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例話:多好?少好?主持:王列兵
【作文題目】
有人說:“多總比少好。”有人說:“少卻比多好。”這些話引人遐想,發人深省。請寫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題目自擬。
【題目解讀】
這個題目指向明確,審題障礙不大,可以選擇的角度很多:第一、單一地選擇“多總比少好”或“少卻比多好”;第二、辯證地寫“適度才是最好”。由于閱讀積累以及對現實人生關注、思考程度不同,大多數同學會選擇第一個角度,放棄第二個角度。讓學生有話可說,但真正寫出立意深遠的好文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這個題目也是很有區分度的考題。
【學生習作與點評】
讓心自由呼吸
華師大三附中高二(5)班張婷
千百年前,宮殿之上,面對劉邦,一句“我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盡顯其豪情,卻不知會給自己帶來多少無妄之災。于是,如今看到那一幕,我會想:何必要的那么多,給自己減輕負擔,難道讓心自由呼吸不好嗎?
春秋時期,百家爭鳴,莊子師承老子門下,發揚道家學說,主張“無為而治”,即順其自然,對于權勢、金錢,他不為所動,我想,對于他而言,盤腿安坐午后,隨手翻閱經卷,有時做做摘錄,有時寫寫文章,這樣于他而言應是愜意之極的吧,比起那些在官場中整天處心積慮的人而言,他的生活這樣單純,他要的是這樣少,正因如此,他才能達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超然境界吧。相較那些在官場中要得多的人而言,大抵是逃不過最后在喧囂繁華中泯滅,連一個角落的繁華也不曾留下,如此看來,少不是比多更好嗎?
讓我們再將視線放到蘇軾身上,蘇軾,是北宋時期的大詩人,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獵》,豪情萬丈,他一生曾官至丞相,卻也屢遭仕途不順,可不論他在何時,他都沒有要得很多,他的生活是安逸的,他的心境是豁達的,即使慘遭“烏臺詩案”,遭受貶謫,詩風有所改變,但其思想境界依舊超凡脫俗。秋夜泛舟游赤壁,從迷戀于美妙的景色,再到陷入苦悶,想起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可那又怎樣,心情豁達之人怎會愁怨很久,通過主客問答,蘇軾豁然,更是表達出了對于宇宙人生的見解。文末,我深刻感受到,他要的是這樣少“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我相信,不管生活怎樣,蘇軾的內心都一定會是一片澄明,他的樂觀會被后人所銘記,可若他要得很多,那么如今我們眼中的蘇軾豈會這樣超凡絕俗。想來不覺少比多真的是好。
當然人生是需要追求的,如果沒有足夠多的雄韜偉略與理想,那你的人生必將如天地之蜉蝣滄海之一粟,就像喬布斯的理想“活著就是為改變世界”一樣,我們也應有多一點的夢想,但前提是要確立正確的得失觀。
如今的時代物欲橫流,要少一點功利,少一點欲望,卸下心靈沉重的負擔,讓心自由呼吸,相信我們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點評】關照自我,活出個性,很值得稱道。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迷失自我,活得很憋屈!沒有個性鮮明的自我如何組成豐富多彩的社會?連自己都不關照的人如何關心他人?學以致用,這點也要大力提倡。不過,要注重例證的準確性、典型性。
多與少
華師大三附中高二(1)班顧婷婷
多與少是兩個中性的形容詞,不能說他們中的任何一個是褒義還是貶義。而在現實生活里,急功近利的不少人則一味地追求多,在他們眼里,就是四個字:多多益善。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我認為不然。
名利多了,快樂少了。
在這個物質生活的時代,不少人追求名利與物質,這無可厚非,但在得到這些名與利的同時,快樂卻在他們的生活中少了。
內地有一個著名女星在參加一檔訪談類節目中潸然淚下,因為他在外地拍戲的時候正值母親得了一場大病,竟沒有及時趕回家見母親最后一面。她說:“干我們這一行,大家永遠看到的是我們在電視媒體上的風光與名聲,卻難以想象到背后我們所失去的?!贝_實,這些明星整天走東走西,通告滿滿,甚至吃不上一頓熱飯,更別說能夠有時間陪陪家人,回家看看了,就是過年也無法與家人共同度過。他們在舞臺上風光無限,名利看似雙收,卻少了正常人該有的快樂。
財富多了,人性少了。
今年,新聞頻頻爆出各種不法商家的種種危害性的行為。比如:假奶粉,漂白銀耳,假酸奶,地溝油。這些食品甚至嚴重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更是將商家自己的信譽在消費者心目中推向谷底,他們卻用這些危害他人的產品謀取暴利,獲得大量財富,敢問這些人,你們的良知與人性去哪里了?雖然他們獲得了大量的金錢利益,但人性卻少了。
發展多了,古樸少了。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項項重大工程開始興辦起來,高樓大廈覆蓋了原來的大片綠化,令不少歷史遺跡(如上海石庫門、北京胡同)不得不拆遷。城市發展了,卻看不到老人們坐在藤椅上曬著太陽三三兩兩聊天,下象棋。城市發展了,卻看不到小孩成群結隊跳橡皮筋、滾彈珠、捉迷藏了;城市發展了,看不到賣花姑娘以及磨剪刀和賣冰糖葫蘆的小販了;城市發展多了,原來的那份寧靜安詳與古樸卻少了;也看不到“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景象了。社會發展必是歷史缺失的過程。
多與少本是兩個反義詞,有多的同時必有少。正如同有舍必有得一般。所以,在追求與得到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學會衡量多的利,少的弊又或是多的弊,少的利。
【點評】這篇文章最大的亮點是結構合理思維清晰。關鍵句獨立成段給文章增色不少。在關注現實生活中融入自己辯證的思考。如果分析更透徹一些,語言更精練一些,文章還可以上一個層次。
多少才好
華師大三附中高二(4)班張平依
有人說:“多總比少好?!钡灿腥苏J為:“少比多好?!蹦蔷烤苟嗌俨藕媚??是多好還是少好一點呢?
其實,這是沒有定論的,有時多一點比少一點好,而有時少卻比多好。
記得有看過一則新聞,是關于“油條哥”的。在某些不法商販使用地溝油之事曝光,一個賣油條的普通老百姓引起了人們注意。為什么呢?因為他做的油條的油都是當天用當天倒掉的,絕不用地溝油,雖然成本上去了,但他做的很安心,無形中為他添加了不少客源,很多人都去吃他的安心油條,人們也親切的稱它油條哥。而他也為人民所記住。
多一點有這樣道德心的人多好??!
不過,在發展如此迅速的現代社會,也不乏一些不良商人。像三鹿奶粉引起的大頭娃娃事件,這種罪惡行徑簡直令人發指。且不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希望,他們是父母的手中寶啊!父母肯定沒想到自己買給孩子的奶粉竟然吃出了毛病,而且小孩子是脆弱的,這罐奶粉毀的不只是一個孩子更是一個家庭??!再比如說染色饅頭,我們吃的粗糧是為了讓我們更加健康,而不是吃這種有缺陷的饅頭,試問如果連饅頭都這樣了,那未來我們還能吃什么呢?還能相信誰呢?而且電視上還曝光了一些食品加工廠的環境,那叫一個臟亂差啊!蘇丹紅,地溝油,食品添加劑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難道多一點這樣的事,多一些這樣的人要比少一點跟好嗎?答案是否定的,少比多要好。
多少才好?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我們給出的答案也不同。就像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到最后“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萬事如意只能我們美好的愿望,遇到挫折,多一點這樣樂觀的人,世上不是會多很多快樂嗎?
多少才好?多點歡樂,多點友誼,少點憂愁,少點無良……多一點或少一點都是為大家好,套用一句廣告語: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點評】小作者扣題擬題很見功力?!岸嗌俨藕谩倍嘁稽c該多的,少一點該少的,多也好,少也好,都是為了大家好。結尾套用廣告語“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很自然,很俏皮,也很時尚。
適度才是最好
華師大三附中高二(7)班沈狀圓
如果有一天,你在享用饕餮盛宴,將餐盤“一掃而空”,而自己的肚子卻“享受”著泰山壓頂般的重力,你會舒服嗎?
如果有一天,你的晚餐只是半碗米飯,干巴巴地吞下“屈指可數”的稊米,可肚子還是“咕嚕?!钡亟?,你會滿意嗎?
如果有一天,你吃的不再是盛宴抑或是干糧,而是兩葷一素的飯菜,吃到七分飽,你應該會感到愜意,充滿活力吧!
誠然,適度才是最好的!
放眼于過去,習武之人若想要擁有高超的武藝,他們必須懂得適度。常言道:功夫不在于志氣進銳之時,而在于有常之后。倘若志氣進銳,練功者朝五晚九地習武,耗盡自己的力氣,超過了“度”,當他一旦坐下來休息之時,進銳之氣消散,加上身體的疲勞,可能以后幾天都不想勤加練習,那么那天的魔鬼訓練又有何用?一日不練十日空。相反,如果很少練習,有怎能練得上乘功夫?
古往今來,適度,在當今的社會中也是不變的定理。隨著社會的節奏不斷加快,我們每天都能接收到數以萬計的信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淺閱讀,這種閱讀利弊相依——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信息,但給予我們的養分卻少之又少。淺閱讀相比于讀傳統名著,或是選擇少而精的閱讀方式,真的是相形見絀。但我們又不可否認的是淺閱讀閃光的一面。想要在與時俱進中有書香氣質,則必須做到適度進行快餐式閱讀和品雞湯式閱讀。
放眼于我們的學習生活,一天到晚只讀書不休息,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抑或是相反的情況都無法鑄就品學兼優的學生。
小到個人,大到國家,一個國家只為GDP的增長,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這種過度過快的發展又有何用?只會是空中閣樓,總有一天會轟然倒塌。適度的發展才能穩固地基,才能有朝一日成為世界高樓大廈。
一切的成功,由來非一朝。把握適度,勿急勿緩,腳踏實地,不久你將發現,成功已在你的腳下。
【點評】這篇文章的最大優點是選取了一個很好的角度辯證地去看待問題,題目也擬得很好。選擇這個角度是要有底氣和勇氣的。關注生活是文章的第二個亮點,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體現了主人翁高度的責任意識和敏銳的洞察力。當然,如果文章的技法更純熟一點,文章將更出彩。
(此例話曾發表在2012.12.12《中學生導報》)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