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學軍感想
蔣愛聞
光陰如梭,為期五天的軍訓就那么轉眼即逝了。在那五天中,望著那陽光的直射與斜射,我們的心也在陽光的熔煉下開始新生,由一個懵懂而又年少的火熱之心,漸漸轉變為一顆沉穩果斷的青年人之心。
五天,我們在東方綠舟流了五天的汗水。這五天中,我們一起訓練,一起休息,一起競爭,一起笑過,苦過,累過。每天晚上回到寢室,洗漱完后,所有人都是沾枕便睡,盡管每天都訓練得筋疲力盡,但只經過一晚的休息,第二天又沒能精神滿滿。與同學們一起的日子是愉快的,就算訓練枯燥乏味,同學們互相鼓勵的目光,也使如黑白照片般的軍訓生活變得生動起來,開始被暈染成彩色。
五天,讓我們飛速成長,我們要把軍訓學到的東西帶到現在的學習生活中,不畏艱難,敢于拼搏,我們要成為學習上的鐵血軍人。
沈育稼
過這次的軍訓,我們每個人都收獲了很多,明白了很多。首先,同學們的意志力得到了磨練,雖然軍訓十分辛苦,而每一個參加軍訓的同學,盡管有的腳磨出了泡,有的身體有些不適,卻依舊堅持參加訓練。
經歷了軍訓的磨練,同學們更加團結了,大家都互相幫助,團結一心,在一些團體活動中,大家都積極踴躍地參加,爭取為班級取得榮譽。
我也提高了自己的自理能力,平時在家我總是依賴于父母,而在軍訓中我逐漸學會了把自己的事做的井井有條。
這次的軍訓給我們每一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很苦,很累,但是很值得。
胡欽鈺
不知不覺,為期5天的軍訓進入了尾聲,這是我們在高中第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這五天里,我們從互不相識、靦腆羞澀到彼此相熟,自然地開著玩笑,從中我們經歷了許多。
每次經過那些熟悉的道路、經過成人墻、經過中國餐廳、經過我們在一起努力奮斗過的地方,我仿佛又看到大家拼命接力完成定向越野的場景,大家齊心協力攀上成人墻的一幕幕,站軍姿、隊列訓練、射擊演練、站地扎營……往事涌上心頭,心中是滿滿的快要溢出來的溫暖和感動。是的,只要我們在一起齊心協力,即使再苦再累,都能迎刃而解,那是一種凝聚力。感謝軍訓讓我們真正懂得團結的意義,讓我們如細線般的每個個體,擰成一股繩!
雖然軍訓結束了,但我們堅持不懈,友愛互助的精神永遠存在。在未來的3年里,更要一起奮斗,一起努力。
各位,一起加油吧!
屬于我們的十八歲
——十八歲成人禮演講稿
十八年前,一聲嘹亮的啼哭劃破寂靜,我們開始了人生的旅程。三歲,親情給我們溫暖;七歲,知識給我們力量;十四歲單純給我們色彩;十六歲,彷徨給我們思考;十八歲,成熟給我們淡定。十八年的回憶積淀出的蓬勃而美麗的青春,終于在今天艷麗的綻放!
人生沒有回頭路,我們只有一個十八歲,只有一次青春,過了十八歲的門檻,社會和國家的責任將要落在我們的肩膀上,生活的舞臺從此要我們獨自演出。所謂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我們的青春我們的人生究竟給這個家,給這個世界,給我們自己,留下了什么?十八歲的我們,要學會冷靜、清醒,獨立的思考 。
思考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感恩。曾經有人在十八歲時說過這樣的話:“我為什么顯得成熟,因為我理解父母。”父母給我們的愛,似大海般靜水深流,雖然沒有具體內容,但它是閉上雙眼浮現出來的,十八年來的點點滴滴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它是母親的操勞和父親的奔波,它是母親的皺紋和父親的白發,它是母親的笑容,它是父親的鼓勵,它是母親的淚水,它是父親的嘆息。這樣的恩情是不能用數字度量的,也不能用語言歌頌的,只能用我們成長的雙手,撐起這個家,用我們全部的生命去感恩,去盡孝,去分享去承擔!
回想成長的路,還要感激那一雙雙曾今幫助過我們的溫暖的雙手,這其中,尤其應當感謝我們的老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他們和我們一起朝起晚歸,披星戴月,他們欣慰著我們的進步,煩惱著我們的煩惱,夢想著我們的夢想。不管我們將來是飛黃騰達還是平凡如故,請千萬不要忘記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老師。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是老師授予我們知識,教會我們待人處事。
從十八歲的這一天起,我們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年公民了。不在僅僅只是一個自我,更是中華民族新的棟梁!從這一天起,我們的生命里不應該僅僅只有瑣碎的生活,還要有夢想。
如今,中國騰飛在崛起的道路上,面臨著廣泛而深刻的考驗,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社會進步需要一大批執著前行的探索者,默默無聞的奉獻者和果敢堅毅的建設者,都需要中華民族優秀的青年。
我想:作為祖國新一代的青年,我們的理想應該是明確而堅定的,為中華之崛起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信念!理想支持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堅定不移地努力著,前進著。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人的成功,是因為他有理想,并且堅定不移,一個民族的成功是因為他的青年,他的中流砥柱,有理想,并為之前仆后繼,奮斗終生。
今天我們聚集在這里,共同迎接成人禮,一同邁入十八歲,這昭示著一種榮耀,提醒著一種責任,更詮釋著一份愛的胸懷。
余秋雨說:青年時代的使命,是以驚喜和謙卑之心,讓自己單薄的生命接通人類,我想我們要做的,就是學會思考,感恩,承擔,和責任。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從此刻起,讓我們用感恩之心擁抱生命,讓我們用滿腔熱血鑄就人生,讓屬于我們的十八歲在寬廣的天空中盡情飛揚!
學農進行時
——十八歲成人禮演講稿
(一)
文/胡依衡
在無數次看到“學農”二字兩眼放光后,在無數次聽到“學農”二字心跳不已后,在無數次念叨“學農”二字后,終于撕下11月15日的日歷,迎來期盼已久的學農生活。
第一天的暴雨沒有澆滅我們的熱情,連續一周的驟然降溫與陰雨連綿也沒有阻擋我們的步伐,不曾抹去這短短一周點點滴滴的美好回憶。
還記得每個上午軍訓的我們,穿著厚重的衣服,頂著凌亂的“鳥窩”頭,任憑絲絲寒氣鉆心刺骨,任憑被凜冽寒風吹得東倒西歪,踏步、跑步或僵立兩個多小時。冰冷的后腦勺,干裂的臉頰,無知覺的雙手是最深刻的印象,盡管教官時常善解人意地讓我們搓搓手暖和一下,身體仍然僵硬得不自然,但是不曾有同學退出,也沒有同學抱怨,只是堅持做著教官布置的每個任務。教官要求我們動作 有力,擺臂幅度大,蹬地聲響,將每一步都踏準,踏穩,自信得無絲毫猶豫,我們這么做著,從哆哆嗦嗦變得堅挺有力,從搖晃不定變得英姿颯爽,教官的臉上也露出了滿意且欣慰的笑容。休息時,同學們三五成群簇擁在一起,互相取暖,似乎如此便能阻擋嚴寒了,步伐則因此愈發從容與堅定。
還記得一起編織麻繩時,開始曾因不能領會其訣竅而憂心忡忡,在輔導員的細心輔導下,所有同學都漸漸掌握了基本方法,擺脫了之前的彷徨不安。兩股麻繩在手中一撮,交叉換位,就編出了一個結,之后在麻繩的粗細與增料問題上遇到了阻礙,同學之間互相探討,互相幫助,取經并總結,繼而又埋頭苦干。指導員告訴我們麻繩要編得整齊、平直,除去分叉的稻草,使其美觀且實用。狹小的房間安靜下來,同學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成果,更加小心的編織,有的甚至拆散原有的麻繩重做。我們擠擠挨挨坐在一起,不在意時不時被身邊同學的稻草打到,也不在意被扎得發疼的手,專心而有耐心地工作了一個上午,在彌漫著稻草味的溫暖小屋里,同享安然。
還記得參觀農墾博物館時,一路坎坷、長途跋涉到達目的地,原以為大家會 走馬觀花般匆匆瀏覽一遍了事,結果發現許多同學都仔細對照著下發的問題,興味盎然在博物館內走了一圈又一圈,尋找需要的答案。到處可見本校學生以小隊形式,簇擁在大塊說明板下,或是擠在歷史悠久的陳列品前,嘰嘰喳喳熱烈討論著,頭碰著頭填寫答案。條件并不優越,沒有桌椅可供寫字,許多人不顧寒冷與疲累趴在陳列品外殼玻璃上,將紙按在墻上或借用同學的脊背用凍得通紅的手寫字,十分辛苦,但我看見更多的人臉上滿是快樂,對知識的渴求讓我們忘卻了一切困難,專注于吸取知識,館內洋溢著熱烈而不浮躁的氣氛。
還記得下地挖山芋時,我們套上鞋套與工作手套,踩在雨后濕漉漉的新土中,一深一淺蹣跚前進。盡管步履艱難,同學們一個個迫不及待沖進田里,按照指導員的指示尋找凸起的泥丘,手忙腳亂砍去地面上的藤葉。開始時還處于摸索階段,有時挖了深坑卻一無所獲,有時鐮刀扎入了地里的山芋,在幾次的失敗經歷后,同學們卻逐漸從中獲得樂趣,揮舞著鐮刀順利地挖出大大小小、滿是泥濘的山芋,時而有同學大聲歡呼,神氣地展示自己的巨型戰利品,接著又彎腰繼續工作。同學們的熱情膨脹得幾乎爆棚,惹得一邊的老師們緊張地大喊:“小心點啊……別亂扔山芋啊……別砍自己的腿啊……”籮筐里的山芋越來越多,同學們似乎興奮得無法停手,又搬來一個空籮筐,繼續“奮斗”,直到老師無奈地不斷重復收工的命令,這才戀戀不舍爬了上來,泥乎乎的手上捧著挑選出的山芋,笑得格外歡喜。
還記得一起搬樹時,男生們負責將小樹拔起,他們用盡全力搖晃小樹,連推帶拉,費了很大力氣才拔下一棵,女生們則趕緊上前搬走它,大家分工明確、齊心協力,呼喝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搬樹的工作看似簡單,實際操作實屬不易,有一棵極為沉重的樹,幾個女生合力卻無法移動,兩男生見狀趕來相助才勉強抬起,而搬樹過程中不長的路途卻坎坷不斷,一邊負擔著樹的重量,一邊得小心避開田間的農作物,或是陷入軟泥,還得避免手中的樹干砸向旁人,往往走上一程便累得直喘氣。不過此時同學們完全無視了滿地污泥與酸痛的手臂,衣服、褲子、鞋子上布滿泥點,卻個個都像提前過年似的不亦樂乎,一派生龍活虎的景象,心情也不禁隨之雀躍不已。
當我們踏著正步時,實則踏著人生基步;當我們編織麻繩時,實則在編織希望;當我們得到知識時,實則得到求知精神;當我們挖掘山芋時,實則在挖掘人生經驗;當我們搖擺小樹時,實則在搖擺收獲;當我們揮灑汗水時,實則在揮灑青春。
回程的路上,淡淡的晨曦斜斜地打在一張張困倦的臉龐上,這遲來的陽光似乎頗有些諷刺,可我更愿意相信這是種鼓勵,是對我們努力的肯定。
付出,不是因為渴求回報。
回報,也不是為了答謝付出。
我們在乎的是這過程,是探索,是奮斗,是攀登的過程。我們在乎的是這時光,是在宿舍打鬧的,是同舟共濟的,是依偎取暖的時光。這一切的一切,交織在我們記憶的底片上,成為生命中最閃亮的光芒。
(二)
文/潘悅
Day 1
無法描摹我到底是以怎樣的心態去學農的。
忐忑的,害怕的,輕松的。似乎有那種五味雜陳和腦子中一片空白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齊驅并駕的勢頭。我笑笑。拉著箱子去了學校。
我是個怕蟲的小孩可是我還是硬著頭皮上了。
到的時候陰雨連綿的,過了那么長時間的顛簸多種的心情似乎不復存在了,于是便很踏實地整理寢室內務。那塊地方會比想象中的干凈還有會小一點。
有點失望,天氣依舊是很差并且第一天我們遇到的問題就是停電了。插座也是沒有電的,并且這個很讓我們惱火的地方一直持續著。寢室里有我們班里的四個女生和二班的兩個女生,因為大家都是認識的,所以互幫互助把被子床單搞定了。本來是以為自己是有一定的經驗的,可是因為我在上鋪所以突然沒有了方向。被套大了,枕套也大了。不過很溫暖的是,我們總是會互相幫忙,一個人是蠻難完成的丫。
幾個女生開始關注著,開進來車的是哪個學校的啊。
以后的生活將會是新的,進入了計時器的同時也是進入了倒計時。曾經一度那么地向往過,期待過,也彷徨過,無奈過,也想過很多很多的事情。
當托著箱子的時候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將來的一切會是很美好的吧。
Day 2
起床的時候天氣竟然好了起來。奉賢,這個陌生的地方,天氣也是我所不熟悉的。
有味道的自來水,還有那個上下鋪,再加上我們凌亂的寢室,我一直都在慢慢去習慣它。
睡得很差,或許是因為認床的緣故,或是對于這個很陌生的地方。附近的墳墓讓人有無盡的聯想,還有很多多方面的因素我我們寢室安靜地慌張著很晚才睡著的。
幾個女生在一起的時光是很開心很溫暖的吧,特別是我們都會有著共同的話題,還有著些許性格豪爽的成分。還是會在晚上帶著微微的恐懼緊緊地抓住被子。
認識我們往后的教官,一個高高的男人,很幽默但也很嚴格。早晨會去練隊列。雖然一年以前曾經練習過可是如今都已經忘了許多了。在練習的時候雖然有小小的怨恨可是還是會整齊地站立著。
天氣竟然能晴了。有欣慰有興奮或許還夾雜著失望的,因為會很僥幸地想是不是下雨就可以不學軍了。
上午的練習并不累,都是些很基本的動作。
下午參觀了農墾博物館。走了長長的,人煙稀少的路,卻并未感覺到疲憊。對于開墾這片土地到如今的那段歷史就是博物館的大致內容。在圖片和文字中見證了上一代人開墾這片荒蠻的土地的辛勞,這里曾經灑下了無數的汗水。對于他們,我相當敬佩。
似乎現在的我們再也找不回那時候很苦很累但卻又好像充滿著未知數和欣喜的生活。
并不是平淡如水但是好像很多事情并沒有記錄它的意義。
怎么說呢,物質生活豐富,精神生活缺失。
老師也總是在教育我們,現在的孩子啊怎樣怎樣沒有以前的小孩用功了啊,明明生活是便好了但是我們卻越來越吃不起苦,類類。
也不會去反駁,或許就是這樣子的。
也不想說那種“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空話,可是真的應該去學習那種拼命三郎的精神吧,起碼要借鑒一下。
Day 3
很想看晚上的流星雨啊,可是沒有爬起來~~~~還是獅子座的呢T_T
早上的隊列訓練很可怕。從頭至尾都是站在凜冽的寒風中,有些許的陽光可是還是覺得冷風刺骨。
站軍姿相當考煉意志力。從未有這樣站著一動不動地長達半個小時多的時間。感覺是怎樣的呢,手也麻了,腳也有種怪怪的感覺,就差點睡著了,劉海一直擋在臉上,總之是很不舒服的。其實很郁悶啊,我覺得我們都是站立地很好的啊,為何要點我們的名呢?站立了那么久以后教官還非常“人性化”地叫我們蹲了很久,或許只能用酸痛來描述那時候的腿了,站起來以后也幾乎是無法好好行走了。
在下午的時候我們第一次去學農了。在去之前是很懼怕的,因為看到別的學校的女生手套上褲子上都是泥的痕跡,想象著下午的學農會是怎樣的場景呢。我們帶好了鞋套手套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因為前兩天下過雨的緣故,土地里特別泥濘,踩下去有種走進了沼澤地的感覺。
第一個任務是挖山芋。我或許是第一次見到地里的山芋。紅色的皮里面是黃色帶紅色的內芯。
男生先將綠色的植物先拔掉然后女生們拿著鐮刀入田和男生將山芋挖出來。挖的過程充滿了未知和危險。山芋大多數是好幾個長在一起的,叢居而生的,也會有一個碩大的山芋下面接著小小的一根,所以常有將大的一部分挖出來了以后卻落了下面的情況。
土地泥濘不堪,鞋套卻會經不起那么大的黏性走了一會兒就掉了下來。即使這樣,還是會為了第一次嘗試這樣的農業工作感到很興奮。
有人抓了一只癩蛤蟆,它用一種很清澈的眼神看著這個世界可是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以后又好像是要逃跑。
挖山芋后是拔樹根。起初覺得很不可思議,要將看似孱弱的樹苗使勁搖動,直到將它連根拔起再用力地搬出去才是終點。
先是迷茫,然后是恍然大悟,再是自信地以為著自己可以搬動樹干的卻發現自己完完全全地錯了,樹是無論如何不能一個人拔起來然后搬動的。
到后來男生女生都在一起干活的。
女生們其實也并不嬌弱,個個抱著樹干上的。
到后來也掌握了訣竅。
有種醒悟么?或許吧。聽同寢室的女生說,“你們班的男女生都好團結的啊!”開心之余也很驕傲。我們學著馬上睡著不去抱怨而且認認真真勞動了。
Day 4
今天從早晨開始小雨就沒有停滯過。
先是軍訓的環節,因為下雨所以持續的時間并不是很長,回到溫暖的宿舍得知馬上要去摘橘子了。曾經在公園里摘過橘子,但對于不可以食用來作實驗這樣的要求就束手無策了,無法比較哪棵樹的橘子皮比較薄,味道比較甜,只好憑著感覺走了。
下午的活動是去都市果園。無法述那時候的心境。或許有時候會看似恍然大悟地說,啊那是茄子,那是薰衣草之類的話語。
并不喜歡這種事物,反而決得長長的絲瓜不習慣有點惡心,那種大大的南瓜也是一定不好吃的類類。
可是不得不感嘆,現代的技術還是很厲害的呢。
還有無法說清楚的事情,心里有很多的事情環繞著或許會馬上去解決掉。
之于這兩天的宿舍的內務,大家都認認真真地實行了在家里不會有的“有棱有角”的要求,并且盡力要求自己做到最好。雖然不是一個班的同學但卻會齊心協力打掃干凈在晚上是狼狽不堪的寢室,會微笑著一起整理,突然就有了那么一種責任心,明白一定要把事情做到很完美的呢。
所有的事情都是經過了不明不白到進步再有成果這樣的過程,在學農的時候也會了解某些的事情,心情突然會飄忽不定。
后記
其實一直聽別人講,學農的日子是多么多么難忘和美好的,在過了很久以后。
用一種游戲的心態去的,后來還是認認真真地過著難忘的五天生活,即使天氣是那段時間最冷的,即使自來水也總是有著一股奇怪的味道,但還是獲益良多的。那些勞動時候的場景還是歷歷在目的。
不算學工的話,這是過著高中生活的第二次集體生活,也是最后一次。冷暖交織。
女生們挽著手,透過厚厚的衣物還是能夠感覺到暖暖的感覺,還有我們都窩在一個被子里的場景,一個睡著了那么另一個也就會萌生睡意。互相依偎著。
只是,還是未曾感覺到它的重要性。
遙想著再過兩個月我們就要面臨分班再過兩個月后的一年我們就要徹底分開去到另一個陌生的世界里。
那又是怎樣的呢。
學農的時候看到以前的同學,同班的僅有三個,打聲招呼說過幾句話,也沒有后文。不是一個班的甚至也有連名字也叫不出來的。
每次總是想著,不要告別,不要分開這樣的詞匯,可是卻永遠做不到。
直到有一天突然就想明白了,那么的害怕分別可是那還是總歸會遇見的事情。想明白歸想明白但還是總在懷念著虛無的過去,那些若有若無的事情。
現在的我,以后的我,都可以去吼吼,現在的你們還好不好~~~~~
那些事物也終究是要經過時間的沉淀才能夠顯現出它的真實魅力所在吧。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