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感受得到題目一下來周圍的氣氛果然……如果大家心中所想的能像漫畫中一樣的氣泡一樣顯示出來的話,那么估計現(xiàn)場80%朝上的同學(xué)的氣泡框內(nèi)一定充斥著“誒?!”、“納尼?!”、“What…?!”“真的假的?!”、“這一定是在逗我!”之類的想法。如果現(xiàn)在可以發(fā)微博,估計如果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之下,“#黑馬星期六作文大賽初賽的奇葩題目#”這一話題一定能把“#汪峰因為一直上不了頭條而上頭條?!钡脑掝}擠下去,取而代之成為頭條。不過看起來參賽的同學(xué)們都是高手啊,沒愣多久大家都開始迅速地敲擊鍵盤,大家的電腦上都充滿了一行一行的小黑字?,F(xiàn)在我看到和我隔一排走廊、在我前面的前面的女生的Word文檔上竟然出現(xiàn)了貌似是古詩一樣的開頭,目測還是一首七言律詩,大才女莫不是現(xiàn)場揮墨一氣呵成的吧?厲害厲害!
說來說去突然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東拉西扯了三百多字居然還沒說到正題,我開始有些懷疑我是來吐槽什么的還是來參加作文大賽的,評委看到這里估計會很崩潰吧?但愿不要因為這兩段的胡扯把我直接批為黑馬組,學(xué)生在此跪謝。其實就是一段紀(jì)實啦,廣告很短,請不要走開哦。
以上現(xiàn)場報道,下面讓我們回到直播間。
我有一個朋友。她和我形影不離。不信?真的!你看!她正看著我開始打字呢!
說起來“朋友”這個詞大概從我們有記憶開始,或者說連記憶都沒有的時候就已經(jīng)存在了吧。在尚且是一團軟綿綿的類似糯米團子般的嬰孩時期,我們的“朋友”估計就是各色玩具了,而且還肯定不止一個。
咦,你說題目是“我有一個朋友”?數(shù)量詞是“一個”?別急,下面會有解釋的。
讓我們先把視線轉(zhuǎn)回玩具。
幼年時期普遍場景1:一個小嬰孩“嗚嗚嗚嗚”地哭,這時候如果大人無法自己抱著他(她),把他(她)哄開心了,就會塞給小孩一個他(她)平時玩的玩具;若是男生基本必為小汽車或小飛機、奧特曼,若是女生基本比為洋娃娃、毛絨玩具。此般“塞娃娃止哭大法”簡直是百用百靈,經(jīng)久不衰,堪為人父人母之必備,育兒經(jīng)之典范。
幼年時期普遍場景2:一個小孩子不乖,又哭又吵又鬧地鬧騰地不消停,將“熊孩子之千錘百煉”這一絕招發(fā)揮到了極致;精神臨界崩潰怒發(fā)沖冠九千里的父母們通常一開始還是舍不得打孩子的,便會板起了面孔,做出一副黑臉閻王樣,沒收小孩的玩具。一般乖覺的小孩見此情景通常都會馬上乖乖的安靜下來不再鬧騰。
綜合以上兩個場景來看,小孩子大多還是很喜歡、很依賴于玩具的。這是為什么呢?我不是一個研究什么課題的學(xué)者,就我現(xiàn)有的知識與認知,我覺得可以理解為: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對整個世界幾乎都沒有什么認知,這時候玩具的出現(xiàn)扮演了一個玩伴的角色,我覺得這是嬰孩們的最初的萌發(fā)有一種朦朦朧朧、說不清楚卻又可以稱之為“朋友”的概念。
咦?你說玩具有很多,就算是“朋友”,卻根本不止一個?與本次大賽作文標(biāo)題不符?
不不不,其實個人倒是這般認為的:小男孩之所以喜歡小汽車、小飛機,那是因為它代表了一種超越速度的極限;而奧特曼當(dāng)然在童年里扮演了絕對的正義無邊,是正義力量的代表,這兩樣,都是幼年期的男孩子們所崇拜、所期望能夠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小男孩們打打鬧鬧總喜歡擺出奧特曼打倒怪獸的姿勢;小女孩之所以喜歡洋娃娃,那是因為它代表了美麗的頭發(fā)、相貌以及衣裙;而毛絨玩具更是因其可愛柔軟,成為了小女孩們慰藉心靈的懷抱與港灣,同樣地,這兩樣都是幼年期的女孩子們所渴望、所向往的能夠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小女孩們總喜歡帶蝴蝶結(jié)、披著床單扮公主、仙女抱著由毛絨玩具“扮”成的“無敵寵物坐騎”玩扮家家。
小孩子的世界都很簡單,他們崇拜什么、向往什么便會認可什么;而各色玩具由于有了不同的特點正好滿足了小孩們的期待。于是,和有著自己向往的特質(zhì)的玩具“朋友”在一起玩便成為了一件很快樂的事,也就有了孩子們喜愛、依賴玩具的現(xiàn)象。他們的每一個“朋友”都有著一個他們所希望的自己能夠擁有的特點,他們大概是在潛意識中希望自己成為擁有那些特質(zhì)的人——不可否認,從小,大家都會有希望更比別人優(yōu)秀的心理,只不過在兒時,這種“優(yōu)秀”由“我很美麗”、“我很可愛”、“我擁有強大的力量”、“我才是正義的一方”諸如此類的所代替;其實那些玩具“朋友們”身上的每一個特別的閃光點,都會最終匯聚起來,變成一個也許稍有朦朧模糊,卻看得清大概的一個整體,或者說,一個成形的人的身影——那應(yīng)該就是幼年期孩子們所期望成為、變成的樣子了吧?
如果可以,我希望說,其實那些“朋友”匯聚起來,都是小小的我們心中所期望看到的自己而交織成了的疊影,或許我們是不是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朋友,而他(她),其實就是我們心中夢想著成為的那個樣子,他(她)開始住進了小小的我們的小小的心里,他(她)開始伴隨我們一起長大,如影隨形,寸步不離,雖然可能他(她)的身影還尚且不是那么的清晰,但他(她)卻從未遠離。
我們漸漸地長大,漸漸地,我們會認識更多的人,交到更多,而且是真實的、非玩具的朋友。他們有的古靈精怪,有的文靜淑嫻,有的沉穩(wěn)大氣,有的直率爽朗;有些人永遠都是那么精力充沛、元氣滿滿,就算你的心情down到不行,他們也能讓你變得精神起來;有些人永遠是那么滑稽搞笑、洋相百出,就算你在生氣,他們也會讓你情不自禁“噗”的一聲笑出來;有些人永遠是那么知書達理、貼心溫柔,就算你有再多難過的事情,有了他們的開導(dǎo)安慰,你心中的陰霾總會被驅(qū)散,而后便是一片晴朗。
咦,你說我剛才列舉了很多朋友?根本不止一個?與本次大賽作文標(biāo)題不符?
不不不,在我們逐漸成長的過程中交到的,的確肯定不止一個朋友,而和他們這樣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在一起,卻有了一種意料之外卻是情理之中的毫無的違和感與強烈的歸屬感;小學(xué)、初中、高中的班級集體如是。長大后,我們?nèi)艉退顺蔀榕笥?,個人認為,便是付出了無比的信賴信任;其實能讓我們稱之為“朋友”的人也許不多,而朋友之間便存在于一種默契,或許我們能稱之為“通感”,那也許是一種無師自通,說起來可能有些日本動漫式的中二,但是卻是真是存在的那般令人心安。
咦,你說我還是沒寫到“我的一個朋友”?與本次大賽作文標(biāo)題不符?
莫急莫急。
上面提到了,我們的朋友的確會很多。但如他們那樣一個個的個體,卻是能組成一個整體。他們匯聚成一股強烈的未知的力量,存在于那個“小小的我們心中所期望看到的自己而交織成了的疊影”之中,讓我們心中的這個身影,慢慢開始變得真實起來,不那么虛幻,也不那么朦朧。于是,在我們心中的那個身影,那個朋友,那個小小的我們心中夢想著成為的那個樣子,開始逐漸活躍——在我們快樂時,總會感覺耳邊仿佛有著聲音在為我們歡呼;在我們郁悶時,總感覺眼前能看到熟悉的充滿元氣的笑臉鼓舞著我們;在我們悲傷時,總感覺手中還緊握著一雙與記憶中一樣溫暖的手,那雙手能撫平我們心中所有的溝壑塵埃。
是那份由朋友們組成的強烈的未知的力量,使那個我們心中夢想著成為的那個樣子更加充實,而又成長。
如果說那個如影隨形、與其說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朋友,不如說是我們所期望的自己的那個身影支架是由兒時由期望向往與夢想誕生所構(gòu)成的,那么由朋友組成的那份力量便是為這個身影注入了新鮮血液,讓他(她)在我們的心中徹底活躍了起來。他(她)開始活躍于不再小小的我們的小小的心里,他(她)依舊伴隨我們一起長大,如影隨形,寸步不離,他(她)的身影已然清晰,他(她)一直都在,從未遠離。
說了那么多,是不是還是感覺有些抽象?
還是給你們具體介紹一下我的這一個朋友吧。
她有一頭深棕色的長發(fā),她的眼睛很大,撲閃撲閃的,她有一些近視,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看上去有些文靜,她的皮膚很白,她的嘴角總是彎彎的,掛起一抹俏皮的笑。以前她總是很美麗,喜歡穿越于各個場所:金碧輝煌的宮殿內(nèi),她是頭發(fā)微卷,穿著有著維多利亞時代特色的宮廷長裙;江南綿延的細雨中,她是身穿漢服的婉約麗人,三千青絲及腰,裙裾旋轉(zhuǎn),如花瓣般盛開,一顰一笑,如詩如畫,有時她也會女扮男裝,羽扇綸巾,英姿勃發(fā)。她時而靜若處子,時而動如脫兔,她的幽默總是能引得同學(xué)們的陣陣歡聲笑語,她的堅持和毅力卻總難讓人相信她是個看上去柔弱的女孩。她的字很好看,卻不是女生婉約的那種,而是有點男孩子氣,有點小奔放。她的音樂不錯,她能用鋼琴演奏古典的音樂打動你,也能用吉他彈唱現(xiàn)代音樂感染你。她很喜歡看書,也很喜歡寫作。她期望以后能成為一位作家,或者一位老師。她覺得淡然恬靜,現(xiàn)世安穩(wěn),偷得浮生半日閑便是此生的幸福。
我們認識很久了。我們一直相處得很好。我們都是女生。我很喜歡很喜歡她。她也很喜歡很喜歡我。
看!她還在催促我快點寫,寫完了快點保存,當(dāng)心電腦一個罷工沒電了,這作文稿就要沒有啦!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xué)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