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仲友之所以牽頭籌辦一0一班戰(zhàn)友會,完全是由一個同學會引發(fā)出來的。一九九三年五月上旬,在重慶華通公司工作的關仲友,接到一個初中同學打來的電話,通知他五月二十日回學校,參加母校建校五十周年校慶大會。關仲友一九五七年初中畢業(yè)后,再也沒有回過母校,能和分別三十多年的老同學見面,他有說不出的高興。下班回到家中,找出初中全班同學的畢業(yè)合影,認真地端詳起來。照片上一張張?zhí)煺嬷赡鄣哪槪缃穸甲兂墒裁礃恿四兀恳娒婧蟠蠹疫€能夠認得出來嗎?關仲友的老婆厲加英見狀,在一旁問道:
“剛下班回家,就去翻那些存古八十年的老照片干啥子?”
“我今天接到一個老同學的電話,邀我參加學校建校五十周年校慶活動,離開學校幾十年了,不知老同學見面后還認不認識,所以把照片翻出來看一看。”
“給你打電話的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
“你這人真有點怪,你問這話是什么意思?”
“你說是什么意思?我告訴你嘛,現(xiàn)在流行一句順口溜:同學會,同學會,男女同學重搭配,哪位徐娘讓你醉?”厲加英說完后,自己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你在哪里聽來的?簡直是胡說八道。”
“這可不是胡說八道,什么同學會,說白了就是關系會,就是情人會。”
“看不出你對同學會還頗有研究,把你那一整套理論說出來,讓我也長長見識。”
“如今到處都在搞同學會,其目的有四。一是拉關系,同學們在一起,把各自的工作單位和官銜編成一本通訊錄,看看相互間能幫上什么忙,很多關系網(wǎng)就是這么形成的。二是找輕松,在外工作忙,心里負擔重,老同學見面,邊打麻將邊傾述,心情就輕松多了。三是尋舊夢,學生的經(jīng)歷最難忘,天真的夢想仿佛還是昨天,多少年過去了,同窗好友見面,舊夢被點燃,返樸歸真,無拘無束,也是人生一大享受。四是會情人,過去有的男女同學因種種原因沒能結合在一起,各自婚后又不幸福,還惦記著初戀的甜蜜,同學會為彼此提供見面的機會,有的同學可能死灰復燃,了卻往日心愿。”
“你這么講,把我也提了個醒,我真的得留點神。關鵬馬上就要大學畢業(yè)了,看看能在同學中找到什么關系,畢業(yè)分配時,能給他分個好點的單位。”
“你現(xiàn)在才睡醒了哇,要是腦子早點開竅的話,也不至于才當個分公司的副經(jīng)理。”
“這個副經(jīng)理也是靠我自已努力,還上了幾年函大,拿了一張大學文憑才當上的,哪能全靠關系。”
關仲友一邊說話,一邊在照片上搜尋,突然關仲友的目光在一個男生面前停留下來,他注視良久,低沉地喃喃自語道:
“羅中盛呀羅中盛,你如果還健在,和我一樣也是五十出頭的人了!唉,往事如煙,我們進西藏都三十年了,你失蹤也有二十四年了。三十年呀,不簡單,人生能有幾個三十年?想當年我們一0一班在西藏時,同在一個帳篷里生活了六年,早夕相處患難與共,難道不比同學的情義更深重?這么多年過去了,昔日的兄弟們大家都在干什么?對呀,我何不趁進藏三十周年之機,發(fā)起一個一0一班的戰(zhàn)友會,把曾經(jīng)共赴患難的兄弟們招集起來,大家歡聚一堂,追思昔日的友情,悼念犧牲的兄弟。如果這個小型聚會成功,再串聯(lián)原三處所有的戰(zhàn)友,說不定將來能搞成大型聚會。哎呀,這么好的主意,我以前怎么沒有想到呢?”
厲加英沒聽清羅中盛前面的話,只聽清了他加重語氣后的最后一句話,不解地問道:
“是什么餿主意,你還沒想到?”
“這是秘密,到時候你就知道啦。”
戰(zhàn)友會之后的幾年時間,關仲友官運亨通,節(jié)節(jié)高升,當上了重慶華通公司的處長、總經(jīng)理助理、副總經(jīng)理。他退休前單位按房改政策賣給他一套一百五十平米的住房,當時這套住房的市場價值三十多萬元,關仲友自己只給了不到十萬元。分房的時候關仲友正好五十九歲,離退休不到一年的時間,等房子裝修好后,退休的年齡也到了,同事們給他賀房時,麻將桌子上的老朋友,都說關仲友的運氣好,最后時刻胡了一把海底撈月。
關仲友剛退休時,每天早上起床到窗前了望,窗外那輛他熟悉的桑塔納2000型轎車,突然沒了蹤跡,他這才意識到,自己什么都不是了。他不知道自己此時該到什么地方去,就在那一刻,一種從未有過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時間長了,關仲友也適應了退休后的生活,而且把生活安排得有滋有味,每天上午到街上去散步,邊走邊看逍遙自在。中飯后躺在沙發(fā)上,蓋床毛巾被,打個把小時的盹,然后到茶館去打小麻將。晚上在自己的房間里看電視,先看新聞,然后看體育節(jié)目。體育節(jié)目中最喜歡看足球賽,特別是歐洲的幾大聯(lián)賽,他經(jīng)常可以看到深夜。國內(nèi)足球聯(lián)賽關仲友也看,不但看電視,還喜歡到大田灣廣場去給力帆隊搖旗吶喊,雖然力帆隊戰(zhàn)績不佳,使他情緒屢屢受挫,但關仲友仍樂此不疲。
每個星期的兩天公休日,是關仲友最開心的日子,星期五下午,他迫不及待地趕到沙坪壩一家幼兒園,去接他的寶貝孫子。這個幼兒園是一所寄宿式的私立幼兒園,社會上的人把它叫貴族幼兒園,環(huán)境和設施都非常好,但學費也貴得驚人,每學期的學費五千元。五千元對普通人來說,是太貴了點,但對關仲友的兒子來說,卻是小菜一碟。此時的關鵬,剛三十出頭,已經(jīng)是碩士學歷,在重慶一家著名的外資企業(yè)當部門經(jīng)理,年薪十萬元左右。
關鵬的妻子華渝,也是重慶某電視臺的記者,一位上鏡率很高的公眾人物。小兩口能干會掙錢,早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和汽車。幼兒園每個星期五下午是節(jié)目表演,關仲友早早趕去,是為了看他的孫子小寶表演節(jié)目。幼兒園的這種安排,是一招很高的經(jīng)營策略,星期五下午家長都要來接孩子,利用這個時間把孩子平時學的節(jié)目,表演給家長看,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會表演節(jié)目了,能不高興嗎?這些家長就是幼兒園最好的義務宣傳員,幼兒園自然越辦越紅火。關仲友走進幼兒園小禮堂的時候,節(jié)目表演剛好開始,每個參加表演的小朋友都要自報姓名、年齡、和節(jié)目名稱。輪到關小寶表演時,他望著爺爺做了一個鬼臉,從容走到臺前自報家門:
“各位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我叫關小寶,今年五歲半。我今天表演的節(jié)目是男生獨唱,‘我是一只小花貓’。”
隨著鋼琴伴奏聲響起,關小寶唱的童音天真稚嫩,家長們紛紛為他鼓掌。關仲友一邊拚命鼓掌,一邊不停地向身旁的人說:
“他是我的孫子,他是我的孫子,這小家伙真帥!”
等關小寶表演完節(jié)目,和爺爺一起走出幼兒園大門時,關鵬已經(jīng)開著他的雅閣車趕到了幼兒園。爺兒仨人高高興興地開車回家,享受厲加英為他們準備的豐富晚餐。
關仲友苦盡甘來,退休后還恢復了釣魚的愛好,每個月他都要和朋友出去釣兩次魚。關仲友對釣魚有他自己的心得,他認為釣魚的目的不是為了吃魚,而是追求釣魚的過程。想吃魚還不簡單,只要有錢到處都有魚吃。釣魚就不同了,找一個山清水秀,沒有噪音的地方,靜下心來欣賞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有利身心健康。魚上勾的過程,更是妙不可言,拉著上了鉤的魚在水中游動,釣魚的人既體驗到了游玩的樂趣,又享受著收獲的喜悅,那才叫享受人生。
關仲友的釣魚技巧,追根朔源還是在西藏修路時,跟羅中盛學的。關仲友清楚的記得,一九六三年他和羅中盛赴西藏時,當汽車開到四川和西藏交界的巴塘縣竹巴籠時,公路到此為止,一條滔滔大江橫在面前,這就是金沙江,過了江就歸西藏的芒康縣(當時叫寧靜縣)管。關仲友所在的一0一班,在竹巴籠搭建帳篷,準備渡江事宜。傍晚休息的時候,羅中盛悄悄把他叫出去,顯得非常的神秘。
“走,釣魚去。”
“你魚竿都沒帶,釣什么魚?”
羅中盛拿出一個一公斤裝的空罐頭筒,在關仲友面前晃了晃。
“你哪里找這么大個空罐頭筒?”
“前天中午在兵站吃飯時,找當兵的要的。”
“這玩意有啥用?”
“這是我釣魚用的車竿。”
“空罐頭筒也可以當車竿用,能釣上來魚嗎?”
“釣不釣得到魚,到時候你就知道。”
關仲友和羅中盛來到江邊,羅中盛在江邊到處搬動石頭,他突然對關仲友叫道:
“快,快過來幫我捉石蝦子。”
關仲友跑過去一看,只見石頭下面,果然有幾只褐黑色的小爬蟲在飛快地逃跑。羅中盛把逮到的石蝦子,裝進事先準備好的小玻璃瓶里。關仲友也掀起石頭,幫羅中盛逮石蝦子,一會兒功夫,兩人就逮了好幾十只。這時羅中盛放下瓶子,從口袋里摸出一圈魚線,解開線頭往空罐頭筒上繞。繞完后又從口袋里摸出一個小鐵盒,打開蓋子,取出兩個栓好線的魚勾,再把魚勾上的線,與空罐頭筒上繞的主線連結好,然后找一個腰子形狀的小卵石,用棉線把它栓牢作墜石。羅中盛取出幾只石蝦子,勾在魚勾上,他在江邊選好位置,把右手的大姆指放在空筒的外面,其余四根手指放進筒內(nèi),然后揚起手臂奮力一拋,讓墜石帶著魚線從空筒上順著飛出去,落入二十米開外的江水中。等墜石沉底后,羅中盛把空筒橫過來,里面裝一塊石頭壓著,然后找來一根樹枝,一端插入岸邊的沙灘,另一端讓魚線在樹枝上面繞一圈,再掛上一個馬幫用的小鈐鐺。
“你栓墜石為什么用棉線,這很容易斷?”
“你問得好,我就是想要墜石線容易斷。你想魚要是上了釣,拖著魚線到處亂竄,如果墜石被江底的亂石卡住,墜石線太牢固,豈不是魚沒吃著還賠了本錢。”
“如果你釣到大魚,一時拖不住,需要放線怎么辦?”
“這太簡單了,你把罐頭筒順過來,要放多少線都行。需要收線時,把罐頭筒橫過來,用手快速往上繞就行了。這玩意用順了,放線和收線的速度,絕不亞于車竿。”
突然間插在岸邊的樹枝不停地抖動,鈐鐺也響了起來,羅中盛冒了一句:“有魚!”只見他換成左手拿筒,右手繞線,兩眼盯住江面,一會兒放線,一會兒收線,雙腳慢慢移動到江邊容易起魚的地方,不一會兒一條魚的身影已在水中若隱若現(xiàn)。魚被拖近岸邊,羅中盛把罐頭筒丟在地上,右手拉著魚線順勢一拖,一條斤余重的魚被拖到岸上。關仲友欣喜地向岸上的魚猛撲過去,殊不知這條魚后面,還有一條魚也被拖上了岸,就在關仲友按住前面那條魚的同時,后面的一條魚用力一彈,掙脫魚鉤蹦進江水中。幾乎是同時,羅中盛的手也伸進了江水中,關仲友不好意思地問:“跑啦?
“跑不了,我把它按進沙里了,幸好這里水淺,要不然它早就溜之大吉,下次釣魚還得編個舀子才行。”
關仲友騰出一只手伸進江水中,想幫羅中盛的忙,不料江水溫度太低,凍得他大叫起來。
“哎呀,這江水好冷,凍得扎骨頭。”
羅中盛望著關仲友笑了笑,把另一只手也伸進江里,雙手一拋那條魚被拋到岸上,好家伙,這條魚比第一條更大,足有兩斤多重。那天一共釣了四條魚,全是金沙江特有的細甲魚,味道很鮮美。在路途中奔波勞累了這么久,能吃上一頓鮮魚,在剛搭建好的帳篷內(nèi)外,充滿了工人們的歡笑聲。
關仲友對羅中盛因地制宜的釣魚技巧,佩服得五體投地。從那以后,關仲友迷上了釣魚,在西藏的幾年里,隨著工地的不斷搬遷,凡是有江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和羅中盛的足跡。
幾天前武蓉突然來造訪了關仲友,詳細詢問了羅中盛失蹤前后的經(jīng)過,關仲友聽出武蓉對羅中盛的失蹤還抱有幻想,總覺得他還活在世上。面對老朋友遺孀的悲苦人生,關仲友不勝噓唏。武蓉真是命苦呀,茹苦含辛幾十年,好不容易將兒子養(yǎng)大成人,開的火鍋城生意紅紅火火,掙到的錢自己還沒來得及享受,卻患上了絕癥。錢存在銀行,人要去天堂,命運呀,對人真是不公啊!
武蓉走后關仲友的生活發(fā)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他仿佛從武蓉的遭遇中,悟出了對生命的緊迫感,常常回憶起在西藏度過的日子,特別是羅中盛失蹤那天的情景,事情雖然過了三十多年,他仍然記憶猶新。關仲友后悔不該將羅中盛勸上山,又后悔不該讓他獨自一人留在山上,要不然以后的事情就不會發(fā)生。羅中盛呀羅中盛,幾十年后還有人惦記你,真不容易呀!關仲友希望武蓉的猜測是正確的,但那僅僅是猜想,武蓉沒去過羅中盛失蹤的地方,更沒經(jīng)歷過那場恐怖的暴風雪,在那樣嚴酷的環(huán)境下,人還能活下來嗎?關仲友還從武蓉口中得知,她想會見應秋泓,把過去的事情,向她作一個交待。關仲友知道應秋泓和羅中盛從小青梅竹馬,雖然兩人沒能結為夫妻,應秋泓卻是羅中盛心中最珍愛的人。關仲友也想會見應秋泓,向她傾述自己對羅中盛的內(nèi)疚之情,他覺得這是心靈上的一種需要。
關仲友在西藏有著奇特的人生經(jīng)歷,他數(shù)次遇險,每次都逢兇化吉死里逃生,是個福大命大的人。他把自己的每一次遇險經(jīng)歷都記錄下來,編成一個集子,取名《關仲友西藏歷險記》。他叫兒媳華渝在電腦上給他打印出來,并請人用他在西藏的照片為背景制作了封面,裝訂成一本精美的紀念冊。他把這本冊子視為珍愛之物,準備等關小寶長大后,留給他作紀念品。關仲友希望孫子知道當年爺爺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更加珍視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長大后為社會作出貢獻,也為關家取得更大的榮耀。
正當關仲友拿起他的冊子,邊翻閱邊回憶時,桌子上的電話鈐響起來,他拿起電話,里面?zhèn)鞒鲆晃慌康穆曇簦?/p>
“請問這是關總家嗎?”
“我是關仲友。”
“我叫應秋泓,您家的電話號碼是武蓉告訴我的,我想給你打聽一個人,他叫羅中盛……”
“啊,您是應總呀,久聞大名,如雷貫耳!羅中盛是我的老同學,他的情況我最清楚。”
“我想約個時間和您談一談,不知您什么時候有空?”
“我現(xiàn)在是退了休的老頭子,一天到晚都有空。您是弘盛公司的董事長,是個大忙人,約會的時間由您來定。”
“明天上午九點鐘,我派車接您到弘盛大廈的茶樓會面,您看怎么樣?”
“既然應總如此客氣,恭敬不如從命,我一定在家等候。”
“別忘了帶上尊夫人,明天我們認識了,今后大家就是朋友。”
“好的,好的,再見!”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