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生盡管復雜,但到最后能夠留在墓碑上的也不過那幾個字。如果要給路遙寫一個墓志銘,那么“多愁善感,文藝致死”絕對能夠高度概括她的一生。
自然,路遙本人絕對不會同意這種話出現在她人生最后的名片上。
我本人曾經有幸和路遙小姐討論過“死亡”這個深刻的問題,她希望她的墓志銘上能刻著一句集“感人肺腑,風花雪月”為一體的心靈雞湯式的深刻名言,最好在墓碑左下角刻一個二維碼,套上她微博的鏈接,她無比真摯的希望自己人生最后一條微博能夠一舉打敗陸琪老師,登上熱門微博。
“所以你到底打算寫什么?”
“我還沒有想好......”
對對對,路遙就是那種在微博上每天發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一位風一樣的女子,但生活中的她絕對不是這樣,大家要相信,除了一位肺癌晚期病人,生活中沒有人是會這么斷句的。
她絕對會拒接出現在我這篇小說里。“我有一個朋友”——多么江湖的標題。如果真要寫一篇文章來紀念我們之間的故事,哦不不,她一定會強調我使用“時光”,“流年”一樣的字眼,然后標題也絕對不會是“我有一個朋友”,而更可能是“我有一位友人”或者“我的紅顏知己”亦或是“無盡星空·凄絕往事”。內容也絕不會超出“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場永不分手的戀愛”“一場美到窒息的愛情”這幾個中心詞,
她就是路遙。
1
“Whatdoesn’tkillyoumakeyoustronger”
我就是因為這樣一條微博認識路遙的。
當初的微博絕不止那么簡短,在這么短短不起眼的一句話后其實還有許多蕪雜的洋文。也許我天生和文藝絕緣,或者用路遙的話來說——“這是我們前世五百年的纏綿換來今生的回眸”,我一眼就看到了那個語法錯誤,并在一群內心千瘡百孔的失足少男少女的評論轉發中殺出一條血路,毫不猶豫地指出make沒有使用第三人稱單數,然后她也在一群無病呻吟的評論中注意到閃爍著智慧光芒的我。
“喲,您是哪位?”
我在接到這么一條可以一百種語氣詮釋的私信,先是覺得不寒而栗,而后再仔細審視了一下那張“45°角仰望天空”的頭像,猛然想起自己前幾日指正了這位女子的語法錯誤。
我,不卑不亢,溫潤如玉,以一個虔誠的心態老老實實地報上自己的賤名,緊接著收到她的一連串感嘆號
“啊!!!!!你就是***啊!!!”
肯定是因為我不夠敏銳,沒有捕捉到“你就是”的含義,而我只是很輕松地回答了一句“哦”。
后來我才知道這其中的深刻含義。
“Whatdoesn’tkillyoumakesyoustronger”
我把這句話記在她走時給我的留言冊上,這句話就像一句偌大晚會的開幕詞,我們之后的人生,用路遙的話來說,就此“深刻地交纏在一起,如同天空深灰色的云層”
2
“我們永遠站在漫長時空的兩端。”
以上摘自她的微博,她的微博其實沒有那么簡短,但是顯而易見我只記住了這第一句。自從上次替她指正了語法錯誤后,她主動關注了我,我也友善地回粉了,但她總是有意無意的來和我搭話,其實無非就是讓我幫忙看看有沒有語法錯誤。
“咱就不能不發洋文嗎?”
“唔,好吧。”
隨后這么一長串比洋文還難懂的中國話就出現在她的微博主頁上。
自從關注了她之后,我每天就被這些不指名道姓,只出現“你”“我”“他”的句子不斷轟炸,我實在是受不了了,在私信里問她
“這些‘你’‘他’啊到底指誰?!!”
片刻的沉默后,屏幕上跳出一條信息
“你還是幫我看英語吧......”
隨后跳出一大段晦澀難懂的莎士比亞式的對白。
“這個我真的看不懂......”
“那你問一下你周圍英語好的人吧,比如說......林哲?”
我這才意識到她來接近我的真實目的,悻悻地回一句“好吧”
3
林哲是我朋友里為數不多長相能和那些掏心掏肺的癡情句子相配的男生。他整個人都洋溢著歐美青春電影里標準的男主角形象,就是那種及博學,木訥,陽光等諸多褒義詞為一身的男性,他周圍散發著自然的氣場。
“感覺刺眼的光線經過他也變得柔和!”
走在路上時,花癡的路遙如實和我說,她其實不知道,她自己當時花癡的情狀也能夠散發出刺眼的光線。就這點來說他們倆就是絕配、
其實路遙長得還不錯。
第一次看到路遙的微博時我特意留意了她的頭像,盡管只是一個側臉面對相機的身影,但確實看得出花了實打實的功夫在PS上,所以這張照片顯得格外不寫實。
第一次和路遙碰面時是在食堂,當時我并沒有認出那個人是她,倒是她率先開口喊了我一聲,引得不少埋頭吃飯的女生抬起頭朝我看了一眼,這時一個漢字“喲”被他們演繹出四種音調。
我這才抬頭打量面前的路遙。不同于頭像上被披頭長發遮去了大半張臉,此時她扎起了自己的頭發,露出清晰的五官,她的眼睛很別致,瞳孔擁有夏夜一般的深灰色。
那時的我還不知道這個每天在微博上發著各種我看不到的文字的女生既然已經在學校里收獲了那么大一批忠實粉絲。我現在甚至都懷疑她的影響力是不是超過了我們的校長。
“欸你們別誤會啊。他就是那個指正語法錯誤的男生!”
這時,那些姑娘又以同樣的方式,帶上同樣的輕蔑,演繹了“哦”這個漢字。
只不過之前的輕蔑是針對路遙的,現在的輕蔑絕對是針對我而來。
4
一年一度的藝術節要到了,也不知道路遙班級的文藝委員是出于什么考慮,居然將文藝表演的重任交給了路遙。我實在不敢相信路遙能夠做出什么表演。
“你打算在藝術節上表演什么?深情并茂地朗誦你的微博?”
路遙展現出她在微博上一如既往展現的高貴冷艷,給我發了一個“斜眼鄙視”的表情。
“記得帶上他坐到第一排去,好嗎?”
我自然明白他指的是林哲。
這次藝術節是林哲最后一次在學校參加的活動。下一個學期他的父母就要帶他去美國念書,全校所有的花季少女聞風而動,不,更應該說是傾巢出動。她們展現出馬蜂保衛家園般視死如歸的心態,每天中午我們班都能上演“不為所動”的好戲。大致套路都是女生如何如何含辛茹苦,而林哲總是保持著一副“沒聽清楚”的表情。
“喏,你看你的微博又要多一個粉絲了。”
我每天中午都向路遙短信直播這類盛況,而這次她回了一句
“她其實關注了我的微博很久了”
而我們平日里兇神惡煞的班主任對此只是付諸一笑。她偷偷將林哲拉出教室,告訴他事情不要鬧大了就行。頓時覺得青春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他簡直可以成為我們為非作歹的最好的理由。
而對于路遙來說這個藝術節也意義非凡。這也將是她在學校的最后一個藝術節。下個學期,她的爹娘也要帶她移民。
“你該不會是也要去美國吧?”
“哈哈,不告訴你。”
5
當全校不少女生還沉浸在在“林哲要走了的”冬天時,藝術節最終還是屬于路遙一個人短暫的春天。
她是最后一個登臺的,演唱曲目是KellyClarkson的《becauseofyou》
我終于能夠明白為什么路遙的文藝委員對她的表演如此放心,
或許路遙就是天生帶有這種氣質,她的嗓音其實并沒有原唱那般高吭,但她很好地掌控了她的聲音,以一個溫弱的聲音開嗓,保持了一個細膩的質感,在副歌的時候一下子爆發。原本全場藝術節都低著頭的的林哲悄悄地向她看了一眼。
然而我終究還是低估了路遙。
在最后一句“becauseofyou”唱出口時,她從舞臺上走下,將手指向了林哲。
碰巧我旁邊的座位沒有人,為了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我順勢向旁邊坐了一個,將全場的焦點留給路遙和林哲。
此時臺下的學生開始起哄。爆發出“在一起”的呼聲。而一旁圍觀的教導主任卻是面色鐵青。
當然最后他們還是在一起了,短暫地在一起了。
6
在那之后的一段時間這成了校園的一個熱點。但大家剛剛燃起的八卦之火卻被校領導和班主任強行撲滅。學校也對這兩位大膽出格的學生進行了處分。不過對這兩個即將遠走高飛的人來說這對他們根本算不上什么。
假期過后,林哲去了美國,而路遙去了英國。
其實路遙早就知道自己要去英國的事,但直到林哲要走前一個禮拜才告訴了她真相。
這之后他們就順理成章的分手了。理由不用多說,無非就是那些陳詞濫調。但是在林哲臨走前他發給我一條短信
“你知道嗎?就算她和我去了兩個不同的國家我也無所謂,但是為什么她到現在才告訴我,她把我當成什么了?”
而在這之后的那幾天,路遙陷入漫長的失蹤。
她的微博不再更新,發她短信打她電話也不接。
突然想起路遙的那句“我們永遠站在漫長時空的兩端。”
在路遙臨走前我發了一條短信問她
“去了英國不要自己咒自己了啊!‘我們永遠站在漫長時空的兩端。’這話不是孤獨一生的節奏嗎?”
她也終于回了我最后一條短信,卻展露出不同于以往的云淡風輕
“哈”
突然發現女生真是一個神奇的生物。我感覺拼音的聲調就是為他們發明的,比如說那群在食堂里的女生,總是能夠操縱好每一個音節。
“哈”這個字突然就被她演繹地爐火純青,感覺每一個都像是她的回答,又不像是她的回答。
那晚,她的微博最后一次更新:
我們將來會講同一門語言,但是卻會有兩種發音。看的是同一片天空卻看到不同的顏色。這才是真的站在是真的站在時空的兩端吧。
讀到這里我突然想起路遙的面孔,還有那雙深灰色的瞳孔。
尾聲
路遙就這么離開了。
從那之后我很少再和她聯系,很少能看到她的微博更新。
盡管她有時還是會發幾條所見所聞,但少了以往的那份揮之不去的哀愁。
我曾經向她詢問過她變化的原因,她卻還是那樣,回我一個“哈”
今年圣誕節,她從倫敦寄來一張明信片,正面是她在一棵圣誕樹下的合影,反面則寫上了她給我的話:
“還記得我們當初討論墓志銘嗎?現在我想好了
——Whatdoesn’tkillyoumakesyoustronger”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