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題詞的啟示
宿遷是一個人杰地靈、天華物寶、人文薈萃之地,因為是文化底蘊深厚,名人聚多,所以很多客人慕名而來。在眾多的名勝古跡中,當然最著名的還是項王故里,它又稱梧桐巷。是楚國貴族、秦末農(nóng)民起義軍的領袖,“拔山蓋世”的英雄——西楚霸王項羽的出生地。
對于項王故里這塊風水寶地,歷來受到人民的敬仰和地方政府的重視。康熙四十年(1763年)知縣胡三俊在此立碑,1931年國民黨西北軍在此駐軍,也曾經(jīng)積極倡導修復項里。新中國成立后,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歷史文物保護,對項里進行修復和擴建。1996年地級宿遷市成立后,更是高度重視古跡的保護和擴建。2011年投資40億進行擴建,如今占地959畝,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包括10個景點的建筑群拔地而起,成為宿遷市一個新的亮點,可謂今非昔比,蔚為壯觀。
宿遷人為了紀念這位英雄特地用花崗巖雕塑了項羽塑像,并請了著名書法家林散之題詞。據(jù)建館者介紹,當時他們請書法家題詞是“蓋世英雄”,結果書法家卻題詞為“英雄蓋世”。兩個詞倒換了位置,竟如此醒目,把項羽的英雄氣概完全表達了出來。我聽了介紹,心里不停琢磨這兩種題詞的分量和效果,由衷敬佩書法家的作品和巧妙的題詞。
看了書法家的題詞,讓我想到,由“蓋世英雄”到“英雄蓋世”,實際上是語序問題。語序是指各級語言單位在組合中排列次序。它既是一種語法要求,也是一種修辭手段。有意地把組合中語言單位的位置對調(diào),往往就可以達到新穎別致,突出重點,醒人耳目,使語言更加鮮亮生動。
談到語序置換,我們還會聯(lián)想到當年的曾國藩。他率領湘軍討伐太平天國初期,軍事上屢屢失利,幕僚人員給皇上寫的奏折報告戰(zhàn)況時用了屢戰(zhàn)屢敗一詞,曾國藩看后,將屢戰(zhàn)屢敗修改為屢敗屢戰(zhàn)。這一改,皇上的看得就很受用,原來的貶義變成了褒義,敗軍之將儼然成為百折不饒的英雄。
大家都知道江西衛(wèi)視臺金牌調(diào)解欄目,非常火爆,收視率很高,節(jié)目的主持人章亭開場白的兩句話讓人印象深刻——有問題來調(diào)解,來調(diào)解沒問題。這也是語序置換的效果。
前幾天旅游到了自貢,那里的飲食最突出的就是辣。我們向賓館的廚師建議少放一點辣椒,結果第二天的菜肴仍然辣得不能入口,于是我們再次建議,少點辣味,第三天的菜肴仍然辣的吃不下。后來我們干脆建議不放辣椒,廚師竟說,不放辣子的菜,我們沒有辦法燒。主人在吃飯時候,給我們說這樣三句話: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原來如此!四川人最能吃辣。議論之余,給我們的啟發(fā)是,這三句話是如此的生動、簡練、準確。通過“不”、“怕”、“辣”三個字的語序調(diào)換,不增加一個字,就將三個省人的嗜辣程度,進行了鮮明的對比,并且程度一個比一個深。
一所高校是這樣恪守職責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三句話都是相同的六個字,只是語序作了調(diào)換,就表達了不同的意思,卻顯得非常生動、醒目、活潑。
關于語序置換的技巧運用,我們不得不佩服佛家的很多偈語,如“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好就是了,了就是好”。雖然一字之差,卻意義深遠,趣味橫生,給你添加了廣闊的想象和思考空間。
不僅國人喜歡運用語序調(diào)換技巧,就是外國人也常常運用這方面的技巧。
據(jù)說有人問亞里士多德:“你和庸人有什么不同?”亞里士多德回答:“他們活著是為了吃飯,而我吃飯是為了活著。”
蘇聯(lián)作家蓋達爾有一次外出旅游,一名學生看到了,搶著為他扛行李箱。發(fā)現(xiàn)箱子很舊,便問:“先生大名鼎鼎,為什么皮箱這么隨便?蓋達爾笑著答道:“假使皮箱大名鼎鼎,而我隨隨便便豈不更糟。
有人問《紐約太陽報》的采訪主任博加特:“什么是新聞?”回答是:“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是新聞。”
巧妙地運用語序換修辭能改變語意,轉移表達重點,對比鮮明;使語言平中見奇,淡中有味,還能給人耳目一新,生動活潑的感覺。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