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鎮江就不能不看茅山,茅山,位于江蘇句容市東南部,是中國道教名山,上清派的發祥地。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
茅山鐘靈毓秀,紫氣萬千,古有三宮、五觀、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被道教列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道教素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稱,洞天福地是道家修煉的地方,可見茅山在道教的地位了。根據有關資料論證,茅山是第八洞天,第一福地,作為第一福地曾經是昔陶隱居地方。在三十六小洞天中,鎮江潤州鐘山洞被列為31洞,屬龔真人居住的地方。
主人向我們介紹,茅山的道教屬于上清派,道教有兩大派,即全真派和正一派,這兩派基本上是按長江劃分的,江南是正一派,上清派屬于正一派。長江以北屬于全真派。據說全真派與佛教有點相同,不結婚,不吃葷,蓄長發。他們嚴格戒吃黑魚、狗肉、牛肉和大雁。而正一派則可以不留長發,可以結婚,也可以吃葷,就像居士那樣可以在家修煉。茅山的道教非常有名氣,這里的老百姓也都非常信仰他,這里終年煙火繚繞,信者聯絡不絕,人氣旺盛。主人還給我們舉了一個事列。說有一次,一位省直部門的女局長,慕名來到了茅山,一位道士見了,就主動迎了上去,對這位女局長說,您不是一般的人。女局長聽了心頭一震,但很快就冷靜了下來,認為道士無非是根據自己的氣質、風度、著裝和發型等方面判斷的。于是就沒有理睬,那位道士緊接著又說了一句,你胸有大志。女局長聽了,來了興趣,隨口說,我已經是老太婆了,還能有什么大志?道士說,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你的胸部,兩乳房之間長了一顆大黑痣。女局長聽了大吃一驚,自己的身上的確有這樣一顆大黑痣,這個痣只有我的父母和我的愛人自己,他怎么知道呢?不免緊張了起來,于是追問道,你怎么知道?道士避而不答。女局長見道士不說,越發感到神奇緊張,就說今天你如果不說,我就不走!道士見女局長態度堅決,才講了原因。原來人的身體上的痣不是孤立的,往往是相互聯系的,臉上什么部位有痣,身體相應的部位必然有痣。經過道士的解釋,女局長才舒了一口氣,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我們跟隨主人首先來到了九霄萬福宮。還沒到,遠遠就看到了一道牌坊,上面四個紅字“紫氣東來”非常醒目。九霄萬福宮大門兩旁寫有“道炁長存,萬壽無疆”八個大字,大門上方敕賜九霄萬福宮,旁邊有一排小字:道光壬寅歲重建。前殿有兩幅對聯:靈則無死扶合境宮能正直佑斯民/三眼能識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一半進香也有功孝順兒女皆為你/十萬朝山非是別忤逆子孫休見我。
進入中殿有一尊南岳夫人的塑像,茅山上清派把她奉為第一代宗師,南岳夫人(252——334)著《黃庭經》,系山東濟寧人。南岳夫人塑像給人以慈祥、安然、莊重的感覺,塑像的兩旁的對聯是:上清宗壇串成熟是真人/南岳夫人堪稱一代太師。太元寶殿供奉的三清塑像。
這九霄萬福宮雖然不是太大,但來往的善男信女很多,但大多是老年人,他們人人帶著香,滿臉虔誠,這里的香火很盛,整個太元寶殿前的香爐上,香火繚繞,就是宮內也都充滿了燒香的氣味。盡管這里的人很多,但很安靜,沒有人大聲說話,大聲喧嘩,不僅體現道觀的莊嚴,也體現進香者的虔誠。
九霄萬福宮的道長人情好客,我們在那里喝了一會兒茶,臨走時,每人送了一個茅山上清宗壇靈符。靈符上有“鎮宅辟邪,合家平安”八字。
離開了九霄萬福宮,我們來到了元符萬寧宮,遠遠就看到了一尊老子慈祥而安然的銅像,老子的銅像33米高,被稱之為華夏第一神像,據說已經入選大世界吉尼斯紀錄。老子的銅像有106噸,由220塊銅板組成。據說在老子銅像開館的那天,天下起了大雨,當開館儀式開始的時候,天空忽然晴朗,并且是日月同輝,當儀式結束以后,又下起了雨,人們每談論此事,都感到不可思議。
老子的銅像還有一個離奇的事情,老子右手拿扇,左手捻須,就在左手心處,卻有一個很大的馬蜂窩。據說老子函關化胡時,玉皇大帝派了很多的馬蜂去保護老子,所以老子與馬蜂很有緣的,老子到那里馬蜂就蜂擁而至了,因此銅像上的馬蜂窩也就不足為奇了。這里的道觀規模比九霄萬福宮大多了,大概是因為新建的原因,香火就遠沒有九霄萬福宮盛。
在老子銅像的下方,有趙樸初老先生題寫的“道法自然”四字,看了這四字,使我們由衷的敬佩,這四字把道教的精髓,道教的靈魂概括的是如此的準確精煉。如果你要是用四字來概括道教非他莫屬了。不是嗎,道教追求的不就是順其自然,自自然然,自然而然嗎?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帶著一種復雜的心情離開了元符萬寧宮,又匆匆來到了蘇南抗戰勝利紀念碑前,這里曾經是新四軍的抗戰根據地,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曾經在這里作了艱苦卓越的斗爭,在那非常艱難的歲月里,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解放,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了紀念這些革命先烈,句容市建立紀念碑。當我們來到這里的時候,看到很多人都瞻仰革命先烈。導游還為我們介紹了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當人們放鞭炮的時候,這里就會很響亮的軍號回音。在現場我們也親耳所聞,當人們放起了響亮的鞭炮,隨后就有響亮的軍號聲,并且軍號的聲音惟妙惟肖。據說當時建紀念碑的時候,人們并沒有發現這種現象,一年的春節,當地附近的一戶人家在紀念碑前放了鞭炮,結果就發現這種現象,開始人們并不相信,后來人們紛紛試驗,結果都有軍號回音,這時人們才相信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很多專家也無法解釋這種現象。后來還是一位老革命說了原因。原來這里曾經發生了一次激烈的戰斗,犧牲了新四軍的一位14歲的小號手,于是每當放鞭炮,這位小號手的靈魂就以為戰斗又開始了,就吹起了沖鋒號。雖然這種解釋不科學,但我寧可信其有,不愿信其無。聽了這個感人的故事,我們無限感慨,今天人們享受共和國的繁榮,可千萬不能忘記那些英勇犧牲的先烈們,無論我們用什么樣的形式懷念他們都不為過。先烈們安息吧。
在回南京的途中,回想那熙熙攘攘的燒香者,那聯絡不絕的游客,那煙霧繚繞的太元寶殿,看著那僅有372米的茅山,這時我更加深刻體會到: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