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很重孝行的國家,在古代社會尤其如此。雖然我們現在也提倡孝敬老人,可是現實生活中的不孝子孫有的是。他們有的不肯贍養老人,有的甚至打罵老人,然而只要情節沒有嚴重到一定程度,就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最多會受到一些道義上的譴責罷了。類似的情況要是放在古代,那可就不行啦。《于今絕矣》中寫到,嵇康的朋友呂安,因為被誣“不孝”,甚至得罪被殺,可見不孝順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相反,在古時候,做兒子的如果足夠孝順,甚至可以因此而被授予官職。所謂“舉孝廉”,州郡向中央舉薦的,一定是非“孝”即“廉”了。
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有所謂“二十四孝”的說法,說的就是二十四個孝道中的代表人物。其中有一位名氣特別大的,生活在魏晉時期,這就是那位以“臥冰求鯉”孝感天地的王祥。因為孝行可嘉,王祥在武帝時期被奉為道德模范,我們介紹武帝時期的名士與名臣,就從王祥開始。
王祥字休徵,瑯邪(臨沂)人。山東王家實在是猛,他們家,幾乎隨便什么人都能出名。王祥是王渾的族叔,王戎、王衍等人的族祖。他同父異母的弟弟王覽,則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五世祖,老王家一門,確實稱得上是人才濟濟。不過跟王家后出的那些名人不同,王祥這個人,小時候沒聽說有多聰明,也沒有他子孫輩們的好口才。王祥令人欽佩之處,主要在德行;而王祥后來能夠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則主要因為他的“孝”。
形容王祥的孝行,普通的詞語已經不夠用,那簡直就是“至孝”,孝到極點。王祥的生母死得早,他爹給他找了個后媽的,姓朱。這個朱氏人品非常差勁,對王祥這個歷史遺留問題深惡痛絕,咋看都不順眼,于是經常在王祥他爹王融跟前說他的壞話,時間久了,弄得王融也很討厭他這個兒子,于是他經常讓王祥去掃牛糞。要說王家在全國也算是高門大戶了,這種活兒,哪能讓兒子去干呢?可是王祥對父親和繼母都恭謹有加,別說讓他去掃牛糞了,就是讓他去揩牛屁股,王祥也無怨無悔。后來王祥他父親和繼母雙雙害了惡病,這估計是老天爺開眼,在懲罰他們哪。不過王祥可不這么想,他衣不解帶,全心全意地伺候雙親。每回熬好了湯藥,都是先端到一邊去吹涼一些,嘗嘗可以喝了,然后才用湯匙喂他們慢慢喝下去。
上面這些還不算什么,最能表現王祥之孝的,當屬“臥冰求鯉”。王祥的這位繼母,人不咋地,可她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倒是蠻高。她平生最喜歡吃新鮮的魚,這個要求,平時倒是還容易滿足,可是到了冬天,去哪捕魚呢?山東的冬天雖然不像東北那樣冷,可是也夠要人命的。筆者家在山東,對此深有體會。王祥家不遠處有條小河,平時河水流得歡快,到了這時候,卻直接變成一塊大冰板,凍得結結實實的。這可怎么辦呢?繼母吵著鬧著要吃活魚,怎么才能滿足她的要求呢?
這時候,王祥那股憨勁兒上來了。數九寒天的,他居然把衣服一脫,打算躺到冰上去,靠自己的體溫把冰融化了,然后從中取魚。說也奇怪,王祥衣服剛脫到一半,那冰層忽然自己就裂開了,從里頭蹦出來兩條紅鱗金尾的大鯉魚。王祥想不明白這是咋回事,搔搔腦袋,然后高高興興地提著魚回家了。又有一回,朱氏又開始犯病,她突然特想吃烤黃雀。王祥很想滿足她這個要求,可是黃雀個頭那么小,飛得又那么快,哪有那么好逮啊?他正在那發愁呢,突然就有數十只黃雀自己飛到他房間的帳子里來,王祥又搔搔腦袋,高高興興地把這些黃雀烤了,然后拿給他繼母吃。同鄉人聽說這兩件事后,都驚嘆不已。他們說,這一定是王祥的孝行感動了上天,因此暗中有神仙相助啊。
然而就是這樣,這個朱氏還是看王祥不爽,千方百計要找些事情來刁難他,讓人懷疑這女人的心究竟是用啥做的。王家院子里有棵果樹結了果子,碩大而鮮艷。朱氏喜歡那些果子,于是命王祥整日守在樹前,去保護它們。果子結在樹上,風吹一下,樹搖一下,隨時可能墜落,這是再普通不過的自然現象。可是王祥不能讓它們落下來啊,果子落下來的話,是要被繼母責打的呀。于是每到風雨大作的時候,王祥就抱樹而泣,他一邊哭,一邊企求上天收云住雨。王祥的忠孝篤純,已經近癡了。
朱氏人品低劣,不過她的親生兒子,也就是王祥那個同父異母的弟弟王覽卻是個很懂事的人,他跟王祥的感情很好。王覽從小就目睹王祥被后母鞭打的情景,那真是打在祥身,痛在覽心,后來他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撲上去抱著王祥哭泣。長大以后,王覽時常勸他老媽不要虐待哥哥,每逢王氏對王祥有什么不合理的要求,王覽都自愿跟著王祥一起承受。朱氏看她這個兒子竟然胳膊肘往外拐,氣壞了,可是沒有辦法,只好稍微收斂一些。后來她又想出一招:王祥不是有人護著他嗎?那就虐待他老婆好啦。可是她隨后就發現,無論她用什么損招兒去對待王祥的妻子,王覽的妻子都會去幫她承擔。這下朱氏可沒轍了,只好暫停使壞。
王祥他老子王融死后,作為長子,王祥開始出門應酬,由于處事得體,他名聲漸漸大了起來。這原本是件好事,可是他那個心理變態的后母越是見他混得好,就越是忌恨。恨到不能忍受的程度,她干脆在酒中下毒,想要置王祥于死地。幸好王覽知道了她的奸計,不等王祥把杯子端起來,自己一把搶過來就要喝下去。王祥看王覽這樣做,懷疑酒中有毒,忙伸手去搶王覽手中的酒杯。朱氏一看事情泄露,害怕把親生兒子給毒死了,干脆自己把酒杯搶了下來。這事以后,每次朱氏給王祥東西吃時,王覽都要搶著先吃,朱氏找不到可乘之機,最后終于斷了下毒的念頭。
虐待,下毒,這還不算最狠的,《世說新語》里載有一則小故事,堪稱傳奇。吃飯時,王祥和王覽總在一起,可是每天睡覺時,王祥總是自己一個人。朱氏感覺這一點可以利用,有一回竟然親自提了大砍刀,打算去暗殺王祥。也是王祥命大,朱氏摸到他房里的那會兒,正趕上他起床上廁所去了。黑暗中,朱氏使出奶勁兒,劈刺騰挪,連換數般招式,以為王祥這回必死無疑了,卻不知她一直在沖被子使勁。王祥放茅回來后,看到被子上那些刀印兒和窟窿眼兒,知道他那位后母曾經很認真,很努力地前來行刺過。王祥心想這不行啊,后母費這么大勁兒想殺我,結果我還活得好好的,太傷她自尊了。于是主動去找朱氏,然后在她面前跪下來請死。這一行動終于把朱氏給感化了,從此她再也不算計王祥了,而是將他視如己出。這則故事出自小說,可信度得打個問號。我覺得吧,像朱氏那樣的人,要能感化的話,早就被感化了,不用等到這一回。不過從這些事情來看,王祥的孝確實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能夠名列二十四孝之一,絕對不是蓋的。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王祥帶著后母和弟弟王覽避難到廬江(今安徽省廬江縣),在那兒隱居起來,一隱就是三十多年。朱氏死后,王祥就在家守喪,這一守,又是許多年。想當初,朱氏對他那么惡劣,可是給她守喪時,王祥卻悲傷到不寢不食的程度,最后形容枯槁,得撐著拐杖才能站得起來。后來,王祥的孝行傳遍四海,徐州刺史呂虔敬佩他的德行,想要請他出來做官,當時王祥已經五十多歲了,他以自己年事已高為由,堅決請辭,這時,他弟弟王覽勸他不必有太多顧慮。他對王祥說道:“哥啊,你這一輩子,光忙著伺候咱爸媽了,現在也該考慮一下自己的事業了啊?!币贿厔?,一邊替他備好車牛,催他應征上路。就這樣,王祥在弟弟的勸說下才受命作了官。呂虔對王祥非常信任,他把徐州的事務全部委派給王祥去處理。王祥不僅德行高尚,政治才能也是非常過硬的。當時徐州境內常有盜賊橫行,他上任以后,特別注重訓練兵士,很快就把那些小股的盜賊給剿滅了,于是“州界清靜,政化大行?!卑傩諅兏心钏亩鞯拢鞲栀濏灥溃骸昂R手?,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王祥被呂虔征為別駕)。”
王祥任職期間,工作兢兢業業,政績卓著,他接連升官,一路做到大司農的官位。魏齊王曹芳被廢后,在敲定新君的事情上,王祥態度堅決地支持讓高貴鄉公曹髦繼位。曹髦繼位后,王祥因為有“定策之功”而被封為關內侯,后來又被拜為光祿勛,轉任司隸校尉,負責京城地區的保衛工作。天子去視察太學的時候,又當眾宣布王祥為國內最德高望重的“三老”之一。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王祥還被授予象征著德行與聲望的節杖,得以面朝南邊,以師道自居,就連天子,在面見他的時候都要朝向北邊,向他乞問治國之道。這樣一來,王祥幾乎成為了天下士人的表率。朝廷給他布置講壇,讓他向天下的學子們陳說君臣政化的要旨,聽到他演講的人無不立志砥礪精進。
可是隨后不久,魏國就發生了高貴鄉公曹髦被殺的事件。那件事情的始末,我們在《路人皆知》中曾經詳細介紹過。雖然曹髦的皇帝沒做多久,可他好歹也算是一國之君,因此在他的葬禮上,群臣舉哀,一副哭得很悲的樣子。不過哭歸哭,其實大部分只不過在那裝裝樣子罷了。只有王祥涕淚交流,悲聲哭號道:“老臣我不稱職啊,我對不起您?。 背腥撼夹睦锒济靼祝哔F鄉公之死,無非因為他倒“馬”失敗。那件事情,雖然最后罪過都歸在那個替死鬼成濟身上了,可是事的真相究竟怎樣,大家都不是傻瓜,哪個心里不清楚?可是當時司馬昭的眼線遍布各處,就算有人對他的弒君之行不以為然,誰又敢把真話講出來呢?因此當時大家看到王祥的表現,紛紛露出愧色。跟王祥相比,魏國的那些舊臣們確實缺少一些膽色和良知。
能夠說明王祥耿直忠誠性格的,還有一件事情。魏元帝二年(公元265年),武帝司馬炎接替他老子司馬昭的位置,被封為晉王,消息傳出來后,王祥和荀顗倆人結伴去司馬炎府上道賀。在路上,荀顗對王祥說道:“相國(司馬炎)地位尊貴,別人對他都那么尊敬,咱到了那兒,得對他行跪拜之禮啊?!蓖跸閰s不以為然,他回答道:“相國確實尊貴,可是他再尊貴,那也只是個王啊。咱倆位列三公,“公”跟“王”相比的話,只差一個階秩而已,甚至差不多是同級呢,哪有身為天子三司卻隨隨便便拜人的道理呢?要是那么干了,不但會損害魏朝之望,還會消減晉王之德。君子要以禮待人,這種不合適的事,我可不干?!焙髞硭麄円姷剿抉R炎后,荀顗二話不說,納頭便拜;而王祥呢,只是作了一個長揖而已。司馬炎沒有因此而看重荀顗,而是嘆息著對王祥說道:“我到今天才知道先生您為什么如此為天下所重了??!”在這件事上,王祥既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又獲取了別人的尊敬,更重要的是,他還堅持了自己的原則,維護了國家的尊嚴。相比之下,同是國家重臣,名氣甚大的荀顗,可實在差得遠了。
武帝司馬炎受禪登基后,王祥被拜為太保,進爵為公。司馬炎經常向他諮問自己行為的得失和未來的行政計劃??墒沁@時候的王祥年事已高,不能按時上朝。他屢次向朝廷辭官,武帝都不舍得放他走。后來禁不住他固請,終于答應讓他告老歸田。不過這個告老呢,也不是簡單的退休,而是讓他“以睢陵公就第,位同保傅,在三司之右,祿賜如前?!蔽涞圻€下詔說道:“古之致仕,不事王侯。今雖以國公留居京邑,不宜復苦以朝請。其賜幾杖,不朝,大事皆諮訪之。賜安車駟馬,第一區,錢百萬,絹五百匹,床帳簟褥,以舍人六人為睢陵公舍人,置官騎二十人。以公子騎都尉肇為給事中,使常優游定省。又以太保高潔清素,家無宅宇,其權留本府,須所賜第成乃出。”這樣的殊遇,在西晉群臣中,也可以算是數一數二的了,這是對王祥數十年的忠篤孝行和良好德操的嘉獎,他受之無愧。
王祥病重的時候,把他的子孫們叫跟前,對他們語重心長地說道:“夫生之有死,自然之理。吾年八十有五,啟手何恨。不有遺言,使爾無述。吾生值季末,登庸歷試,無毗佐之勛,沒無以報。氣絕但洗手足,不須沐浴,勿纏尸,皆浣故衣,隨時所服。所賜山玄玉佩、衛氏玉玦、綬笥皆勿以斂。西芒上土自堅貞,勿用甓石,勿起墳隴。穿深二丈,槨取容棺。勿作前堂、布幾筵、置書箱鏡奩之具,棺前但可施床榻而已。脯各一盤,玄酒一杯,為朝夕奠。家人大小不須送喪,大小祥乃設特牲。無違余命!高柴泣血三年,夫子謂之愚。閔子除喪出見。援琴切切而哀,仲尼謂之孝。故哭泣之哀,日月降殺,飲食之宜,自有制度。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過,德之至也;揚名顯親,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臨財莫過乎讓:此五者,立身之本。顏子所以為命,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這里引其原文,是為了保留這段家訓本來的風貌。盡管里面亦不免封建說教的成分,可是那種不求厚葬,不慕奢享的樸素的人生態度,那種對子弟德操修養的諄諄教誨,用平淡的語言娓娓道來,頗能感人,真是像極了《顏氏家訓》里的文字。
王祥活了八十九歲,這在當時可是難得的高壽,這大約也算上天對他良好德行的一種獎勵吧。他死后,前來探望的只有朝中真正的賢良與他往日的同僚和下屬,那些趨炎附勢之輩,沒能從他身上得到任何好處,自然是不肯來向他寄托哀思的了。他的族孫王戎后來曾經嘆息道:“太??芍^清達矣!”在名士輩出的正始年間,大家都比較崇尚人的談吐和雅量,王祥在這些方面都不突出。可是真的跟人交談起來,大家發現,其實他理致清遠,頗有見識。因此人們在評論他時,說他是“以德掩其言”,意思是德行太好,以至于讓人忽略了他的口才。
前文提到,呂虔對王祥十分看重,他有一把很炫的佩刀,被認為是有資格位列三公的人才堪佩帶的。呂虔將這把刀送給了王祥,并且對他說道:“茍非其人,刀或為害。卿有公輔之量,故以相與?!蓖跸橐辉偻妻o,最后才勉強接受下來。他臨死的時候,又將這把刀送給他弟弟王覽,對他說道:“汝后必興,足稱此刀?!焙髞恚跤[果然也成大器。王祥和王覽的經歷告訴我們,“以德服眾”,這是一條相對緩慢的成功之路,可這條路,卻走得踏實。因此,在他的族孫們紛紛被指責為“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時,王祥卻以他的篤純和厚重贏得了后人的尊敬。其實,名利也罷,官位也罷,甚至千載之下人們對他的評判也罷,王祥都沒有刻意去爭取,然而或許唯其如此,才能感動上蒼,讓那鯉魚破冰而出,成全他的一片孝心吧??梢哉f,王祥是晉初最不張揚的名士,卻也是真正的名士。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