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到了北方一座歷史名城承德市,學習考察。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東北部,南距北京224公里,總面積39,548平方公里,人口360萬。
承德市是座美麗而神氣的旅游城市,她集“七項桂冠”于一身: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中國旅游勝地40佳之一;首批中國優勝優秀旅游城市之一;中國十個文明風景旅游示范點之一;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承德比鄰京、津,東接遼、沈,北倚內蒙,是燕山勝地。市區年均氣溫攝氏9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理想的旅游避暑地,每年接待130萬人次游客。
早在300年前,承德還只是一個小山村,只有百十戶人家。這些人家有蒙古族、回族、滿族、漢族等,他們大都以放牧為生。這里綠草成茵,山巒疊嶂,牛羊成群,樹木成林,異石嵩立。美麗的武烈河帶著草原的芳香流向東方。聳立云天的棒槌山,更是奇特壯觀。聞名遐爾的熱河,更像熱情好客的承德人,終年洋溢著熱情,難怪當地人戲稱:男人用(熱河)水洗洗手,金錢美女全都有;女人用(熱河)水洗洗手,今年二十明年十九。
據說1701年,康熙皇帝在遵化(清東陵)祭掃順治孝陵后,在返回北京的途中,遠遠看到有一奇石,高大無比,聳立天空,非常壯觀,感到奇怪,于是就派大臣到實地考察,大臣帶著懂陰陽八卦的道人、高僧,仔細察看后,認為這里將出天子。那奇石也特別奇怪,一快巨石高39.28米,上大下小,最粗的地方直徑為15.07米,最細的地方10.04米,因其形狀很像洗衣的棒槌,所以得名棒槌山。
也有人說它像男人的*,認為這是上天的*,因此,這里必出天子。說也奇怪,以棒槌山為軸心,站在它的西南方向北看,它正處于兩個山之間的低洼處。為了防止這里出天子,康熙于是在這里建了很多的寺廟,據說普樂寺,就與它在一條軸心上,起到震懾的作用。它也是全國唯一的一座性崇拜的寺,是用來對皇家子孫進行性啟蒙教育的寺廟。正是因為這棒槌山的神奇,引起了很多人對它的崇拜,當地人說,圍著棒槌走一走,一生活到九十九,摸摸棒槌山,保你一生都平安。
也可能是因為這塊地方風景優美,同時地處要沖,北可以倚蒙古,南可以進北京,周圍又被燕山環保,并且氣候宜人,特別是北京酷暑難耐的時候,這里又是避暑的好地方,于是康熙帝決定,在這里建立熱河行宮。
從此,這里便成為當時僅次于北京的一個重要的政治中心。
康熙在位的時候,這里不叫承德,在滿清王朝入主中原前,都城在奉天(沈陽市),康熙為了不忘祖上的恩德,取書《周官》“六服群辟,罔不承德”之意,于是康熙三年將奉天首邑命名為“承德”。
到了雍正十一年,這里才命名為承德,傳說,雍正登上皇位,是靠隆科多等大臣搞陰謀詭計,篡改康熙詔書將“傳位十四子胤貞。欽此。”,改為“傳位于四子胤禎。欽此。”,才使得雍正做上了皇帝。雍正為了表明自己是正大光明做皇帝的,就在祭奠康熙八十誕辰之際,將熱河賜名為“承德”。意思是告訴天下人,我這個皇帝是奉天承運之真命天子,不是篡位的假皇帝。
這是因為當時熱河的避暑山莊只有皇三子和雍正得到康熙的賜園。為了以視正聽,雍正就借避暑山莊做了文章。
說道承德就不能不說避暑山莊,這個皇家園林始建于康熙(1703),完成于乾隆(1792),歷時89年,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這里是園中有園,山外有山,有亭、榭、軒、閣、寺、廟等眾多古建筑120余座,山莊內重巖疊嶂,溝壑縱橫,湖光山色,綠毯成茵,集古典建筑之大成,聚全國各色于一園。它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獨特的園林藝術價值。
滿族幾乎是全民信佛,這里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政治中心,同時也是一個佛教圣地。自康熙(1713)起興建至乾隆(1780)竣工,歷經67年,建造了12座規模宏大的寺廟。因其中有8座由請朝政府理藩院管理,并且又在古北口外,故稱為外八廟,這就是殊像寺、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普寧寺、普佑寺、安遠廟和普樂寺。
這些寺廟規模之大,建筑之宏偉,耗資之巨,如此之集中實屬罕見。
據說,乾隆初年,國勢昌盛,中原安定,但蒙古和西藏等少數民族常發生部落爭斗,并有脫離大清控制的趨勢,為了使大清朝一統江山得到控制,乾隆帝聽從了峨眉山洪晨九道士的建議。
洪晨九認為:蒙藏多信仰喇嘛教,圣上何不依其特點,于避暑山莊東北方,多建幾座喇嘛廟,用以加強和各族首領的交流,久之,兵戈自滅。
乾隆年間先后共建了九座喇嘛寺廟,這就是普寧寺、安遠廟、布達拉宮廟、普樂寺、扎什倫布廟、殊像寺、廣安寺、羅漢堂、普陀宗乘之廟。
寺廟的位置的選擇,建設規模,布局樣式等都有乾隆親自裁定,并且寺廟的題額、碑文等也都由乾隆親自撰寫,并用滿、蒙、藏、漢四種文字,顯示清王朝對喇嘛教的尊崇,也拉近了各族的關系,增強了清王朝的凝聚力,達到了安幫治國一統天下的目的。
短短的二天,我來不及看更多更美的景色,也來不及做更多的調查研究,但避暑山莊、外八廟、棒槌山等名勝故跡,給我很深的印象,給我很多的啟迪。
清朝是一個少數民族執政的王朝,他非常重視民族的團結,特別是對蒙古族和藏族,他以禮相待,高度重視,他把蒙族和藏族作為自己的同盟,作為左傍右臂,外八廟里凡立碑,碑文都用滿、蒙、藏、漢四種文字,以示尊重。
清王朝非常重視宗教,特別是信仰佛教,滿族幾乎全民信佛,佛教以成為促進民族團結,統治人民的一種工具。在清朝佛教為政治服務,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傾向十分明顯。
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在清王朝的初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清王朝之所以能夠取得康乾盛事,于他們對民族宗教問題的高度重視和妥當的政策分不開了。
清王朝的奢侈和貪圖享受,魚肉百姓也是空前的,一個避暑山莊占地龐大,同時修建了89年,至今仍是全國最大的園林。清王朝結束已有百年了,可是承德市現在的城市面積也沒有超過避暑山莊,足以說明清王朝貪圖享受到何等程度。
國家的統一,民族的振興,最終要靠生產力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以人為本這是才是長治久安之大計。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