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游記文章異軍突起,儼然占有文學網站重要的一席,就是QQ網友的空間,也隨處可見。品味如此眾多的質量很高的游記,你會爽心悅目,全身輕松,不由自主地跟隨文章的內容,也神游一番名勝古跡、人間仙境、奇峰異石、高山大海,癡情于那風景如畫的環境中,真是景不醉人人自醉,天不留人人忘返。
兩年前在一個文學網站讀了雪靈的游記,后來又有一個充滿游記文章的空間吸引了我,認識雪靈便是通過游記文章。
看了雪靈的游記印象深刻,那猶如仙境的園林,那風景如畫的鄉村,那浩瀚無邊的大海,那波光粼粼的湖波,那莊嚴肅穆大雄寶殿,對讀者都有很強的牽引力和誘惑力,一個個透過風景感悟出人生哲理,又令人深思、警醒,又是那么震撼心靈;一個個典故和傳說,又是那么吸引人,啟發人。于是便十分關注她的文章來,幾乎是每篇必看,看了必思,看了必問,當然這是自問。
老實說,剛開始看雪靈的游記,雖然眼睛一亮,心情一驚,美文值得一讀,但仔細閱讀,認真推敲起來,還是感覺稍有瑕疵,詞匯不夠豐富或欠火候,可是慢慢細想,畢竟瑕不掩瑜,人無完人,況且游記?不過兩年過后,竟發現她的文章越寫越好,篇篇字正腔圓,精彩紛呈。竟是幾日不見,當刮目相看。這也成為雪靈游記的一大亮點吧。
幾年來,雪靈寫了幾十篇游記,在她的游記里,有聞名全國的旅游勝地,如《黃浦江遐想》、《意猶未盡在嶗山》、《三潭映月似仙境》、《青島印象》、《海南之行》等,也有一些地處偏僻,一般還不太了解的景點,如《鄉村之行》、《走進宏村,走進西遞》、《大山背后的尋訪》、《仙頂寺里沾仙氣》、《衣裳街找尋我過去的印記》、《我登上了仁皇山》等,還有認識感悟,生活哲理,如《人生如棋》、《賞梅三部曲》、《衣裳街尋找我過去的記憶》等。從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云游山河的足跡,也可以了解作者的心緒,更可以看出作者在與山水樹木奇石交流的過程和心跡。文章時而穿越時空,談古論今;時而擴展胸懷,展望世界;時而仔細入微,一草一木,便是一世界;時而情緒激昂,時而娓娓道來,時而抒情婉轉,時而輕松愉悅,時而大聲疾呼,時而憂國憂民,時而……可以看出作者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
看了雪靈的游記多了,她的文章風格和寫作手法、技巧和特色便慢慢地展現了出來。
千字文是雪靈游記的第一個特點。雪靈的游記篇幅都不是太長,基本上每篇文章在1500左右,顯得短小精干,這在生活快節奏今天,讀書耐心普遍降低的情況下,很適合人們讀書的節奏。十分鐘看完一篇游記,而且還跟隨漫游了景點,輕松愉快,何樂不為。即使你工作很忙,忙里偷閑,閱讀一篇千字文也不會影響你的工作,給帶給你的只是輕松和愜意。
雪靈游記第二個特點就是,語言精練,語氣輕松,溫儒爾雅,詞匯豐富,描寫準確,悟理深刻,每篇文章不僅散發出文字美麗,而且散發出語言的美感,不僅散發出自然風景的秀麗,而且散發出泥土和花草的芳香。因為語言得體委婉,所以她的文章像柔軟的綢緞,很合身;因為她的游記充滿陽光,又像絲絲春風,拂面溫暖;因為她的游記對生活感悟很深,所以宛如一杯牛奶,不僅白白地,滑滑地,爽口潤喉,而且給人營養;因為她的游記散發青春的氣息,所以如同一杯茗茶,清心安神。看了她的游記還可以解除煩惱,放松心身,解除疲乏,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去讀兩篇試試。如果你端著一杯香茶,會抽煙的,再吊著一根香煙,慢慢去品味游記的美景,一定身心愉悅,輕松逍遙。
散文詩歌的靈魂就是真善美,雪靈游記也不例外,處處都體現了真善美。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拋開各家各派諸多詮釋,無邪之意只是真。真山真水真性情,所以有詩。若做不到無邪,詩也定是沒了滋味的。
雪靈的游記里的不僅景處處都是真實的寫照,都是真實的描寫,就是比喻夸張,也沒有言過其實,而且文章也是無邪的,她追求完美,體現樂觀,弘揚善良。
雪靈的游記里處處流露天然合一的思想,篇篇告誡人們的行為要有利社會,有利自然,有利家庭,人應該是做一個有理想,負責任,敢擔當的人,人不僅是應該愛護大自然,而且應該珍惜大自然,更應該敬畏大自然;人不僅是大自然的朋友,而且是大自然公仆。善意,善良,善舉便成為游記主題。她在《一片純凈在天目湖》寫出疑慮:“啊,天目湖!宛若一位怡然恬靜的女子,靜臥在藍天碧云下。放眼遠眺,水天一色,煙波浩淼;連綿起伏的山巒,層層疊疊,郁郁蔥蔥;一座座小島,仿佛浮在綠色的水面上的翡翠。青山綠水,山環水繞,山高水低,好一幅美不勝收的旖旎風光圖,真的令人陶醉。
“久違了,藍天白云。家鄉的城市里再也見不到如此清麗明凈的天空,當汽車一路開出省界,頭頂的天空漸漸地明凈起來。而在平常,看到窗外籠罩著一層灰蒙蒙的霧霾,連窗戶也不敢打開;聽著天氣預報中的空氣的質量排名位于全國最后幾位的報道,總讓我陷入深深地擔憂之中。”
大自然是美麗的,大自然的寵物—人的心靈也應該是美麗,人的語言應該是美好的。雪靈的游記無不處處體現一個美字,她贊揚大自然的美,更希望人們語言美,心靈美,一篇《大山里背后的尋訪》,正是她走進大自然心靈美的體現。
你看她在《夏日西湖尋訪》對荷花的描寫,“烈日下的荷花,恬靜、秀美,是美人,是君子,是仙子,還是天使?你看,她在荷葉的簇擁下,頷首微笑,羞羞答答,恬靜安然,從容不迫,落落大方。它不畏烈日酷暑,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得光彩照人;它開得素潔雅致,在炎熱的夏天帶給人清新亮麗。”在游記里我品出了作者對生活一種贊美的深沉和留戀。無疑,她所描述的美,深深地感染了我們,使讀者更加熱愛和珍視生活,因為有一種美的力量在召喚我們。
雪靈游記第三個特點,也可以說是最大的亮點就是景與情,情與理的結合,如同雨和水的融合,天衣無縫。眾所周知游記不外乎是景情理有機結合,但如何將景情理安排的合理得當,可能各人有各人的習慣和風格,也是寫好文章的奧秘之處。在雪靈的游記里,她能夠恰到好處的融合和合情合理的安排。她借景抒情,以情說理;以景抒情,以情說人;有的時候她借景說事,以事俞理。于是她的文章基本格式就是情—景—理、景—情—事、景—情—人。盡管格式簡單,但是要寫起來,就很復雜,對景色、情感和事、人、理的安排,就要根據情況,繁簡得當,敘述準確,條理清楚,結構合理,力求寫出新意來,挖掘出更深的道理來。雪靈的游記在這方面都做了大膽的嘗試和有益的探索,并且小有收獲。
古人說過“觀海無言”名句,因為大海太偉大了,任何言語都不足以描摹它的寬廣,任何比擬都不能與它相稱。雪靈在《親近大海》一文,卻大膽地描寫了大海:“我忽然在想,人們為什么要形容大海是寧靜的呢?到了海邊我才知道其實大海通常是不寧靜的,大多數時候,它是洶涌的,也是多變的。但是,大海是寬廣的,它包容了一切。人到了海邊,會被海的寬廣、海的包容所深深感染,這就是大海之所以寧靜的魅力所在吧。正如此刻,我在大海邊,看著洶涌澎湃的海浪,傾聽亙古不息的濤聲,心靈卻是那么的安寧,所有的煩惱和紛爭全都煙消云散。”
我們在肯定雪靈游記的同時,并沒有忽視她游記的不足,因為希望一個人進步,不僅需要肯定成績,更需要指出不足。人的正確思想往往是從不足中找到的。如果雪靈的游記在描寫上更精準一點,詞匯更豐富一點,結構更嚴謹一些,悟理更深刻一些,那么她的游記就會更上一層樓,一定會吸引更多眼球。
我一直以為,文章不在乎篇幅的大小,不在乎字數的多少,而在于有新意,有特色,揭露的問題深刻,給人啟發,耐人尋味。雪靈的游記恰恰在這些方面做了努力,并小有成績,所以它格外醒目,引人入勝,這就是她成功之處,我們有理由相信,她的游記會越寫越好,一定會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展現在讀者面前。
總之,雪靈的文章文筆細膩,描寫深刻,語言生動,娓娓道來,每篇文章都能給人啟發,讀來回味無窮。她的游記既有美景,也有人物,更有感悟,篇篇游記,觸景生情,寫景敘理,寫事悟道,見解獨到,讀后總感到解惑在自熱而然中,開悟在情不自禁中,回味在豁然開朗中。我想如果沒有生活的歷練,沒有歲月的積淀,沒有對社會深層次的思考,是寫不出這樣的文章的。
看了雪靈的游記,人們不禁要思考,人為什么喜歡旅游,人與自然到底是什么的關系,人們應該以什么的心態走進大自然?當你讀完此書,掩卷沉思的時候,也許你已經豁然開朗。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