烏達的四肢又粗又圓無堅不催,它的吼聲如雷,嚇得山上的野物心驚膽顫。它經過的地方,附近的動物連草也不敢吃,紛紛留意它的動靜,作好隨時逃跑的準備。烏達成了一頭名副其實,強壯彪悍的大公熊。
烏達偶爾也會來到曲珍家的院子里,澤仁和桑姆都對烏達敬而遠之,他們懼怕烏達力大無窮的前掌,還有那一口無堅不催的鋼牙。曲珍仍然一如既往地喜歡烏達,每當烏達到來時,曲珍都要拿出她事先準備好的核桃仁招待烏達,曲珍這樣做是想烏達吃起來更方便。烏達站立起來比曲珍高出半個頭,曲珍一手撫摸烏達項上的長毛,一手向烏達的口里放著核桃仁,好像烏達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奇奇仍然圍著烏達轉,用鼻子在烏達身上聞,這是奇奇對烏達尊敬的表示。奇奇比烏達更聰明,它知道當年自己和烏達打鬧嘻戲已成為歷史,如今的烏達儼然是這座山林的大王,除了自己的主人曲珍外,還有那一種動物敢于圍在烏達的身邊打轉?雖然是狐假虎威,也讓奇奇感到榮耀。
事實上烏達早已認為自己是這座山林的統治者,當初它把曲珍看作主人,因為那時它還是小熊,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力量。如今烏達對曲珍保留的是一種親情,是從小到大受到關愛而產生出的親情,因此烏達對曲珍是尊敬的,從來不敢冒犯。烏達對奇奇的感情也發生了變化,它把奇奇當作是自己忠實的臣民,它已經習慣了奇奇對它的恭維。
烏達并不滿足現有的地盤,它不斷向四周的山林擴張自己的領地。烏達還要尋找同類,它的發育已經完全成熟,它需要找母熊交配生兒育女,它有信心打敗任何敢于向它挑戰的公熊。
就在烏達野心暴漲,醉心當山大王之際,山林中一只正在吃草的麂子,突然被一只從遠處躥來的豹子捕食,其余的食草動物聞風喪膽,紛紛四處逃跑。這事來得突然,事前沒有一絲征兆,烏達感到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釁,于是到處搜尋豹子,想把它驅逐出境。但豹子嗅覺發達,行動異常敏捷,捕食動物的本領,在高原所有的野獸中首屈一指。雖然烏達比豹子更有神力,但豹子從不和烏達正面交鋒。
其實烏達大可不必如此震怒,在西藏東南的山林中,一只豹子活動的范圍可達數千平方公里。烏達居住的山林,在豹子的眼中太小,只要食草動物逃離山林,豹子自然也會很快消失。烏達并不懂這個道理,它用動物們特有的警覺,跟蹤豹子的行蹤,準備和它決一死戰。
和動物們靈敏的感覺比較,人的感覺就差了許多,曲珍一家絲毫沒有覺查到,一只豹子就埋伏在附近的山林中。只有奇奇嗅出了空氣中有異樣的味道,但奇奇無法告訴自己的主人。
桑姆照例每天出去放羊,奇奇不放心跟在桑姆的后面也上了山。山坡上牧草豐盛,羊群低頭盡情吃著青草,突然奇奇狂吠起來,正在吃草的羊群一下驚恐萬狀,拚命向木屋的方向奔逃。就在這時桑姆看到草叢中跳出一只碩大的猛獸,向自己和羊群猛撲過來,桑姆不知這是什么動物,嚇得癱在地上哇哇直叫。
情況萬分的危及,奇奇此時挺身而出,它奮不顧身沖到豹子的另一側,用厲聲的嚎叫來吸引豹子的注意力。豹子被奇奇的舉動激怒了,一只不識好歹的狗,居然敢來挑釁我?先把你咬死再說,于是豹子調轉身子向奇奇猛撲過去。奇奇對豹子的動作早有防范,立刻拚盡全力向青岡林的方向狂奔。但奇奇奔跑的速度,遠不及豹子快,奇奇剛跑進樹林,豹子就追到奇奇身后。眼看奇奇將要被豹子撲倒,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烏達突然從一顆大樹后面撲了出來,迎頭對狂追而至的豹子就是一掌。豹子正在全神貫注追擊奇奇,對烏達的突然襲擊猝不及防,它雖然及時地閃躲,頭部避開了熊掌的襲擊,但背上還是被烏達的前掌擊中,就地一滾倒退了七八米,奇奇趁勢躲到了烏達的背后。
烏達這一次偷襲,不但使豹子受了傷,連背上的毛也被烏達掌上的爪子扯下了一片,這讓豹子的銳氣大受挫折。豹子明白自己目前已落下風,好漢不吃眼前虧,它帶著怨憤長嘯一聲,拖著受傷的身體離開了山林。
奇奇在發現豹子之前,已經嗅到烏達就在附近的青岡林里,它不露聲色引誘豹子上當,不但成功救出桑姆,還幫助烏達驅逐了勁敵。桑姆看見奇奇引開豹子,這才心慌意亂地站起來,一邊向山下跑,一邊回頭關注奇奇的安危。當桑姆聽見豹子的吼叫再次回頭時,發現烏達站立在青岡樹下,活像一尊不可一世的金剛,而豹子已經沿著山坡落荒而逃。
桑姆回到家中,還驚魂未定,她把剛才的險情告訴了曲珍和澤仁,這時澤仁終于明白母親為什么會處處護著烏達。如果沒有烏達的保護,桑姆肯定葬身豹口,就像當年自己的父親一樣。從那天起,澤仁和桑姆也像曲珍一樣關心起烏達來,再不計較烏達吃了什么,也不在烏達的身上作發財的美夢了。
烏達經過這次勝利,更鞏固了它在山林中的地位,方圓幾十里都成了它的領地。烏達在這片土地上自由自在,餓了有吃不完的食物,渴了可以到小溪喝水,困了到處都可以安心睡覺,發情時到最近的山林找母熊交配,烏達成了這片山林至高無上的霸主。烏達最喜歡到小河游泳,特別是在夏季,那里不但有魚吃,站在河心的小瀑布下,讓冰涼的河水沖刷自已的滾熱的身驅,那是一種多么愜意的享受啊!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