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衷站在皇宮里的池塘邊,耳聽此起彼伏的蛙叫,無比天真地問左右道:“你們說,這蛤蟆呱呱叫,是為公叫呢,還是為私叫呢?”
這幅圖景,一定可以用來作為《天下帝王奇趣錄》這份雜志的封面。
歷代傻瓜白癡皇帝排行榜,司馬衷可以在榜首坐上好久。
晉武帝司馬炎,在生命即將終結的時刻,決定讓司馬衷接替自己的位置。
《青麻代絲》中寫到,其實司馬炎并不是不知道,他這個兒子司馬衷的智商,非常雷人。可是因為賈充、荀勖等人一再的勸說,他竟糊涂地認為,他的這個傻兒子啊,其實沒那么傻,只不過人是人有一點實在……
其實,之所以堅持讓司馬衷坐穩了太子的位置,有更重要的原因。這個,前文也交代過,讓傻衷當皇帝,司馬炎最終是為了讓他那個最疼愛的小孫子司馬遹,將來能夠順利地登上皇帝的位子。這個原因,顯然荒唐至極,不過武帝晚年做過的糊涂事,也不是只有這樣一件,不希奇。
還是有必要交代一下,司馬衷是怎么坐穩了太子位置的。
司馬衷字正度,是武帝的第二個兒子。泰始三年,司馬衷正式被立為皇太子,當時九歲。
還是個小孩的司馬衷,就充分地表現出一個傻瓜的杰出特質。不過,每次有人對他的質商提出質疑的時候,武帝總是說,“他還小嘛,可能是智力發育比較晚,你們不要對他太苛刻。”
后來,司馬衷漸漸長大,他的身體發育正常,后來還在武帝的安排下,娶了賈充的閨女賈南風做老婆。可是,跟身體的成長相比,司馬衷的智力卻絲毫不見長進。不但沒有長進,反而還不如小時候。這種奇怪的現象,其實很好解釋。如果你了解傻衷那位老婆大人,丑妹賈南風,她長得有多恐怖,脾氣有多恐怖,司馬衷詭異的智商倒退現象,也就容易理解了。
當時,朝中的大臣們心里都明白,就司馬衷這主,連自理都成問題,別說去處理國家政務了。后來,輿論的影響太大,就連傻衷他老子司馬炎也產生了疑慮。有一回,司馬炎把傻衷喊了來,給他出了一道題目,讓他拿回去寫篇文章。
傻衷那智商,讓他寫這個,實在難為他。這囡仔回去,頭都快撓破了,也寫不出一字半句。
司馬衷傻,他老婆可不傻。賈南風好不容易得到這個太子妃的位置,擔心她這個傻瓜老公的太子身份,因為這件事,被皇帝給擼嘍,于是找來一些文官,讓他們幫忙作答。
這群無行的文人,為了討好主子,自然引經據典,把篇文章寫得之乎者也,高深莫測。賈南風這女人,其實沒啥文化,她把文章拿過來,讀了一遍,很欣喜地發現,她基本看不懂。這就是說,這文章一定很牛的啦。她很滿意,打算讓傻衷把文章交給武帝。
東宮的臣屬中,有個名叫張泓的人,知道此事后,要求拜見賈南風。他把那篇文章拿過來,看了一眼,撇撇嘴,對賈南風說道:“滿朝文武都知道,太子平時最不愛干的事,就是讀書;而這件事,陛下也早就知道。您看,把文章整成這樣,交上去的話,傻瓜也知道,這一定不是太子寫的啊。您當您公公跟您老公一樣的智商啊?依我看,咱們倒不如避重就輕,把重點放在解決問題的實際辦法上,把文章寫得淺顯一點,少引些古文。這樣做,反而會打消皇帝的疑慮。”
賈南風聽了這番話,覺得超有道理,于是讓張泓另外起草一篇,然后讓傻衷依樣抄寫。武帝拿到這篇文章,仔細讀過一遍,心里非常高興,認為自己這兒子,做人態度踏實,做事務實,不浮夸,是塊治國的材料。就這樣,傻衷的太子地位才算安定下來。
武帝臨死的時候,左怕楊家擅權,右怕賈家專治,因此,他作了許多安排,大肆封王不說,還讓那些王爺們分別占據重要的城市和關隘,這樣,一旦有人敢對傻瓜司馬衷不利,就讓這些王爺殺進京城,勤王。
司馬炎想的挺好,然而這樣的安排,其實惟恐天下不亂。權力的巨大誘惑,誰能抵擋得住呢?那些王爺們,手里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憑什么給傻衷當一輩子衛隊長?他們虎視眈眈,一俟時局有變,就要應時而起了。
永熙元年(公元290年),司馬炎病重,他把親信侍從叫到身邊,打算讓外戚楊駿跟汝南王司馬亮共同輔政。這個楊駿,我在《青麻代絲》中提到過。他是武帝楊皇后的老子,仗著閨女受寵,從武帝那得來不少封賞。他這個人,貪得無厭,按說,能夠跟皇室成員之一的司馬亮共同輔政,已經很威了,可是他還嫌不夠,打算獨攬大權。
被武帝十分看重,其被任命為輔政大臣的汝南王司馬亮,這個人,也是重量級人物。“八王之亂”中的八位王爺,他是頭一個登場的。司馬亮字子翼,是司馬懿的第四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的弟弟,司馬炎的叔叔。這個人,輩份有多高?這樣一個人,要是讓他掌握了政權,還有楊駿什么戲唱?
楊駿對這一點,心里非常明白。他決定先下手為強,于是將重病在身的司馬炎軟禁在含章殿,他身邊的侍衛,都全部換為楊駿自己的心腹。趁武帝昏睡之時,楊駿跟他閨女楊皇后篡改詔書,立自己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諸軍事、侍中、錄尚書事,同時把司馬亮支開,讓他去許昌做官。
就這樣,司馬炎死后,在極短的一段時間內,楊駿控制了西晉的政權。他知道自己在朝中沒啥威望,于是大開封賞,來收買人心。他上臺后,宣布“中外群臣皆增位一等,預喪事者增二等,二千石已上皆封關中侯,復租調一年”。這條令頒布以后不久,他便幼稚地以為天下已然歸心,開始作威作福起來。
楊駿一直以為,他主要的政治對手,是司馬亮。其實他不明白,對他手中的權力,更加虎視眈眈的,卻是司馬衷那位丑皇后賈南風。元康元年(公元291年),賈南風發動政變,派人去捉拿楊駿。關鍵時刻,楊駿手下的太傅主簿朱振,勸他興兵抵抗,然后擁太子入宮,廢掉賈南風。然而事實證明,楊駿根本不是做大事的材料。在這千鈞一發的關頭,他怯懦不決,最終被殺死在自家馬廄里。就這樣,西晉的皇權,從楊家手里,轉到了賈黨手中。
誅殺楊駿,從謀劃到行動,都有汝南王司馬亮的參與。然而事實上,賈南風不但沒有真的拿他當輔政大臣看待,反而將他視作自己攬取權力的障礙。因此,楊駿剛死,她就指使楚王司馬瑋發動政變,將司馬亮抓起來殺了,隨后,她卻又把罪過都推到司馬瑋身上,說他擅作主張,謀殺大臣,把司馬瑋也干掉了。
就這樣,賈南風巧施聯環,把武帝臨終時任命的輔政大臣和她認為會威脅到自己統治的司馬皇族的成員一一除掉。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殺誰,都得有皇帝的詔書。事實上,詔書確實是有的,上面卡的,也確實是司馬衷的印,可是這些事,他自己哪作得了主呢?被這個又黑又丑的老婆擺布來去,其實只是他傀儡生涯的開始,他后面的路,還長得很。
司馬瑋死后,賈南風需要有一個新的人,來為她扮演狗腿的角色。這個人,首先得是司馬家的人,然后地位還得相對較高,然后還得有眼色,會拍馬屁,然后還得對她忠心耿耿。這樣一個絕佳的人選,她曾經以為,她找到了。這就是趙王司馬倫。
司馬倫字子彝,是司馬懿的第九個兒子。輩份同樣奇高無比。司馬倫這個人,平生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越老越無恥。元康初年,他受命去鎮守關中,可是因為賞罰不公,惹得當地的羌、氐等族人相繼反叛,無奈之下,朝廷只好把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爺爺召回京里。
司馬倫這個人,辦正事不行,巴結逢迎,卻是一把好手。他了解到賈南風的脾性后,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于是托人送禮,想盡方法見到賈南風,然后即對她大獻殷勤。司馬家族里的人,賈南風還沒見過這么聽話,這么懂事的呢,她被拍得五道三迷,將司馬倫視為心腹,無論有什么事,都跟他商量。
有兩個人,是賈南風平生最恨的。一個,是西晉名臣衛瓘,另外一個,就是愍懷太子司馬遹了。
賈南風恨衛瓘,是因為當初武帝司馬炎考慮司馬衷的婚事時,曾經打算給他聘衛瓘的閨女,害得賈南風跟她可愛的衷郎差點擦身而過。另外,衛瓘這個人忠于國事,他堅持反對讓弱智低能的司馬衷做太子,曾經借著酒勁,拍著武帝身邊的御座,連說“此座可惜,此座可惜。”司馬衷的太子要是被擼了,那賈南風自然就做不成皇后了。這些事情的詳情,我會在后文《此座可惜》中逐一交代。因為這些原因,賈南風恨衛瓘入骨,后來在誅殺司馬亮的過程中,他指使楚王司馬瑋,一并將衛瓘砍了腦袋,總算泄了她心頭之憤。
賈南風恨愍懷太子司馬遹,歷史淵源,就更深一些了。
司馬遹是傻瓜司馬衷的兒子,他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聰明,讓他爺爺司馬炎喜歡得不行。為了讓這個小孫子以后能夠順利當上皇帝,司馬炎甚至明知兒子司馬衷有傻瓜的嫌疑,還是堅持讓他接自己的班。司馬遹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
可是問題是,這個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愍懷太子司馬遹,他不是賈南風生的。
這就麻煩了。
如果賈南風不是這樣一個嫉妒成性,權力欲膨脹的瘋婆子,事情原本不會這么麻煩。
如果司馬衷不是弱智,如果他具備正常人的判斷能力,和對自己親生兒子的保護能力,事情也不會變得這么麻煩。
可是歷史的現實中,沒有那么多如果。
賈南風究竟有多嫉妒,讀過下一篇《戟擲孕妾》后,你會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如果聽說哪位妃嬪,懷了傻衷的孩子,她能扛把大戟,跑到人家住處,連人帶孩子,一起戳死。要不是因為傻衷好歹還是個皇帝,她絕不會允許他跟任何女人發生性關系。
那么愍懷太子司馬遹是怎么幸存下來的呢?
這就跟司馬遹得以降世的特殊情況有關了。
司馬遹的生母,名叫謝玖,她原本是司馬炎的妃子。《晉書?謝玖傳》里說:“惠帝在東宮,將納妃。武帝慮太子尚幼,未知男女之事,乃遣往東宮侍寢,由是得幸有身。”
什么意思呢?原來,就在司馬衷娶老婆之前,司馬炎想到他這個兒子司馬衷的智力有問題,擔心他不通男女閨房之事,到了新婚之夜,鬧出笑話來,干脆讓自己的妃子謝玖前去向司馬衷傳授技藝,結果就有了司馬遹。
無語。為了讓兒子通曉男女閨房之事,當爹的,居然讓自己的老婆去當性啟蒙教師。
實在。接受這種雷死人不償命的任務,去了,指點一下也就算了,居然把自己的肚子搞大了,這個謝玖,不知道腦子里想什么。
佩服。別看司馬衷人傻,在這種事上,卻一點都不傻。不管來人是誰,一次命中,好男兒,真性情。
悲哀。這就是中國古代宮女妃嬪們的命運。不知道這位謝才人,從那以后,會以什么樣的身份在皇宮中自處。是父子共享,還是合理交接。從皇妃,到太子妃,稱呼上的一個轉變,掩蓋得了內心的屈辱么?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