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庫 > 散文隨筆 > 雜著 > 名著欣賞:細說西游(書號:3526)
名著欣賞:細說西游  文/春風楊柳

第三十五章    解讀《心經》下

  明朝李卓吾先生在評說《西游記》曾經說了一段非常深刻話:“游戲之中,暗傳密諦。學者著意《心經》,方不枉讀《西游》一記,辜負了作者婆心。不然寶山空手,亦付之無可奈何而已。”

  他告誡人們《心經》的重要,讀《西游記》不可不讀《心經》。

  既然《心經》是無價之寶,當細讀《西游記》時候,就不能不對《心經》認真加以研究。這里我用凡間俗人的眼光,哲學的思維,教外人的角度,淺談自己的感悟和體會。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般若是大智慧,是無所不能,無所不及,自高無上的智慧。唯此種智慧非世俗所有,而是一種認識到面對的世界萬物都是虛幻不實的,宇宙的本質是虛空廣大,超越時間空間的大智大慧。摩訶般若是全稱,般若是簡稱。

  波羅是彼岸、對岸,且有解脫的意思。

  密多是到達的意思。有時說摩訶般若波羅蜜,也是簡稱。“多”是梵語的尾聲。就像佛的梵語佛陀耶,法的梵語達摩耶,僧的梵語僧伽耶,“耶”是尾音。

  《心經》著重說了般若波羅密多,是對六波羅密多的簡略。六波羅密多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又叫六度,是六種解脫的方法。度是前進,到達,改變,轉化,超越等義。

  心經:心是核心、精髓、總綱的意思;經是權威性根本性著作。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句的意思是:學習、掌握、依靠和通過自高無上的,無所不能,無所不及的大智慧,解脫苦難到達極樂彼岸之綱要。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菩薩的梵語全稱是菩提薩埵,是上求佛界,下化眾生的圣人。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

  五蘊即色、受、想、行、識五個蘊,蘊是聚積的意思。佛經說:四大皆空,五蘊非有,緣聚則有,緣散則離。五蘊指構成物質和精神世界的五類因素。蘊是堆、類的意思。色蘊,物質世界呈現出的種種形色;受蘊,眾生對外界的種種感受;想蘊,認識對外界直接反映所形成的印象;行蘊,決定行為的思維過程與活動;識蘊,精神作用的主體和能力。色蘊指物質世界,其余四蘊則為精神世界。五蘊是佛教學說研究的基本對象。

  苦厄指處于苦難災厄中的眾生。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佛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舍利是梵文,子是漢文,舍利是他母親的名字,子代表他,就是舍利的兒子。

  異即是差距、差別。

  空指一切事物都是無自性的,即不能獨立的、永恒的自我成就。空是普遍性,是共性。色,是特殊性,是個性。普遍性寓于個性之中。空,不是沒有,而是原本如此。空是什么?空就是指沒有個別的自我,沒有個別的自性。它是萬有的原因、創造的勢能、發展的余地和不息的生命。因此各色相一一從空里來,又到空里去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般若是世界最圓滿的智慧,是人生的學問,是怎么樣做人成佛的方法,它具有普遍性,因此是永恒的。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對于六塵的認識,成為六識,這就是“十八界”。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主要是指根、塵相對的作用,六根對六塵所產生的作用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明到老死,是佛法講的十二因緣。無明意為“愚昧”,又稱“癡”。

  苦、集、滅、道為四諦。

  這段是對空的具體解釋。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有的大覺佛陀,都離不開般若波羅蜜多,他之所以成佛、解脫,都是借著大智慧才能到達解脫的彼岸,離開般若,就沒有大覺的佛陀。大覺佛陀都是因為證得般若,以般若做為他生命的內涵,做為他理智、情感的全部,方才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咒是佛經中的密語。

  所以般若具有偉大無比的神秘力量,具有無量光明,是無限的,也是無與倫比的智慧。能去除一切的痛苦感受,絕非虛假,所以我才說這個咒: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揭諦揭諦,揭是行,諦是如。行如是乘如而行之意,揭諦意為“度”。

  波羅揭諦,是圓滿最佳的行如,為大乘的修行境界。

  波羅僧揭諦,即徹底破除法我而歸于大空。

  菩提薩婆訶,菩提是覺、智等意,指對佛教真理的覺悟;薩婆訶nbsp;,佛教真言咒語的結束語,意思很多,有吉祥、圓寂、息災、增益、無往等。這四句揭諦真言總的意思為,徹底破除法我妄執,達到覺行圓滿的境地。

  當我們基本了解了《心經》的佛經用語后,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深入對它的研究和感悟。從哲學的角度看:

  一、《心經》是認識論。它告訴人們世界是色和空組成的。共性存在于個性之中。物質是由四大(地、水、風、火)組成的,在因緣的作用下和合就是色,在因緣的作用下散離就是空。因此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變化的,運動的,其基本形態就是色和空。

  二、《心經》是方法論。它告訴人們怎么樣才能達到解脫的彼岸。要求人們要依靠和運用般若的智慧,精進的精神,禪定的毅力,忍辱的態度,一心一意,去持戒,去布施。

  三、《心經》是人生觀、世界觀的學問。它說明了人生的意義,指示眾僧怎么樣做人,怎么樣由做人而成佛的道理。

  心經》的基本意思是:

  人生不外乎兩條道路和兩種態度,即入世和出世,入苦和出苦。觀音菩薩告誡我們,要解脫苦海,就必須運用和依靠般若,堅信佛陀,實踐佛理,才能達到理想的光明的極樂的彼岸。

  要到達理想的彼岸,首先必須正確看待什么是色,什么是空?以及空和色相互變化的因緣。

  當你具有般若的智慧看待這個無常的,變化的世界,你就會認識到四大皆空,五蘊皆空,因此,你就會得到解脫,就會脫離顛倒與苦難。世界上很多的東西都來自于主觀精神,是人的主觀精神派生出來的,當你把世界所有的物質和精神活動都看成虛幻不實的時候,當你達到無我的境界,你就無所掛礙,無所畏懼,也就進入了涅槃境界。

  運用和依靠般若的智慧,精進的精神,禪定的毅力,忍辱的態度,去布施和持戒,就會六根清凈,六塵不染,到達理想的彼岸。

  應該堅信般若是永恒的,是萬能的,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相信佛陀,相信般若波羅密多,因為三世諸佛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讓我們一起念誦心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邁向生命的圓滿!完成生命的覺醒!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内精品综合久久久40p|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 久久99国产精品99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 岛国搬运www久久|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老司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下载|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久久婷婷国产剧情内射白浆| 久久国产精品国语对白| 91精品国产色综久久|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浪潮| 91久久精品国产91性色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 伊人久久综合成人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不射电影网|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