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再次看完這部電影和再一次讀完約翰納什的傳記之后終于決定寫下這篇隨筆,但是對于文章的題目我卻依舊是猶豫不決。我曾想過用大的、夸張和更加惹人眼球的題目,但是到最后當我再次回顧納什坎坷但傳奇的一生之后,我漸漸的明白為什么他的傳記電影會用這個名字——美麗心靈(ABeautifulMind)。這個名字如果企圖概括納什的一生那顯然是不夠的,但是是否真的有一次簡單的詞來概括他的一生——他的事業貢獻,他的精神世界,他的幸福和艱難的歲月——我想不會那么容易找到,但是“美麗心靈”我們都認可且覺得適合,因為我們在這部電影里看到的約翰納什就是這樣的。這個保守精神折磨的天才就是這樣的,有一顆美麗的心靈。
我一直都喜歡那些講述名人生平的傳記電影,在我的電腦里有一個文檔就叫做“人物傳記”。如果想要找到這其中的原因,我想大概是因為他們出名,在各自的領域里做出了讓人艷羨的豐功偉績;或者其中的一些人已經逝去,即使我們有條件也在不可能在與其相見,但是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思想和隱匿的精神世界都是我們希望了解和接近的,我們希望了解那些作家、詩人或是畫家、科學家的思想,希望接近他們的真實生活。(當然這其中也不免會摻雜進對于他們某些生活隱私的窺探和八卦)我們都有窺探的欲望,只是平日里我們在道德的要求下鎖住這些,但是當我們遇上自己很喜歡的人物之時這些被上鎖的欲望便泄露,然后步步深入,希望能有更多的了解。這隱匿在我們每一個人身體里的怪獸是不可忽視的,但在這一方面,我們慶幸的是我們是通過那些人物的傳記電影來了解的而不是跟蹤或者其他一些讓人不安和緊張的方法。
約翰納什的貢獻使得眾多領域中的人都知道,因為他所提出的“納什均衡”的博弈理論在各個領域中都發揮了巨大的且不可替代的作用。20歲的納什進入人才濟濟的普林斯頓大學,在21歲的那年于自己僅有27頁的論文中提出了“納什均衡”博弈理論。他是天才,人們都是這么說的,而事實也一直都是如此。電影的開始便是普林斯頓教授告訴在坐的這些小有成就的學生,他們將是未來國家的棟梁,而在這其中和其后的會餐上我們也初步的了解到納什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內向,不多言語,觀察敏銳,頭腦靈活也表現出天才的智慧,自大,孤僻和傲慢而其中我們能看出納什是不大精通人際交往的。這樣的性格幾乎注定會造成其后漫長的不幸結果。在他內向和不善人際交往的性格之中還包含著天才的自信和無邊的智慧,這兩種性格是矛盾的,他們絕不會同時存在與一個人的體內,但恰恰也是當他們同時存在與一個人的體內之時,我們便知道上帝的手指又觸碰了一個孩子。前者我們簡單的概括為“俗世性格”那后者便是“天才性格”,這似乎便接進來人們常常所說的“情商”和“智商”而對此一番的爭論我在這里也不想多說。我想說的只是電影中所表現出來的,存在于納什體內的這兩種性格既讓他早早的就創造了著名的博弈理論,而另一方面卻也悄無聲息的把他拉進萬丈深淵,并且這個深淵不是他人所造的而是納什自己。他自己把自己困在其中,自己和自己幻想出來的那些形象斗爭。這注定會是一個漫長且異常艱難的斗爭,并且在這場斗爭了始終都只有自己一個,孤獨的作戰,漸漸的失去控制,但就在這個時候納什遇見了對自己這一生影響最大的人物——他的妻子艾麗卡。
我們看納什的一生,艾麗卡的存在幾乎是他最大的幸運,盡管他們也經歷了離婚到晚年的復婚,但是艾麗卡對于納什的照顧是無人可替代的。他等待著在精神病院里的丈夫,獨自撫養遺傳了父親精神疾病的兒子……這樣的女人時偉大的,至少我們該為此而替納什這個孤僻的天才感到幸運,因為在這場漫無邊際的斗爭了納什不再是獨自一人有一個人始終站在她的身后支持著他,這是他幸運的地方。
納什的瘋狂一部分是來自于他的不安全感:他擔心被征兵入伍而毀了自己的數學創造力,他夢想成立一個世界政府,他認為《紐約時報》上每一個字母都隱含著神秘的意義,而只有他才能讀懂其中的寓意。他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用一個數學公式表達。他給聯合國寫信,跑到華盛頓給每個國家的大使館投遞信件,要求各國使館支持他成立世界政府的想法。到處看到匿藏著的共產黨員,總是聽到從那些反對我想法的人那里傳來的像電話上的聲音……我們不得不要仔細的看一看折磨著納什的這些想法,而當我們真的仔細的看完這些的時候我們驟然發現隱藏在這些瘋狂想法之后的真實含義。納什所害怕的并不僅僅是他一個人所擔心的,而是當時的整個社會環境所造成的。冷戰鐵幕拉下,不安全和幻滅感氤氳在整個社會之中。納什在精神的折磨和現實環境的雙重折磨之下崩潰,走向了這場自我斗爭的雙重毀滅。
人作為個體生活在社會之中,社會對其影響是巨大的,一旦社會出現問題那么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也就會在無形之中被感染和同化。一個社會一次次的突破道德底線,那么生活在這個社會里的人們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加入這其中,也因此使得原本出問題的社會變得更加不堪。這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整部影片并沒有過多的渲染當時的社會環境,但在納什的想象里他到國家安全部門幫助他們破譯密碼,并且時時面臨著生命的威脅,只要通過這一點我們便能了解到整個當時的外部環境,而電影也告訴我們在納什的意識里他的生命是時時受到威脅的,而這同樣是讓他崩潰的主要原因。
(雖然這部電影是根據約翰·納什的一生而創作的,他生命中有一些事情卻是有意省略的:1)他結過好幾次婚;2)在過去,他有好幾次異性和同性戀情;3)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有個私生子。)
在艾麗卡和納什離婚之后她依舊在照顧著他。艾麗卡希望納什依舊能在普林斯頓,因為如果一個人行為古怪,在別的地方會被當作瘋子,而在普林斯頓這個廣納天才的地方,人們會充滿愛心地想,他可能是一個天才。這同樣也是納什幸運的一點,有一個能包容他瘋狂和天才的地方,同時在電影里我們知道納什曾經的朋友也就在普林斯頓。在這所偉大的學府里,納什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安靜角落,他一個人整日坐在圖書館里,在窗戶上演算那些深奧的數學公式。學生從他生邊走過,有人知道他是誰,有人不知道。在當時即使是同領域的許多人都以為納什早已經去世了,人們漸漸的遺忘了這個飽受精神折磨的天才。于是在上世紀70和80年代,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和學者們總能在校園里看見一個非常奇特、消瘦而沉默的男人在徘徊,他穿著紫色的拖鞋,偶爾在黑板上寫下數字命理學的論題。他們稱他為“幽靈”,他們知道這個“幽靈”是一個數學天才,只是突然發瘋了。如果有人敢抱怨納什在附近徘徊使人不自在的話,他會立即受到警告:“你這輩子都不可能成為像他那樣杰出的數學家!”
在普林斯頓這樣高等學府里,他們接受那些在世人眼里是瘋子的人,因為他們知道那些是什么人,他們為此提供安生立命之所,希望能讓這些走在世人之前的天才們最大程度上的發揮自己的才能。我相信這世上有天才,而事實也同樣如此。但是我也知道天才的命運總是不會想常人那樣一帆風順,追其原因,我想也許正是因為他們走出來世人習慣和傳統中的軌道,開辟了另一條曾經無人知的道路才使得后人稱他們為天才。他們總是比我們知道的要多,好似帶著秘密降臨,但又因為”天機不可泄露“而艱難的尋找著一種向人們傳遞的其他途徑,這是一個幸苦的過程,我們不得知。這世上總是有許多類人,其中的一類便是普通人——萬萬千千如你如我的普通人,我們時常都是愚昧無知的,在這個偌大的宇宙里一無所知。我們遵守著前人的傳統和習慣,繼承他們的思想和規則,然后嚴格的按照此來運行和生活著,一旦發現有人脫離了既定的軌道便蜂擁而上企圖毀滅他們。這是我們的可悲之處,也是我們的不幸之處,但是我們也改變,當我們獲得真理的時候。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兩個世界里努力的生活著,掙扎著,但是往往許多人都不會涉及到俗世之外的精神(自我)世界的生活。然而對于那些意識到,或說是已經在其中的人們來說,這場漫長的戰爭在最后到底會是哪一方的勝利,我們至今任然不可知。世界時孤獨的,人依舊是孤獨的,在這個似乎是永恒狀態下的孤獨里我們能怎樣?大多數的人都是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滑過,連流星都不是幾乎沒有任何的痕跡。我們能做的也許就是認識他們,認識這些和自己血肉一體,共享著一個頭腦和心臟的另一個自己和世界,當我們真的有一天了解了這些也許對于我們自己的疑問就會得到滿意的解答。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