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當唐小木聽到電話中單調且有些刺耳的“嘟”聲即將停止的時候,他聽到妻子的聲音。有些疲憊,但依舊如往日那樣充滿力量且不失只屬于她的那一種獨特的魅力。在妻子還未開口說第二句話的時候唐小木便道歉了,說自己因該對那一次的爭吵負全部的責任。妻子聽著他說完,然后告訴他那一次的爭吵責任完全在自己。電話兩端的彼此都沉默不語,在他們那么多年的夫妻生活里,早已經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形成了一種獨有的默契,這樣的默契是別人所不知的,但是卻在夫妻生活之間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妻子完全知道那一次的爭吵責任在自己,但是她也依舊堅持著讓丈夫先道歉。這好像是一種不成文或者是因為任性人形成的規矩一般,她一定要讓丈夫先打來電話,只有這樣她才堅信他們之間的生活依舊還能繼續。這樣的恐惶似乎從他們結婚的那一天便開始了。在自己原本隱秘且狹隘的世界里驟然的出現了另一個在曾經從未熟悉的世界,在某種程度上這幾乎是毀滅性的,但是因為信任和那至今人類依舊不了解而籠統把它稱之為“愛情”的東西而讓這樣的毀滅變成重建。把單人床改成雙人床;習慣和異性共用一個浴室和抽水馬桶;在黎明學會和他說“早上好”,早餐不再隨著自己的心情吃或不吃,而必須精心的準備每一天的早餐;下班回家后有人要等,原本空曠的房子里開始有了別人的味道……
妻子一開始認為只是一場漫無邊際的妥協和節節敗退,容忍大刀闊斧的改革和肆無忌憚的重建。她擔心自己總有一天會在下班之后再也不愿意回到那個自己熟悉每一個角落灰塵的家了,擔心自己在自己完全不知覺的情況下開始去干那個漸漸融進來的世界,擔心丈夫也會和自己一樣厭惡瑣碎和重復的日常生活。而最讓她恐懼的便是他在娶自己之前說的那些話,是否已經被遺忘是否還能用來維持著開始動搖的決心?妻子就在等這個,在等這樣的一個行動來證明曾經的誓言依舊存在著原本的力量,他還在為這個家庭努力著。
唐小木并不知道妻子是這樣想的,但是放下電話他感到很快樂,就好像是很多年前還在和妻子談戀愛時的那樣愉快感覺。同時久久沉積在心中的一塊巨石也安然落地,圍繞著自己的陰霾也一同散去,就好像是早上斯德哥爾摩美麗清新的天氣一般。
此刻,唐小木正坐在客廳書房的雙排移門便看著霍林杰先生的那些手稿。書房的外邊帶著一個很大的正方形陽臺,雪花落在上面好似鳥兒的秋毫般柔軟,但似乎又有驚人的力量在無形的空氣中引起久久難以平息的震動。月光冷冽明亮,伴隨著貓頭鷹的啼叫緩慢的瀉在結冰的寬闊湖面上。湖岸上的黑暗叢林里有許多眼睛在閃著奇異的光芒。
唐小木在手稿里看到這樣的一首詩:
這是可怕的時刻當我
不得不為了狡猾并隱秘的感情
與詞語展開廝殺
坦誠中總是因為親密的關系而無動于衷
泄露深藏心底的不安和恐懼
是一種冷漠的羞恥和獨自忍受的漫長孤獨
在破舊如我陰冷的街道上我總能遇見他
我們彼此相視卻都無言
害怕即使說話的語氣也會暴露窘迫
他和我一樣害怕傍晚的街道和陌生的行人
害怕在人群中回家和一無所事的一天
這是可怕的時刻當我
選擇一個人的時候
我沒有背叛任何人沒有謀害任何人
卻因為羞愧而對詞語和親人保持沉默
我們依舊遇見卻總是擦肩而過
詩的名字叫《遇見默爾索》。在霍林杰先生的許多詩中他都在表現一種因為平靜和冷漠而帶來的那一種孤獨。把自己置身于人群中,往事之中,撲朔迷離的歷史之中,在這其中一個人在往前走,就好像是一部無聲的黑白電影一般,且永遠只有一個角色在永無止境的表演著。詩并沒有提供過多的解釋,只有一幕幕殘損的冰冷畫面。一讀便會感到其中的冷,而繼續深入則會讓自己不由得陷入更深一層的懷疑和絕望中去。
霍先生和眾多處在熱戀中的詩人一樣,在那期間寫出感人肺腑的詩作,但那好似煙花般轉瞬即逝,然后接下來的詩歌便是對著落下的灰燼進行無數次各個角度的深入描寫。只有一灘小小的灰燼,他卻用一生的時間來寫。這也是他的愛情詩,一直都是。
曾經的讀者會在他的一本叫做《作家與建筑家》的詩集里讀到這樣的詩句:
沙發中我們各躺在一邊
嘲笑彼此此刻正在讀的書
或者是一首叫做《城市幻想曲》的詩,詩人向讀者描繪了一種他們自創的小游戲,用來打發工作后的休息時間或者是無聊的生活:
幻想我們曾經站在那里看著彼此
我們走過也記住了每一條古老的街道
城市接受原本的我們
我擁抱著你,讓夜的悲傷在開心的幻想曲中
細數每一處曾經的遺忘
布拉格,洛麗塔和革命的故鄉
莫斯科,因為冤死的亡魂而難以平靜
旅館中的歌謠從專制時代響起
紐約,夢開始與中止的失樂園
走失的菲茨杰拉德向我舉杯,凱魯亞克在街頭落淚
有人自殺和戀愛,那必是巴黎
從左岸走過,從密臘波橋上走過,看死去的策蘭
北京,膨脹而扭曲的壞脾氣婦女
小偷小摸窺探窗子后的男人
冬日的斯德哥爾摩,戀人們挽手從燈下走過
“從我認識蘭波的那天開始我就知道他是一個有責任心,熱心于公共事件和國家大事。監督國家的政客官員似乎就是他的責任。他懷念過去人人為了真理、公正和自由而進行的斗爭,但那個時代早已經過去了。他想成為的并不僅僅是一個給人設計造房子的建筑師,而是想象樂.柯布西耶那樣用設計來改變人們思維或者是觀念,來為社會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霍林杰先生說。
“曾經,我們在無事的傍晚躺在沙發上——就像詩里面說的那樣,各躺在一頭看書。我都在讀20世紀的文學,而他總是在讀奧威爾、赫胥黎和扎米亞京這些人的小說,讀完這些人之后便是曾經蘇聯被迫害的那些作家作品,像索爾仁尼琴,曼德爾施塔姆,當然還有略薩的《綠房子》。他總是嘲笑我看的書,像《綠山墻里的安妮》《殺死一只知更鳥》或者是任何19世紀的小說……他很激進,但我并不愿意為了那些勾心斗角、謊話連篇的政治而讓自己的生活變得不如意,我們在這一點上有很大的分歧,而這也一直都是一個不可碰到的危險點……”
吃完飯之后,唐小木和霍先生一起坐在客廳里聽著優美的協奏曲。唐小木很想知道霍先生和蘭波曾經玩過的那個“說城市”的小游戲。他喜歡《城市幻想曲》這首詩,喜歡這首詩所帶來的愉快和愜意。不難想象,他們躺在沙發上一個人說出城市的名字,另外一個人快速的說出自己對這個城市的第一感覺。
“《城市幻想曲》寫的是我對那些城市的第一感覺,如果對照他對那些城市的感覺,你會發現會很有意思,但也正是我和他的危機所在。
我說‘布拉格?’
‘布拉格之春!’
‘莫斯科?’
‘斯大林專政!’
‘紐約?’
‘垮掉的一代!’
‘巴黎?’
‘五月學生運動!’
‘北京?’
‘權利中心!’
‘斯德哥爾摩?’
‘同志環!TheGayRing!’說道這一個他總是會非常高興的大喊。我們曾經打算到斯德哥爾摩專門去看一看同志環,但是后來因為他被工作室調到北京工作而不了了之。蘭波一直都不喜歡北京,也不喜歡他的故鄉南京。他說南京就像一個‘年老色衰的女人,整日里花枝招展,但是早已經沒有了曾經的輝煌。’他說中國的城市都是‘專制且自私的,像是爆發富,即使曾經有深厚的歷史浪漫底蘊,也在近代和現代的摧殘中消失殆盡。千城一面,冷漠?!?/p>
蘭波喜歡倫敦,我也喜歡倫敦。你幾乎難以想象倫敦那樣的老城有多大的包容心和開放性,他甚至比上帝還有寬容。搖滾,曾經的迷幻搖滾,各種各樣的‘另類’在其中找到歸屬感,他接受每一個被拋棄無家可歸的人,給他們一片天地讓他們綻放和輝煌。每個城市都是一個‘家庭’,有的家庭和睦,有的則專制暴力,分崩離析……流浪至此,是否有一隅之地能用來休息?人一輩子的束縛痛苦已經太多,奔波在外,流浪他鄉,總是需要接納和溫暖?!?/p>
“下午看您的詩稿,其中有一段時間您和葉先生是分隔兩地的?”
“是的。因為他工作的原因他要到北京,而我也因為叔叔公司不得不繼續留在那里。那個時候叔叔的公司因為經濟危機而出現了大問題,而叔叔因為長久的高強度工作而病倒在醫院里接受治療,我需要留下來幫他照顧公司。對于分隔兩地我們都很擔心,但我不知道是否的我的擔心會更多一些。曾經的我在愛情上是一個逃兵,我覺得自己沒有愛人的能力,也因為害怕失望,如果我從來沒有愛上一個人那么就不會有分手這樣看似難以承受的痛苦事情發生了。對于分隔兩地,在他離開之前我們曾坐在一起談了這個問題,他知道我的擔心和恐懼,向我保證絕對不會有什么問題的。我們都是成年人,能處理好這些事情。
而當他母親知道他要離開這里去北京工作,覺得是一個改變他的好機會便和他一起去了北京。盡管我們都是成年人,也說能處理好這些事情,但是想念、瘋狂的思念和年齡與經驗這些并沒有任何的關系。加上公司的事情,我開始失眠,即使吃安眠藥也還是難以入睡。很多時候我就坐在臥室的床上看著窗外天亮。和他通電話,但他也有工作不能長時間的閑聊,我感到體內的不安和焦慮在一點點的增長。去醫院看望叔叔,他讓我多休息,在回家的時候我到另外一家醫院看了一下,醫生說我患上了失眠癥和抑郁癥……”
這似乎總是所有愛情都要經歷的磨難一般,荒誕的好似西西弗神話一般。明知道無能為力但是依舊不想放棄,因為總覺得還有希望只要努力,再加把勁。但就像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實現一樣,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得到想要的結果。而在霍林杰先生和葉蘭波的兩地分隔中,最讓他們彼此都擔心的便是因為路程的遙遠而使得愛情像沙漏一般漸漸減少。
五光十色燈紅酒綠的城市,孤獨和寂寞在誘惑中漸漸地繳械投降。這一段來之不易的感情進入痛苦且煎熬的相持階段,彼此都在毫無勝算的對抗著對方所留下來的且越來越大的虛無、孤獨、痛苦和難以排遣難以替代的思念。而在最后總有人被打倒,穩固的三角形也因為一點的移動而昏昏欲墜。
但在愛情中的背叛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可怕且傷人至深,彼此在日久天長的不厭其煩中建立的信任被打破,隨之而來的便是兩個世界的潰滅。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