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舊
2014屆(5)班俞揚
人,很奇怪,當一個人一直身處在同一個地點時,就會感到十分的厭倦與不耐。但往往當一些“侵略者”使出渾身解數或是想對它大動干戈,改頭換面一番,又或是直接想將你“請出”這個曾經的“囚籠”時,又會產生出十分百分千分萬分的不愿意,人是有戀舊情結的。
我的奶奶家就是我的戀舊情結最好的見證,在我那時候這房子應該算是挺大的,約莫八十幾個平方,一共兩大間,三小間。小時候很以此為傲,與我們同一樓層的房屋是一件一件出租給別人的,一個房子內要有四五戶人家居住,真是…擠得很啊!房中有一條大大的走廊隔開了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小時候與爺爺奶奶住在一起,距離廚房較近的是我與父母親的房間,裝潢十分的歐式,櫥柜等是由白色的漆漆成的,門檻等又是由淡紫羅蘭色的漆漆成的,房屋的最拐角處放著一張十分大的墨綠色的皮質沙發,如今奶奶家的賓客寥寥,又因沙發實在是太陰涼,就再沒怎么被人坐過,那一些細小的褶皺痕跡就這樣龜裂開來了。母親對于房間的裝潢十分看中,墻壁與院子都是淡淡的青草綠色的墻紙,很是好看,就連房頂也是米色的粗糙壁紙,小的時候大街上特別流行分發各種氣球,我又很喜歡,常常往家里帶,每次把它閑置在大房間里時,但沒有系緊,總飄到頂上,然后就“砰“的一聲,炸了,我總不記得“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所以到最后沒有幸存者。媽媽說我的營養從生下來就像過剩似的,姑娘家生下來有七斤重的確也很少,再加上看起來很有福相,所以每次阿姨阿叔來家里做客看到我坐在床上總會十分逗趣地說:“呦,怎么像菩薩一樣的啦。”然后就捏捏臉,捏捏胳膊,捏捏手,捏捏腿,反正盡是挑有肉的地方不停地玩。進門的正對面是一副由毛線勾成的冬日雪景圖,遠處近處的松無一不被厚厚的雪所覆蓋住,但卻又能看見那一抹銀白色下的青翠,天空是紫的紅的紗一般的顏色,將遠去的鳥兒完全的收藏起來了;在畫毯的下方還有一排十分整齊的粗毛線流蘇,依舊是墨綠色的,小時候并不喜歡閑著,不會寫字,又不愛唱歌,就拿著這流蘇編辮子,不停地編了拆,拆了梳,又編的,有一次湊巧院子里來了一只嫩黃色的貍花貓,就急急的扔下手中的“活兒”十分積極地跑到了窗邊逗貓去了,后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知道是長大了有事做了,還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就并沒有再去管這幅畫,再想到它的時候,已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它也完全沒有散開,許是家里人也無人有心去撥開它,它就那么緊緊地纏在一起,待到我把它分開的時候已經很卷曲了,像極了上海小弄堂里那些愛美的老媽媽們的頭發,怎么看都不是很順眼,就又將它纏繞回去,心里還總感覺有那么些對不住它。
奶奶的房間與我們的房間大小無差,但確實非常中式的風格,無論桌椅櫥柜都是木制的,奶奶常說:“這漆的總沒有原木來得好,看得順眼,原木的有股淡淡的木香,漆的味道刺鼻的很,這里面也不知道有多少害人的東西,害的人幾個禮拜也沒胃口。”奶奶的手藝活兒十分地精妙,小時候的我頭很大,但凡是商店里直接買回來的衣服我定是頭套不進的。于是奶奶每次都把領口拆掉,重新縫制,即使沒有縫紉機,依舊像新的一樣,“額頭高,長大一定聰明”,或許是對隔代人的喜愛,奶奶的愛大的小的零零散散的全部砸到了我的身上。奶奶的菜燒得很好,餛飩,餃子,紅燒肉,小到咸魚醬菜,大到會請賓客,有的時候看到奶奶燒得實在太辛苦,于心不忍,就拿了把大蒲扇,對著奶奶不停地扇,至于舒服不舒服我是沒有自知之明的,只知道到最后被奶奶直接趕出了廚房,估計是礙事的罷。再多的也無法全部羅列出來了。
佩弦先生說:“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點評:
九零年代的孩子,應該是崇尚高科技,緊隨時尚步伐。沒想到,他們竟也會生出那么濃濃的戀舊情結,而且還來得那么細膩、真實、溫暖。在這篇文章里,我仿佛看著王家衛的電影,好像走在老上海最熟悉的石庫門里,甚至耳邊還輕輕縈繞著“囡囡,來切飯了”,這樣再樸實不過的柔柔鄉音。文學之所以動人,是在于它和我們心靈緊緊貼合,這樣的文章是可以讓我們喜愛且動容的。(教師:張蓉)
那個夏天那片森林
2014屆(2)班胡倩欣
我叫竹川螢,每年暑假都會到爺爺家住。六歲,我遇見你,是夏日蔥綠的森林。四散的光暈都染上了透亮的綠意,四處都是蟲鳴,迷路的我蜷成團蹲坐在樹蔭底下抽泣,是你突然從樹后出現,帶著奇怪的狐貍面具。明明看不見你的眉目,卻覺得會是個可靠又可愛的人,興奮的我直接想沖上前擁住你,可是你卻山閃身讓我吃了個狗吃屎,說:“我不是人類,是觸碰到人就會消失的而存在。”我偏不信,爬起來繼續奔向你,可惜沒能如愿,就這樣鬧到日落,你迎著我來到了下山的小道,猶豫了很久,鼓起勇氣問了你的名字,可又怕會很唐突,紅著臉轉身就跑,“銀”你好聽的聲音幽幽傳來,開心你轉過頭尋找你的身影,可是燒紅的陽光下已沒有了你的影子。
銀?!我決定了我要和你做朋友,不是人類又有什么不同呢?于是第二天、第三天……住在爺爺家的我每天都會來這片妖怪遍布的森林找你,我看著我長大,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可是你還是那樣,如初見那般,永遠不會變。我還記得成績問過你為什么?為什么要帶著面具,你淡淡的聲音從面具下傳來:“只有這樣我才會看上去像妖怪。”于是漸漸地,分開的日子里腦海里也全是你。今年冬天特別冷,不知道螢火之森冷嗎?你還好嗎?有帶著我給你織的圍巾沒?好想見你,好想觸碰你,但,不能觸碰你,為了一直見到你。
終于,在那年夏天,你無意間觸碰到了人類的孩子,我看著你的身體一點點的被光亮蠶食,眼淚就這樣落了下來,“螢,我終于可以抱你了。”你卻笑著張開雙臂迎我進懷里,我終于擁抱了你。螢火之森里飄起來一片熒光,有一句話我一直想對你說——我喜歡你
每個女孩像竹川螢一樣,心里都有一片螢火之森,保持這片美好。還有,請記得我,在你漫長的生命力,曾經來過。
不曾消逝
下輩子,世界不再有他
2014屆(2)班何靜文
下輩子,世界不再有他。
不再有蓬松的黑色卷發映襯的精致面容。
不再有麥色的皮膚宛若新生的嬰孩般光潔無暇。
不再有烏黑的雙眸閃動著如水的清澈,涌動著最為質樸的純真。
不再有平滑的唇線沒入淺淺的酒窩,漾起一抹別樣的溫柔。不再有炫麗的燈光下的流轉舞步,不再有輕擺雙臂的天使,盡隨生命的律動。
不再有天籟之音溫潤地流淌而出,細細融化于光影交織的舞臺,拂過每一張淚水浸潤的面龐。
下輩子,世界不再有他。
不再有一個人,帶著金色的炫目走入萬千視野,窒息了整個世界。
不再有一個人,帶著整顆心的溫柔與你對望,彷佛瞬間被吸入夢幻的漩渦,整顆心包裹著溫暖的悸動。
不再有一個人,輕輕貼住你的臉頰,撥動你柔軟的發絲,以若有若無的氣息于附耳低語:Iloveyoumore.
不再有一個人,讓你在魅惑的歌聲尖叫、落淚,如置身于罌粟的毒氣中心甘情愿地沉淪。
下輩子,世界不再有他。
不再有一個人,在每一個病童的額頭上印上輕柔的一吻。
不再有一個人,俯身拭去迷路孩子眼角上的每一顆淚滴。
不再有一個人,牽起每一只羞怯的小手,白皮膚,黃皮膚,黑皮膚。
不再有一個人,唱著《Wearetheworld》,刺痛了心底的每一片凈土,將感動滾成熱淚。
下輩子,這個世界不要他。
千年前,耶穌受難。
千年后,世界骯臟如舊。
下輩子,我不要你他。
不要再看到那張閃光燈下的憔悴面容。不要再看到那雙悲苦卻依舊堅毅的雙眼。
不要再聽到那被重復了千百次卻無人理睬的詆毀。
他走了,化成一片天空,一彎新月。自此,幸福常伴。
下輩子,我不要他。
不再有金色流年里未曾相識的遺憾。
不再有黑色靜穆中悄然落淚的悲傷。
不再有污蔑襲來時無能為力的無助。
不再有流言侵染潔白的雙翅。
不再有利刃劃開柔軟的心尖。
不再有落入眼底的哀傷。
不再有天使驚現人間的模樣。
下輩子,我不要他。
愿他化作啁啾的黃鸝,歌喉嘹亮,不再有悲傷。
愿他化作一潭靜水,任春風皺面,盡顯溫潤笑顏。
愿他化作一縷長風,潛入自然的懷抱,棲息于嫩綠的春葉,靜候黎明。
愿他流連于天堂,流云是他頑皮的微笑,夜星是他閃亮的眼眸。
他于此,俯瞰人間。
下輩子,我不要他。
這個世界不配他的愛。
請安靜的離去,以一種安寧的方式,到一個悲傷到不了的地方,沒有背叛,沒有傷害。
請,別回首,別再來。
點評:
誰說這是一個沒有詩的時代?在這首情真意切的詩里,我看到了詩歌在當今時代還是有它的一席之地的。邁克?杰克遜,一代巨星的隕落,卻成就了他在世人心中的永恒。(教師:金文英)
無聲的天籟
2014屆(3)班許慶余
天籟是無聲的,這不矛盾,因為,安靜才是最完美的音樂。
夏夜,在床上輾轉于窗外的蟬鳴,心中嘈雜,難以入眠。于是閉上雙眼,祈求安靜。漸漸地,寂靜開始在身體中流淌,整個夜晚才悄悄沉淀下來。
也許,安靜就存在于浮躁的背后,想要隔絕塵世的一切煩惱苦痛悲傷,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閉上眼睛。
我相信,耳朵的另一端是通向人的內心的。所以,想讓自己的周圍安靜,首先應當讓自己的心靈充塑靜溢與鎮靜。
安靜是生命的力量,也是生命的的藝術。片刻的安靜是從極度的暴怒狂野到一瞬間清水凝止的安溢與鎮定;反之則是一種蓄勢待發。長久的安靜是從初生的純潔天真,到老年時的成熟穩重,這種安靜釀造出的是自然,深入,流暢,舒適的超脫。
安靜的小孩喜歡默默一個人坐在瓦片堆砌成的屋頂上,全神貫注地讓視線隨夕陽漸漸墜入天邊。
安靜的老人們喜歡盤膝坐在竹林深處,擺一盤棋欣賞對方落子時的一招一勢。
安靜的詩人喜歡沉思在邊疆的茶樓上,緬懷秋天神圣的寂寞,把四季的輪回看作遼闊的希望,于是春天不再遙遠。
安靜的戀人喜歡互相依偎在海邊的沙灘上,緊緊地,悄悄地用擁抱的距離來丈量愛情的長度。
然而,最安靜的還是那個人。他無力設計一縷風,一絲陽光,也無力制造一片云,一場細雨,但他喜歡用思緒在無形的天空中打撈出真理的模樣,喜歡忘卻,忘卻那憔悴的城市夜景,忘卻鏡子里自己憂郁的身影。
也正因此,那個人成了生命中最可愛的風景。他用微笑交換惆悵,用靈魂交換純凈,用無聲的安靜交換這世界上最優美的天籟。
暮色微醺,街景開始寂靜,我坐在窗臺用心傾聽這天籟的寧靜……
點評:
由天籟想到安靜,從安靜想到安靜的人,再想到那個人,最后又回歸到天籟,是“天人合一”的生動詮釋。一種沉思默想,在作者的筆下卻能寫得那么絢麗多姿。(教師:金文英)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