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元九年八月,鮮卑反叛,進攻肥如,燒殺搶掠,時遼東太守祭參帶兵反擊,結果接連失利。和帝得知戰況后,一怒之下,另派太守,將祭參下獄,待戰事平息后,又下令將其處死,以儆效尤。
永元九年閏八月,一直被軟禁的皇太后竇氏崩。葬禮進行之時,邊關傳來急文,燒當羌主迷唐領兵造反。時迷唐率精兵八千人進犯隴西郡,又合其他羌人部落,共步騎兵三萬有余。隴西兵敗,大夏縣長被害。漢和帝聽聞消息后,忙著召大臣們商議。
鄧綏得知消息后,心想,這正是為兄長謀求官位的好機會。便有心向和帝舉薦鄧騭,一同隨軍討伐。于是,命人傳話給鄧騭,讓其進宮來看望妹妹。
鄧騭聞訊前來,鄧綏說明用意,鄧騭有些猶豫,鄧綏勸道:“自父親去世,家道中落,你官職不高,我雖得寵,卻時時只能委曲求全,歸咎一切,不過在一個‘權’字而已,今日若不爭得,來日哪里還有機會。何況你既為男兒身,不能馳騁沙場,建功立業,又有何求呢?”
鄧騭聽后,說道:“那一切便依了妹妹行事。”
鄧綏道:“兄長不必擔憂,我當隨你一同前去。”
鄧騭疑惑道:“沙場征戰,妹妹身為貴人,如何取得?”
鄧騭道:“我自有方法,兄長不必擔憂,且盡心準備就是。”
是夜,和帝到來,一番云雨之后,鄧綏便婉言說出想讓其兄一同出征之意,和帝自然允諾。鄧綏又道:“臣妾想代陛下前去慰勞將士,以洗小皇子事件之失,愿陛下成全。”和帝哪里肯同意,鄧綏便哭了起來,那般樣子,讓和帝真是又愛又疼,但畢竟貴妃督戰,古來尚無先例,便想勸慰。但鄧綏鐵了心的不聽,和帝心疼,哪里還顧得那么許多,便一口應允了,有道是君無戲言,鄧綏才會心一笑。
鄧綏又向和帝舉薦了何熙與陳禪二人,盡說了二人的才華。和帝聽得何熙是何焉的兄長,料其定是能為之人,便也允諾了。
時東漢兵力皆在與匈奴對峙,已無過多兵力調用。群臣商議,以任城孝王執金吾劉尚為征西將軍,越騎校尉趙世為副將軍,率兵一萬,并羌、胡兵前去討伐。
第二日,和帝命鄭眾宣鄧騭、何熙、陳禪三人上殿。三人一同拜見和帝,和帝見何熙偉岸,面善而自威,且聲音洪亮,猶如鳴鐘,震蕩殿中,便暗自稱奇。和帝命鄭眾宣旨,命任城孝王劉尚為征西將軍,與越騎校尉趙世,率兵一萬前去討伐。又命鄧綏為征西副將軍,何熙與陳禪為左右偏將,聽鄧騭差遣,統兵一萬,即日發兵。
又宣道:“鄧貴人因看護小皇子有失,為戴罪立功,此次鄧騭將軍出兵,鄧貴人一同隨行,既為監軍,又代皇帝陛下鼓舞征西將士士氣。”旨意宣罷,可樂壞了吳房侯陰綱與太尉張酺。時太仆韓棱出列奏道:“陛下,貴人督戰,古之無有,望陛下三思,何況征戰險惡,萬一傷及貴人,豈不悔之晚矣。”
陰綱出列反駁道:“鄧貴人有錯在先,此次又是代天子鼓舞士氣,有何不妥?韓太仆未免太過杞人憂天。”
張酺也隨聲附和道:“代天子以巡邊關,此乃陛下對貴人的榮寵,實為慶幸之事,他人求之不得,又有何不妥,況我大漢雄威,無往不勝,一個小小燒當羌又能若何?韓太仆太過多慮了。”
韓棱反駁道:“后宮不得干政,此乃明理章法,難道二位連章法都不顧及了嗎?”
張酺道:“貴人只是代天子鼓舞將士士氣,又未曾參政,何來不顧章法?倒是韓太仆有意擴大說辭罷了。”
韓棱剛要反駁,便被和帝喝住,和帝道:“朕意已決,各位愛卿不必再爭。”又讓鄭眾宣旨退朝。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