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揚州的歷史看,它還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說他是英雄的城市最值得一提的是“揚州十日”了。
公元1645年,清兵在多鐸的率領下,分兵亳州、徐州兩路,向南推進,勢如破竹,迅速占領了徐州、亳州、盱眙,并乘勢下淮安,奪泗州,渡淮河。四月十九日,明將許定國引多鐸師至揚州,揚州被清水陸各軍重圍。守將史可法統率軍民,堅守孤城,同時,向弘光皇帝求援,弘光不應,揚州告急,四月二十一日,明總兵李棲鳳、監軍副使高岐鳳拔營出降,形勢更為危急。史可法等堅守至四月二十五日,終因彈盡糧絕,被清兵攻破。史可法自刎不果而被俘。在多鐸百般的誘降時,史可法斬釘截鐵地說道:“城存與存,城亡與亡。我頭可斷,而態不可屈”,結果慘遭殺害。史可法的部下在這種情形下,仍率余部繼續鏖戰,直至流盡最后一滴血。清軍占領揚州后,縱兵屠掠,十日封刀,史稱“揚州十日”。
清軍屠城十日殺了多少,據《揚州十日記》所載,清軍攻破揚州城后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大肆屠殺,史載:“諸婦女長索系頸,累累如貫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滿地皆嬰兒,或襯馬蹄,或藉人足,肝腦涂地,泣聲盈野?!薄俺跛娜?,天始霽。道路積尸既經積雨暴漲,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內潰。穢臭逼人,復經日炙,其氣愈甚。前后左右,處處焚灼。室中氤氳,結成如霧,腥聞百里?!焙髞碛沙莾壬耸諝毜氖w就超過了80萬具。當然也有說17萬之多,也有說30萬之多。
說到揚州抗清,我們更加緬懷民族英雄史可法。
史可法少年學習勤奮。一天,刮風下雪特別寒冷,幾個騎馬的隨從跟著京都學政左公外出,私行察訪走進一座古廟。到了堂下小屋里見一個書生趴著桌子睡著了,文章剛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脫下貂皮裘衣蓋在書生身上,并給他關好門。左公向廟里的和尚了解這個書生,原來就是史可法。等到考試,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驚喜地注視著他,他呈上試卷,就當面批點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內室,讓他拜見了左夫人,并對夫人說:“我們的幾個孩子都平庸無能,將來繼承我的志向和事業的只有這個書生了?!?/p>
后來左公被東廠陷害進了監獄,史可法早晚守在監獄的大門外邊。太監防范窺伺很嚴,即使左家的傭人也不能靠近。聽說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就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兩銀子,哭泣著跟看守商量,看守受感動了。一天,看守讓史可法換上破舊衣服,穿上草鞋,背著筐,用手拿著長鍬,裝做打掃臟東西的人,把史可法帶進牢房。暗暗地指點左公呆的地方,左公靠著墻坐在地上,臉和額頭燙焦潰爛不能辨認,左邊膝蓋往下,筋骨全部脫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著左公膝蓋就哭泣起來。左公聽出是史可法的聲音,可是眼睛睜不開,于是奮力舉起胳臂用手指撥開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樣明亮,惱怒地說:“沒用的奴才!這是什么地方?朝政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經完了,你這樣不明大義,天下大事誰能支撐呢?還不趕快離開,要提放有人捏造罪名來陷害你。我現在就打死你!”史可法這才醒悟,含淚忍痛,離開了監獄。
史可法在崇禎元年(1628年)為進士、東林黨人。授西安府推官。歷任戶部員外郎,郎中。崇禎十四年(1641年)總督漕運,崇禎十六年(1643年)七月拜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弘光政權建立后,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時稱“史閣部”。時議設劉澤清、劉良佐、高杰、黃得功江北四鎮,史可法為兵部尚書,督師揚州。
為了紀念史可法,揚州設紀念館位于揚州市廣儲門外街24號,南臨古城河,梅花嶺畔。占地六千多平方米,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史可法祠墓所在地,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史可法紀念館是紀念明朝末年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著名歷史遺跡。
祠墓均南向,大門臨河,東墓西祠,并列通連。院正中為“饗堂”,堂前兩邊懸清張爾藎撰名聯:“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堂內明間有云紋形梅花罩格,上懸“氣壯山河”橫匾。兩邊懸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吳熙載篆書的楹聯:“生有自來文信國,死而后已武鄉侯”。堂正中供奉1985年為紀念史可法殉難340周年而塑的史可法干漆夾?像。饗堂后為史公衣冠墓,墓前有3門磚砌牌坊,上額“史忠正公墓”,與三面圍墻形成墓域。墓地內銀杏蔚秀,臘梅交柯,正中立表石墓碑,上鐫“明督師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史可法之墓”。碑后墓臺上有墓冢,封土高16米。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