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升起來,大湖鎮(zhèn)一天最熱鬧的時刻到來了。
大湖鎮(zhèn)是因南邊不遠的鹽湖而得名,這里原是一個普通的小鎮(zhèn),居民過著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平穩(wěn)生活。但是天氣的變化改變了一切。
幾十年前,天氣變得熱起來。燥熱的天氣增大了鹽湖的蒸發(fā),湖面一天一天地縮小下去。這個變化對此地居民生活的影響是深遠的。最初,人們并沒有什么感覺,居民們祖祖輩輩靠捕魚為生。他們過著祖輩似的生活,也恪守著一代一代流傳的行事原則,那些對他們就如同律法一樣。比如,不能在魚的繁殖季節(jié)撲撈,更不能捕殺回流產卵的母魚。但是,很快地,他們發(fā)現捕到的魚開始變少了。小鎮(zhèn)處在大陸的腹地,想要吃到鮮活的海生魚只能到這里,現在,周圍的人都知道,大湖出產的魚貴了,一開始,人們著實瘋搶了一陣兒,正所謂買貴不買賤,在這點上全世界的人都是盲目的。大湖的漁人們也把祖輩的教訓丟到了腦后,開始對湖魚大肆捕殺。在鹽湖蒸發(fā)與漁人捕殺的雙重威脅下,大湖里的魚越來越少。一段時間后,外地人購魚的這股熱情降了溫,畢竟,人們的財力是有限的,錢要一個銅板一個銅板的掙。大湖鎮(zhèn)的人們只好把賣不了的魚做成咸魚干。靠著運輸費用低廉,他們的魚干賣得還好。但是,沒過十年,這也不行了,鹽湖收縮成了一小塊,變成了濃重的鹽水,里面再也不適合魚類的生存。這里的財路斷了。起先,大湖鎮(zhèn)民著實沮喪無助了一陣,直到有一天,一個人靈機一動,想出了一條生財之道——賣鹽。從那時起,大湖開始了新一輪的繁榮。
經過幾十年賣鹽的日子,大湖鎮(zhèn)已遠不是當年的小漁村可比。打魚要看運氣,賣鹽卻穩(wěn)賺不賠。從前的漁民個個成了鹽老板,雇用外地的工人熬鹽。那些工人們出門在外,一到夜里便覺得難耐,于是,催生了許多娛樂節(jié)目出來。當然,許多娛樂都是有“情調”的。當年的淳樸民風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經過幾十年賣鹽的日子,大湖鎮(zhèn)已遠不是當年的小漁村可比。打魚要看運氣,賣鹽卻穩(wěn)賺不賠。從前的漁民個個成了鹽老板,雇用外地的工人熬鹽。那些工人們出門在外,一到夜里便覺得難耐,于是,催生了許多娛樂節(jié)目出來,當年的淳樸民風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旅店內,一伙熱鬧的演出正在進行。
這家旅店叫黑炭,大概因為熬鹽需要木炭的緣故吧。這是個很貼切的名字,一走進旅店大廳,立時就如同鉆進了老鼠洞一樣,四處烏漆漆地讓人看不清楚。墻壁上掛的吊燈并不明亮,時常有人踩到別人的腳,引來一聲咒罵。
雖然這是本地最便宜的旅店,但一樣熱鬧得不得了。為了和對手競爭,老板請了一個馬戲團來表演,而壓軸大戲是一個號稱萬人迷的**女人的半裸熱舞。不過,那要等到午夜前后才開始,現在離那段時間還早。
現在,舞臺上是一個吟游詩人在歌唱。他坐在椅上,手持著小豎琴,唱著一段古老的歌謠。那是一段優(yōu)美的敘事詩,曲調悠長溫婉,帶著一股淡淡的憂傷,開始像問候,中間像祝福,結尾像道別。
詩人唱得很好,可惜,并沒有多少人聽。那些人一邊吵嚷著劃拳拼酒,一邊大講特講葷笑話,這喧鬧聲一直壓過詩人的歌聲。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