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隨想—與曹雪芹先生的心靈交流之一
連續多日讀《紅樓夢》,某一日,大夢后似有所感,仿佛有許多問題非要由曹雪芹先生親自回答方能明白,故仿《紅樓夢》手法,假托夢中人謅出得以下一篇荒唐文字,正所謂這些問題的由來不僅問者不知,答者亦不知,滿紙荒唐言,都付笑談中。
夢中人:曹雪芹先生,自從《紅樓夢》自康乾年間問世以來,可以說成千上萬的中國人看過這篇小說。我今天不談別人的感受,只談個人的感受。我自15-6歲開始讀您的《紅樓夢》,以后每隔2-3年,就要重新讀一遍至今已近40年也…..。
曹雪芹先生:先生謬也,世間所傳之《紅樓夢》非本人所寫也,在《紅樓夢》開篇第一回,小說就交待了,文章乃是一個“空空道人”在一塊大石上發現此文,從頭至尾抄寫下來,并改《石頭記》為《情僧錄》,東魯孔梅溪題曰《風月寶鑒》。后因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又題曰《金陵十二釵》,并題一絕。-—即此便是《石頭記》的緣起。詩云: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先生請細讀這一段文字,就可知《紅樓夢》中真正由我寫得就是一絕對。其他皆是“假語村言”。可笑后人非要按圖索驥,尋根究底,豈不是辜負了作者的一番心情。
夢中人:依你說來,該書作者真不是先生?
曹雪芹先生:先生真是愚蠢之極,我已說得明白,何必再問。
夢中人:雪芹先生,我自幼看《紅樓夢》,大概由于年輕的關系,最初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寶黛愛情方面,其余的方面,只是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才逐漸有所明白,我有一種感覺,好像我是看著《紅樓夢》長大的。
故我覺得人非有一定閱歷,否則如何將一部《紅樓夢》看透?
曹雪芹先生:一部《紅樓夢》講不盡人間離合悲歡,興衰際遇,作者只愿世人當那醉余睡醒之時,或避事消愁之際,把此一玩,不但是洗舊翻新,卻也省了些壽命精力,不更去謀虛逐妄了。這就是作者寫這部作品的最終本意,何必翻來倒去糾纏。
夢中人:先生教訓的是….。原來作者已預知后人在閱讀《紅樓夢》時,必然要窮經據典,探其奧妙,此非作者作《紅樓夢》本意也。
曹雪芹:你看,一部《紅樓夢》寫了社會幾個階層人的狀態,從最上層的皇妃元春,北靜王,史老太君,到賈敬,賈政,到賈璉,鳳姐,寶玉,寶釵等,還有中層的如賈雨村,和依附賈家而暴富的賴大家,
以鴛鴦為首的丫鬟階層,如襲人,平兒,最下層的當數劉老老…..。
夢中人:提到劉老老,我記得一看到劉老老三進榮國府,就感到一種心酸,那種窮人求人所感受到的人間凄涼,不知劉老老在那種狀況下是如何體會的。
曹雪芹:劉老老只是一個沒有什么文化的農村老婦,她在家庭如此困難的狀況下,不得不放下老臉去求人,虧得她是個久經世代的老寡婦,看到家中貧困,女婿又無有它能,所以一上來就教訓女婿說:有了錢就顧頭不顧尾,沒了錢就瞎生氣,成了什么男子漢大丈夫。如今咱們雖離城住著,終是天子腳下,這長安城中,遍地都是錢,只可惜沒人會去拿罷了。你看這一段話講的何等有道理。
劉老老雖是積年的老人,有一定的生活經歷,最初進到“榮國府”,手腳均不知擺處,如見到鳳姐,欲要告自家的難處,未語先紅了臉。后又說道:我今日帶了你侄兒,不為別的,因他爹娘連吃的沒有,天氣又冷,只得帶了你侄兒奔了你老來….。這一番話不由不讓人想到窮人求人的尷尬,此時劉老老已完全沒有了在家教訓女婿的氣勢。所以文章寫道:鳳姐早已明白了,聽她不會說話,因笑道:不必了,我知道了。就此打住劉老老繼續道自家的苦,就是劉老老再講,鳳姐亦不會再聽,這就是一般有錢人對窮人的方式,劉老老未被鳳姐打出去就是好的。
劉老老接下來的一番話,就連在一邊的周瑞家的也看不下去,如鳳姐贈送給劉老老二十兩銀子,劉老老先聽見鳳姐告艱苦,只當是沒想頭了,又聽見給她二十兩銀子,喜的眉開眼笑道:我們也知道艱難的,但只俗語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還大呢?憑他怎樣,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壯呢,鳳姐聽了笑而不睬,此時是鳳姐不能回答,也不愿回答也。所以劉老老一出門,周瑞家的就道::“我的娘,你怎么見了她倒不會說話了呢?”以鳳姐的伶牙俐齒,這時正是鳳姐挖苦人的時機,可鳳姐此時并非如此,這也是鳳姐做的一件好事,故鳳姐這一點修來之德,在將來就回報在女兒巧姐身上,這一點鳳姐恐未料到。鳳姐在一開始處理劉老老一事上也足可以看出鳳姐處事之謹慎,當問完話后立即就問周瑞家的道,這老老不知用了早飯沒有呢?當聽說沒有,鳳姐便命:快傳飯來。鳳姐這里猶未確信劉老老和自家有上代關系,所以在語言上稱劉老老為“這老老”。及至劉老老在吃飯時,鳳姐就叫過周瑞家的來問過向王夫人打聽的情況,當聽道王夫人確認有這回事后,同時王夫人特別告知不要簡慢了劉老老,鳳姐此時方下定決心幫助劉老老,由此可見鳳姐處人處事的精細之處。第一次鳳姐并沒有留劉老老住一天,這并非鳳姐不厚道,而是關系尚不熟也。所以才有后來的劉老老二進“榮國府”。
夢中人:說道劉老老二進“榮國府”,我就想到劉老老在飯桌上那句讓人笑破了肚皮的詞,和妙玉對待劉老老刻薄的態度,簡直不像一個佛門弟子。再有林黛玉挖苦劉老老的那些話,完全不像一個大家閨秀,我很為劉老老不平。
曹雪芹:說道劉老老二進“榮國府”,因為有了第一次經驗,劉老老就不再束手束腳,特別是見了賈母,同是老年人,見面和鳳姐見面自是不同,很快就討得賈母的歡喜,所以鳳姐很知趣的就將她留了下來。而彼時寶玉姐妹們也都在這里坐著。劉老老雖說是個山野之人,卻生來得有些見識,知道賈母和寶玉他們都喜歡聽她講那些稀奇古怪得故事,故沒話也編出些話來講。劉老老很清楚,她編出這些話來,自是要討賈母得喜歡,腦子里恐怕還是想得如何得到賈家得幫助,從而能從窮困中走出來,所以講話時處處小心。比如她一開始講了在冬天里看到一個十七八歲極標致的的姑娘到他家抽柴草的故事,正講著,忽然賈家南院子馬棚著火,劉老老立即住口不講了,這就是劉老老聰明之處,如果劉老老不知事務,還一味吹下去,不僅賈母不喜歡,恐怕鳳姐就會立即下逐客令了。所以劉老老立即改換了話題,而這話題,正好暗合了賈母王夫人的心事。才有了第二天的劉老老在宴席上的充分表演。
夢中人:劉老老二進“榮國府”,可以說和賈家更多的人有了接觸,所以如何與他們打交道,對于劉老老也是一個新課題….。
曹雪芹:是的,比如劉老老那個雪中抽柴的故事雖然沒講完,但賈寶玉這個朦朧少年仍然不甘休,偏要尋根究底問下去,劉老老面對這個才十幾歲的“呆”公子,也就毫不猶豫的繼續把這個故事編下去,這亦是劉老老這人作個有年紀的莊稼人的厚道之處。也是劉老老討寶玉歡喜的地方。再有一節,賈母在介紹惜春會畫畫時說:你瞧我這個小外孫女兒,她就會畫,等明兒叫她畫一張如何。劉老老這時是:喜的忙跑過來,拉著惜春的手說:“我的姑娘!你這么大年紀兒,又這么個好模樣,還有這個能干,別是個神仙托生的罷!”說得眾人都笑了。所以劉老老這一席話不僅說得大家喜歡,特別也受到惜春的喜歡,從小說中我們看到惜春畫畫得如何,一直無人評價,大概都當成小孩子的玩意,只有到這一集,方通過劉老老得嘴說來出來,所以惜春對劉老老這一席恭維話不僅高興,而且感激,從而才有后面惜春用心作畫“大觀園”的故事回報劉老老的故事。劉老老在和其他人打交道,不論是賈家人還是丫鬟都是非常尊重,這也是賈家上上下下都喜歡她的原因。
此外正因為劉老老是個見過世面的人,故在賈家她逐漸擺脫了作為一個窮人而固有的自卑感。而且在各種場合表現她的聰明之處。
夢中人:對對,有一段描寫劉老老戴花的描寫,丫鬟們采了花過來,賈母便揀了一朵大紅的簪在鬢上,一回頭看見了劉老老,忙笑道:“過來戴花兒。”這一段已經表示出賈母不僅對劉老老喜歡有加的地步,而且是走到哪兒帶到哪兒。
曹雪芹:正是劉老老得到賈母的喜歡和劉老老的識趣,所以才會有鳳姐最初對劉老老的冷漠發展到和劉老老有意識的默契的配合來逗賈母的高興。如這里賈母一語未完,鳳姐兒便拉過劉老老來,笑道:“讓我打扮你。”說著,把一盤子花,橫三豎廝的插了一頭。引得賈母和眾人笑個不住。劉老老也笑道:“我這頭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兒這樣體面起來!”眾人笑道:“你還不拔下來摔到她臉上呢,把你打扮成老妖精了!”
劉老老笑道:“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索性作個老風流!”到此時我們已能看到劉老老已經能和賈府的人無拘無束的說話了。還有一段描寫劉老老被青苔滑倒的情節,雖說是一場笑話,可也透著劉老老的一番說不出的心酸。非局外人能理解也。
這個故事的高潮在吃飯,事先鳳姐和鴛鴦就商量好要劉老老配合給賈母和眾人取樂。所以劉老老滿嘴村話俗語的話無時不引起滿座的笑聲,如鳳姐有意給劉老老放了一雙老年四愣象牙鑲金的筷子,劉老老見了,說道:“這個叉巴子,比我們那里的鐵鍬還沉,哪里拿的動它。”說得眾人都笑了。還有一節:賈母這邊說聲:“請”,劉老老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說完,卻鼓個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劉老老這一番話,完全超出大家的想象,這也是小說中賈母在吃飯時從未遇到的場面,過去在提到賈母吃飯時,都是眾人在一邊悄無聲息的陪著賈母吃,而今日非比尋常,故眾人先還發怔,后來一想,上上下下都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夢中人:我感到劉老老一邊在逗人取樂,一邊也在無時不刻的在道著作為莊稼人的生活之艱難,如劉老老在聽到鴿子蛋要一兩銀子一個,不由嘆道:一兩銀子也沒聽見個響聲兒就沒了。
再有我印象極深就是劉老老對那套木質酒杯的一席話,讀之令人不禁心中流淚:當鴛鴦笑道:“酒喝完了,到底這杯子是什么木頭的。”劉老老說:“怨不得姑娘不認得,你們在這金門繡戶里,哪里認得木頭,我們成日家和樹林子作街坊,困了枕著它睡,乏了靠作它坐,荒年間餓了還吃它。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劉老老是個局外人,但由于她有一定的生活經歷,所以一進入賈府中未嘗看不出賈府的弊病來,但她聰明之處在她不明示。
夢中人:我有一點不明白,就是為什么林黛玉要不斷挖苦劉老老,好像劉老老并沒有得罪林啊!比如有一段描寫劉老老聽見這般音樂,且又有了酒,愈發喜的手舞足蹈起來,黛玉看了立即就挖苦道:“當日圣樂一奏,百獸率舞,如今才一牛耳。”這是為何?
曹雪芹:這段話其實并不可笑,故黛玉講完后,僅眾姐妹笑了,其余人并不笑。這反映了像林黛玉這樣的大家閨秀,加上年齡太小,沒有生活閱歷,生活圈子又太小,完全對劉老老這樣的人不理解所致,但這和妙玉的劉老老的態度又不一樣。比之林黛玉,妙玉的生活經驗要豐富的多,文章描寫妙玉對劉老老用過的杯子嫌腌臜,道:“這也罷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沒吃過得,若是我吃過的,若是我吃過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給她,”這活妙玉簡直是咬著牙根在說,不像一個出家人的言行。倒是寶玉這個人厚道,主動將杯子要了下來,作為禮品送給劉老老。文章還有一段描寫寶玉的厚道之處,就是劉老老醉臥怡紅院,事后寶玉不見得不知道此事,小說沒有提到寶玉的態度,無疑寶玉原諒了劉老老,不值一提。
夢中人:今日聽君一席言,入夢方醒,改日我仍有許多講不清,道不明的想法欲向先生請教。先生先請了。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