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別注重對“美”的自覺追求的時代。這種“美”體現在多個方面,有容貌之美,談吐之美,文章之美,格調之美等。因此,那個時代特別被人稱道的人物,除了要言辭清麗,文章俊秀,品調超拔之外,一般還得有比較令人愉悅的外表。通俗地說,那就是得長得比較帥才行,比如前面已經寫過的嵇康,以及后來西晉時期的潘岳、裴楷、衛玠等人,都是人又帥,文章又好的典型。
不但在文人中是這種狀況,就算是武人,如果能夠長得比較帥,同樣是格外地出彩,比如北齊的蘭陵王高長恭,若不是因為帥絕人寰,恐怕也不會那么出名。因此,在這樣一種社會風氣下,要是長得不帥,就算是文章出色,才華橫溢,受歡迎的程度也得打個折扣,西晉時期的大詩人張載和左思,都是現成的例子。
不過,在這個時期,也有個別人物,雖然人長得超級丑,可是因為獨特的個性與魅力,而被后人津津樂道。竹林七賢中的酒神劉伶就是這樣一號特殊的人物。
劉伶字伯倫,沛國(今安徽省宿州市)人。這主兒,不知他祖上作了什么孽,讓他娘把他生成那副模樣。據《晉書》里的記載,劉伶身長剛剛六尺。我們經常在歷史小說中讀到某某“身長八尺”,似乎“身長八尺”已經是那些身材魁偉的英雄們的一個標志性特征了。那么六尺是多高呢?六尺啊,折合成現在的米制,也就是一米四左右的樣子啦!一個男人,若只有一米四的身高的話,無論如何有點不好看。不過這也就罷了,偏偏他還長得奇丑無比。這樣的形象,估計跟武大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了。
可是單憑貌丑這一樣,劉伶是沒有資格參與到竹林之游里去的。劉伶這個人,是典型的身短志不短。《晉書?劉伶傳》里說他“放情肆志,常以細宇宙齊萬物為心。”看看,這是多大的氣魄和胸懷。說起來,作為沒落貴族代表的莊子所發明的那一套逍遙遁世的哲學,的確為后世無數人提供了一處尋回尊嚴或是治療創傷的精神王國。我們可以想象,從小到大成長的路上,劉伶曾經遭受過多少人的白眼,遭受到過多少人的嘲笑啊。可是老子和莊子為這些人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讓他們以更加開闊的眼界去尋求精神的超越,而不去在乎世俗的評判,從而使他們可以更加專注于內心價值體系的構建和自然宇宙情懷的養成,這就是所謂的“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境界。劉伶從老莊之說中最大限度地汲取了能量。他沉浸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平日總是沉默寡言,也從不隨便跟人交朋友。可是后來跟阮籍、嵇康等人相遇之后,他感覺終于遇到了知音。其實起初的時候,阮籍、嵇康這些人并沒有將這個又矮又丑的劉伶放在眼里,他們只是聽說這人愛喝酒,怪有個性的,這才找上門來,跟他聊天兒。這一聊不打緊,劉伶打開了話匣子,他大發宏論,綜談古今,見解之精妙,格調之高遠,讓阮籍和嵇康等人又驚又嘆。就這樣,劉伶開始正式加入到這個風流雅士的集會中去,同其余那六個人一起攜手入林,賞竹品酒,為盡興之游。
竹林七賢,差不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比如阮籍擅長嘯,嵇康擅撫琴,王戎擅清談,而且這些人無論是嘯歌,或彈琴,或清談,做這些事之前,都得先喝點兒酒。可以說,竹林七賢中的大部分人都跟酒交情不淺。不過要說最能喝的,甚至說“喝酒”本身就是他最擅長的本事的話,那還得數劉伶。劉伶簡直嗜酒如狂,嗜酒如命,從古到今,喝酒能夠喝到他那種境界的,恐怕不多。
那么劉伶喝酒,有啥特別之處呢?且請聽我慢慢道來。
劉伶愛喝酒,可是他的家庭狀況非常一般,家里沒什么積蓄,常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別說在古代,就是現在,男人也是大部分家庭的頂梁柱,養家糊口,那是男人天經地義的責任。因此如果換了別人,看到自己的家庭陷入財務的窘境,愁都愁死了。可是劉伶呢,他才懶得在意這些事情呢。只要有口酒喝,他的日子過得總是那么逍遙快樂。他時常乘著鹿車,出門游玩,身上啥都不帶,就挎一壺酒,然后找個人,讓他背著一把鋤頭跟在他后面。到了野外,劉伶一邊喝酒,一邊對那人說道:“死便埋我。”那意思是說,要是我喝著喝著給醉死了啊,干脆就地把我埋了得了。對劉伶這樣的人來說,形骸這種東西,根本就是可有可無的。若是真的死了,他的精神倒一定可以更加自由地在酒的世界里徜徉呢。
劉伶對自個兒的身體毫不在乎,他老婆可在乎得很:一家人還都指著他吃飯呢,這個喝法哪行啊?為了讓老公多活兩年,她千方百計地把酒給他藏起來,不讓他喝。有一回,劉伶酒癮又上來了,著急忙慌地問他老婆要酒喝。劉妻一看他那個樣子,一陣火大,把他常用的那只酒杯摔個粉碎,然后哭著勸他道:“老公啊,你喝酒喝得太兇了!照這么個喝法,遲早有一天你得死在這上頭。就當是我求求你,這酒啊,咱就戒了吧。”劉伶看老婆情緒這么激動,眨眨眼睛,作出一副非常感激的樣子道:“賢妻言之有理啊!可是這酒啊,可不是我想戒就能戒的。這樣吧,我決定當著鬼神的面,發下誓言,保證以后不再喝酒,請他們監視我、督促我,我想這樣做的話,估計就能戒酒了。你啊,去幫我準備些酒肉,我這就向鬼神祭告。”劉妻一聽,以為劉伶是認真的,于是高興地照他說的去做了。一切都準備妥當后,劉伶跟他老婆說,祭神這事兒,要搞得比較莊重,旁邊不能有別人干擾。劉妻信以為真,轉身走了。她剛一走,劉伶馬上跪下去,喃喃說道:“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兒之言,慎不可聽。哈哈哈!”說完就一邊喝酒,一邊吃肉,沒一會兒就醉得不省人事了。后來劉妻發現他又醉成那副熊樣,氣得差點沒暈過去。
劉伶喝酒有個好處:醉酒之后,他一般是倒頭大睡,老實得很。不過呢,劉伶偶爾也會有喝酒鬧事的時候。有一回,他在外頭喝高了,因為點啥事兒跟人吵了起來。那人是個粗人,被劉伶吵吵煩了,擼起袖子,揮起老拳,這就要揍他。這時候就聽見劉伶慢悠悠地說道:“仁兄啊,你看我這一排雞肋條,哪里禁得起你的那副尊拳喲。”那人聽了直接無語,結果最后也沒揍他,只是笑笑就放他走了。
喝多了酒之后,劉伶做過的最有個性的一件事,就是裸奔。有一回他酒喝爽了,混身發熱,干脆把衣服褪個精光,然后就那樣露著屁屁,在屋子里跑來跑去、跳上跳下的,玩兒得很high。正巧這時候有客來訪,這人一進屋,就看到了這一幕驚世駭俗的表演。他直接看傻了,過了半天,這才想起來笑。大笑之余,他諷刺劉伶道:“兄臺啊,就你這身材,還好意裸奔啊你?”劉伶聽了這話,一點害羞,反而大大咧咧地show著三點,對那位客人說道:“你這人真是挺逗的。啥叫裸奔啊?你以為我沒穿衣服嗎?你知道不,我劉伶以天為衣,以地為裳,這房子嘛,那就是我的褲襠。你這人真是的,我又沒請你來,沒事兒你老往我褲襠里鉆個啥勁兒呢?”那客人聽了這話,一愣,感覺受到莫大的侮辱,可是又實在找不出話來辯駁,最后只好很沒面兒地走了。
劉伶是位名士,卻算不上是文人。他的文章很少,流傳下來的,就只有那篇相對著名的《酒德頌》了。賦曰:“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為一朝,萬期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行無轍跡,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操卮執觚,動則挈榼提壺,惟酒是務,焉知其余。有貴介公子、搢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乃奮袂攘襟,怒目切齒,陳說禮法,是非蜂起。先生于是方捧甕承槽,銜杯漱醪,奮髯箕踞,枕曲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怳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若江海之載浮萍。二豪侍側焉,如蜾蠃之與螟蛉。”
這篇賦,從筆法到精神,處處可見莊子的痕跡。讀著這樣的文字,在千載之下,我們仍可想象出這位相貌丑陋的酒神那超越無數帥哥俊男的奕奕神采。千杯不醉,萬斛不倒,醉酒的劉伶,是他浩瀚的精神世界的主人。他御風而行,自由翱翔,“左牽浮丘袖,右拍洪崖肩”,瀟瀟灑灑做個酒中神仙,此等境界,當真讓那些塵世中“以心為形所役”的人們羨煞呀羨煞。
劉伶曾經擔任過曹魏的建威參軍,所以后世往往稱他為“劉參軍”。西晉泰始初年,晉武帝向群臣廣相咨問,詢求治國的方略,大家紛紛獻計獻策,只有劉伶以無為相對。后來他的同僚們個個都得到了升遷,只有他被認為是于國無用,最后竟落得免官回家。這樣的事情,劉伶照樣是不在乎的。回家多好啊,家里有的是朋友準備了好酒在等他享用呢。值得一提的是,終生與酒相伴的劉伶,盡管同樣地鄙薄禮法,卻沒有像阮籍、嵇康那樣遭到當局的猜疑和迫害,最后竟以壽終。這樣看來,酒對于劉伶,不但是朋友,甚至還算得上是恩人了。
關于劉伶人生的結局,還有一則非常有趣的傳說,那就是劉伶與著名的釀酒師杜康的一場較量。有一回,劉伶來到洛陽城南,走到杜康酒坊的門前,抬頭看見門上有副對聯,道是:“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兩盞海底眠”。高處的橫批寫著:“不醉三年不要錢”。劉伶一看這副對子,心中不爽:“口氣這么大,顯然是沒聽過我劉伶的名聲啊。誰不知道我劉伶:東邊喝到渤海灣,西邊喝到嘉峪關,南邊喝到金沙灘,北邊喝到塞外邊!東南西北都喝遍,也沒見我醉半天!既然你口氣這么大,我把你酒全喝干,叫你馬上把門關。”
話說當時,劉伶氣呼呼,牛哄哄地進了酒館,拍著桌子要酒喝。杜康看這人不是善茬,便讓酒保拿酒給他。一杯酒“咕咚咕咚”下肚,劉伶嫌不過癮,還要再喝。杜康知道這酒的勁兒有多大,勸他不要再喝了,劉伶死活不依,杜康沒法,只好又給了他一杯。劉伶把這杯酒喝完,嚷嚷著還要喝。杜康勸他道,“兄臺,真不能再喝了,再喝你就要醉了。”這種勸告,劉伶哪里肯聽啊,于是又要來一杯。三杯酒下肚,劉伶喝得很high,他搖頭晃腦地說道:“頭杯甜如蜜,二杯比蜜甜,三杯一下肚,天旋地轉眼發藍!”說完這話,劉伶就東搖西晃地出了酒坊,往家走去,一路上口中還嘟嘟囔囔說著胡話。
其實杜康之所以會在酒館大門上貼了那樣的對聯,是因為他深知酒性的厲害。果然,一回到家,劉伶馬上就醉倒了。他趁著還有最后一點的清醒,交代他妻子道:“我快死啦!我死以后啊,你就把我埋在酒池里,然后在上頭埋些酒糟,就算對得起我了。對了,你可別忘了把酒盅和酒壺給我放在棺材里啊!”說完這話,他真就死了。答應歸答應,哪有真的把人埋在酒池的道理呢?劉妻在野外尋了一塊地,哭著埋葬了他。
不知不覺地,三年很快就過去了。有一天,杜康找到村子里去找劉伶。劉妻上前開門,問他有什么事。杜康說道:“你是劉伶的夫人吧?劉伶他三年前到我店了,喝了我的酒,到現在還沒有給酒錢呢!”劉妻聽了這話,飆了:“我們家劉伶三年前不知喝了誰家的酒,一到回家就醉死了,我只恨找不到仇家。弄了半天,原來他是喝了你家的酒才死的呀!你還好意思來問我要酒錢?我還要找你要人呢!”杜康一聽,笑了,趕忙對劉妻說道:“大嫂息怒。劉伶啊,他不是死了,而是醉了,走走,你快領我到埋他的地方看看去。”
劉妻聽了這話,將信將疑地領著杜康來到埋葬劉伶的地方。他們挖開墳墓,打開棺材一看,只見劉伶穿戴整齊,面色紅潤,跟生前一模一樣。這景象太詭異了,劉妻直接看傻了。杜康慢悠悠地走上前去,拍拍他的肩膀,叫道:“劉伶啊,醒來~醒來~”說也奇怪,聽到這話,躺在棺材里的劉伶果然有了反應。他打個哈欠,伸伸胳膊,一下把眼睜開了,嘴里兀自喃喃地夸道:“好酒,好酒啊!”
這則故事,本來是人們為了刻畫杜康造酒的神技而編造出來的,可是故事里劉伶的那副形象,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了這人的性格和氣質。后來有人說,杜康和劉伶都成了仙,上天去了。而杜康故意造酒坊引劉伶大醉,就是為了度他成仙的。其實,我覺得根本不必飛升,劉伶已經是酒中的神仙了。各位自詡酒量非凡的看官們,你們若想知道什么是喝酒的最高境界,不妨來看一看劉伶的事跡。“死便埋我”,這才是真正的酒神級的人物哩。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