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云人文學無界
干亞清201305
《遠帆》是學校的校刊,也是華三人文書院的院刊。《遠帆》的誕生緣于華三人文書院的成立。成立華三人文書院醞釀了很久,這是因為自從2011年6月學校成立了光啟創新學院華三分院,學校的創新教育終于走出了困境,為一大批學生拓展了學習渠道,激發了探究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就萌發了要為學生再搭建一個平臺,努力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想法。2013年4月華三人文書院終于成立,使學校教育更完整、完善和完美。
人文教育在華三是有傳統的。1984年學校創建之初,就成立了“未名文學社”。取“未名”,有意猶未盡之意,希望師生在文學社中,以書為伴馳騁千里。1997年金山撤縣建區,學校是區文科教學實驗基地,一段時期學校的文科教育富有成效,涌現了一批文學愛好者。2007年學校創建成為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堅持把“新基礎教育”理論作為學校辦學的指導思想,努力讓教育體現生命性、未來性和社會性。教育的生命性核心內容是人文素養,要求學校培養的學生能敬畏生命,純潔心靈,具有正確的價值趨向和行為準則。華三人文書院的正式掛牌成立,賦予學校人文教育的新內涵。
華三人文書院的基本理念確定為“云人文,學無界”。此理念有三層含義,一是營造人文環境。通過校園環境布置和學校各項教育活動,使學校具有濃濃的人文環境氛圍,用環境潛移默化學生;二是養育人文師生。讓學校師生不僅學識淵博,而且言行高雅,體現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師生的精神面貌;三是提升人文境界。努力使學校師生志趣高遠,精神富有,追求卓越。
華三人文書院的課程目標是“擁人文知識,育人文精神,成人文學子”。人文書院的課程擬設置五大模塊,包括自讀自研自我修煉模塊、體驗探究行百里路模塊、演講思辨聆百家講堂模塊、參與實踐奉獻社會模塊、興趣志向成一家之言模塊。人文書院課程實施的模式是“坐而論道,形散神聚”。人文書院課程的評價是“自主、多元、發展”。
辦一份校刊,也是學校多年的期望。學校曾編過校刊,《教育的視界》現在翻看很有歷史的滄桑感,老校長、老書記和老師們的寄語、感悟讓我們記住了學校的歷史;《家校橋》也算是一本校刊,正如刊名,起到了學校和學生家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讓家長了解學校,讓學校服務家庭。今天的《遠帆》不僅要擔當起校刊的重任,而且要成為學校人文教育的組成部分,同時要記錄華三人文書院豐富的內涵和發展的足跡。
取名“遠帆”,寓意學校的發展要劈波斬浪,永遠向前,體現全校師生做好教育的堅強決心,蘊含華三人辦學的“意志、追求和精神”。華三人辦學的意志堅定,不管辦學硬件條件,不論生源基礎,全身心做教育,使學生優秀;華三人辦學的追求執著,我們要辦上海市有特色、有美譽度的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華三人辦學的精神不凡,我們推崇“大氣睿智,境界高遠,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因為學校是“985”大學的附中,我們不能不優秀。《遠帆》要反映華三老師的育人風采,因而我們要把自己教書育人的經驗體會奉獻給《遠帆》,要讓《遠帆》生生不息,充滿活力。
取名“遠帆”,也寓意著華三的學子,經過三年高品質的學習,從華三揚帆起航,駛向更遠、更廣的空間,去實現人生美好的夢想。遠帆前要做準備,華三學子要做好六項準備,才能鳴笛揚帆。思想品德高尚是遠帆的前提,行為習慣規范是遠帆的基礎,學習方法科學是遠帆的保障,組織能力出眾是遠帆的法寶,心理性格陽光是遠帆的關鍵,身體素質健康是遠帆的根本。這六項準備,實質是學校育人的六項標準,華三學子應能做好。《遠帆》也要記錄華三學子成長的點滴微光,《遠帆》屬于學生,因而同學們要呵護好《遠帆》,多為《遠帆》投稿,讓《遠帆》與我們共成長。
“云人文,學無界”是一種愿景。云,云游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文是“讀”出來的,靠日積月累,我們提倡“靜心讀書,專心品書,潛心成書”。當然,“云人文”還借用了IT行業中云計算的概念,我們要讓人文“云”起來。無界,沒有邊界也,學無止境,學海無涯。人文知識浩如煙海,人文精神博大深遠,我們提倡“培養興趣,自主學習,拓展境界,提升素養”。同樣,“學無界”也借用了互聯網中的術語,讓學習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華三學子,我們該“遠帆”了。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