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來分析豬八戒與唐僧的關系。
豬八戒是一個交際型的徒弟,他性格活潑,辦事熱心,情感外露,善于和別人交流溝通。雖然豬八戒也有好逸惡勞,貪圖享受,撥弄是非的缺點。但還是因為他討好唐僧,緊跟唐僧,服務唐僧,同時也非常善于揣摩唐僧的心理,善于巧言令色,投其所好,從而深的唐僧的好感。
這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唐僧對悟空一直保持很強的戒備心理,駕馭悟空需要得到豬八戒的支持。豬八戒也深知自己的價值所在,所以他根本不服從悟空的指揮,他只聽師父唐僧的。正是因為豬八戒有鉗制悟空的作用,從而深得唐僧器重。我們假設如果這個團隊只有悟空或只有悟空和沙僧,而沒有豬八戒,唐僧就很難駕馭這個團隊,這個團隊就很難保持穩定。由此可見豬八戒的價值所在。我們因此也找到了唐僧為什么依靠和信任豬八戒持的理由了。
在西天取經的途中,他們經歷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說明問題,我們不可能一一列舉,只能列舉幾件事情來加以證明。
唐僧一行到了獅駝嶺,這里有座獅駝洞,洞里有三個魔頭。悟空了解這三個魔頭的威力,恐怕一人難勝,又調令不動豬八戒,只好向師父要人,說:“師父,小妖千萬,教老孫一人,怎么與他賭斗?”長老考慮了再三,這才同樣派豬八戒、沙僧相助,說:“寡不敵眾,是你一人也難處。八戒、沙僧他們也都有本事,教他們都去,與你助力同心,掃凈山路,保我過去罷。”
可見豬八戒和沙僧都不聽悟空的指揮。
在西天取經的途中,歷來遇到妖魔都是孫悟空沖鋒陷陣,獨當一面的。只是遇到什么困難了,唐僧才讓豬八戒和沙僧助戰。他從不讓豬八戒領頭戰妖魔。
可惜的是,豬八戒在與二妖魔打斗是,被妖魔捋去,唐僧眼睜睜看著眾小妖俘虜了豬八戒,凱歌齊唱一擁而歸。
不禁罵起了悟空,道:“悟空,怪不得悟能咒你死呢!原來你弟兄全無相愛之意,專懷相嫉相妒之心……”行者笑道:“師父也忒護短,忒偏心!罷了,象老孫拿去時,你略不掛念,左右是舍命之材;這呆子才自遭擒,你就怪我。我教他受些苦惱,方見取經之難。”
豬八戒被擒唐僧失去了依靠,就像領導失去了辦公廳主任,自己的心腹,這悟空就更難鉗制,怎能不苦惱。這里就很清楚的暴露唐僧的心態了。
還有一次,唐僧師徒四人從鎮元子的五莊觀出來后,西行時間不長,就遇到了一個俊俏的美女。你看那美女子生得:冰肌藏玉骨,衫領露酥胸。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月樣容儀俏,天然性格清。體似燕藏柳,聲如鶯囀林。半放海棠籠曉日,才開芍藥弄春晴。
八戒見了就忍耐不住,動了凡心。不僅八戒動心,就是唐僧看了也有伶香惜玉之情,只有沙僧不動聲色,全無愛慕之意。
悟空是火眼金睛,認出美女是白骨精所變,拿起金棒,望妖精劈頭就打。那妖精豈是平庸之輩,便使個“解尸法”,見行者棍子來時,卻抖擻精神,預先走了。把一個假尸首留在地下。唐僧見了又憐又怕,非常生氣。批評悟空道:“這猴著無禮,屢勸不從,無故傷人性命!”行者道:“師父莫怪,你且來看看這罐子內是什么東西。”沙僧攙著長老,近前看時,那里是什么米飯,都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長蛆,也不是什么面筋,卻是幾個青蛙、癩蛤蟆,滿地亂跳。長老已經有三分信了。
可是豬八戒在一旁卻不干了,他此時和唐僧的心態是一致的。他見了美女已經垂涎三尺,想入非非,可是轉眼就被悟空打死了,是既恨又憐。對悟空的做法非常不滿。只是此時他比唐僧表露的更直白罷了。于是就在旁邊挑唆道:“師父,這個女子,是此間農婦,因為送飯下田,路遇我等,卻怎么栽她是個妖怪?哥哥的棍子重,走將來試手打她一下,不期就打死了。怕你念什么《緊箍咒》,故意的使個瞻眼法兒,變成這等東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
三藏聽了八戒一番看法,果信那呆子挑唆。于是手中捻訣,口里念咒。行者就叫:“頭疼!頭疼!莫念!莫念!有話便說。”
唐僧口口聲聲不要這個徒弟,還是孫悟空求情,并保證不再打殺人,唐僧才罷。
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出精彩的故事里,最終還是在豬八戒的挑唆在,被唐僧趕回了花果山。
可見,唐僧在很多問題上還是聽信八戒的,即使是一些關鍵問題,唐僧也是聽信八戒的,有時甚至不計后果。
在唐僧和孫悟空多次沖突中,都有豬八戒唆使的原因。
豬八戒德不如沙僧,才不如悟空,可是他卻贏得唐僧的信任,這種混世不干事卻吃的開現象很讓人深思。
唐僧只是在困難和危急的時候,才想到孫悟空,可是危急一但過去,順利的時候,豬八戒就占了上風。充當腳力和馬夫作用的沙僧,只是唐僧團結的對象,談不上重視和重用的可能。
從唐僧對三個徒弟的態度和用人的策略以及管理的方法上看,唐僧是一個善用心機,善于思考,老謀深算的領導人才。他的領導藝術和方法至今仍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能征善戰,大智大勇的孫悟空,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卻沒有得到唐僧的信任,除有上述的多種原因外,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體制問題。在中國歷史上凡能者善戰者其下場多悲慘的。這不僅是能者的悲劇,也是制度的悲劇。難怪古時很多能人志士,為了保全自己不惜裝糊涂。
沙僧一生勤奮,衷心耿耿,也沒有得到好報,就是虔誠的佛教徒也沒能像佛經所說那樣,好有好報。沙僧的現象令人反思,沙僧的現象非常普遍,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搗蛋的。苦干實干,干給天看;東混西混,一帆風順。有時領隊的并不需要你的愚衷,他需要的是達到目的,需要的是眼前的效果。因為他達到目的就行了,他取到佛經就完成了任務,什么理想、信仰、信念等等,對他都不重要。一部《西游記》最不公的是對待沙僧,唐僧不負責任,就是如來也不講公平,即使這樣,沙僧也沒有說一句怨言,可悲可嘆!
在人治的環境中,豬八戒現象就更普遍了,就更讓人深思了。像八戒這類員工,之所以能吃的開,能左右縫圓,是環境的需要,是體制的需要,更是當權者的需要。這是因為有的崗位需要服從,需要順從,需要奉承,需要吹喇叭抬轎子。
豬八戒雖然沒有封他自己滿意的位子,但卻是個很實惠的差事,與沙僧相比,還是不錯的。
今天,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的周圍,像唐僧這樣的領隊還是很多的,像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這樣的員工也很多的。但愿眾多的員工,都能從他們三人身上汲取經驗和教訓;但愿孫悟空式的員工能跳出善戰者無戰功的怪圈;但愿像沙僧式的員工能走出辛勞者無功勞的尷尬;但愿唐僧式的領隊能與時俱進,創造出一個先進的公平的體制環境,取經不是目的,關鍵在于用經。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