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終端
2014屆(2)班胡倩欣
在這個高速發(fā)展、混沌顛倒的現(xiàn)代社會中,那些自認(rèn)為是時代裂痕承受者的詩人,因為現(xiàn)實中理想的設(shè)定與真相間的差異,最終為了追隨心中高尚的美而與塵世背道而馳,他們幻想了一個與世俗對應(yīng)的遍世界,純潔而美好,卻也因此眼里容不得揉進(jìn)一粒沙。對于世間的黑暗,最終選擇躲避、逃離。為了靈魂,放棄軀體,理想主義的徹底。
海子臥軌、方向猝死、三毛自殺、本杰明、海明威、川端康成…他們都是陷入不可自拔的精神危機(jī)中而自殺。
但自殺終究永遠(yuǎn)還是自殺,即使為其找到了在高尚的理由,那也仍改變不了死于自殺的事實。后人為他們謳歌,贊揚他們的勇氣與尊嚴(yán)。我卻不這么認(rèn)為,自殺你就輸了。在生活的游戲中,如果不忍受一切而放抗呢?若死亡真像一睡了之那么寧靜也就好了,但誰知道這一覺睡了之后會做什么夢呢?
所以我尊重那些活著的人和那些以死反抗的人,因為他們有只得決斷和承擔(dān),他們能承受生命之所“輕”,并勇敢的反抗、戰(zhàn)勝它,成為游資中的最終贏家。
“全世界正在變成一個瘋?cè)嗽骸!痹谶@種情況下,許多文人、藝術(shù)家對自己所面對的突變的世界感到陌生,只有積極適應(yīng)并主導(dǎo)這一切,才是硬道理。
在希望失望,徘徊掙扎中淪陷,就像是文人的職業(yè)病,成為社會病態(tài)的傀儡。
“無論誰死了,我都覺得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我從不問喪鐘為誰而鳴,它為我,也為你!”希望我們都能像彌爾頓一樣對生命充滿虔誠。
點評:
莫言在《母親》一文中談及動亂年代里中國農(nóng)村的很多婦女因不堪生活的重負(fù)而選擇自殺的恐怖情景。在父親被人誣陷,家里彈盡糧絕,母親舊病復(fù)發(fā)而無錢醫(yī)治,自己憂心忡忡,以淚洗面之際,堅強的母親對他說:“孩子,放心吧,閻王爺不叫,我是不會去的”。這話鼓舞并激勵了莫言勇敢面對生活中的任何磨難,彰顯了生命堅韌、不屈的本真面目。在相對和平富足的當(dāng)代社會,這種精神依舊彌足可貴。(教師:朱春云)
屐痕處處
鄉(xiāng)下那條黃昏的石板道
2014屆(5)班嚴(yán)沁
國慶長假的時候,我和父母開車前往住在農(nóng)村的奶奶家中探望奶奶。到了的時候已經(jīng)快中午了,我還記得父親停下車后喊了一句“媽”后,奶奶從房門中探出了頭應(yīng)了一聲。
沒有什么表情,沒有那種久別重逢的喜悅,只是像是看見早上剛出門的孩子回家一樣。事實上父親已經(jīng)離家三十年,見面的機(jī)會應(yīng)該是見一次就在少一次。
奶奶準(zhǔn)備的午餐很豐盛——最起碼對她來說應(yīng)該是的。比如說紅燒帶魚,事實上這道菜在城市真的和豐盛沒有一點兒的關(guān)系,而且奶奶不能吃海鮮,她自己沒有吃一塊。
吃完了飯奶奶收拾了桌子,奶奶的屋子是那種很古舊的屋子,高高的懸梁看上去搖搖欲墜,然而它確實已經(jīng)堅持了半個世紀(jì),從我父親呱呱落地,到如今近知天命。
母親拿了一張椅子到門外織起了毛衣,外面光線足,而且城市里幾乎聞不到的泥土的味道,還有雞和羊的叫聲,構(gòu)成了整個鄉(xiāng)下。
奶奶在把撿來的柴火壘到門前的磚瓦塊上,她的身板子看上去還是很硬朗的,多數(shù)是因為她還在種田的緣故。父親給她的錢絕對可以讓她躺在床上看看電視安享晚年的,但是她每次都笑著拒絕父親,用那一口濃郁的口音:“我喜歡種地。”
父親坐在了門口的石階上,兜里揣了一包香煙,經(jīng)過的老相識都坐下來抽著煙聊天,聊的東西有很多,從過去聊到未來。巧遇了兒時摯友沈伯伯,父親和他一同聊天,滿眼笑容。我似乎還能看見他們年輕時的樣子,滿眼笑容,只是如今還有滿頭白發(fā)。
我趴在屋子里的方桌上,看著天空,覺得鄉(xiāng)下的時間過得很慢。
然后父親讓我坐在一輛手推車上,他推著我跑在鄉(xiāng)間的石板道上。他說這部車是用來裝菜的,只有一個輪子。我坐在車上的時候,很怕也很興奮,經(jīng)過的人都對著我們笑著,父親也打了招呼,只是我不認(rèn)識,但是看著他們的笑臉,我也笑了。
回來的時候遇見了隔壁家的老奶奶,老奶奶愉快地和我父母和奶奶聊著天,我隱約聽得懂幾句話,但是更多的卻聽不懂了。老奶奶走后,母親感慨萬分地告訴我,她的老伴幾年前走了,走得很突然。
我站在門檻上看著老奶奶走在石板道上,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我曾經(jīng)看見她挽著老伴的手,一起走在這條石板道上。兩人的步子不快,也沒有說話,只是這樣一步一步走著。我當(dāng)時覺得大概這就是永恒吧。
屋內(nèi)的奶奶點著柴火準(zhǔn)備燒晚飯,聞著柴火點燃的獨有的味道,我第一次覺得或許鄉(xiāng)下才會有真正的生活也說不定。比起鄉(xiāng)下的恬靜和寧和,大城市的繁華和熱鬧,恰恰遮住了一些是極美好的,并且我們理應(yīng)該擁有的東西。
老奶奶一個人走在石板道上,黃昏時夕陽的微光灑在她已經(jīng)有些駝了的背上。
我仍然看得見,老奶奶挽著它的老伴走在石板道上,夕陽的微光灑在他們已經(jīng)有些駝了的背上。
他們的步子不快,也沒有說話,只是那樣一步一步地走著。
點評: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久在都市里的人兒,呼吸著這帶有泥土味的空氣,怎能不流連忘返啊!嚴(yán)沁的語言是樸實且溫暖的,有點老舍的味道,寫父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寫老奶奶“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寫那些最古樸也最真實的親情、友情。文字描繪的世界恰是每個人內(nèi)心最渴求的真實。(教師:張蓉)
香港的元素
2014屆(5)班俞楊
想像應(yīng)臺一樣找個城市,好好尋找城市與城市之間所碰撞出的火花,然而總不得意。說起來,香港的必玩景點很多,但卻似許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景點一樣,也許你已經(jīng)知道沒有能夠給你帶來驚喜的地方,但總會一批批人飛蛾撲火般的蜂擁而去。
當(dāng)然,總不乏購物血拼的。這是題外話。
或許曾經(jīng)因為英國統(tǒng)治過漫長的一段時間,香港的每一處都像極了英國,就連馬路上的行人也會使人感受到一絲淡淡的紳士風(fēng)度,香港人似乎頗為嚴(yán)肅,就像京劇中的黑臉一般,總是不茍言笑,辦事匆匆,卻十分嚴(yán)謹(jǐn)。
說起香港小而又深邃的袖珍文化,就不得不提起香港的書店了,若是拿香港的書店與上海及臺灣的書店相比的話,那是極其錯誤且愚蠢的,它們之間只存在永遠(yuǎn)平行的特殊關(guān)系。香港這塊寶地寸土是金,大多個人書店選擇在街邊店鋪的樓上經(jīng)營,很難會在底樓尋覓到書店的蹤跡,這種被叫做二樓書店,雖說叫二樓書店,但也有在三樓四樓的,在我居住的附近僅有的幾家書店里,書很多,從上到下,排得滿滿的,你似乎還可以聽到小木書架咿呀咿呀的聲音,但書確是整整齊齊,有些用塑料紙包裹得很好。若是運氣好的話,興許還會找到一些打了很低折扣的藏本,十分值得拜讀一下。
香港雖說總有些小而壓抑的感覺,但香港的情調(diào)還是隨處可見的。
香港人都很會微笑,無論是擁擠嘈雜的商場里,亦或是人跡寥寥的書屋里,系著圍裙的老婆婆或是年輕的太太們,只要你進(jìn)入到她們的視線里,她們都會微笑地和你說“hello”。唯一與大陸不同的是,這絕不是基于你能使他們的荷包更加豐盈的基礎(chǔ)上。
香港人隨性,在未決定的事情之前總是持有一種隨遇而安的態(tài)度,而一旦決定,則力求盡善盡美,于是,你看不到在酒會之前的凌亂無章,手足無措。鋪在長桌上的桌布,絕對是雪白的,而且燙得平整漂亮。穿著黑色禮服的侍者,正在擺置酒杯,白酒、紅酒、香檳和果汁的杯子,他絕對不會搞錯。麥克風(fēng)的電線,一定有人會把它仔細(xì)地粘貼在地,蓋上一條美麗的地毯。賓客進(jìn)出的動線,井井有條;燈光和音響,細(xì)細(xì)調(diào)配。看侍者們極紳士地完成所有工作后,藏匿于唇邊的那一抹笑,想想藝術(shù)家也不過如此吧。
sophistication(世故,老練;精巧,精致)是香港核心的元素。是大陸及臺灣所沒有的,恰如其分的比例成就了香港的獨特,雅致。我想,不論是誰都一定會愛上她這一抹奇異的“華洋雜處”之美,要知道,這樣的旅途總是非常令人愉悅的。
游記——太湖源
2015屆(1)班邱樑麗
2012年10月5日清晨6:13分,從家出發(fā),天朦朧地亮著,仿佛罩上了一層面紗;萬物蘇醒,顯示著勃勃生機(jī),迎接新的朝陽。兩旁的梧桐筆挺筆挺地與大地根脈相連,還未看到太陽,今天的出游開始了。
7:10分,在路上,巴士駛上了高速公路,一排排高樓大廈向后遠(yuǎn)去。
7:24分,那形狀神似斗笠的上海南站在高速公路下與我們擦肩而過。
7:36分,已近郊區(qū),一眼望去,是大片的綠油油的油菜籽田,綠色紛繁的樹木、植被。接踵而至映入我的眼簾,很快,巴士過了滬昆收費站。
7:46分,忽見兩只白鴿。
8:02分,駛過楓涇高速。
10:21分,進(jìn)入臨安,仿佛有一種置身仙境的感覺,這山仿佛藏身霧中,近葉又只手可觸。遠(yuǎn)山莊嚴(yán),近樹可親;欲遠(yuǎn)欲近,欲敬欲親......
10:55分,車在環(huán)山,我看到了一片竹林;我看到巖石;我看到依山而建的小樓;我看到水壩;我看到湖,這湖好大,在四面山的環(huán)合下又延綿不斷,這湖是藍(lán)色的,是綠色的,是青色的,也是清澈見底的。
11:30分,終于到達(dá)了目的地太湖源景點。
16:08分,回程的路上,記下青山綠水的點滴風(fēng)貌。
那一只只猴子跳入腦海,有的蹲坐在巖石上,有的爬上了綠樹,千姿百態(tài),惹人笑語。忽一聲哨音響,一把花生灑在巖石堆成的小山上,猴子們一溜煙兒跑去吃開了懷。猴子本屬山林,屬于大自然的懷抱,卻為人們所馴化我不禁為這些個小機(jī)靈鬼們感到惋惜。
腳下一塊塊石階走過,那一株株龍須草垂下,三個赤紅的大字“龍須壁”刻印在巖石上,隨著巖石向上看去,整個巖壁長滿了龍須草。龍須草因其外形酷似龍須而得此名,有降壓的功效,是太湖源的土特產(chǎn)之一。
在“爬山涉水”之后,終于,我看到了一個大大的“源”字,一注清泉從巖石中涌出。這就是太湖的源泉嗎?我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難以想象那水天一色的太湖就是由這汪清泉匯聚而成的。細(xì)細(xì)的泉水劃過指尖,一絲清涼浸透心底,我的心靈仿佛都被這清泉洗滌。清泉的清涼固然可貴,但它照亮我的心、洗滌我的靈魂更令我珍惜......
22:07分,回到了我“久違”的家。
點評:
乍一看文章似乎是報流水帳,仔細(xì)閱讀作者的文字,可圈可點,善于描寫與勾勒,簡潔明了,很有自己的特點。如“形狀神似斗笠的上海南站”“我的心靈仿佛都被這清泉洗滌”等,文字頗為老練。(教師:賀萍)
游大明山有感
2015屆(2)班孔思韻
十一黃金周,天外出游玩至大明山,其風(fēng)景秀麗,甚有感觸。
到大明山腳下,就已感嘆它的的高聳雄偉,海拔一千四百多米,爬上去?想想就算了,要我爬一天下來不知能否到山腰,乘纜車上山,先至千米巖洞,此巖洞并非自然天成,而是幾百年前挖鎢礦所留下來的,雖少了一份自然之美,但當(dāng)我走進(jìn)巖洞,還是小小贊嘆一番,在當(dāng)時缺乏工具的年代,礦工都是以人工一錘一斧鑿出來的,想象工人在千丈絕壁上作業(yè),這份膽氣值得欽佩,手輕輕撫過洞壁,清冷幽涼之感滲入掌心,閉上雙眸,我似乎看見了當(dāng)年礦工們揮漢工作的場景,出巖洞乃是位于山頸處的懸空棧道,腳下是萬丈懸崖,遠(yuǎn)處是群山連綿,壯著膽子向下看去,萬千風(fēng)姿不可言,只見青蔥綠柏叢中嵌著點點的紅葉,頗為醒目,煞是好看,頓時詩興泉涌,作詩描景:
萬丈溝壑千頃松,足踏明山跨清流。
嘆山崢嶸水淙淙,還戀青叢片點紅。
一步一步走在棧道上,感嘆近在身旁的美景,也感嘆古時人民的智慧,如此高度,如此峭壁,卻能建成這長達(dá)幾公里的棧道,古人豈容小覷?登上登峰,風(fēng)景更甚,一切美景在險峰啊!望遠(yuǎn)處群峰俯首,一種睥睨天下的豪情壯志油然而生,如今算真正體會到“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竟折腰”的感覺,由此我毅然決然放棄纜車下山,決意一步一步走下山,不錯過任何一處美景,大明山果不負(fù)我,一路下山,一路清泉為伴,獨辟羊腸小道,走在林海中,耳邊聲聲蟬鳴,若非時間緊迫,我倒想橫笛豎蕭弄素琴,學(xué)隱士風(fēng)雅一回,夕陽晚照,久久投在遠(yuǎn)處山尖,似乎也在眷戀此處美景,我忍不住提筆寫下:
夕陽且貪明池景,一步三顧戀玉容。
瑤池蓬萊怎比今?唯愿折菊賞雅音。
走累了,彎腰掬一把泉水覆在臉上,清爽至極,精神煥發(fā),風(fēng)吹過帶動身邊大片竹林沙沙作響,仿佛置身于樹海,閉眸仿佛聽見風(fēng)滑過耳畔的聲音,我忍不住用相機(jī)記錄一個又一個美好,小小的旅程,美美的風(fēng)景,或許比不上黃山、廬山,但自有一份瑰麗、一份幽美、一份恬淡……
點評:
孔思韻同學(xué)盡管才高一,但她的作品大多文采斐然,且有深刻的人文內(nèi)涵。這篇游記的語言讓人印象頗深,尤其是她自己創(chuàng)作的兩首詩,看得出這不是一日之功。
要想使文章更上一層樓的話,可以在結(jié)尾處再下功夫。這篇文結(jié)束時有戛然而止之感,若能在對景物的敘述中融入自己對文化或?qū)θ伺c自然的關(guān)系的思考,文章的立意會更為深遠(yuǎn)。(教師:高緒燕)
韶光的回眸
記憶中最美的母愛
2015屆(3)班衛(wèi)嬈
有一種情懷叫偉大;有一種品格叫高尚;有一種感動,讓人淚流滿面。
———題記
記憶的五味瓶總是五彩繽紛的,它承載著我的夢想、感動、挫折。不能忘卻的是時時刻刻與我相攜的母親,伸手觸摸,記憶中最美的母愛。
小時候,會怨你
曾記得,天真無邪的小時候,天空中總是被通話中的世界所纏繞。那是個太陽露半邊臉的一天,你拉著我的小手,幸福地穿過車水馬龍的大街。我感受到你手心里的余溫,也聆聽到你心里的喜悅,我知道,我給了你快樂。五彩繽紛的玩具,色彩艷麗的裙子,將我的眼球緊緊吸引過來。我拉著你的手,用渴望的眼神望著你說:“媽媽,媽媽,我要那條裙子,它真漂亮.”“寶貝乖,家里的小衣柜里不是有很多裙子么?等下次過生日,媽媽再給你買。”媽媽的神情似乎有些不舍,可正是從那時起,我便開始抱怨自己的媽媽為什么不能像別人的媽媽一樣,給自己買東西。
長大后,會懂你
不知從何時起,叛逆過后,便是一片晴朗。或許是從你總是那么輕、那么碎的腳步聲,怕影響我復(fù)習(xí)功課的那份細(xì)節(jié);或許是從你給我無微不至的照顧,總是小心翼翼怕我受傷的關(guān)懷;又或許是你在我屢屢考試失敗后,不斷給我力量,助我前行的那份感動,我終于懂得了你的用心良苦,也終于聆聽你的心,因為我長大了,我懂得了你。
現(xiàn)在,會愛您
媽媽,多少句千言萬語,多少次想要深深擁抱你的沖動,夾雜著濃濃的感恩與愛涌入我心頭。你說,我是你的一片海。而我要說,你是我的一片天。現(xiàn)在,我會愛你,讓我們的心與心相連,手與手相牽。
感受記憶中最美的母愛,讓我淚流滿面;書寫記憶中最美的母愛,讓我釋懷。看云卷云舒,享花開花落,記憶中最美的母愛,一生珍藏!
憶
2015屆(2)班孔思韻
我的“布丁”去世了,一只倉鼠——我的朋友。
倉鼠的平均壽命都不長,自它買來的那天,就已預(yù)見了它的離去,然而真正那天來臨,心中還是會很痛,對我而言,它不是寵物,而是曾陪我走過一段難忘人生的伴侶,買它時,我初三,學(xué)業(yè)繁重,一個星期只有雙休日可以空下來看它幾眼,看它憨態(tài)可掬,看它胖胖的身子團(tuán)成一個球在那兒趴著睡覺,那時的我總是用竹筷將它捅醒,只為看它睡眼迷蒙幽怨的眼神,那樣子可愛極了,每次看到我總會忍不住嘴角上揚,每周末的下午,我靜靜的坐在籠子前的幾分鐘總是快樂的。
一只倉鼠,寵物而已,但眼淚總是那么不爭氣,不知不覺它在我心中的分量已然很重很重,每當(dāng)我失落時,都會坐在它跟前,輕輕向它訴說心中的悲傷,那時的我并未當(dāng)它是我的知己,僅僅是因為它是倉鼠不會透露我的秘密,每當(dāng)我開心時,隨手掰一塊面包塞給它,看它樂不可支緊緊趴在面包上的樣子,心頭更會添上一份喜悅,它在我的生活中總是扮演著不重的角色,不天天出場,只在我需要它時,扮演一個聆聽者、分享者,就是這樣的它,在我的心中占了極重的位子。
它很好侍弄,不像狗生活得像個貴族,每天被捧在手心,它只是個平民活得平凡,走得也無聲息,也許在某個漆黑的夜晚,它的心臟漸漸停止跳動,它的溫?zé)岬纳碥|慢慢被冰冷吞噬,而我卻不在它身邊,任由它孤單地一個走向死亡,甚至連它逝去的事實也是媽媽告訴我的,面對此消息時,我心頭一顫,口上只是淡淡說了句“知道了”,但卻在關(guān)上門剎那眼淚止不住流淌下來,哭了很久,突然間覺得我不是個好主人,很對不起它,對不起我的朋友,媽媽把籠子洗凈放置在陽臺上,我每次經(jīng)過總是努力忽視它,因為我怕看見一個空蕩蕩的籠子,想起那一個個暖色調(diào)的下午,想起憨態(tài)可掬的它。
它是我的好朋友,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永不背叛默默扮演著平凡的小角色,隱在不經(jīng)意的角落,卻是我心最后的棲息地,在它面前我總是不加掩飾的,我是最真實的,如此的它,如此的你,我怎能忘卻?
點評:
寫文時有了真情實感,文章才會更富生命力。這篇《憶》讓人看到了作者童真、可愛的一面。對事物的描繪也是細(xì)致入微、栩栩如生。寫法上虛實結(jié)合,融情于物,很有自己的特點。(教師:高緒燕)
沒想到我如此幸運
2015屆(3)班衛(wèi)嬈
四年,朋友陪伴的記憶宛如一首歌,憂傷、明麗、溫馨,更讓我舍不得忘記。
——題記
還記得那匆匆走過的四年……
以前的校服收進(jìn)了衣柜,壓在箱底。回想以前的我總是丟三落四,那些被風(fēng)偷走了顏色的舊紅領(lǐng)巾,不知遺失在校園的哪個角落,很久了吧……
一些記憶的片段定格在腦海中,串聯(lián)起來……
休息的時候,總有兩個身影漫步在教學(xué)樓前。此時,所有的紛雜都已不見,只有我們兩個彼此的嬉鬧。挽著手走過林蔭道的明明暗暗,我們傷春悲秋,暗自唏噓,感慨世事的多變。
我無聲的笑起來,原來記憶可以這么清晰,清晰到我可以看到她的每一個微笑,聽見她的每一個笑話。沒想到我是如此幸運有這么好的朋友陪我走過四年的初中生活,陪我走過三年的明明暗暗……
那時候的兩個人,不用開口,就知道對方在想些什么。她總是叮囑我一定要寫些東西來紀(jì)念我們之間的友誼,說是只有文字,可以記錄下一切的曾經(jīng),以后分開了,就有懷念的東西了。我總是搖搖頭,說,我不寫,要是寫了,就真的是懷念,我們就會分開的。她就會嘆氣,說我是固執(zhí)的小聰明。
雖然我沒寫,但四年過去,我們終究還是要分開。這就好像兩朵云,曾經(jīng)那么形影不離,風(fēng)一吹,就會飄散天涯。
勾起嘴角,咸咸的淚卻無聲的滑下來。可是我真的沒想到能夠如此幸運地?fù)碛校瑩碛羞@么好的朋友。
路上碰不到她了,也許只能接她的電話了;不能跟她吵架了;沒人讓我生氣又逗我笑了……
四年來能讓她陪我一起走過。有那么多往事值得回憶,盡管這些往事像一首歌那樣,雖短暫但美好。憂傷的旋律飛舞飄零,像雪花般融化了,但它記錄了我那么悠長的歲月,記錄了成長的足跡,如風(fēng)鈴般,在我悠長的歲月中輕輕搖曳。
這匆匆走過的三年,有許多故事攥在手心里,舍不得放開。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xué)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