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想做神仙嗎?那你就要了解《滿庭芳》、《**庭》和**庭觀。
《西游記》里作者用道家的語言向讀者解釋了什么是神仙,什么是神仙呢?《滿庭芳》告訴了我們:“觀棋柯爛,伐木丁丁,云邊谷口徐行。**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庭》。”
《滿庭芳》是詞中的一個詞牌,據《詩馀圖譜》記載,本調亦名“滿庭霜”。萬氏《詞律》則以九十三字者為“滿庭芳”,以九十五字者為“滿庭霜”。出處一則取柳宗元詩:“偶地即安居,滿庭芳**積”為詞名,一則取方夔詩:“開門半山月,立馬一庭霜”為詞名,實則是同一調。本調也叫“鎖陽臺”,據毛氏“詞學全書”記載:“滿庭芳”采唐吳融詩:“滿庭芳**易昏”。所以說滿庭芳一詞傳說**處有此三種,未能細證。各別名出處如下:因葛立方詞,有“要看**昏庭院,橫斜映霜月朦朧”句,故又名《滿庭霜》;因晁補之詞,有“堪與**暮雨,圖上畫扁舟”句,故又名《**夜雨》;因韓淲詞,有“甘棠遺愛,留與話桐鄉”句,故又名《話桐鄉》;因蘇軾詞有“江南好,千鐘美酒,一曲滿庭芳”句,故又名《江南好》;因張埜詞,故又名《滿庭花》。
《太平樂府》注中呂宮,高拭詞注中呂調。仄韻,《樂府雅詞》名《轉調滿庭芳》。雙調,有平仄韻兩種。有九十三字、九十五字和九十六字體。
《西游記》中的《滿庭芳》是吳承恩對神仙的感悟而填的,共有96字。
《西游記》作者在《滿庭芳》里又向我們提及了《**庭》,那么《**庭》又是詞牌嗎?
不是,他是道**典。**者,中央之**;庭者,四方之中。外指天中、人中、地中。內指腦中、心中、脾中。故曰**庭也。約出于中國魏晉之際,道教傳說此經乃上界神仙降授南岳魏夫人。經文分《太上**庭內景玉經》及《太上**庭外景玉經》,兩書內容大致相同,皆以七言韻文體寫成。但《外景經》文句較為簡略,不分篇章;《內景經》分作36章,文字亦較繁瑣,內者,心也;景者,**象也。外喻即**月、星辰,云霞之**,內喻即筋骨,臟腑之象。心居身內,存觀一體之象**,故曰內景也。一般認為《外景經nbsp;》出于《內景經》之前,亦有學者考證《外景經》出于《內景經》之后。此經以道教思神守一,寶**愛氣之說與古代醫家臟腑理論相結合,闡述修煉長生成仙之術。經中宣稱人首腦室及面部五官、胸腹內五臟六腑等器官,皆有神仙真人居住其處。修道者若能常誦經書,默念神名,存思身神之形狀、服**、居處及其職司,便能通神感靈,使臟腑安和,形神相守,延年卻老,不死成仙。除誦經思神外,經中又言及漱津咽液、吐納元氣、房中固**、服食五牙、飛奔**月等方術,而特別重視積**累氣之術。自晉代以來,此經流傳頗廣,歷代道士注解者甚多。早期上清派奉此經為主要經典之一,唐宋煉丹家亦深受此經影響。
說到**庭經就不能不說**庭觀。
**庭觀是我國女道士最早修道的場所,位于南岳衡山集賢峰下,距南岳鎮1公里。始建于唐武德元年**公元816年),五代時名魏閣,后宋徽宗賜名“**庭觀”至今。**庭觀依山臨壑,疊石而成。它兩進三廂,亭橫于前,觀宇縱連于后,仍保存古式建筑的面貌。據《南岳志》記載:**庭觀是唐初武德元年(公元816年)所建。五代時,楚王馬希聲重修后,名叫魏閣。閣內有魏夫人的石雕像一尊。據《南岳志》記述:宋仁宗賜觀名為“紫虛元君之閣”,是依照唐朝大歷三年(公元768年),大書**家顏真卿游南岳時所書《晉紫虛元君領真司命南岳魏夫人仙壇碑銘》的頭銜而命名的。宋微宗崇尚道教,道**典中最著名的真經為《**庭經》,于是賜名為“**庭觀”。此后,歷朝雖曾重修,但一直沿用此觀名。
“欲往西池謁王母,且來南岳拜夫人。”這首門聯,是對南岳最著名的女道觀——**庭觀的高度頌揚。
**庭觀在道教中的名望很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東晉咸和九年(公元334年),著名的女道士南岳魏夫人在禮斗壇白**飛升成仙。魏夫人名華存,字賢安,nbsp;山東任城人,東晉司徒劇陽文康公魏舒的女兒。幼年時便熟讀“莊老之書”,“篤意求神仙之術”,發誓不嫁。后來在父母的脅迫下,二十四歲時嫁給南陽劉幼彥,生二子,長名璞,次名瑕。據《南岳志》記中所錄的《南岳魏夫人傳內傳》云:婚后,華存夫人時常“閑齋別寢,入室百**不出”,每**念經修道。傳說由于**誠所至,感動上天,四位仙君在同一天降臨到她家里,授她《太上寶文》、《八素隱書》三十一卷和《**庭經》。她得到經卷后,**夜誦讀,潛心修行。丈夫死后,天下大亂,攜帶二子渡江南行。爾后又與二子分開,與侍女麻姑于晉大興年間來到南岳,在集賢峰下,結**舍居住,靜心修道。這就是**庭觀的來由。在她修行的十六年中,傳說西王母曾約請她到朱陵山上一起吃靈瓜,還得到西王母所賜的《玉清隱書》四卷,“時年八十,仍顏如少女”。八十三歲時,即晉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間,她閉目寢息,飲而不食”,7天后一天夜里,被西王母派眾仙來迎接她升天。
傳說,升天的第一天,有一群仙人駕著鶴車來到觀前的“禮斗壇”相迎。杜甫在《望岳》詩中說:“恭敬魏夫人,群仙夾翱翔”,說的就是這件事。魏華存升天后,被帝封為紫虛元君領上真司命“南岳夫人”。與西王母共同管理天臺山、緱山、王屋山、大霍山和南岳衡山的神仙洞府。傳說魏夫人升天以后,**庭觀里繼而升天成仙的也不乏其人。首先是她的侍女麻姑也列入天庭仙班,她的**女夷則成為花神,掌管天下名花。由于這些神話傳說,**庭觀成為南岳道教歷史上的神奇之地。
魏夫人是中國女子修道創始人,**庭觀開創我國女道士修行的先例,故魏夫人和**庭觀在道教中的聲望極高。觀宇占地一畝余,共有三進。第一進為憩涼亭,正門的門額有石刻:“山不在高”四字,亭南的門額刻有“仙觀”二字。二進是過殿,門上刻“**庭觀”三字。門聯是:“**中通理成坤德;庭外升仙憶晉時”。三進為正殿。正殿前有石階17級,房屋重疊,四周古木參天。觀外右邊,有一塊一丈見方的石頭,據說便是魏夫人白**飛升的地方,原是魏夫人拜天的禮斗壇,后來人們叫它為飛石,上刻“飛仙石”三個大字。石頭上方平坦如臺,下方尖削,卻穩固地立在巖石上。據說一個人心誠用指頭輕輕點,它就微微抖動;倘若顧意推它,即使眾人合力推,卻紋絲不動。傳說這是王母乘云到此,一朵白云落下變成的。觀的周圍,怪石嶙峋,松楓叢生;觀前一片平疇,阡陌縱橫,觀里約半里外,有白龍潭,水浪激石,聲傳空谷。觀前的山腳下,就是龍潭水庫,水深澄碧。在睛天的時候,綠水與藍天相連,便呈現出水天一**的迷人景狀。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