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庫 > 文集選集 > 文庫 > 閔行二中文學社刊作品精選(書號:4365)

第三章    人我之間

  人我之間

  那一刻,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高一(5)班涂子軒

  孩提時,外婆每月都會帶我下鄉去探望太婆,每次下鄉時,她總會帶上一把木梳,上面只有單純的木質紋理,不過外婆卻總是很小心地把它放到布包的最深處,問她為什么,她也

  只是朝我笑笑,淺淺地答道:“這是給你太婆梳頭用的。”

  在我的印象中,太婆家的院子里種著一棵柿子樹,太婆總是坐在移動的樹影下,她的神智似乎已漸漸離開這個世界。外婆每次去時都會守在她身邊,侍候她的飲食起居,侍候她的沐浴更衣,甚至連日常的大小便也由外婆來操辦。有時外婆攙扶她在院子散步,但太婆呆滯的目光里再也沒有春夏秋冬,再也沒有悲喜憂傷,太陽在哪兒升起在哪兒落下,那雙眼睛看一切都是平板無波的,她只會指著什么東西依依呀呀地說些什么,每至此時,外婆總會俯下身子,聆聽那含混不清的言語。晚上,太婆會動不動哭鬧,而外婆總是第一個爬起,輕輕拍著她后背哄她入睡……

  然而,最讓我心動的是外婆給太婆梳頭的情景。唯近傍晚,陽光艱難地轉進院間,投下一道淺淡的斜陽,把外婆和太婆的影子拉得很長,外婆輕柔的手指在太婆發間穿插,木梳經過外婆的手順著太婆的發緩緩梳下,這時候,太婆總會微闔雙目,神色安然恬靜,流露出像孩子一樣純真的笑,滿院的晚陽好像流動起來了一樣。那一刻的感受令我終生難忘,我呆呆地望著太婆和外婆,徒然地睜大眼睛,仿佛有什么在敲打我的心房,讓我屏住呼吸,靜賞這人世間的至美。

  后來,我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媽媽爸爸把外婆從老家接到上海,那時太婆已不在,外婆變得沉默了很多,但身邊還是帶著那把陳舊的木梳,一直不舍得換,時不時地還會望著這把梳子發呆。

  直到有一次,我獨自在房間里做作業,有一題遲遲做不出來,便拿著試題想要去請教母親,正當我推開房間的門時,陽臺的那番景象讓我的心乃至整個靈魂再一次地被觸動。

  午陽弄花了落地窗的玻璃,浮起了一群晶瑩的斑點,籠在了母親與外婆身上,母親手執木梳輕輕打理著外婆枯槁的白發,眼神如暖陽映清泉般溫柔,而外婆則默然不語,嘴角邊的那抹淺笑慈愛而滿足……時間仿若倒轉了十余光年,那個院子,那把木梳,那片暖陽,唯一不斷變更的是梳子的主人,從前的太婆變成了如今的外婆,曾經的外婆成為了現今的母親……

  人性,在那刻展露無遺:它不是什么空話大話,它不需要那樣驚天動地,它只是我們人類最最淳樸、最最本質的感情。每個人的生命都在循環,在暮年時又好像回到了孩提,請記下當時是誰攙扶我們邁開第一步,因為到后來,那個為我們付出一切的人需要我們。梳子只不過是媒介,真正值得我們銘記的應是那份代代傳承的情感,正是因為有了這份沉甸的情感,才讓人類變得如此不凡!

  靜靜地,我合上了門,目光飄向窗外的那隅藍天,也許在若干年后的某日里,我的母親也會坐在那半明澈的光影下,閉目,片語未講,而我則站在她的身后,為她梳理青絲,亦如現今……

  這形象永遠都不會從我腦海中堙沒,已然定格在我思想里,因為這便是人性的光輝!

  (指導教師:倪紅艷)

  身邊的那縷陽光

  高一(4)班楊子捷

  窗外飄起了雪,真幸運,在上海看到漫天飛舞的雪花,雖然雪花唯美的姿態令人陶醉,但我還是更喜歡驅趕黑暗的陽光,因為有一縷陽光融化過我心里的冰雪。

  7月15號,那天天氣很好,我查到了我中考成績557.5分,我轉頭看著窗外刺目的陽光,哭了。我感覺到心中在下雪,積雪一層一層,覆蓋了希望。

  9月1號,生活仿佛拉開了新的帷幕,我新認識了34個和我有相同或不同經歷的同學,我沒有想過去融入他們,我一直在用沉默保護自己,希望讓自己平靜的度過三年,沒有波瀾,也不需要情緒,算是種懲罰。

  11月19號,我拖著舊箱子乘上了去東方綠洲的巴士,車緩緩地將34個不同的個體運往同一個地點,誰都沒有預料到,就在大家或酣睡或打鬧或游戲的時候,車禍發生了,我第一反應便是護住坐在身邊熟睡的丹寧,就像是一種扎根在腦中的天性。在等待救援的時候,我看著窗外那片松樹林想了很多,太陽漸漸從霧霾中探出頭來,陽光透過玻璃,輕撫著我的手掌,那種心情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無法理解的,我能活著,還能感受到光和熱,是多么幸運的事啊,聽到周圍一陣陣關切的話語,我覺得心中有股暖流在涌動,我伸手探觸陽光,周圍濃烈的友善曬進我心里。

  12月25號,那天圣誕節,我一整天緊皺眉頭,因為比賽的服裝,就在我不抱希望的時候,快遞來電話了,有驚無險,我當時在想,若因為我的失誤,而違背了承諾,我是否會得到原諒,不知為何,我有種預感,他們會原諒我的,心中的積雪,開始了松動。出租車上,明晃晃的陽光照進車內,讓我有了些期待。

  當站上舞臺,音樂響起,我看到了34張莊重而認真的臉龐,我特地留意了下窗外的烏云和現場的氣氛格格不入,我還記得那句“偉軍,我愛你!”那句話從他們嘴中喊出,我冰冷的指尖感到一陣氤氳,后來聽說偉軍哭了,我沉默了,隱隱地我覺得心中仿佛透進了一縷陽光般,暖暖的,融化了所有隔閡。

  我的同學,便是在身邊的陽光,他們具有溫暖人心的力量,隨時隨地傳遞著快樂,無論晴天或是下雨,那種正能量,和天氣無關,和友情有關。

  (指導教師:高菊香)

  身邊的那縷陽光

  高一(6)班張楚昕

  是誰刺破黑暗最后的靜謐?是誰帶來了生命與希望?是誰普照天下,未曾有一絲偏袒?又是誰在黃昏時悄然落下余暉,暈染了天空最后的嫣紅?

  是陽光。

  是無時無刻都在我們身邊的那縷陽光,是無私地普度眾生,為人間灑下一片光明的陽光。

  或許會有陰雨天,云層遮住了空中的一輪明日,可溫暖的陽光難道就此消失了嗎?并不是的。它其實藏在了每一人身邊,只要你稍加注意,你就會被這縷陽光暖了心脾。

  記起一個午后,寒風驅散溫暖。我在人群攢動的人民廣場里匆匆行走,經過身邊的行人表情個個都是麻木的。行尸走肉般灰暗著臉擦過我身邊,寒冷如爬蟲鉆入我五臟六腑。我正戴上帽子,低頭抱怨時,卻因為視線放低而看到了一副有趣的畫面。先是一身藍色的寬松制服,印有上海清潔字樣的衣服沾滿了塵埃。然后我才在那頭蓬亂的、夾著白發的頭發里睹到了這名清潔工的臉,是名女性。雖是刻上了勞動者的粗糙,但其臉上的表情卻淺淺笑著,露出了有點黃的牙,時不時地抬起頭來……她的目光落在不遠處花壇邊坐著的園丁身上,手上簌簌地動著。我這才發現她的膝上鋪平開一個煙盒,在白的那一面手握著一截短短的鉛筆頭涂涂畫畫,隱約間我看清了畫在上面那張深淺凹凸的側顏畫像。再一抬頭去看那名園丁,竟是一模一樣的!

  清潔工仍帶著羞澀的笑,她似乎沒有注意到身邊有個中學生,站定著看了她許久。然后這名學生緩緩直起身子,摘下帽子,眸子里神采奕奕……

  清潔工在許多文章里,總是被冠以城市衛士、綠色使者等等稱號,雖然無錯,但太大,太虛。唯有那一次偶然撞到的畫面,才讓我真正了解了這些身邊的清潔工。他們靠自己雙手勞動,不為自己的工作而自卑,他們照樣活著,浪漫而具有詩意地生活著——那描繪在煙盒上的畫像,不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們清洗塵埃,又以自己的陽光心態感染他人,使人們心情舒暢的開始每一天……他們又何嘗不是陽光!這縷陽光,始終在我們身邊,永不會消失……

  去放平心態,樂觀對待生活,說不定某一天,你也成為了他人身邊的那縷陽光,普照大地……

  (指導教師:高菊香)

  身邊的那縷陽光

  高一(5)班阮耀祖

  幾天前,本以為永遠都見不到日出時的第一縷陽光。21日,瑪雅人預言的世界末日,可他們預言失敗了,太陽依舊升起。

  有的時候,希望就如同一縷陽光,能拯救一個人的生命。有一個女孩她害了肺炎,她一直在數著墻上的藤葉,而且總是說:“當最后一片葉子掉落下來時,我也要走了。”但是她的主治醫生和她最親愛的朋友一直在她的身旁希望她能夠隨時充滿希望,但是他們的努力一直無濟于事,此時她生還的希望僅為十分之一。有一天晚上,外面在下著大雨,狂風呼嘯,她認為最后一片常春藤葉也要落下來了,她也要隨之而去了,但是等她醒來后,那片葉子仍然存在于藤上,她認為她應該有希望活著,就這樣,她活了,但是與此同時,一位一直欣賞她的老藝術家為畫上那最后一片常春藤葉,在大雨中不幸被肺炎先生侵襲了,不久便在幸福和痛苦中與世長辭。這一縷陽光不僅僅是希望,還是愛的光芒。

  然而,當一個人被愛的那縷陽光照射時,自己卻去躲避那縷希望之光后,那他離失敗和死亡也不遠了。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曾經率領千軍萬馬反擊暴秦,立下無數功名,但面對他本來想刺殺的劉邦時,他敗了。當年鴻門宴時,劉邦本來應該死的,但是一將救他,他沒有放棄那一絲生還的希望之光,就這樣一條光明的大路向他打開。然而在項羽戰敗后被追至烏江時,他卻怨天意。臣子讓他過江后東山再起,他卻說:“我已無言面對江東父老,不必走了。”虞姬讓他走,他卻把馬讓給了虞姬,換來的,只是虞姬希望他生還的自殺和他自己的烏江自刎。仔細想想,他若過江,半壁江山仍是他的,還能與劉邦一爭高下,但是他放棄了兩次希望和虞姬對于他的深愛,這難道不是放棄希望之光的后果嗎?

  是的,他連自己都放棄了希望,還有什么能夠就得了他呢?身邊總會有一縷陽光,甚至更多,但當最重要的希望之光被你放棄時,一切都會結束,只有滿懷希望才能度過最黑暗的時光。

  其實,不管什么時候,哪怕真的是世界末日,珍惜好身邊的每一縷陽光,每一份愛,每一分每一秒,只要不放棄希望,一定能夠過去。希望之光中藏有愛時,會成為一個人的最大精神支柱,而達到一定程度時,能夠拯救一個人的生命或者創造奇跡。就如《促織》中成名的妻子說的那樣,不要放棄,去試試,總歸可能成功抓到蟲的。

  我相信身邊那縷充滿希望和愛的陽光會引領我走向美好的未來。

  (指導教師:張玉玲)

  學會理解與溝通

  高三(4)班杜毅迎

  悲觀的人認為世界上到處充斥著代表著隔膜的墻,于是,他們便只能沉浸在無法溝通的悲哀中。而樂觀的人卻看到了代表著相互理解的門,成功地突破了充滿隔閡的枷鎖。因此,我們也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學會理解與溝通,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被海外媒體稱為“中國國寶級藝術家”的李玉剛從《星光大道》走來,他在舞臺上游刃有余地穿梭于男人與女人之間,把民歌、舞蹈以及戲劇完美地融為一體。但他剛出道時,卻是飽受爭議,人們總會用一種另類、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他。而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他熱愛的演唱事業,反而用自己真誠的表演,精益求精的改進,逐步走進觀眾的眼里、心里。最終獲得了大家的認可和喜歡。這說明接受新事物需要一個過程,需要用耐心和智慧去溝通,最終必將消除隔膜。

  站在觀者的角度,當我們遇到特殊的人和事時,也應該學會理解與溝通,發現他人身上與眾不同的閃光點,并敞開心扉去接納他、理解他。

  古往今來,如何更好地處理民族關系一直是令領導人煞費苦心的事。一旦處理不好,雙方無法進行有效地理解與溝通便會導致矛盾,甚至戰爭。但唐太宗李世民對少數民族卻采用了以德服人、實行較為開明、互相溝通的民族政策,并把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入了吐蕃,加強了與吐藩的溝通交流,從根本上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

  唐太宗吸取了以往在處理民族關系時充滿隔閡,雙方無法有效及時交流的弊端,并實行了華夷一體,懷柔羈縻的策略。如若他不與少數民族進行良好地溝通與理解,又怎會有如此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貞觀之治?由此可見,進行有效的理解與溝通不僅能實現民族的團結統一,更能促進國家的長治久安與繁榮富強。

  在近代社會,理解與溝通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二戰后,德國首都豎立起的柏林墻將德國一分為二,阻礙了德國人民內部的往來,導致了德國的再度分裂以及兩大陣營國家漫長的冷戰。但柏林墻阻擋不了民眾與親人團聚的渴望,最終在1989年,柏林墻在人民對溝通與交流的渴望中倒塌了。伴隨著冷戰的結束,世界逐漸地走向了一體化。這也意味著,溝通與理解必將成為今后世界發展的主旋律。

  柏林墻的倒塌讓世界各國看到了彼此間理解與交流的重要性。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更應學會敞開心扉、理解溝通,才能促進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平共處。這也將使人類的未來更光明。

  有一座橋,連接著關心與希望。有一種愛,化解了矛盾與戰爭。這就是理解與溝通。

  (指導教師:何劍)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 区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 99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久久笫一福利免费导航|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色偷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久久久久97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老熟女免费|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艹国产| 精品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色欲av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 久久久WWW成人|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片|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导航|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一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