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歲的婆婆年輕時是湖城近郊雙林小鎮的教師,今天全家人陪同她出行,去雙林參加學校組織的退休教師聚會,我趁此機會回味了一番雙林小鎮的風姿。就象一頁已經翻過去的日歷,又重新翻了回來,霎時間把我拉回到昔日的歲月,深陷于小城情結之中。
當記憶的閘門剛剛打開,那些似流水般過往的美好,帶著江南的娉婷,帶著水鄉的韻味,全都涌入我的思緒,讓我懷想,讓我回味。
因為先生家在雙林,所以我便與雙林結緣。從第一次結識雙林小鎮至今大約有三十年時間了。那時候,湖州到雙林只有水路,要坐船三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先生在上海讀大學,每年的寒暑假,他先乘汽車來湖州與我相聚,我再送他乘船到雙林,我們在輪船碼頭依依惜別。他人在雙林,心卻在湖州,又不好意思再來湖州。我便東借西湊地與同事們調了休息去雙林與他相會。船兒搖蕩,心兒飄逸,那情形,似劉歡唱的那首《彎彎的月亮》“歌聲隨風飄,飄到我的臉上,臉上淌著淚,像那條彎彎的河水,彎彎的河水啊,流進我的心上……”那彎彎小船悠悠,載著青春的我,心兒隨風飄蕩,飄到心上人兒的家;那清清的河水流啊,流進我的心上,我的心兒充滿喜悅,只為了能與愛人相見。
那時候的小鎮寧靜、安謐、悠閑,充滿了水鄉的風味。沒有電瓶車、摩托車,更沒有汽車,街上也沒有像現在這樣人多嘈雜。他的家就在公園旁邊,是一幢二層樓的樓房,一排房屋共有四五戶人家。門前是一塊大的空地,綠草如茵,樹木濃蔭,旁邊是條小河。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先生領著我走到家門口,鄰居們都從自家屋里探出頭來,把我從頭到腳細細地打量,我害羞地低著頭飛也似躲進他家的門里。
沉浸在懷舊的情感里再來回憶經年的幸福,你會跌進那美好的記憶長河里,會被幸福淹沒得無法自拔。在雙林的那幾天里,公公婆婆天天款待我這個未過門的媳婦,每餐要做很多菜。公公的廚意很高,燒的菜既精致又味美,讓我既飽了眼福,又開了口福。他會把豬肉燒成羊肉的味道,美其名叫“假羊肉”;他燒的紅燒魚塊看上去濃鹽赤醬,吃起來味鮮肉嫩。先生告訴我,其實父母親平時舍不得吃,每次等到他放假回來,就雞呀魚呀頓頓燒出來,我來了,他們越加地燒得多了。
那時候,充滿稚氣的我對眼中所見所聞都感到那么地新奇。還記得,他家屋子后面有個小院子,院子里有一口井,墻邊的玻璃缸里還養了很多小金魚,地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花花草草。他拉著我的手蹲在一株兩邊長著細細葉子的小草前,讓我用手去碰一下那像羽毛似的葉子,我用大姆指和中指輕輕地一掐,它竟像害羞的小姑娘似的將那張開著的葉子漸漸地合攏起來了。他告訴我這叫含羞草,我記得以前在書上讀到過這小草的名字。然后,我便細細觀察起含羞草來,發現它綠綠的細桿上,還長著許多小刺。
在小鎮,我喜歡跟著他穿街走巷。他帶我去電影院看電影,到點心店吃燒賣,上公園去拍照,走河邊看三座古橋。那時候,我因為喜歡攝影,工作沒多久就買了個國產相機,他當攝影師給我拍照,在小鎮留下了許多快樂的瞬間。
雙林小鎮有一處名勝古跡——雙林三橋。站在雙林塘橋河邊,可以看到相近距離的三座橋——萬元橋、化成橋、萬魁橋,其中,化成橋居中,東邊是萬元橋,西邊是萬魁橋。在同一條河相距不到400米之間連建三橋,實在是很罕見的。站在萬元橋上,他回憶起小時候與小伙伴在這橋下的河面上游泳的情景,那時候他的膽子可真大,接連著一次次地從石橋上往下跳。我站在高高的橋上往下瞧,禁不住兩腳瑟瑟發抖,于是就對他佩服得了不得。
作為江南水鄉,雙林小鎮簡約、溫婉、清幽,但因為其小,而更有其獨特的魅力。公公婆婆是雙林鎮上家喻戶曉的教師,他們的姓名就是響當當的名片。一次,先生的一個表哥表嫂從西寧來看望他們,因為從來沒有來過雙林,事先也沒有寫信聯系臨時決定就來了,那時候又沒有電話。他們在乘輪船來雙林的途中,試著向旁人打聽,只說出了公公的名字,是雙林小學的老師,人家就熱心地把他們領到了家。這次我們陪同婆婆的雙林之行也充分地享受到了這樣的優厚待遇。我們跟著婆婆漫步在小鎮街頭,不時會遇到幾個認出她的人,有些是鄰居,有些是她以前的學生,人家主動與她招呼,熱情地寒暄一番,婆婆便會自豪地、不厭其煩地向人們一一介紹。
雙林現在已經沒有了我們安居的住所,公公婆婆退休后,就搬來湖州住了,那曾經住過的地方亦幾經易主,可是那溫馨的環境,讓我難以忘懷,時時牽掛不已。那天,我們特意走到了慶苑公園旁邊的原來公公婆婆居住過的老屋,一種淡淡的懷舊思緒油然而生,仿佛被時光拉回到已經逝去的歲月,我見到了那個羞澀的自己……
雙林小鎮就像我們記憶中值得回味的歲月,雖然漸漸地、遠遠地在心中飄忽著,但卻永遠不會忘卻。我心中對小鎮一直留有的那份甜蜜、幸福的記憶,這是永恒的記憶,它揮之不去,常常縈繞心頭。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