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商湯,就不能不提到他的謀士伊尹,關于伊尹如何當上湯的謀士的說法有好幾種。
一種是說他是商湯老婆有莘氏之女的陪嫁,善于烹飪,結果找個時機以人們對食物口味的要求來類比治理國家之道,向商湯闡述自己的觀念,于是被湯所用。
還有一種說法是商湯聽說伊尹賢能,就讓人招徠他,結果往返了五次伊尹才答應。商湯舉國政以任之,結果他半途而廢,又跑到夏王朝那邊去了,去了之后發現夏王朝腐敗墮落,就又重新回到商湯身邊。
史記上寫他:“既丑有夏,復歸于亳。入自北門,遇女鳩,女房,作女鳩女房”
我對這句話比較感興趣,給大家說來聽聽。古代的建筑、院落、城墻、門、窗的位置都有相當多的講究。因為位置是人們辨別方向的基礎,人們希望通過固定的位置把方向固定在自己的腦海里。正因為方向的重要性,人們才又會對東西南北天地進行了細致分類并賦予了各種象征和代表。比如說南方的位置,因為太陽處于正南方時是一天中太陽的頂峰,陽光普照世間,光融天下,因此南方也蘊含了溫暖,光明,正大,高貴,旺盛,強烈,暴躁等等含義,所以在五行當中南方代表火,代表夏天,代表赤色,代表祝融神,代表辣,這也就很容易為大家所理解了。也因此城市的南門往往是最熱鬧最正式的城門,有重要活動時,往往都是出南門或者進南門以示莊重。太陽從東到西,經過東方,經過南方,經過西方,唯獨不經過北方,因為北方往往就被定義為寒冷,陰森,卑微,落后,渺小,猥瑣,膽小,弱小等等含義,所以在五行當中北方代表水,代表冬天,代表黑色,代表玄冥神,代表咸,因此一般而言,北門是四門中地位最低的,只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和背視為低賤的事情才會出入北門,比如運送城里的垃圾,出殯等等。
好了,我們看,伊尹回來的時候,恰恰走的是北門,為何呢,畢竟曾經是一國的首輔嘛。大概是因為他實在是不好意思,商湯把國家交給他治理,那么看重自己,自己卻跑到夏王朝那里期望更大的權勢。不要忘了,商湯剛開始的封地在亳,也就是如今的安徽蒙城,地方不是很大,僅僅是大夏王朝的一個小諸侯國。估計這個時候伊尹的雄心很大,不把商湯的這個小諸侯國放在眼里,想獲得更好的前途,所以才會棄官不做,跑到夏王朝那里去,到那邊一看形勢不對就跑路了。哪里去呢?其他地方不熟悉,還是回商湯那里吧。但是又不好意思光明正大的回去,城里的南門人多熱鬧,大家都認識自己。于是就一個人悄悄的想從北門溜進去,不被別人發現,沒想到卻恰恰碰到了女鳩和女房。
根據孔安國的說法,女鳩和女房是商湯的兩位賢臣,伊尹所作的女鳩女房兩篇文說伊尹所以丑夏而還之意也。
作為昔日的同事,在這種場合下,碰到這兩個人令伊尹比較意外又比較尷尬,這兩個人還在繼續輔佐商湯,自己卻到處亂跑,辜負商湯的信任,所以心里發虛,于是就趕快向他們兩個解釋為什么要回來的原因,是因為有夏太腐敗墮落了,并且回去之后作為親歷的當事人把自己的感想記了下來,名字就是女鳩和女房。
所以你看,好馬有時也是要吃回頭草的,如果回頭草不錯的話,何樂而不為呢,關鍵是要有勇氣,把握時機,為了自己的前途和事業,不要在乎面子和別人的看法。
當然了,伊尹回來之后商湯就像什么事都沒發生過一樣,照樣用他,舉以國政,一直到商湯滅夏。史記載:“伊尹報。于是諸侯畢服,湯乃踐天子位,平定海內。”
伊尹不僅輔佐了商湯,而且輔佐了幾代帝王。根據史記的說法,湯死之后,因為太子太丁早死,于是立太子的兒子太甲為帝。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商湯死后,不是直接傳給孫子太甲,而是先傳給了太子的弟弟外丙,外丙死后傳給弟弟中壬,中壬又死了之后才傳給了太丁的兒子太甲。不管哪種說話,最后帝位是傳到了商湯的嫡長孫太甲手里。
很顯然,伊尹對太甲從一開始就不是很滿意,看不習慣,怕他傷風敗德,所以太甲一登位,他就馬上連續做了三篇訓辭給帝太甲,讓他好好學習如何做一個賢明的帝王。
這三篇訓詞是:伊訓,肆命和沮后,后兩篇找不到了現在,伊訓還可以在《尚書》里看的到,大致就是講要學你的爺爺商湯的德政,只有修德,上帝才會保佑你,人民才會支持你,不要酗酒,不要好色,不要怠慢賢人,要尊重老人,摒棄小人,不然就會國破家亡。
盡管伊尹這么苦口婆心,但是太甲不買賬,登基三年,仍然是登徒浪子一個。不但不賢明,還暴虐,違反商湯制定的各種法制,敗壞道德。伊尹一看這是混小子一個,這樣下去商湯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要完蛋,于是利用自己的影響和權勢,把帝太甲放逐到桐宮去。這個桐宮就在商湯的埋葬地,意思就是要讓帝太甲在商湯墓地旁邊好好思過,讓他爺爺好好教導教導他。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以臣放君的情況,注意,這里不是廢黜君主,而是把他放逐,因為他自己沒有立其他人做君主,也沒有自己做君主。
那么在帝太甲不在的這段時間里怎么辦呢?由他自己代行國政,處理諸侯各國的事宜。這里有個現象,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伊尹放逐帝太甲,竟然沒有人為帝太甲說話,也沒有哪個諸侯國來反對伊尹,這一點是非常難做到的啊,后面大家讀到周王朝的歷史時就會發現,就算圣人如周公那樣,在成王時候還被自己的親弟弟懷疑他要篡權反對呢。何況伊尹是和商湯沒有什么血緣關系的人?但是不管怎樣,歷史上沒有記載,起碼從字面上來看,大家對伊尹的做法是完全認可的,這也是大家對伊尹的信任和用心良苦的理解和支持。
經過三年的痛定思痛,帝太甲終于悔過自新成長起來了,于是伊尹就把國政授予帝太甲,太甲果然是和從前判若兩人,回來之后大修政德,結果諸侯都來朝拜,老百姓也都生活安康。伊尹心生感概,又連續做了三篇文章,不過這三遍文章是褒獎帝太甲的,在《尚書》里還可以看到太甲訓三篇。
伊尹一直到太甲的兒子沃丁當政的時候才死,真正是三朝元老。有一種說法,說伊尹死的時候已經年過百歲,大霧三天,帝沃丁以天子禮儀葬之,表示對他的功績的敬仰和崇拜。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