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南風早就將司馬亮視作自己專權(quán)的障礙,另外,他跟衛(wèi)瓘也有私仇。當初武帝給司馬衷挑老婆的時候,差點就選了衛(wèi)瓘的閨女,再說,衛(wèi)瓘還曾經(jīng)質(zhì)疑過司馬衷的智力,勸武帝另立太子。除掉他們倆,既能清掃政治上的障礙,又能一報私怨,實在是美事一樁。賈南風很清楚,要做成此事,她必須依靠司馬瑋的力量,于是她讓老公寫了一封詔書,封司馬瑋為太子少傅,讓他可繼續(xù)留在京城洛陽。
經(jīng)過一番準備后,賈南風認為時機已經(jīng)成熟,于是逼迫傻瓜老公發(fā)布一道詔書,里頭說道:“太宰、太保欲為伊、霍之事,(楚)王宜宣詔,令淮南、長沙、成都王屯宮諸門,廢二公。”
解釋一下。詔書里的太宰,說的是司馬亮,太保,說的是衛(wèi)瓘。那么什么是所謂的“伊霍之事”呢?
這里的“伊”,指的是商代名相伊尹,而“霍”,則是指西漢名臣霍光。伊尹與霍光之所以并論,主要是因為他們均是托孤的重臣,而且均有將荒淫無度的皇帝廢掉的事跡。
伊尹是商初的大臣,他得到成湯的重用,被委以國政,助湯滅夏。湯死后,他又連續(xù)副作用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后,太甲即位,他不肯遵守成湯制定的法規(guī),橫行無道,后來被伊尹流放于桐宮。
霍光字子孟,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武帝死后,他受命為漢昭帝的輔政大臣,執(zhí)掌漢室最高權(quán)力近20年,為漢室的安定和中興建立功勛,成為西漢歷史發(fā)展中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漢武帝的孫子劉賀即位后,荒淫無度,劣跡多多,在這種情況下,霍光上奏漢室上官太后,將劉賀廢掉,而后立漢武帝與衛(wèi)子夫的曾孫劉病已為皇帝,這就是漢宣帝。
后來,歷史上很多人被說成欲行“伊霍之事”,就是影射說要獨攬朝政大權(quán)的意思。
司馬亮和衛(wèi)瓘是輔政大臣,要誣陷他們的話,說他們欲行“伊霍之事”,這是最好的理由。
不過要注意,惠帝的詔書,里頭說的是“廢二公”,可沒說讓司馬瑋“殺二公”。這些字句,司馬瑋才懶得推敲。他派手下公孫宏和李肇等人趁夜發(fā)兵,包圍了司馬亮和衛(wèi)瓘的府第。
當時,司馬亮太宰府的衛(wèi)隊長李龍,看見遠遠地來了一群衛(wèi)兵,手里舉著火把,氣勢洶洶的樣子,趕緊跑去向司馬亮匯報,請他下達命令,讓府里的軍士們集合起來,抵御敵人的進犯。這個時候,司馬亮優(yōu)柔寡斷的老毛病又犯了,他擔心這些兵真是皇帝派來的,那樣的話還興兵抵抗,不就成了公然抗旨嗎?
就在司馬亮猶豫的當口,司馬瑋的士兵,已經(jīng)把太宰府里三層外三層圍個嚴實。他們登墻而呼,讓司馬亮束手投降。司馬亮委屈得要命,說道:“吾無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詔書,其可見乎?”到這時候,還要討詔書來看,傻得可以。
公孫宏是奉命拿人的,不是來跟他講道理的。他一聲令下,開始派兵強攻。這時,司馬亮手下的長史劉準對他說道:“觀此必是奸謀,府中俊乂如林,猶可盡力距戰(zhàn)。”可是到這時候,司馬亮還不醒悟,最后終于被捆翻在地。趴在地上,司馬亮還在發(fā)感慨,說什么:“我之忠心,可示天下也,如何無道,枉殺不辜!”
事件發(fā)生時,正是夏天,天氣熱得嚇人。司馬亮被捆得跟粽子似的,渾身冒汗。負責看守他的人,看他一把年紀了,還遭這罪,心里有點不忍,于是還偷偷給他扇扇子。
司馬亮這人,雖然沒什么本事,可畢竟有些虛名在外,再加上他輔政大臣的身份,因此,盡管司馬瑋屢次示意,要盡快結(jié)果他性命,可是一直等到第二天晌午,也沒人敢出手。
最后,司馬瑋實在煩了,他派人宣布道:“能斬亮者,賞布千匹。”這話一出,大伙“嘩”一聲就撲上去了。有拿刀戳的,有拿拳頭捶的,有拿腳踹的,最后,也說不清司馬亮究竟是死在誰的手上。
折騰完以后,司馬亮的尸體被扔在洛陽北門的墻壁下,那個慘勁兒,簡直沒法形容,那簡直就是一只血淋淋的肉架子,鼻子眼睛都分辨不出了。
其實,把司馬亮放到“八王”里頭,他多少有點冤枉。這人盡管沒什么本事,可他其實沒有禍亂朝廷的打算。他的死,乃是司馬氏皇族內(nèi)部權(quán)力之爭的犧牲品。
殺死司馬亮和衛(wèi)瓘后,司馬瑋報了大仇,心情非常愉快。可他不知道,滅頂之災(zāi),馬上就要降臨到他的頭上了。
司馬瑋一直以為,賈南風是把他當作心腹看待。殺死司馬亮和衛(wèi)瓘后,司馬瑋的手下歧盛也曾勸他借機擴充自己的勢力。可是司馬瑋這個人,典型的有勇無謀,在這個關(guān)鍵的時刻,他猶豫不決,錯過了絕好的機會。
與此同時,賈南風卻在思考除掉司馬瑋的計策。她將司馬瑋看作政治上的巨大威脅,何曾拿他當作心腹看待呢?她采納大臣張華的計策,司馬瑋前腳殺人,她后腳就派將軍王宮,捧著騶虞幡去解除司馬瑋的武裝了。
解釋一下。這個騶虞幡,是什么東西呢?其實它就是面小旗兒,旗上繪著神獸騶虞。騶虞是神話中的圣獸,象征和平,因此這騶虞幡就是止息兵戈,消彌戰(zhàn)火的標志。一般情況下,使者受了皇帝的指令,擎著它,跑到打仗的地方去,交戰(zhàn)雙方看到騶虞幡,就會立即停止交戰(zhàn),達成停戰(zhàn)協(xié)議。
王宮到了司馬瑋營里,把騶虞幡一亮,對士兵們說道:“楚王矯詔,妄殺大臣,現(xiàn)奉旨抓他,有敢抵抗者,格殺勿論。”
洛陽的禁兵們,本來就跟司馬瑋沒什么感情。他們看到使者捧著圣旨,搖著騶虞幡,一副興師問罪的架式,誰也不敢動。于是,司馬瑋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呢,已經(jīng)被人捆翻了。
隨后,賈南風又逼傻衷下詔,說司馬瑋“矯制害二公父子,又欲誅滅朝臣,謀圖不軌”,這樣的罪名,安到什么人頭上,他都是個死。劊子手手起刀落,司馬瑋那顆慣于充血的腦袋,就掉在地上了。他死時,才剛剛二十一歲,這就是年輕沖動的代價。
八王中第三個登臺亮相的,是趙王司馬倫。
司馬倫字子彝,是司馬懿的第九個兒子。這是一個智商跟年齡成反方向發(fā)展的人物。還在做瑯邪郡王的時候,他就因為從盜賊手里購買皇帝的御裘,差點被丟進大牢。后來幸虧武帝發(fā)善心,他這才躲過一劫。
后來,司馬倫被拜為征西將軍,受命鎮(zhèn)守關(guān)中。他用自己獨特的方法,讓人們明白什么叫做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司馬倫赴任之前,關(guān)中的漢族人民和氐、羌等民族還能和平共處,他一去,反倒惹得氐人和羌人紛紛反叛。武帝看他實在無能,只好又把他調(diào)回京里。
司馬倫這人,正事做不了,溜須拍馬,卻是一把好手。他回京以后,被任命為太子太傅。不過,對這個沒什么實權(quán)的愍懷太子,他沒什么興趣,反而隔三岔五地跑到跟太子有仇的丑妹賈南風那里,對她百般逢迎。他使出十八般武藝,把賈南風舔得舒舒服服,時間久了,他跟賈南風打成一氣,被賈南風引為心腹。
后來,司馬倫逐漸厭倦了僅僅擔任一個讒臣的身份,他想要個重要的職位來做,以向世人展示一下,他司馬倫也是很有才能滴。于是,他向賈南風請求,讓他錄尚書事。這件事情,遭到了張華、裴頠等朝臣堅決的反對。司馬倫退而求其次,又向賈南風請求,讓他做尚書令,這一回,張華和裴頠還是不答應(yīng)。司馬倫把牙齒咬得咯咯作響,發(fā)誓要殺了這兩個老東西泄憤。
再后來,就發(fā)生了那場誣陷太子的案件。賈南風設(shè)計廢掉了愍懷太子,把他囚禁在許昌,隨時可能加害于他。太子的親信司馬雅想到司馬倫身為太子太傅,手里又有兵,于是跑去找他求援,勸他發(fā)動政變,廢掉賈南風,迎立愍懷太子。
司馬雅沒有想到,正是他的這次求援,加速了太子的死亡。司馬倫的狗頭軍師孫秀,是個典型的奸詐小人,他勸司馬倫說,太子性格剛猛,一旦得勢,一定要清算賈黨對他的罪行,天下人皆知趙王跟賈后關(guān)系親密,因此若是救太子出來,他不但不會感恩,恐怕對趙王不利。因此,倒不如制造流言,說太子一黨打算救他出來,廢掉皇后,這樣賈后一定速殺太子,到時候趙王就可以打著為太子報仇的旗號,率兵入宮,廢掉賈后,自己掌權(quán)。
這條毒計,確實厲害無比。司馬倫立即派人四處散步消息,說朝中不少人認為太子冤枉,他們打算把他解救出來,廢掉皇后,立他為新君。
賈南風聽到這樣的傳聞,哪里還能坐得住。果然,沒過幾天,她就派人趕到許昌,拿藥杵杵殺愍懷太子。愍懷太子一死,司馬倫和孫秀立即開始行動。他們假托傻衷的名義,寫了一封詔書,里頭說道:“中宮與賈謐等殺吾太子,今使車騎入廢中宮。汝等皆當從命,賜爵關(guān)中侯。不從,誅三族。”
司馬倫將這封詔書拿去展覽,京城里的衛(wèi)兵都表示愿意聽從差遣。司馬倫于是派人領(lǐng)著這群兵,氣勢洶洶地沖進宮去。他們先將司馬衷帶到偏殿,保護起來,然后將賈南風貶為庶人,把她幽禁在建始殿。賈南風的外甥賈謐被誘進宮來,隨后被戳死在座鐘之下,賈南風的妹妹賈午被關(guān)進小屋,給扒了衣服,活活打死。賈南風的親黨,賈模,郭彰等人,也先后被殺。就這樣,聲勢煊赫的賈家,被全族滅盡。
司馬倫掌握政權(quán),誅滅賈黨后,馬上又開始清楚異己。頭一件事,就是殺死屢次壞他好事的張華、裴頠等人。朝中其他那些說話有分量的老臣,基本也被他廢個干凈。隨后,司馬倫假擬圣旨,任命自己為大都督,相國,侍中,就像當年的司馬懿、司馬昭一樣。
安頓好自己后,司馬倫開始大封親黨。他的幾個兒子,還有孫秀,都被封王拜爵,一時間,趙王一黨權(quán)傾朝野。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