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疑點重重
回到大房間,林友發滿腦子的問號,他決定把思路整理了一下。
“沒有人駐守、雜亂的餐具、腐敗的食物、撕去的地圖、空空的文件柜”至少從目前的狀況看,日軍是徹底離開且不會回來了,這里暫時應該是安全的。
但剛才樹叢的動靜又讓人不太放心,為了保險起見,他關上門,又用靠近門的那張寫字臺靠過去抵住了門。這才放心地隨便找了張床半躺下,開始思考目前的狀況,他把所有要解答的問題都一一列舉出來。
第一個問題,我是怎么到的這里?
關于這個問題,林友發已經不止一次地問過自己,也回憶起了一些事情,自己是在1944年5月被擊落的,而且跳傘后應該是被俘了,但之后呢,始終有很大一片空白無法觸及,每每回想起來,便頭痛欲裂,只有暫時放下不去考慮。
第二個問題,這到底是一個什么地方呢?
在想辦法看清地形全貌之前,林友發甚至都不清楚這到底是個海島還是一個陸地的半島,從植物、氣候、季節、星空判斷,目前能夠確認的是,這應該是一個南半球的熱帶地區,可能是南太平洋某個地方,而且這里有,至少是曾經有日軍駐扎。目前呆的這個地方感覺就是一個曾經的日軍哨所兼氣象觀測站。
第三個問題,日軍在這里設立氣象觀測站有什么意義呢?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們撤離呢?這只是一支獨立駐守的小部隊嗎?還是為某支大部隊服務的呢?
想到這里,林友發注意到幾個細節。草叢中的背包、床下的**、凌亂的餐廳???這些說明什么,說明撤離得比較匆忙:士兵來不及尋找掉落的背包;軍官忘記了床下放置的測試用的**;餐盤中還沒吃完的食物和東倒西歪的座椅。
對了,還有一個細節,“九九式”背囊里面沒有雨衣!日軍單兵裝具里面配發有一種“九五式攜行天幕”,防水帆布制成,雨衣外形,既可作為單兵的雨衣穿戴,也可搭建成單人帳篷,還可由多人的雨衣組合在一起搭建成更大的多人帳篷。
林友發腦海里突然浮現出一幅場景:大約幾天前的一個雨夜,士兵們正在餐廳吃晚飯,軍官突然推開房門下達命令,所有人在五分鐘后帶上自己的武器和個人野戰裝備在院子里集合,馬上準備離開,不再回來。
隨后,士兵們來不及吃完晚飯,便馬上放下手中的食物,手忙腳亂地回到宿舍開始收拾物品,打包裝備,軍官也回到房間將個人物品和重要資料,包括墻上的地圖都收拾妥當,唯獨忘了床下的那只**。
五分鐘后,一行人帶著武器、穿著雨衣、挎著背囊,在院子里集合后向山下走去,可能是風大雨急,其中一名士兵跌了一跤,由于匆忙而單肩背著的背囊,在跌倒時那條陳舊的肩帶因為沖擊力而斷裂,背囊甩了出去,但天太黑了,一時半會找不到,因為長官的催促,加上里面并沒有什么特別重要的物品,于是放棄了尋找。
“這應該是比較合理的解釋?!绷钟寻l想,但依然無法解釋上述的一系列問題。
南太平洋的天氣變化無常,隨著剛才的一陣大風,幾道閃電劃過天際,外面又下起了大雨,淅淅瀝瀝的雨聲打在房檐上,慢慢產生了催眠的效果,林友發思來想去也不得要領,又經過剛才的一番折騰,他有些累了,睡意漸漸襲來。
他把空罐頭盒放在窗臺上,檢查了一下門,又把通往軍官臥室的門也用一張床堵上了,然后熄滅了馬燈,他知道這時候黑暗比光明會讓他更安全,倒下身子準備睡上一覺。
這時,他倒下去的身體隱隱感覺到被褥下有一個東西,硬硬的,意識到不對,于是馬上坐了起來,又劃燃火柴點亮馬燈,翻開被褥一看,發現是一個像日記本一樣的硬面本子。
隨手打開翻了一下,果真是本日記。總算是找著有點價值的東西了,林友發這下來了興趣,睡意也沒有了,索性坐起身來,把燈光調亮了一點,聽著外面的雨聲翻看起了這本日記。
很快,林友發意識到這本日記有點不同尋常的地方:
首先,日記封面和扉頁上沒有寫名字。想想這個倒也正常,日記的主人不一定需要寫上自己的名字也知道是自己的。
但更奇怪的是,日記是用中文寫成的,雖然在當時,凡是在受過正規教育的日本人進行正式書面寫作中都會大量的使用漢字,中國人看基本上也能猜個**不離十,但這篇日記的確是用純正的漢字寫成,而且連日期也不是日本人慣用的年號,如昭和某某年,而是寫的西元年號,也就是公元某某年。
林友發帶著好奇心慢慢看了下去,可能是由于訓練或者戰斗,這本日記不是每天都記,但內容也有不少,從一九四三年一直到一九四五年。通過日記,他慢慢搞清楚了日記主人的身份,也解答了他心里的不少疑問,但同時又帶來了更多的困惑。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