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庫 > 散文隨筆 > 隨筆 > 山水映象(書號:2333)
山水映象  文/雪靈

第三十八章    夏日西湖

  傳說,西湖是一顆明珠。天上的玉龍和金鳳找到了一塊白玉,他們共同琢磨變成了一顆寶珠。王母娘娘得知后,趁晚上他們熟睡之時,派天兵搶走了寶珠。玉龍和金鳳趕去索要,與王母娘娘發(fā)生了爭執(zhí),雙方在爭奪中明珠掉落,降落到人間變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龍和金鳳也隨之下凡,變成了玉龍山(即玉皇山)和鳳凰山,永遠守護著西湖。

  西湖在南宋時期就形成了十大美景: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雙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鐘。

  西湖賞景需有季節(jié)性的選擇。譬如斷橋殘雪,賞景最佳時刻應在瑞雪初霽的冬季,站在寶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銀裝素裹,白堤橫亙雪柳霜桃,斷橋拱面在陽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駁的橋欄,而橋的兩端還是白雪覆蓋,隱約望去,似斷非斷。又如平湖秋月,在秋月高掛的夜晚,登樓眺望,于平和寧靜中感受西湖的浩淼,在清風明月下感嘆西湖的雅致。還有蘇堤春曉和柳浪聞鶯,應該在春風拂面、陽光明媚的春天來觀賞。

  今年夏季,為了了解西湖的人文地理和文化底蘊,我連續(xù)幾次走進了西湖,對西湖的幾個景點作了深層次的尋訪。

  一、雷峰塔的傳說

  記憶中的西湖,仿佛總是和雨聯(lián)系在一起。到杭州路過西湖,總會到湖濱公園停留片刻,卻似乎總是逢著下雨。雨中的西湖,像一個窈窕女子,披上一層薄薄的面紗,更顯得風姿妖嬈、楚楚動人。“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還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這首詩,把雨中的西湖概括得最為確切。

  初夏,我來到雷峰塔。雖然沒有雨,也沒有明媚的陽光。氤氳繚繞,碧色迷離,這樣陰霧彌漫的天氣,給西湖蒙上一層迷離的色彩,為西湖增加了一份綽約風姿。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是吳越國王錢俶為祈求國泰民安,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雷峰塔曾是西湖標志性景點,舊時雷峰塔與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有“雷峰如老納,保俶如美人”之譽。西湖上亦呈現(xiàn)出“一湖映雙塔,南北相對峙”的美景。至明朝嘉靖年間,雷峰塔外部樓廊被倭寇燒毀,以祼露磚砌塔,呈現(xiàn)殘缺的美。在民間,《白蛇傳》的故事為清朝人所津津樂道,到了清朝末年至民國初期,盛傳雷峰塔磚具有“辟邪”、“宜男”、“利蠶”的特異功能,因而屢屢遭到盜挖,致使塔于1924年9月25日傾圮。

  學生時代,曾經(jīng)讀過魯迅的《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了解到有關白蛇娘子與許仙的傳說。有個叫許仙的救了兩條蛇,一青一白,后來白蛇變成美麗少女,嫁給了許仙,青蛇化作丫鬟,他們一起生活得很幸福。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發(fā)現(xiàn)許仙臉上有妖氣,便將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到金山寺尋夫,于是“水漫金山寺”。白蛇娘娘終于中了法海的計策,被裝在一個小小的缽盂里,缽盂被埋在雷峰塔下。白蛇自迷許仙,許仙自娶妖怪,和別人有什么相干呢?白娘子與法海孰是孰非?是非難斷。聽說,后來玉皇大帝也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靈,想要拿辦他了。他逃來逃去,終于逃在蟹殼里避禍。因為這個傳說,小時候每次吃螃蟹,我總是在螃蟹的胃里找那個像和尚模樣的法海,大人們說,這東西寒氣很重,吃了會受寒,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雷峰塔,是2002年杭州政府集資重新建造的。它是建在倒塌的雷峰塔遺址之上的新塔,它保留了舊塔毀之前的樓閣式結(jié)構(gòu),完全采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時的風格、大小而設計建造的,兼具遺址文物保護罩的功能。

  一路直達的露天電梯把我們帶到了坐落在半山腰的雷峰塔前。抬頭仰望,雷峰塔巍然屹立,塔頂金碧輝煌,高高的尖頂直沖云霄。雷峰塔的外觀是一座八面、五層樓閣式塔,各層蓋銅瓦,轉(zhuǎn)角處設銅斗拱,飛檐翹角下掛銅風鈴,風姿優(yōu)美,古色古韻。

  從電梯下來,直接進入塔最底層的舊塔遺址處。底層很寬暢,舊塔遺址四周用玻璃罩住了,可供游客觀賞。透過玻璃窗,昔日的“老納”,在這里已是一片廢墟,為何要將遺址用玻璃罩封存,可曾因為那千年的傳說?白蛇娘娘肯定早已從缽盂里鉆出來了吧?遙想當年,法海將一座雷峰塔鎮(zhèn)住了白蛇娘娘,自己反而被逼進了螃蟹里。雷峰塔倒了,白蛇解放了,法海又在哪里?白蛇與法海,兩人的法術(shù)究竟誰高誰底?唉,塵緣往事,世事難料;高低是非,誰能明斷?

  站在雷峰塔的層樓上,極目遠眺,山光水色,西湖全景盡收眼底。宋末元初尹廷高的詩“煙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圖兀倚空,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峰猶帶夕陽紅”把我?guī)нM了雷峰夕照的神奇意境里。

  徐志摩曾經(jīng)在雷峰塔倒塌后寫過一首詩《再不見雷峰》:“再不見雷峰,雷峰塔成了一座大荒冢,頂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蔥。再沒有雷峰;……雷峰從此掩埋在人的記憶中:像曾經(jīng)的幻夢,曾經(jīng)的愛寵……”恐怕當時的詩人,既使有再豐富的想象力,也不會想到今天的西湖之南端,會重新巍然屹立起一座新塔。而當時的西湖,在詩人眼里“簡直是一鍋腥臊的熱湯(摘自徐志摩《丑西湖》)”。

  西湖歷經(jīng)百年之滄桑,雷峰塔經(jīng)過新老之變遷。如今,西湖一還美麗之容顏,她的風姿更加光彩照人。新的雷峰塔建成后,已經(jīng)消失了七十余年的雷峰夕照又重現(xiàn)光芒。

  二、三潭印月似仙境

  在西湖里乘船,印象最深刻的是三潭印月。山色空蒙,云霧繚繞。湖心,畫影清波,湖水碧綠如藍,游船劃過,蕩起陣陣漣漪。遠處,小舟泛泛,湖中美景三潭印月時近時遠,若隱若現(xiàn);近處,楊柳依依,綠樹濃蔭間亭臺樓榭靜臥其中,隱隱約約。

  六月西湖并不是最美的時光,沒有鮮花的爛漫,沒有雪花的飛揚,卻有著滿湖的碧水和無限的綠意。游船把我們送到西湖小瀛州,傳說中的三潭印月就在“我心相應亭”處。亭前有石欄,亭柱上懸掛著著名作家周而復寫的一副楹聯(lián):“山光靜對煙波際,塔影清涵水月間。”

  憑欄遙望,湖中三座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石塔的形狀像葫蘆成三角形排列,廣闊的湖面和遠山近水歷歷在目。空蒙的云水間,搖曳的波光里,如夢境般迷離恍惚,朦朦朧朧,讓人的目光變得飄忽起來。此處是領略西湖山光水色的絕妙處,更是觀賞蘇東坡詩“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中的“晴“光與“雨”色的最佳處。

  湖心怎么會有這樣一個小島呢?相傳,宋朝時蘇東坡來杭州當?shù)胤焦贂r,發(fā)動民眾,挖深西湖,蓄水抗旱灌田,湖里挖出的泥,堆成一道長堤和一個小島,長堤就是蘇堤,小島便是三潭印月島了。為了不使湖泥再度淤積,在堤外湖水深處立了三座瓶形石塔,這三座石塔之處,也便是湖心島最深之處,故名曰“三潭”。

  而在民間,三潭印月與西湖雷峰塔一樣有著神奇的傳說,流傳著一個叫“魯小妹智斗黑魚精”的故事:

  山東魯班兄妹手藝極高,鬼斧神工,鑿成的石狗會看門,雕出的木貓會捕鼠。他們來到杭州錢塘門,收了180個徒弟,在魯班兄妹的指點下個個都成了高手。那天,從龍宮里逃出一條黑魚精到人間來作祟,那黑魚精一頭鉆進西湖中央,鉆出一個三百六十丈的深潭。它卷著漩渦,不斷地吹氣噴水,暴雨連綿,湖水上漲,湖邊的楊柳折斷,花朵凋謝,杭州城里滿城的魚腥臭。那黑魚精看著魯妹漂亮,逼魯妹嫁于他。魯妹為了保住全城百姓的性命,她一邊答應,一邊讓哥哥魯班與180個徒弟做石香爐當嫁妝。石香爐做好了,魯班兄妹叫來黑魚精搬走,黑魚精高興得發(fā)狂似的一個轉(zhuǎn)身就往山下跑,他卷起旋風,竟然把那么大的石香爐骨碌碌吸得向后滾。跑到湖中央,黑魚精鉆進深潭,石香爐滾呀滾呀,滾到湖中央,在深潭邊的斜面一滑,“啪”一聲倒覆過來,把深潭罩得嚴嚴實實。黑魚精被罩在石香爐下,悶得透不過氣來,只好死命往下鉆,它越往下,石香爐就越往下陷……黑魚精終于悶死了,石香爐也陷在湖底的爛泥里,只在湖面上露出三只葫蘆形的腳。這就是傳說中“三潭”的由來。

  從三潭的傳說里走來,眼中的三潭印月多了一層迷人的韻姿。因為湖中的三座石塔,三潭印月自古以來成為賞月勝地。每年中秋月夜,人們喜歡在石塔的圓洞里點上燈燭,洞口蒙上薄紙,燈光從紙中透出,宛如一輪明月倒影在湖中。等到皓月當空時,月光、燈光和湖光交相輝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襯,那就是著名的“三潭印月”的由來。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宛若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圖,讓人如夢如幻,如癡如醉。

  三潭印月是西湖最大的島嶼,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中三島”,又稱小瀛洲。它景觀富層次,空間多變化,布局巧構(gòu)思,帶給游人一種“湖中湖”、“島中島”、“園中園”的意境。

  漫步在九曲平橋上,宜人的陽光柔柔地傾瀉在湖面,鴛鴦戲水,小鴨嬉戲,使平靜的湖面蕩漾起層層水紋。眼前,綠樹掩映,花木扶疏,步移景移。湖岸邊,垂柳拂波,樹影婆娑,樹木與亭榭倒映在水面上,姿態(tài)萬千,掩映成趣。湖中央,睡蓮微微張開花瓣浮出水面,粉色的,紅色的,白色的,流露出“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嬌羞。而在橋的另一處,又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接天連葉無窮碧”的滿池綠意,一陣輕風拂來,那荷葉搖搖曳曳,婀娜多姿……

  哦,醉了!在人間?還是在天堂?一切都和我疏闊,此時,真的連自己也不清楚身在何處。

  三、曲院賞荷

  我對西湖太熟悉,卻又感到那樣地陌生。熟悉是因為我曾多次走近西湖,漫步于湖岸邊的石板路上,行走在堤岸的柳樹下;陌生是因為以往每一次走過都是匆匆,只看到其表面的景致,而不了解其蘊含的深刻內(nèi)容。

  驕陽似火的七月,我獨行西湖。從斷橋出發(fā),不顧烈日的暴曬,我沿西湖堤岸從白堤行至平湖秋月,在曲院風荷處流連忘返。

  夏日西湖,獨領風騷的是那一池池碧綠的荷葉,而賞荷最佳處當屬曲院風荷,那情形真可謂“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曲院風荷,位于西湖西側(cè)金沙澗處,湖面種養(yǎng)荷花,辟有宮廷酒坊。走進曲院,在陣陣清風吹拂下,縷縷荷葉的清香撲鼻而來,濃烈的酒香滲雜著蓮荷的清香,沁人肺腑,令人不飲自醉,因而得名“曲院風荷”。清朝康熙品題“西湖十景”時,在蘇堤跨虹橋畔建了曲院風荷景的碑亭,當時僅一碑一亭,一處庭院和一小片荷花而已,現(xiàn)在的曲院已經(jīng)擴建成西湖環(huán)湖區(qū)域最大的公園。

  曲院最為精彩處在風荷景區(qū)。寧靜的湖面上,分布著紅蓮、白蓮、重臺蓮、灑金蓮、并蒂蓮等。走在造型各異的小橋上且行且看,人倚花姿,花映人面,人與花相親相戀,水與天相融相存,令人心曠神怡,銷魂蕩魄。

  院內(nèi)荷塘如一口口大缸,養(yǎng)植著一株株荷花。片片碧綠的荷葉層層疊疊,它們肩并著肩,手拉著手;它們高低不同,錯落有致。層層的荷葉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有潔如素玉的白花,有紅若涂朱的紅花,有白里透紅的粉色花,它們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

  烈日下的荷花,恬靜、秀美,是美人,是君子,是仙子,還是天使?你看,她在荷葉的簇擁下,頷首微笑,羞羞答答,優(yōu)雅安然,從容不迫,落落大方。它不畏烈日酷暑,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得光彩照人;它開得素潔雅致,在炎熱的夏天帶給人清新亮麗。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西湖的美,是多方位,多視角的,多層次的,一、二次的尋訪并不能道盡西湖的風姿與魅力。好在,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已經(jīng)把我與她的距離拉近。我想,今后我還會再來。那么,讓我與她來個約定吧,我們相約在秋天!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wǎng)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国产ww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无少妇一级婬片免费放|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国产无套内射久久久国产|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国産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99热成人精品免费久久|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久福利 |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 久久久黄片| 品成人欧美大片久久国产欧美|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