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到了1983年春節,鄒達飛已經在元一書局工作2年了,每日程式化的工作早已將他在大學里那點雄心壯志化得無影無蹤。
一天他正在辦公桌前把這幾年工作做個總結,突然總編楊思源走到身邊,坐到他的對面,說“小鄒,交給你一個重要任務。”鄒達飛不解的抬起頭。楊思源道:“書局今年有個計劃,原來準備找劉編搞得,可是他身體一直不好,你瞧!馬上有個差,要到上海去,起碼要兩個月,考慮你還沒有成家,你就辛苦跑一趟。”說著遞給他一份材料。
鄒達飛拿起一看,上面是一張計劃表,其中一個是準備出版一部英漢法律大辭典,鄒達飛吃了一驚,自己雖然參與編了幾部書,那都是文史方面的,編輯一部英漢詞典,需要懂一些詞典編輯的知識,楊思源似乎猜中了他的心思,笑道:“你先動起來,后面出現什么情況,有我們呢?”
楊思源又拿出一張紙道:“當然,光憑我們社里這點力量也是不夠的,這是我們擬定的編委的名字,他們現在分散在上海,蘇州,無錫,新疆烏魯木齊幾個地方,你要一、一把他們找到。”
鄒達飛端詳了一下,心中不由又是一驚,這名單上的人個個身手不凡,既有哈佛大學的博士,也有東吳大學的教授,劍橋大學法律系的碩士,年齡都在70至80之間。
楊思源呵呵笑道:“我們現在是做搶救性挖掘,眼看這些老人都快離開人世了,如果再遲些,恐怕幾年后,這部詞典想都不要想,中國國內目前絕對找不到這種人才。”
鄒達飛還是有些疑惑,不知道怎么開始,楊思源道
最后,楊思源向鄒達飛特別交代,一定尊重這些老人,這些專家受了一輩子苦,有的一解放就被打成歷史反革命,有的打成右派。大多數人這兩年才平反,對社會有些抵觸情緒是很當然的。
鄒達飛接受了任務,第一個要找的人叫吳學楝,吳學楝曾經當過東吳大學付校長,著名的國際法專家,哈佛大學博士。
鄒達飛依照社里給的地址,一天下午,找到烏魯木齊路,在一個小弄堂里,問了幾個人,才找到吳學楝的家,這個小屋子大小也只十來平米,進去,一個老太太出來開門,聽說是找吳學楝,忙回家喊道:“老吳,有人找。”從屋子里慢慢走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看年齡也有7、80歲了。
鄒達飛忙走過去。做了自我介紹,老頭兒急忙讓鄒達飛進屋,原來吳家的客廳只有6、7平米,客廳旁邊是個木頭梯子,上面是個小閣樓,后面黑漆漆的,仿佛是臥室。客廳雖然小,可是收拾的干干凈凈,大八仙桌子上,放了一個觀音菩薩,一個銅香爐,插了一支香,冒著徐徐的煙,屋里一股幽香。
老太太端著一壺水進來,給鄒達飛面前放了一個精致的描了蘭花的瓷杯,杯子里泡得是茉莉花茶,倒上滾開的水,端了個凳子,坐在門外。
鄒達飛仔細看看老先生的家,看這么狹小的地方,似乎一本書都沒有,他不禁暗自奇怪,不相信這個老頭兒有什么能力參加詞典的編輯,但是他的手中的吳學楝的簡歷卻分明寫著哈佛大學博士。
于是道:“吳老師,我是元一書局的,領導這次派我來,請老師出山。”吳學楝抬起頭,不解的望著鄒達飛,門口的老伴接話道:“我家老頭兒今年都八十了,眼見還能活幾年,還能做么事,驚動你們領導。”吳學楝呵呵笑道:“你以為我八十了,就是廢物了,姜子牙八十還拜相呢?”又對鄒達飛道:“什么事情,說吧!”
鄒達飛從公文包拿出一頁紙道:“這是我們社里擬定的編輯一本英漢法律詞典的計劃書,請老師過目。”吳學楝接過來,瞇縫著眼睛,看了一會,鄒達飛來時早就料到這些老人眼都不行了,有意把字放得很大。
吳學楝擱下紙在桌上道:“什么時候開始?”鄒達飛道:“我還要跑幾位老師,等跑齊了,我們領導還要來,給你們開個會,具體怎么辦,我們領導到時會做個說明。”吳學楝笑道:“好,我就在家等著你們的消息。”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