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仰慕中國的北極漠河,聽說北極村是中國最北部的村鎮,是中國境內唯一可觀賞到北極光和極晝現象的地方,便十分想往。8月份我有機會去了一次。
8月份的哈爾濱雖然地處高緯度但中午走在大街上仍然汗流浹背,炎熱難耐。當乘一個半小時的飛機到了漠河,一下子便有七月流火,涼爽異常的感覺。
在漠河縣游覽的一天,我們又馬不停蹄繼續向北行程八十公里到了黑龍江的南岸——北極村。
漠河縣位于大興安嶺北麓,黑龍江上游南岸,是中國緯度最高的縣。東與塔河縣接壤,西與內蒙古額爾古納右旗交界,南與內蒙古額爾古納左旗為鄰,北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偯娣e18367平方千米,幾乎全被森林覆蓋。境內聚集著漢、蒙、回、滿、朝鮮、鄂溫克、鄂倫春、錫伯、土家等17個民族。漠河資源豐富,黃金開采有百余年的歷史,曾被慈禧定為“胭脂溝”。
北極村內到處都是“中國最北一家”,如最北郵局、最北醫院、最北人家、最北銀行等,這里有“北陲哨兵”碑、“神州北極”碑、望江樓等旅游景點,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游客。
到了北極村,展望一望無際的繁茂蔥郁原始森林,仿佛陷入綠色的海洋。站在滔滔不絕的黑龍江南岸,黑黑江水洶涌東流,猶如一條巨龍向東方奔騰。北極村風光絢麗,景色秀美,民風樸實。面對北極村純樸的村民,他們目光柔和,表情單一,熱情豪放,面帶微笑顯得簡明了。那些美麗小姑娘面如一盆凈水,清澈見底,沒有一點虛偽雜念。
晚上我與店老板作了一次長聊,了解了當地風土人情。這里最低氣溫是零下五十多度,年平均氣溫在零下四度。漠河縣有十萬人口,縣城人口兩萬多。全縣基本是林業,也有部分農業,一年只有四個月農忙,其余八個月都處于寒冷清閑中。
北極村人與人的關系極為簡單,治安特好,老百姓外出從不鎖門,真正做到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鄰里關系融洽,大家互相幫忙,遇到事情一呼百應。
老板娘很健談,她說,我們很少生病,就是一般的小病很少吃藥到醫院。我們不習慣城里上下班的制度。到了城里也不習慣那里擁擠的人群。太陽一落,我們都待在家里,很少外出,更談不上什么城里的夜生活了。
聽了他們的聊天,我才恍然大悟,我們和他們是處在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處在的工業化時代,是都市生活,而他們是處在農林業的時代,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園生活。
他們是一個怎樣的生活?人們沒有太多的壓力,也沒有太多的欲望,更沒有太多的名利追逐。他們的生活一切都是順其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的生活處在自自然然狀態,他們悠閑自得,逍遙愜意,知足常樂。他們沒有人為的時間規定和限制,也就沒有時間的壓力。
他們不習慣人來人往,吵吵嚷嚷,繁瑣復雜,更沒有阿諛奉承,狡詐欺騙,口是心非,斤斤計較。他們表里如一,誠實守信,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會怎么說,這是純樸的生活方式,這就是遠離大都市,遠離工業化的田園生活。隨著工業化的進程,現代化的出現,人們打破了黑白的界限,黑夜不在限制人們的活動,相反都市生活中的人們,黑夜更興奮,更活躍,更亢奮,更瘋狂。于是人們開始脫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進而鄙視,甚至視其為落后的標志。
面對這里的生活方式,我在反思工業化社會的生活方式,反思兩種不同生活方式的優劣,重新審視人類的生活方式。
都市生活誠然優越,但他給人們帶來的壓力是巨大的,他忽視好削弱了人本身自我的調節功能,處在都市生活的人們一旦生病,不管什么病一律離不開藥物和醫院了。他們對待疾病的態度是:能夠自己用藥的,就不找醫生;能不吃藥就盡量不吃;能吃藥的就不肌注;能肌注的就不靜脈注射。
都市里生活的人們追逐名利,追逐物欲,追逐享受已經到了無可復加的地步。人們的對資源的掠奪、貪婪、浪費到了不后果的地步。一些人不是為了自己而生活,是了為了名利而生活,為了享受而生活,為了金錢而生活,一些人醉生夢死,一些人生不如死,一些人狂躁不安,一些人驚恐之鳥。一些人……這種以浪費資源,破壞生態,極端自私,貪圖享受的生活真的是人類的追求?
老子曾經說過:罪莫大于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長足矣。
人究竟為什么而活?究竟什么樣的生活方式最符合自然,符合人性?這恐怕是人們長期的命題,也是人們必須深思和應該解決的命題。
寫到這里我想,人們為什么喜歡旅游,熱衷到大自然的懷抱里,既有欣賞異地風土人情愛好,又有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心愿吧。
最后我用一副對聯作為本文的結尾:
神州極地游山游水游仙境,
北極人家品茶品酒品人生。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